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
产品经理手册(美)琳达·高科斯(LindaGorchels)著;朱江,钟天帆译内容简介本书是当今快速变化的商业社会中有关产品管理的基本指导书,由4部分共11章组成,分析和讲解在组织和决策机构中产品经理的作用,内容包括:成功的产品经理做什么,产品经理在规划过程中的作用,如何评估产品的获利能力,如何设计和开发新产品,如何为产品和服务定价以获得最大利益,如何制订最好的市场营销和沟通计划,如何组建产品管理团队。
-
成功的职业经理手册(美)奈杰尔·李纳克尔著;徐辉,金海丹译内容简介本书涵括了72个管理话题。作者在书中与大家分享了他个人的成功经验,帮助你提高管理技能,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与时代同步的管理者的工作是井井有条的。他们预先制定计划,准确地作出判断,并把想法付诸实施。他们知道如何走在同行的前列,如何和上司融洽相处,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他们熟悉最新的技术、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最重要的是,他们能得到提升。这本极其珍贵的书将向你展示:管理者是如何与时代同行获得成功的。作者简介:本书作者奈杰尔·李纳克尔(NIGELLINACRE),长于帮助管理人员取得最佳绩效。他现为自办的“绩效咨询公司”的负责人,在英国担任教学指导、培训讲师等。在此之前,他曾在大、中、小型国有企业和私人公司中做过广告主管、管理人员和董事。
-
收购与接管(英)萨姆·沃拉德(SamVolard)著;苗军译内容提要在90年代的国际商业活动中,公司合并与企业重组已经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狂飙。这种竞争条件下的购并和重组成为公司一条重要的经营对策,其积极意义包括:推出更好的产品,保持低廉的价格,提高服务的水准。但企业的购并和重组也会带来一些深刻的变革,特别是对公司员工的冲击和影响几乎无法避免。他们必须经过艰难的自我调整,才能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完成新的工作目标。以上这些问题都是这本工商管理小说所关注的焦点。本书可以作为消遣读物,但读者更可以将它看成一个出色的工商管理案例,以学到必要的知识。本书向读者展示了公司购并中可能出现的复杂多样的问题,特别是对公司员工造成的影响和冲击,以及他们不同反应。企业应当重视购并之后带来的这些问题,妥善处置员工的需求,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重新进行角色定位。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引起员工的不满,产生消极甚至敌对的情绪。本书紧紧围绕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情节紧扣两条相互关联的商业法则: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概念;帮助员工树立共同的价值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支活跃的员工队伍,积极参与公司管理,完成企业经营目标,从而适时推动各种变革,最终取得商战搏击的胜利。这本小说的时间跨度整整一年。它从宣布接管决定之前的一周开篇,一直写到原有公司被完全整合到新的雇主的运营中为止。它从四位长期担任部门经理的管理人员的角度出发,生动地描述了接管对员工造成的影响。收购的对象是一个研究人类药物的相对独立的部门,其母公司是一家从事兽药、生物制剂和保健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的跨国公司。该公司将下属这个相对独立的人类药物部门卖给了另外一家大型制药公司。新的公司以经营人体非处方用药为主,它在购并之后将部门进行重组,扩大了其处方用药的研究能力,增强了自己公司的竞争实力,最终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
现代娱乐经营管理实务吴克祥著;中国旅游协会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中心编暂缺简介...
-
管理学基础唐纳利、吉布森、伊凡瑟维奇 著本书备受推崇,被誉为“引发管理教学方法改革”的全美最佳管理学入门教材。它的特点是:全面性:涵盖所有重要的管理理论,展现当代管理学发展新趋势;启迪性:涉及内容广泛,为读者今后的专题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用性:理论与案例紧密结合,引发读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可根据附录的指导有Internet网上学习。
-
反不正当竞争法实例说黄绮,曹群进,屠天峰编著《法律法规实例说丛书》是一套实用性很强的通俗法律读物,是列入国家“九五”出版规划的重点图书。我们的目的,是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去诠释法律、法理,更好地宣传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提高广大公民的整体素质和法律意识。丛书具有以下主要特点:第一,选题的合理性。目前,我国颁布的法律法规有上百种,如果试图逐一进行解说,这较短的时间内是难以做到的。因此,丛书的选题,主要选择那些影响大、覆盖面广,与广大公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法进行实例解说。第二,体例的独创性。丛书不是法学理论著作,也不是案例的简单汇编,而是理论分析与实例的完美结合。丛书以各部门法法律条文为基础,划分若干专题,每个专题分为三个层次,即法理、实例、评析,用实例说明理论,用理论剖析实例,三者有机统一,相得益彰。第三,内容的可读性。作为通俗类读物,丛书具有文笔生动、明白通畅的特点,尤其是大量的实例,均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作为法律读物,丛书的法理、评析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准,概念表达准确,分析深入浅出。如此,读者可以在轻松的阅读过程中,逐步提高知法、用法水平。《法律法规实例说丛书》的出版,是法律图书通俗化、专门学术大众化的一次尝试和探索。我们期待着这种尝试和探索能被广大的读者接受和认同。
-
行政管理学教程陈兆德主编片断:第一章行政管理学概述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行政管理的学问,是关于国家行政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它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其中心任务是研究如何管理好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提高行政效率,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弄清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理论体系,对于强化行政管理,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现代化,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实现跨世纪奋斗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一、行政管理的涵义行政管理,是指国家通过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实施的有效管理。行政管理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客体是依法管理的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核心是进行公共权力和资源的有效配置,追求高绩效。为正确理解“行政管理”的涵义,有必要对“行政”一词的由来及其基本涵义作一简要叙述。“行政”一词,在我国历史典籍中早就出现过。意思是推行政令,执掌政务。在距今2000多年前编写的《左传》中,就有“行其政事”、“行其政令”的记载。《史记·周纪》中则有“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的记载,讲的是我国西周时代的“国人暴动”、“共和行政”事件。西周王朝的第九代国君周厉王,昏庸暴虐,信任和重用阿谀奉承、贪赃枉法的荣夷公,引起“国人”(除奴隶以外的社会成员)不满,国王就用严刑镇压,迫使“国人”拿起武器造反,赶走了国王。国王被赶走后,史称“共和行政”,前后14年(公元前841年至828年)。在国外,也早就出现过“行政”这一概念。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使用过“行政”一词。现代英语中“行政”(Administration)是从拉丁文Adminiatrare而来的,意思是国家事务的管理。但是,由于政治学家、行政学家依据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历史和实践,从不同角度或不同层面来理解行政,因而对“行政”一词有着不同的解释,主要有以下三种:(一)狭义的行政概念——从“三权分立”的角度来解释行政。认为行政是指除国家立法、司法系统以外的行政系统所从事的管理活动。这种观点以美国行政学家魏劳毕为代表,他提出了行政仅仅是指行政部门的政务活动的观点。台湾学者将这种观点称之为“法律执行说”,在三权分立的国家,立法是制定法律,行政是执行法律,司法是维护法律。①这种解释的优点是把“行政”概念的质的规定性表述得较为明确,有助于人们把握行政管理的特点,把行政管理活动与其它类型的管理活动区别开来;其缺点是,它不能反映“三权”之间的相互渗透性,不能全面反映当代各国行政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事实上,在现代国家政治生活中,行政机关也有部分立法权;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同样也有人事、财务等方面的行政事务。(二)广义的行政管理——从政治与行政分离的角度来解释行政。认为行政是一种与政治分离的、实现国家目的的执行活动。这种观点以美国行政学家古德诺为代表,他认为政治与行政是相互分离的,“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后记:后记行政管理学是关于国家行政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是为了提高国家行政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行政效率,实现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和现代化。1982年以来,行政管理学在我国得到重建和发展,至今已出版通论性著作100多本,对普及行政管理学知识,推进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工作起了积极作用。为适应形势任务的要求和公务员培训的需要,我们特编著了这本《行政管理学教程》。在编写过程中,我们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为指导,博采国内外众多行政学著作之长,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系统阐述了行政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以及行政管理的主体、内容、过程、法规和方法等问题,力求做到体系完整、观点准确、层次分明、逻辑严密、文字通畅、深入浅出,具有科学性、现实性和可读性。本书可作为国家公务员培训教材,也可作为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教学用书和广大干部的自学读本。本书由江苏省委党校副校长陈兆德教授提议编著,并提出总体思路和确定编写人员,由李善岳教授列出编写提纲,经讨论修改后分头执笔。承担各章编写的是:陈兆德(第一、五章)、李善岳(第六、八、十二、十三章)、孙学玉(第二、三、九、十一章)、荚莺敏(第四、七、十、十四章)。全书由陈兆德修改定稿。在编写中,我们参考了国内外有关专著和教材,吸取了行政科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得到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王杰同志的大力关心和支持,在此一并致谢!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错漏和不妥之处肯定不少,恳请有关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一九九八年七月
-
企业经营创新论胡立君著本书力图从先进、高效的原则出发,向读者介绍、推荐目前国内外新的经营理论、方法、手段。经营创新也可以说是层出不穷、硕果累累。从内容上看,本书有以下特点:第一,体系新,紧扣当前最新的理论和实践动态。第二,内容新,突出企业经营创新的重点。第三,研究方法新。
-
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理论框架王瑞林内容提要本书共分3章,详尽论述了日本短歌的起源、历史和特点,并以代表歌集及著名诗人为线索,从日文文言结构,诗人创作意图,有关政治、历史背景、文学艺术价值等角度,对三十多首短歌逐一进行了赏析。本书凡引用日文处,均有汉语译文,因此可供所有愿意深入了解日本历史和文化的读者以及广大诗歌爱好者参考阅读。片断:前述所有这些各种形式的诗歌,在日本古代统称为“和歌”,日语读作(waka)或(yamatouta)。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洗炼,人类社会中诸多事物都从庞杂走向简化,纷繁走向单一,这几乎成了一种趋势。日本的和歌也不例外。今天,当人们提到和歌时,所指即是短歌。其他形式的和歌已不再多见。由于上述原因,追溯短歌的起源,需从和歌入手。第二节两种观点据《古事记》《日本书纪》《风土记》等日本的史书记载,远在日本尚无文字的太古时代,日本列岛上的原始居民中间就已经出现了“和歌”。不过,那时的“和”字绝无半点儿“大和”的含义,而是“唱和”之意。所以,将其理解为“对歌”是完全符合史实的。那么,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受什么影响、经过怎样一个过程,使这种“对歌”最后发展成为音节统一,格式固定的“短歌”的呢?关于这个问题,在日本人中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短歌”音节与格式的形成,来自古代日本人从事农耕或捕鱼时的劳动节奏以及日语本身的特殊节拍。执这种观点的人,一直力图从日本民族舞蹈的步调与音律之间的关系,或者从日本人说话时的间歇习惯与五七音节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方面寻找短歌的成因。他们总是极力强调短歌的成因在于自然,认为如果说短歌的形成是受了什么影响的话,那么,这种影响并非一种什么外来的文化因素,而是古代日本人自己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语言习惯,所以,短歌的形成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十分明显,他们实际上是在竭力排除,或者说否认,中国古代文化对日本短歌的形成所起到过的影响作用。我们不妨将这种观点称作“自然形成说”。一些世人出于某种心理上的或多方面的原因,似乎有乐于接受这种观点的倾向。因此,有的日本学者送给这种观点一个非常恰如其分的称谓一一“俗说”(古桥信孝:《三十一文字谜》)。日本多数学者则认为,这种“俗说”是不正确的,日本短歌五七音节的形成大概与日本古代朝廷、贵族接受了中国五言七言汉诗的影响有关。这后一种观点才是合乎情理、尊重历史的正论。第三节起源之探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最早的文学作品,既非散文,更非小说,而是诗歌的前身——民谣。其内容往往是劳动的呼号、聚会的欢歌、悲伤的咏叹、思恋的低吟。后记:后记我的母校——北京大学将于1998年迎来建校100周年纪念日。虽然离开燕园已近30载,但每位恩师的音容笑貌、谆谆教诲,一直萦系心头,从未忘怀。尤其在我走上大学讲台,选择了从教为师这一职业之后,就更经常从母校的徐昌华教授、顾海根教授、潘金生教授及其他诸位老师那里不断得到亲切的指导。在这里,特别应该感谢潘金生教授,在完成这部拙作的过程中,潘先生不仅予以许多指正,并且,还多次赠给我各种参考书籍,而今又在百忙之中为此书作序,使我十分感激。同时对潘先生“序”中的鼓励之词,深感受之有愧,相差甚远,并深知只有潘先生所言和歌之艰难及拙作之不足,才确系实情,才切为瑞林日后应奋力学习和竭力补苴之处。“眼见春如许,寸草心,怎报得春光一二?”(明·汤显祖:《牡丹亭》)。在校庆来临之际,请允许我谨以此部拙作来表达自己对诸位师长培育之恩的诚恳谢意和对母校上寿之喜的热烈祝贺吧!王瑞林1998年春于北京蜗居本书前言前言在我国,一提日本文学,人们马上想到的往往是夏目漱石、川端康成、小林多喜二等作家及《我是猫》、《伊豆舞女》、《蟹工船》等作品。可是,谈到日本的短歌,能立即说出几位诗人的名字及其作品者恐怕是凤毛麟角,寥寥无几。大多数人也许连一位诗人的名字也说不出来,至于作品则更是所知甚少。那么,短歌在日本文学中的地位怎样呢?诗人浅野晃有一段十分精辟的论述,他说:“甚至可以说,在考虑日本文学的特色这一问题时,只要直截了当地研究研究短歌就行了。”(《短歌作法与欣赏》)短歌对日本语言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对此,诗人上田三四二曾说过一段非常形象生动的话:“短歌是把现代日语——这条虽有活力,但却极其猥杂的航船,从颠覆之中拯救出来的一股无形的力量。”(《短歌一生》)北原白秋以“古老的碧玉”来赞颂短歌的精妙与优美;折口信夫以“幽灵附体”来比喻短歌对日本人的深刻影响。千百年来,短歌以精湛更显其深邃的风格描绘着日本国山川草木的种种美景与变迁,以简练愈令人遐思的笔调记述着大和人男女老幼的代代忧喜与悲欢。短歌,是我们研究日本文学不可欠缺的环节;短歌,是我们理解日本语言文化特性不可不修的科目;短歌,是我们了解日本民族心灵与神魂不可轻视的窗口;短歌,更是我们追溯中日文化渊源不可偏废的一翼。然而,现实情况却是,我们在研究日本文学时所欠缺的环节是短歌,我们在理解日语文化特性时所未修的科目是短歌,我们在窥视日本民族心灵与神魂时所轻视的窗口是短歌,我们在追溯中日文化渊源时所偏废的一翼也是短歌。如果说,古代中国人是因为陶醉于辉煌的唐诗宋词而认为日本短歌不值得研究,近代中国人是因为忙于抵抗日本侵略(从甲午战争算起)而对日本短歌顾不上研究,那么,当代中国人则是因为过分偏重于与日本科技、经济方面的交流而很少想到对日本短歌的研究。如此看来,我们对日本短歌研究的疏忽是极其普遍、非常久远而又相当深刻的。这种疏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不容忽视、不可低估。因为这不仅不利于中日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与文化交流,而且,也不利于我们正确认识我们民族自身在东方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所起过的历史作用。总之,有虞于现状,补救于万一,是笔者编写此书的动机。本书分三章。第一章短歌的起源这一章介绍了短歌的基本概念,并驳斥了所谓短歌是自然形成的这种谬论。第二章短歌的历史具体介绍了短歌从古至今形成、发展的过程,从中不仅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影响,而且更可以看到日本人民为了创造自己的民族文化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顽强奋斗。同时,还可以了解到日本短歌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经典著作、代表诗人及主要流派。第三章短歌赏析这一章首先介绍了日本短歌的主要修辞手法,然后以代表歌集及著名诗人为线索,从日文文言结构、诗人创作意图、有关政治、历史背景、文学艺术价值等角度,对三十多首短歌逐一进行了分析和欣赏。本书的主要特点是:1.大量介绍发生在日本或中日之间的一些鲜为人知、生动感人的历史故事,其中许多内容属于首次与国内读者见面。2.凡引用日文处,均有汉语译文,因此,不懂日文的读者也可阅读。3.凡引用日文文言处,均有讲解和相应的现代日语及汉语的译文,是日语专业人员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的好教材。4.以生动、流畅、饶具特色的语句,广征博引;以独特、正确、颇有见地的思想,分析比较。通俗易懂,雅俗共赏,亲切新奇,引人入胜,发人深省,令人反思。对短歌的赏析与研究,不仅涉及到日语文言文及有关历史知识,并且,还必须具备丰富的生活阅历,一定的文学修养、较强的思维能力。可以说,这是一个人多方面文化才能的综合发挥。因此,称日本短歌为日本文化的皇冠宝珠是不无道理的。但这决不意味着高不可攀。只要潜心钻研,勤于思考,是完全可以弄懂弄通的。而一旦真的弄懂弄通了,就会发现一个新的天地,领略一番新的格调,达到一个新的境界。本书愿作您勇于攀登日本文化之巅的得力助手。最后,谨向名古屋南山大学校长汉斯·尤根·马克思教授、副校长小池英光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因为如果没有两位教授盛情邀请鄙人于1995年4月至1996年3月任该校文学系客座研究员,便不会有这部拙作的问世。愿此书不仅成为我与两位校长,同时也能成为我与南山大学广大师生之间真挚友情的永久纪念。王瑞林1997年2月于北京
-
现代管理学(美)瑟头著现代管理学(第七版)本书作者系美国罗琳斯管理研究生院管理学教授。这本《现代管理学》(第七版)主要是用于美国管理院校本科学生的教材,现已在美国发行了近二十年。该书分为管理导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及其他相关专题六个部分,共二十三章,内容涉及管理学的理论、原则、方法及企业经营和运作方式等诸多方面。书中每一章开头配有引导案例,末尾附以案例研究。除此之外,书中还有一个七集综合案例,贯穿于全书六个部分。该书的特点是结构严谨,层次清晰,逻辑性强。全书六个部分、二十三章联系紧密,颇有系统性。作者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管理原理渗透于企业管理实际之中,通过大、小案例分析的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文部分和案例通俗易懂,图文并茂,资料较新,适合学生及在职管理人员自学。该书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基本上以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国情为基点,在理论深度上比较适合我国经济管理院校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和企业在职管理人员作教材或教学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