成功心理学
-
自我暗示(日)多湖辉著;韩秀英译自己喜欢什么就穿什么,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单调的声音或刺激能使紧绷的神经缓和、快节拍的音乐能使人产生活力和自信、如果周围的光线比台灯更强,那么注意力就很难集中、面对镜子自语,能冷静地自我分析、“红色”能使人兴奋,“绿色”能使人心情稳定,要善加利用、如果把自己置身于一个不得不做的环境中,讨厌的事情也会变得习惯等。
-
可方可圆吴攸杰编著“可方可圆”是一句传统的口头禅,但人们并不一定都能理解其中的深刻内涵,其中有许多问题很难用语言讲得明白的。如:什么是方?什么是圆?何时、何时、何事可方?何时、何地、何事可圆?为什么说“方中有圆”?为什么说“圆内容方”?为什么说“方是原则,圆是机变”?为什么说“方是以不变应万变,圆是以万变应不变”?为什么说“对己要方,待人要圆”?为什么说“内要方,外要圆”?为什么说“在方中安身,在圆中立命;在方中做人,在圆中归真”……这些有趣的问题,书中都有生动的阐述。
-
最新青年处世交际指南日本[桑马克]出版[社]编辑部编;李轶男译本书根据日本サンマ一ク出版社1996年1月第1版译出日本サンマ一ク出版编辑部,通译,日本桑马克出版社(音译)。
-
抓住属于你的那颗小星星刘墉著本书是刘墉先生又一部至真至美的感性之作,更是一部集诗、书、画、摄影于一体的彩色书。从充满童趣和坎坷的童年四帖、浪漫温馨的威尼斯之旅,覃思妙想的冰雪四帖,到情思缜密的亲情五帖、播撒爱心和善举的飘泊之旅,都是作家以最美的文字,抒发最具“私房”的所思所想。配上精美的装帧设计和高级的纸张印刷,给人美仑美奂的阅读体验。
-
小爱大德(法)安德烈·孔特-斯蓬维尔(Andre Comte-Sponville)著;吴岳添译美德是可以培育的,我相信这一点,而且榜样有着比书本更大的作用。那么一本美德论著会有什么用处呢?它的用处也许在于:试图理解我们应该做什么,应该是什么或体验什么,这样至少在理智上,我们能够衡量和美德之间的距离。这件工作虽然微不足道并且做得很不够,却是必不可少的。哲学家们是小学生(只有智者才是大师),而小学生需要书本:所以当手头的书使他们不能满足,或者不堪重负的时候,他们往往就写起_书来。然而对于每个人来说,有什么书比一本道德论著更为迫切的呢?在道德之中,又有什么比美德更值得关注呢?和斯宾诺莎一样,我不认为揭露坏事、邪恶、罪孽有什么用处。为什么总是指责、总是揭露呢?这是阴郁者的道德,是一种可悲的道德。至于善,它只存在于必然是数量众多的、超越了一切书本的善行之中,以及存在于同样不止一种但无疑不那么多的良好心态,即传统上所指的美德(这就是希腊语中arete一词的意义,拉丁文译为virtus),也就是优点之中。 一种美德是什么呢?这是一种起作用的,或者能够起作用的力量。正如一种植物或一种药物的功效在于治疗,一把刀的功效是切割,或者一个人的美德是要使举止行为符合人道一样。这些来自希腊人的例子,非常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本质:美德就是能力,而且是特有的能力。铁筷子属植物的功效不是毒芹的功效,刀的功效不是轮子的功效,人的美德不是老虎或蛇的美德。一种存在物的功效,就是发挥它的价值,换句话说是发挥它最特有的优点:好刀就是削铁如泥,好药就是药到病除,好的毒药就是使人一吃就死…… 人们会注意到,从第一个,也是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功效与其用途无关,正如与它要达到的或为之服务的目的无关一样。刀在杀人犯手里的功效不比在厨师手里小,救命的植物也不比毒死人的植物更有功效。当然,这种看法并非无视一切规范的目的:无论在什么人的手里,对于大多数用途来说,最好的刀就是最锋利的刀。它特有的能力同样决定着它特有的优点。但是这种规范性始终是客观的,或者说在道德上是无关紧要的。刀只要实现其功能即可,用不着评论,正因为如此,它的功效才当然和我们不同。一把最锋利的刀落到坏人手里,不会因此就不那么锋利了。功效就是能力,而能力就可以产生功效。 然而对人来说并非如此。对道德来说并非如此。如果说一切存在物都有其特殊的能力,它以此与众不同或出类拔萃(例如一把最锋利的刀,一种最有效的药……),我们就要问什么是人的特有的优点。亚里士多德②的答复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所在,换句话说是有理性的生活。然而仅有理性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欲望、教育、习俗、回忆……一个人的欲望与一匹马的欲望不同,一个受过教育的人的欲望与一个野蛮人或无知者的欲望也不同。因此像一切人性一样,一切美德都是历史的,两者不断地汇合在有道德的人的身上:一个人的美德,就是使他变得人道的一切,或者不如说是他在显示其特有的优点时的特殊能力,也就是(从词的标准意义上来说)他的人道主义。人道永远不会过分……美德是一种存在的方式,亚里士多德这样解释,不过这种方式是后天获得的和持久的:这就是我们现在这个样子(也是我们能够做到的) ,因为我们变成了这个样子。那么没有其他的人又会怎样呢?美德因此产生在人类化(作为生物学现象)和人道化(作为文化需要)的交叉点上:这是我们人道地存在和行动的方式,也就是(既然在这个意义上人道主义是一种价值) 我们正确地行动的能力。蒙田说“再也没有比人行事的正确和妥善更动人和正当的了”。这就是美德。 希腊人和蒙田教给我们的这些道理,在斯宾诺莎的著作里也能看到:“ 我认为美德和能力是一回事,也就是说,作为与人的关系而言,美德就是人的本质或本性,因为人有能力做某些仅从他本性的规律才可认识的事情。” 我要补充的是也可从他的历史的规律(不过对于斯宾诺莎来说,他的历史是他的本性的一部分)来认识。从广义上来说美德是能力,而从狭义上来说,美德是人道的能力,或者人道主义的能力。这也就是人们所称的精神美德,如蒙田所说,它们使一个人显得比另一个人更人道或更优秀;而没有它们,就如斯宾诺莎所说,我们将被看成是不人道的人。这必须以一种人道主义的欲望为前提,这种欲望当然是历史的(没有天然的美德),没有它,一切道德都不可能存在。人道主义造就了自身,我们应该与它的目标相称。 从亚里士多德以来,人们就一再说,美德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行善的心态。不过应该进一步说,它就是善的本身,的确如此。没有只需要认识和应用的绝对的善、自在的善。善不是冥想出来的,是要去做的。这就是美德:为人处世要尽力做好,这种努力本身就包含着善。这方面出现的某些理论问题,我已在其他地方加以分析。本书只是研究实用的道德,也就是美德。美德,或者说一切美德(因为美德有多种,人们不可能只把它们归结为一种,也不会满足于其中的一种)是我们的精神价值,人们可以这么说,但是我们要尽可能使它们具体化,体验它们并化为行动:它们总是单数的,就像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它们总是复数的,就像它们所反对或纠正的一切缺陷。这些美德就是我现在研究的对象。不过我的意图并非提及所有的美德,也不是对其中之一进行彻底的研究。我只想指出那些我认为是最重要的美德,它们是什么样子,或者应该是什么样子,以及是什么使它们变得永远是必不可少而又难以做到。正因为如此,这本论著才雄心勃勃地用书名指出了要研究的对象,而在内容方面则有种种局限。 我是如何进行的呢?我曾自问,一个人的身上有了什么样的心态、精神状态或性格倾向,就会使我在精神上更尊重他,而相反地没有这些,我对他的尊重就会减少。由此得出了一张共有30来种美德的清单,我删去了可能会与另一种重复的美德(如善行和慷慨,或者正直和正义),以及一切我通常不认为必须要研究的美德。这样剩下了18种,也就是说比我起初预料的多了不少,可是我无法再删了。因此我在研究每一种美德时不得不尽量简明扼要,这种限制也成了我的研究计划的组成部分,始终支配着计划的实现。本书是面向广大读者的。专业的哲学家也可以阅读,但是不要在书中寻求渊博的学识或者彻底性。 书从还不属于道德的礼貌开始,以已经不再是道德的爱情结束,这当然是有意安排的。此外,选择的秩序并非纯属偶然,与其说是出于不知什么样的进行推论或划分等级的意愿,不如说更是出于一种时而是教育上的、时而是伦理或美学上的直觉或需要。一部美德论著,尤其是像本书这样的浅论,不是一个道德体系,这与其说是理论的,不如说是实用的道德,与其说是思辨的,不如说是活生生的、尽可能去做的道德。然而在道德里,有什么比实用和活力更为重要的呢? 像往常一样,我引用了许多别人的话,而且太多了。这是因为我想写一本有用的,而不是简明的著作。出于同样的原因,我不得不列出所有的参考书目,以致使页面下方的注释大为增多。谁都没有义务去看这些注释,开始时甚至最好把它们丢在一边。把它们列出来不是为了阅读,而是为了工作;不是给读者看,而是给不同年龄和专业的大学生看的。至于内容,是传统向我提供的,我只是重新使用,因此不想装出是我发明的样子。这并不是说在这部作品里我毫无自己的见解,相反!但是我们永远只能拥有在依靠别人或反对别人时所得到的、改造过的和变化了的东西。一本美德论著若是追求独特性或创新,不可能不成为笑柄。何况与大师们在他们的阵地上较量,与出于不知什么从未见过的意志而逃避一切相比较,要有更多的勇气和更多的价值。不用追溯更远,最优秀的头脑对美德的思考也已有2500年了。我只想以自己的方式和手段来继续他们的努力,并在必要的时候依靠他们。 某些人会认为我在做一件自高自大或天真的事情。后一种指责对于我是一种恭维。至于前一种,我担心是一种误解。就美德进行写作,对从事这一冒险的人来说,更是一种永久的、自恋的创伤,因为这会使他不断地,而且非常深刻地看到自身的平庸。每一种美德都是两种缺陷之间的一座顶峰,两个深渊之间的一条山脊:例如勇敢位于怯懦和鲁莽之间,自尊位于讨好和自私之间,或者温和位于愤怒和冷漠之间……可是谁能永远生活在顶峰上呢? 想想各种美德,就是衡量我们的差距。想想它们的优点,就是思考我们的不足或无能。这是第一步,也许是人们所能要求一本书做到的惟一的一步。其余的需要体验,一本书怎么能代人去做呢?这并不意味着它永远无用,或者在道德上没有意义。关于美德的思考不会造就有德行的人,无论如何都显然不足以做到这一点。然而这种思考毕竟培养了一种美德:这就是谦虚。它在面对丰富的物质和传统时是指精神而言,在面对我们几乎永远缺乏一切美德这个明显的事实时又是专指道德而言的。我们不可能甘心失去一切美德,但对于美德之少又无可奈何,因为这是我们造成的。 这本美德论著只对缺乏美德的人有用,这使它拥有非常广泛的读者,也能使敢于写它的作者得到谅解,因为他并非不顾自己没有资格,而正是由于没有资格才来写这本书的。我在写作时感受到极度的快乐,我认为就足以证明了这一点。至于读者们的快乐,如果它有的话,只会使我倍加快乐,这不再是写作而是感激了。所以我要对他们表示感谢。
-
命运之舟苗元江著《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丛书》旨在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过程中,提供一套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心理素质的读物。因此在编写中为求心理学理论与教育实际相结合,从心理学着眼,落实到教育上,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作为一套面向广大青少年学生、家长和教师的丛书,一方面力求材料新、观点新、体系新,另一方面要能雅俗共赏。本丛书共五卷,约80万字,涵盖了心理素质教育的几个主要方面。它们是:(1)命运之舟:人格优化;(2)智慧之门:创造力开发;(3)青春的色彩:情绪自我调控技术;(4)强者的支点:意志教育与培养;(5)成功之术:能力训练。我们将丛书作如上结构体系的安排是由于:人格是人比较稳定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反映人的精神、心理的总面孔。我们的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优良的人格素质,把知、情、意心理过程统一协调起来,建立一种完整和健全的心理结构。心理素质的提高要落实到人格教育和知、情、意心理教育活动之中。
-
如何跨越障碍(美)史洛利·布洛特著;王美音,森蕴华译本书共分为六部分,除了分析二十至五十岁的人在事业上所可能面临的危机和解决之道外,又同时分析了现代人最常碰到的转换职业以及追求成功成就等问题。根据布洛特博士的分析,由学校步入社会的青年,所遇到的危机通常有两种。第一种危机是不清楚自己所应扮演的角色,这种危机的起因,与年轻人的好高骛远、急功近利有关。第二种危机在于,无法对自己的工作产生认同感。
-
STOP·重新出发(美)卡耐基著;林郁主编本书由卡耐基课程的会员们根据他们受益的实际经验,选出其中最适合的部分,集结而成。你自然有些人生理想,那么在追求的过程中,如何发挥你最大的潜能、如何调迁生活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本书便能帮助你达成这些目标。卡耐基式的训练,是追寻自我的有趣探险过程,并可能是人生的转折点。 你已经拥有使你的人生充满荣耀的潜力,现在你所需要的只是让那些潜力发挥出来而已,让卡耐基来帮助你实现吧!
-
学习乐观(美)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著;洪兰译读完本书后,你会发现你是一个悲观者,还是一个乐观者;你也可以测一下你的配偶或孩子的乐观程度;你会知道为什么你会心情不好,常常忧郁;你会了解为什么你有能力又有意愿,但还是失败了很多次;你会学会一套全新的看待问题的方式,走出悲观,一步步迈向成功。
-
品格的力量(英)塞缪尔·斯迈尔斯(Samuel Smiles)著;刘曙光等译内容摘要第一章品格——个人和民族的力量源泉属的那个社会的良心。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品格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动力之一。天才人物凭藉自己的智力赢得社会地位,而具有高尚品格的人靠自己的良知获得声誉。一切美德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最大限度地满足日常生活的要求。超出一般人水平的、哪怕是最高尚的美德,也只不过是充满诱惑力的和危险的东西。埃德蒙·伯克说:“以英雄的品德为基础的人类制度,必定会有一个脆弱的或堕落的上层建筑。”文化知识同品格的纯洁或高尚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有时侯,我们发现知识、才能同最卑鄙的品行结合在一起——对地位高者趋炎附势、卑躬屈膝,对地位低者傲慢无礼、横行霸道。那些贫穷而且没有受过教育的男男女女,在他们面对困难和不幸时,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英雄气概,比我们从《圣经》中所读到的故事还要感人得多。财富和品格的高尚之间就更少必然的联系。相反,财富往往是品德败坏和堕落的重要原因。值得信赖是赢得人类的普遍尊重和信任的通行证。在日常生活和商务活动中,我们判断一个人,更多的是根据他的品格而不是根据他的知识,更多的是根据他的心地而不是根据他的智力,更多的是根据他的自制力、耐心和纪律性而不是根据他的天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影响力的大小与他们的智力禀赋明显不相称,这是由他们在品格上的控制能力不同的原因所致。拿破仑对自己的同类评价极低:“人就是猪,只不过是要用金银来喂养他们的贪婪。”“意志坚强的人和汹涌的瀑布都会为自己开辟道路。”西奥多·帕克曾说过,对一个国家来讲,一个象苏格拉底这样的人,他的价值比无数个南卡罗来纳州的价值还要大。爱默生说过,每一种制度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些伟人的影子的延伸。在艰难的处境中奋斗的人们将会得到永生。哪里的民族具有良好的良知、道德和习惯,这个民族的治理就会是诚实和高尚的。哪里的人们道德败坏,自私自利而且心地虚伪,那么,他们就既不能靠真理也不能靠法律联合起来,无赖和幕后操纵者的统治也就不可避免。防止对公众的意见实行专制独裁的最有效的屏障,是个人自由的进步和个人品格的纯洁。没有这个屏障,就不会有生机勃勃的精神风貌,在一个民族中也就不会有真正的自由。政治权利,不管它多么广泛,也不会使一个堕落的民族变得高尚。以个体的不道德为基础的政治道德,从来就不会有任何稳定的存在形式。对自由的追求和对祖国的热爱或许会深深地影响民族的品格,但是,对民族的品格影响最大的还是她经受的考验和磨难。伯顿说:“生活奢侈而懒散的民族,宁愿在一对一的格斗中失去一磅鲜血,也不愿在诚实的劳动中流下一滴汗。”科尔伯特说:“一个国家是否伟大并不取决于它的疆域的大小,而是取决于它的人民的品格。”哪一个民族缺少了品格的支撑,那么,就可以认定它是下一个要灭亡的民族。哪一个民族如果不再崇尚和奉行忠诚、诚实、正直和公正的美德,它就失去了生存的理由。如果一个民族的良好品格无可挽回地损失了,那么,这个民族也就没有什么可值得拯救了。第二章女性的素养决定一个民族的素养家庭是塑造一个人的品格的第一所而且也是最重要的一所学校。正是在家庭中,每一个人受到他最好的或最坏的道德熏陶。主要是在家庭中,一个人的心灵开始敞开,习惯开始形成,理性开始觉醒,善良或邪恶的品格开始初具雏形。民族的振兴是从托儿所开始的,因此,那些管教孩子的人所产生的影响比那些管理政府的人所产生的影响还要深远。公民的道德,除非在私生活和家庭中有良好的开端和奉献精神,否则,只不过是伪装出来的德行。对自己的孩子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对人类表现出真正的爱心。家庭是对文明最有影响的学校。因为文明本身归根到底要转化成个人训练的问题;而社会的每个成员在青少年时期受到良好的或不良的教育,决定了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高低。密尔顿说:“童年预示着一生,正如早晨预示着一天。”在一个野蛮、贫困和肮脏的环境中,要想培养出一个心地善良、纯洁和品德高尚的人,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古希腊名言:“如果让奴隶去教育你的孩子,那么,你得到的就不再是一个奴隶,而是两个奴隶。”乔治·赫伯特说过,一个好的母亲抵得上一百个学校的老师。母爱是我们人类看得见的神灵,它的影响是永恒和普遍的。塞西说:“不管你能活多少岁,第一个20年是你一生中最漫长的一半。”法国谚语:“没有女人,男人永远只是少不更事的毛头小伙。”拿破仑认为,一个孩子行为举止的好坏完全取决于他的母亲。在一个家庭中,如果母亲品行不端,不管父亲的言行举止多么有教养,孩子在日后生活中很难有什么作为。女人锻造了人类良好的品格,这一事业比她们画出世界名画、创作不朽的文学名著和戏剧要绚丽夺目得多。女人受到理智的训练后,就不会过于天真和盲目的轻信,她就会有效地防止受骗上当;受到道德和宗教的熏陶后,她就不会只受肉体感官的诱惑,有更大的力量和毅力抵制各种影响。如果一个民族的道德状况主要取决于他们在家庭里所受的教育,那么,女人的教育问题就应该被当作是事关民族前途的问题。男人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力量,都只能在女人的道德纯洁和智力修养中找到最可靠的保证和支持。法国大革命爆发前,法兰西已经没有母亲,孩子们毫无约束。法国大革命是在“女人的凶残的暴力和叫喊声中”爆发的。如果一个国家的一部分感染了腐败的病毒,那么,其他的部分也不能幸免。工厂制度,不管它怎样增加了国家的财富,它对我们的家庭状况产生了极其有害的影响。它使妻子离开了丈夫,孩子离开了父母,龙为突出的是,它降低了女人的品格。第三章圣贤之士可以百世为师乔治·赫伯特的母亲说:“正如我们的身体从我们所吃的食物中吸取有益的营养一样,我们的灵魂也会从我们所接触的或好或坏的伙伴的行为和言语中吸取美德或邪恶。”不良的行为形成为难以改变的习惯后,它就会变成一个如此专制的君主,它会让人被邪恶死死地缠住。西班牙谚语:“与狼生活在一起,你也会学会嚎叫。”“我本是块普通的土地,只是我这里种植了玫瑰。”卡农说:“令人奇怪的是,善行总是产生无数的善行,善行从来不是独一无二的,恶行也是如此。”拉斯金说:“天生的邪恶必定产生邪恶,而天生的勇猛和正直塑造出勇敢和正直。”善行的魅力和感染力是极其巨大的。被善行所鼓舞的人是人类真正的国王,他会领导人类的灵魂。伯瑟斯说:“一个活着时令人敬畏的人,在他死后,面对他的遗像,邪恶的思想也会逃之天天。”黑兹利特说,在一张美妙绝伦的女人肖像前,想做出一件没有美感的事情来,这似乎是不大可能的。一个人的品格力量往往会激发别人的品格力量。对高尚品格的崇敬往往会提升自己的精神,使灵魂从自我的奴役中得到拯救。圣·波伏说:“告诉我你崇拜谁,我就能判断你是个什么样的人,至少可以了解你的潜能、志趣和品格。”当人的性格处于可塑阶段并容易接受影响时,最好是鼓励他们去崇拜伟大的品格;马屁精关于美的最高观念就是溜须拍马;一个默默无闻的势利小人关于人的最高理想就是做一个人所共知的附庸风雅之徒。没有宽阔胸襟和健康心态的人,对他们自己来说是极为不幸的。尖刻的批评者这样来考虑他的竞争对手:“当他在这一领域受到上帝的赐福时,难道我还没有理由嫌恶他吗?”伟人的传记告诉我们可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和人能够做什么。第四章劳动是成功和幸福之本人们要享受真正的人生,享受真正的生活,就必须从事这样或那样的劳动。只有在劳动中,人们才能找到无尽的快乐,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懒惰、好逸恶劳乃万恶之源,劳动是幸福之本。远古时期,干各种各样的农活往往与尊贵、高尚联系在一起。在古罗马早期,对一个男子最好的赞美话或恭维话就是称他为一位农学家或农夫。“好逸恶劳乃是人类最大的特点。”“懒惰是一种毒药,它既毒害人们的肉体,也毒害人们的心灵。”一个聪明然而十分懒惰的人本身就是一种灾祸,这种人必然成为邪恶的走卒。无论多么美好的东西,人们只有付出相应的劳动和汗水,才能懂得这美好的东西是多么地来之不易。让我看看你能干什么,我就能知道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些一心只为自己着想的人,或迟或早,总会意识到上帝对他总是特别地冷酷无情。早期的基督教牧师都以亲自参加各种辛苦的体力劳动为荣。即使那些地位最为卑贱的劳动者所从事的苦役,也对整个社会的幸福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战胜无聊的苦闷的最好办法就是勤奋地工作、满怀信心地劳动。英国著名学者、传教士富勒曾长期从事日常的、机械性的车间工作。没有工作比过度劳累更坏,一个人一旦没有工作,他的心就会自己折磨自己。在人类各个不同时代和各个不同国家的那些极为突出的领袖人物中,很难找到象司各脱这样精力过人、心境安祥、举止得体的人了。农夫用额角的汗水换来香甜的面包,富翁只有在劳动中才能摆脱厌倦和烦恼。“没有哪一个象他这样贫穷的人却如此博学;没有哪一个象他这样自豪的人却如此谦恭;也没有哪一个象他这样愉快的人却如此自豪。”柯勒律治说:“如果说那些无所事事的闲散之人是在消磨时间的话,那我们完全有理由说那些办事有条不紊的人则把时间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任何良好的修养都只能经过仔细地观察和不断地实践才能获得。当威灵顿在西班牙担任联军统帅时,他对士兵们应该如何做饭都作了精确的指示。那些真正伟大的人物从来不蔑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小事情。即使常人认为很卑赋的事情,他们也都满腔热情地去干。任何伟大的品格、超人的才能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日常小事上积累的结果。不愿干小事情的人必定干不了大事。才能和本领只属于那些辛勤工作的人,权力和荣耀只属于那些埋头苦干的人。爱尔维修认为,正是因为人们空虚、无聊,人们才变得无比残忍、缺乏人性。英国诗歌之父乔叟早年当过兵,后来又当过海关审计员。“除了极个别的特例外,我从未见过一个没有职业的人会真正自由。”善于思考、会做学问是一回事;会生活、会处理实际问题又是另外一回事。小事情里有大文章。只要人们善于观察、体会、总结,哪怕是经营、管理一个小家庭,也能从中发展或找到治理一个国家的大道理。意大利最初那些伟大的文学家也并不是什么专业的作家,而是一些实业家。“除了极为个别的特例外,我从来没有见到一个没有职业的人会拥有真正的自由、快乐和幸福。”罗马皇帝图密善嗜好捕捉苍蝇,马其顿国王喜欢制作灯笼,法国皇帝喜欢制锁。懒惰对身体带来的损耗要远远大于劳动对身体的磨损作用。过度劳累是一种急功近利的作法。从长远来看,过度劳累弊大于利。第五章勇气来源于“不合时宜”的偏执勇气本身表现在默默地努力和辛勤地耕耘之中。唯有道德勇气才能造就男人和女人崇高的英雄气概。这种道德勇气是一种探求和坚持真理的勇气;是一种坚持正义的勇气;是一种诚实公正的勇气;是一种抵制诱惑的勇气;更是一种克尽职守的勇气。苏格拉底不仅有非凡的道德勇气去面对专制法庭对他的指控,而且,他还有非凡的道德勇气去面对那些不能理解他的群氓或暴民。伯奈特主教认为牛顿是他所知道的“最聪明的人”。牛顿的心灵纯朴得如同一个婴儿一样。帕拉图说:“世界就是上帝交给人类的书信。”为了问心无愧,许多人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甚至在没有一丝一毫的鼓励和同情的环境中,他们能温驯地忍受一切不公正的遭遇,这种勇气要高于在炮火连天、杀声震天的战场上所表现出来的勇气。伟大的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坚持真理,绝不屈服的感人至深的故事。莫尔是讲实话的殉道者:他绝不愿虚伪地起誓。因为他的正直、诚实,他惨遭杀害。他的头被砍下来后,被悬挂在伦敦桥上。霍顿说:“在德国,没有人比路德更视死如归的了。”埃利奥特就义前,大义凛然地说道:“即使死一万次也不能玷污我的良心,我把纯洁的良心看得重于世上的一切。”那些崇高的事业必定是屡遭失败之后才到达胜利的彼岸的。世界上的许多不幸和邪恶都是因意志薄弱和优柔寡断所致——也就是因缺乏勇气所致。人们也许知道什么是对的,但就是缺乏勇气去躬行践履。请求别人帮助你做决断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必须养成在万分紧急时刻依靠自己的勇气独自作出决定的习惯。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生意场上,迅即行动要远比长篇大论来得强。约翰·斯图尔特·密尔认为,一切充满智慧和一切高尚的事情,都首先发端于而且必定发端于个人。在这个时代,不随波逐流,不卑躬屈膝于时髦风尚和习惯,这本身就是一个贡献。舆论这个暴君总是指责偏执。为了打破舆论这个暴君的统治,人们应该需要偏执。什么时候品格坚强了,什么时候一个民族就拥有了偏执的性格勇气。在社会生活中,偏执程度通常只与社会上的天才数量、精神魄力以及道德勇气成正比。俄罗斯格言:“即使是一个脊梁笔直的人也无法从荣誉中站立起来。”因为追名逐利之徒的脊梁都由软骨组织构成的。福音书对受到人们欢迎的人之诅咒:“当所有的人赞扬你时,愿你受苦受难!因为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就会使圣父变成错误的预言家。”不敢形成自己的意见、不敢形成自己的观点的人必定是一个懦夫;没有自己的观点意见的人则必定是一个懒汉;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意见的人则必定是一个笨蛋。约翰·比姆说:“宁愿说真话而被处死,也不愿因为我沉默而使真相湮灭无闻。”在某些情形下,唯有抵抗,才能对付一些深重的罪恶;哭泣和眼泪不能化解深重的罪恶,唯有坚强的战斗才能消灭罪恶。一切改革家和殉道者都是坚定的反对者———都是谬误和恶行的敌人。人们因为相信自己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而最终战胜了一切艰难险阻。那些对世界最有影响的人,与其说是那些天才人物,不如说是那些信仰坚定、孜孜不倦、辛勤工作的人们。第六章自律自制是一切美德的基石自律自制是品格的精髓,美德的基础。在《圣经》中,赞誉之词并不给予那些“攻城掠地”的强者,而是给予那些能“主宰自己灵魂”的十分坚强的人们。习惯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品质。习惯既能使我们走向成功之路,也能使我们走向毁灭的深渊。已经被证明是最好的道德教育的发源地,首先是家庭,其次是学校,再次才是社会。做生意,也象生活一样,需要道德力量的影响才能成功。与其说是人们的错误使其堕落,不如说是人们对待错误的态度导致他们堕落。“他有火一般炽热的激情。他是一个容易激动甚或脾气暴躁的人,但是,因为他的高度自律,他把他火一般的激情化作一束主要的‘光芒’,并使其成为他生命的不竭动力,而非任由他火热的激情白白浪费掉。”“(法拉第)这个铁匠的儿子、装订工的学徒不得不在15万英镑的巨额财产和他所热爱的科学事业之间作出选择。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死时他一贫如洗。但他一直光荣地名列英国科学名人录的榜首。”检点自己的言行对个人幸福是绝对必要的:因为一些话语比打人还更伤人心——“语言的伤害比刺刀的伤害更可怕。”所罗门的箴言:“明智之人的嘴在于他的心灵,愚昧之人的心灵却在他的嘴上。”边沁说:“一句话的措辞,往往决定许多友谊的命运,而且,也许决定许多国家的命运。”西班牙格言:“一支鹅毛笔往往比狮子的爪牙还要厉害。”拉科德尔说:“在演说完毕后,沉默便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东西。”“黄金般的舌头长在有福之人的口中。”朱莉娅·韦奇伍德夫人说:“在所有精神礼物中,最珍贵的便是理性的宽容;文明的最大教训便是我们一定要相信那些我们无法预见的困难。”我们常常发现,我们的性情往往能折射出我们周围的现实。法拉第说:“对他人的带刺的话装聋作哑要比寻根究底好;对那种亲切友好的话仔细品味要比权当耳边风要好;对党派偏见视而不见更好,对好心好意则应该目光敏锐。”诚然,用武器可以反对世界的邪恶,但是,能使我们和解的品质却是节制、温和、宽容他人以及多多地反省我们自己。没有任何其他东西能比一颗温和平静的心灵更能使我们从容地面对一个充满流言蜚语、充满尔虞我诈、充满暴力冲突的世界。谨慎小心的自我控制乃是智慧之根。酒使人的克制力退化,也使人的品性堕落。第七章克尽职守塑造平凡而卓越的人生内心诚实坦率是每个人最坚强的武器,性格本真自然是人生最高超的境界!持久而良好的职责观念是每个人应具备的最起码的品德,也是一个人的最高荣誉。“职责是把整个道德大厦连接起来的粘合剂,没有这种粘合剂,人们就无法持久地追求幸福,人类的社会结构就会土崩瓦解。”职责感根源于人们的正义感——这种正义感源于人类的自爱,人的这种自爱之情乃是一切善良和仁慈之本。良心是心灵圣殿中的道德统治者。没有坚强意志的支持,良心就不可能把自己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海恩泽曼说:“当你周围的人们通过种种欺诈手段和不忠行为而暴富起来的时候;当其他人摇尾乞怜,一心向上爬的时候,你要保持自己的尊严和清白,不要同流合污;当有的人靠溜须拍马换来一个又一个‘成功’的时候,你要善于保持内心的宁静,不要因他人的这些成就而痛苦;当你看到有些人为了名利象狗一样地爬行的时候,你要能顶住世俗的压力,敢于特立独行,出污泥而不染。”千万不要丧失自己的气节,崇高的气节胜过万贯家财,胜过国王的王冠;气节重于山岳,显赫的名号不过是过往烟云。意志软弱、优柔寡断和遇事迟疑不决是阻碍人们忠实地履行自己职责的拦路虎。自由乃是幸福之源,它超越一切。与自由相比,其余的一切都微不足道。只要有了自由,其余的一切都是不必要的了;而没有自由,其余的一切都不可能得到。对于一代伟人华盛顿而言,那种克尽职守的精神一直是他的动力之源。正是这种庄严的使命感使他坚定异常、不屈不挠和气魄宏大。艾希·迪安的话:“只要我自己履行职责,那些站着的和等着的人也会自觉履行职责。”科林伍德说:“你只能依靠你自己,要获得一点点进步,要得到内心的安宁,都只能靠自己,在这一点上,靠自己比靠其它任何人都更为有效。”法兰西民族在近代出现令人叹息的结局的原因。诚实守信是维系整个社会的纽带。一旦这根纽带腐烂了,整个社会就会人心离散,一片混乱。乔治·威尔逊那催人泪下的平凡而又卓越的一生。威尔逊说:“没有谁能比那些对死亡失去恐惧的人生活得更加甜美!”第八章温和的性情是一种无穷的力量性情温和,与人为善,沉稳冷静,这是基督教教义的精髓。柏拉图说,使别人幸福的人他自己也一定能得到幸福。天堂并非是哪一个具体的地方,而是一种心性平和、心静如水这样一种超脱罪恶并与上帝的意念相和谐的精神状态。乐观、豁达的性格不仅是快乐和幸福的源泉,而且是良好品德的强大捍卫者。欢快乐观的性格是仁慈友善的忠实朋友,是耐心和坚韧的忠诚护士,是智慧之母、聪明之父,是道德良知的守护神。马歇尔博士说:“一种美好的心情要胜过十副良药。”豪爽、豁达就是快乐;宽宏大量、与人为善就是幸福;童心常驻,精神快慰就是难得的精神享受。过于一本正经的人缺乏精神活力,缺乏创造性,这种年轻人徒具年轻人的外表,他那颗年轻的心已经苍老了,没有活力了。歌德论年轻的老头:“唉,真苦了这些年轻人,能装出这种古板的样子来!这是多么荒唐和愚蠢的行为举止啊!”歌德多么希望看到那些精神焕发、本性自然、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啊!每当看到社会生活中这些一本正经、过分拘泥于做作的年轻人时,歌德愤然曰:“真是些俊俏亮丽的‘美’少年!”确实,不论我们人类取得了多么巨大的物质成就,如果这些成就不能有助于人类的仁慈、善良与和平,那么,这些巨大的成就最终就不会给人类带来幸福。“每一个善良的举动,都是运用人们身上的力量,每一个善行都会积累一份友谊;我们人类为什么不把用来造孽的力量用来行善呢?”用钱财表现出来的好心不仅不可靠,而且往往带来灾祸。自私自利是人生最可耻的伙伴。生活中的许多烦恼和忧愁并非是真实的,而是主观想象出来的。许多父母对待自己的子女就是这样:本来伸手可及的幸福却被自己过分的慈爱之心给糟塌了。他们总是慢慢地纵容自己的子女,终于有一天,他们无法再教育和控制自己的子女,相反,被宠坏了的孩子要控制自己的父母亲了。许多巨大的恶果就是这样长年累月地生成的。必须承认,有些事情是道德家所无能为力的。我们常常看到许多男人和女人浑身都是“刺”,没有人敢走近他们!美德是船,谦虚是橹。快乐、幸福与耐心形影相随。耐心是人生幸福和成功的先决条件。耐心能战胜一切。“任何崇高的事业都是在希望之母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正是道德这个火车头牵引着整个世界滚滚向前,而希望就是这个火车头的不可缺少的燃料。“如果没有希望,”拜伦说,“那我们的前途会是什么样呢——只能是地狱。”第九章风度是心灵的镜子优雅的举止胜过优美的身材;高雅的举止是最好的艺术,它比任何雕塑和名画都更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洛克认为,作为一个青年教育工作者,他的修养比他的专业知识更重要。友善的言行、得体的举止、优雅的风度,这些都是走进他人心灵的通行证。一句众所周知的格言:“风格塑造人。”同情心是打开他人心房的金钥匙。它不仅使人温和有礼,谦恭待人,而且使人心智洞开,富有远见。真正的谦恭礼貌总是特别表现在对别人人格的关心这一点上。真正有礼貌的人总是尊重他人的意见和看法,从不强求他人的意见与自己的一致。布鲁纳尔工程师说:“恶毒的言行举止乃是人生最为昂贵的奢侈品。”一个人到底有没有好的修养主要在于这个人有没有自我牺牲精神,在日常的生活中能不能够真正体贴、关心他人。家对于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有最重要的影响,一个人的品德习性受家庭生活的影响最大。优雅的行为方式一旦与机敏有机结合起来,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威尔克斯是最丑的男人之一。他常说,在赢得美女的恩宠方面,他与英国最萧洒漂亮的男人相比,最多不过三天的差别。正如任何事务都是复杂的一样,有些人优雅的举止、潇洒的风度、仪表完全可能是伪装或包装出来的,这就正如“有的人品德败坏却又道貌岸然一样。”正如有些相当粗糙的外壳里面包藏着最甜美的果实一样,许多举止粗俗、外表并不怎么显眼的人却是心地善良、十分友好的人,这种人往往十分友善、忠诚、可靠。而许多仪表不凡、举止高雅的人却是心狠手辣、十分残酷的人。“无论英国人走到哪儿,他们都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正如死老鼠不怕猫一样。”过分拘谨的性格所造成的腼腆,如果没有必要的自信心和适度的自豪感的话,往往会使一个人显得更加温和。艺术修养是否真如有些人所认为的对人类进步有那么大的促进作用,这一点确实值得怀疑。亨利·泰勒说:“正是艺术修养所造成的这种富于幻想的性格使人的勇气逐渐衰竭,力量逐渐减弱,从而使人更加容易顺从、臣服。”艺术往往在一个民族衰落的时期繁荣兴旺起来。在衰亡时期,财富往往驱使艺术充当奢侈的开路先锋。无论在古希腊还是古罗马,精湛的艺术成就总是与堕落腐化紧密相联。真正的美的源头在于一个人的内心而并不在于一个人的双眼。真正的勇气比任何优雅的外在风度都美。在人世间,有比快乐、艺术、财富、权势、知识、天才更加珍贵的东西值得我们追求,这种极为珍贵的东西就是优秀而纯洁的品德。第十章伟大的爱情造就伟大的人生作为母亲,女人是婴儿的抚育者,少年的指导者;作为姐姐,她是弟弟们的人生向导和顾问;作为情人,她是男人的知己和伴侣。男人是头脑,女人是心脏;男人具有智慧、思想,女人则重温情、性情柔顺。没有同情体恤之心的男人只是可鄙、卑劣、贪婪自私、头脑发达的动物而已;没有知识、才能和品德的漂亮女人只不过是衣着华丽的玩具而已。女人是上帝创造出来的人类保姆,女人是家庭之魂。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他们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自身的道德素养是否完善。尽管在谈恋爱的过程中,男女之间的生理需要往往会战胜任何合乎礼仪习俗的规则,但无论如何,恋爱中的男女还是应该区分真正的爱情和虚伪的爱情才行。我们可能不知道如何教会年轻人怎样明智地去爱,但作为父母亲,他们有必要告诉自己的儿女千万要警惕许多盗用爱情的名义进行感情欺诈的卑鄙小人。爱情是一团跳动着的自由之火,它把人们从自我奴役、自我压抑中解放出来。爱使人温良、谦和,爱使人相互信任,爱使人勇往直前。诗人勃朗宁说:“所有的爱在一定程度上都产生智慧。”最富有天才的人永远是最诚实的恋人。柏拉图认为,情侣们总是在对方身上寻找与自己相似的地方,爱使分离开来的人们又重新结合成一个整体。“不是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敬爱的基础上的婚姻也就不存在真正而持久的爱。男女双方都只会从这种婚姻中品尝到遗憾的苦果。”整天泡在生意场上,确实使人感情麻木,心胸狭窄,使感情通道日渐萎缩。只有婚姻、家庭才镇守着人类精神的港湾。一个人真正承受普通生活考验的能力只有通过家庭生活才能真正展示出来。没有任何东西比女性的柔情婉语更能平静一个人心中的烦恼,去除人们心中的苦闷,使人重新燃起新的希望。路德说:“上帝赐给男人的最大幸福是让他拥有一个善良而好心的妻子,和这样的妻子生活一辈子,才可以说是享受到了人世间最美好的幸福。女人最可贵、最令人喜爱之处并不在于她的才智而在于她的温情。火红的心灵总会把各种本能、直觉、冲动传送给那原本一片空白的大脑,大脑对此作出分析,使种种冲动渐渐平息。男人只有选择一个适合于自己的妻子,才能享受到真正的生活。对一个身心疲惫的男人而言,才智过人的女子使人兴奋,同样,激情如火的女人也自然令人不快。人们往往忘记了这一点:正是因为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没有完美无缺的道德,也就是说,正是因为没有完美的人,人们才需要具有忍耐、宽容和同情心等美德。在婚姻生活中,忍耐、克制、宽容是一条金科玉律。正如任何一个和谐的政府都是各种相互对立的社会力量相互妥协的产物一样,美满婚姻也是男女双方相互妥协的产物。优美的身姿、漂亮的脸蛋若不与高尚的情操、温和的脾气和良心的修养有机地统一起来,就是娇艳动人的毒花。英国历史学家富勒说:“要了解自己的女朋友,先了解她的母亲。”许多男人之所以变得冷酷无情、麻木不仁,一辈子浑浑噩噩、一事无成,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娶了一个道德败坏、自私自利而又蛮横不化的妻子。基佐说:“无论一个人在事业上多么成功,他的权势多么显赫,总之,无论他在事业方面所作的种种努力带来了多么丰硕的成果和收获,如果他的家庭不幸福,他不能真正享受一份家的温馨和欢乐,那么,他也就不是一个真正成功的人。”瑞士博物学家哈维同他的妻子谱写的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威廉·汉密尔顿夫妇以绝妙的心与灵的契合,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情与爱的赞歌。荷兰法学家和诗人格老秀斯的妻子舍身救丈夫的英勇事迹永远名垂千古。第十一章苦难磨炼出高贵的品格唯有经受了苦难这所学校的教育,人们才能获得实际有用的人生智慧。没有任何一个真正了解了自己才能的人变成了坏人,也没有任何一个错误估计了自己才能的人变成了好人,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真理。时间宛如一位教师;时间是经验的养料,是智慧的土壤;也是青年的朋友或敌人。那些凭坚定的信念和纯洁的心灵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的人们是多么快乐啊!不管青春的激情曾经多么辉煌灿烂,流逝的岁月总是不断冷却人们心中涌动的青春激情。浪漫和现实的恰当结合,最易于使人们度过充满苦难和挫折的人生。热情赋予人们成就大业所需要的一切力量。没有热情,他就可能在他所面临的挫折和困难面前低头哈腰。那些伟大的人物无一不是苦难的学生,无一不是历尽千辛万苦才成就辉煌的。老天爷不允许塞万提斯摆脱贫困。因为正是贫困促使他写作;正是他的贫困造就了世界的富裕。是逆境是贫困唤醒了人们的活力并健全了人们的品格。时间会带来奇怪的报复。迫害者和被迫害者常常会互换角色。被迫害者是伟大的——而迫害者则臭名远扬。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被大革命时期的革命法庭判处死刑后,他要求法庭给他宽限几天时间以便让他验证他被监禁期间所做的实验结果,法庭拒绝了他的请求,下令立即执行死刑,一位法官声称“共和国不需要学者。”那些有勇气的人总是利用强制性的孤立办法来强迫自己完成非常重要的工作。正是在孤立状态中,追求精神完美的激情才能最好地守护自己。只有当一个人处于精力极为集中的孤立状态时,心灵才会与自我对话。许多表面看来在生活中完全失败的人,却往往比那些连续的生活过程从未受干扰的人,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更强有力和更深远的影响。正义事业的胜利或许会姗姗来迟,但是,当它真正到来的时候,它也要归功于那些率先作出了努力而招致了失败的人们。对于一些伟人,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只有当他们的生命终结的时候,他们才真正开始出生。“天堂是为那些在尘世中的失败者创造的。”是什么锤炼出人类最深邃和最高尚的思想呢?不是人类的学识,不是商业行为,更不是感情的冲动,而是苦难。那些降临人间掀起汹涌的波涛然后又使之恢复平静的天使给人类带来的恩惠远不如那些善意地使人们遭受苦难的天使给人类带来的恩惠要多。在地球上生活过的最优秀的人,必定是那些受苦受难的人,他们温顺、柔和、耐心、谦逊而又精神平静。如果幸福是人生的目标,那么,苦难就是达到这一目标所必不可少的条件。雪莱说:“最为不幸的人被苦难抚育成了诗人,他们把从苦难中学到的东西用诗歌教给别人。”苦难往往是经过化装了的幸福。仁慈而又统治着世界的上帝啊,如果你不想让苦难成为幸福的发源地、美德的守护神、智慧的训练场、耐力的磨炼所、桂冠的代价和荣耀的能道,那么,你自己就不会经受如此之多的苦难,也不会让苦难降临人间,特别是降临到那些品德最为高尚、意志最为坚强的人身上。生活,如果只有晴空丽日而没有阴雨笼罩,如果只有幸福而没有悲哀,如果只有欢乐而没有痛苦,那么,这样的生活根本就不是生活——至少不是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