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
-
现代化管理方法及应用王永忠《现代化管理方法及应用(上册)》编写的指导思想是突破传统的学院教材模式,在组织大量企业不同层次管理者、员工座谈和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当前企业的实际和存在的共性问题,立足于应用,力求知识性、方法性、实用性的统一。对每一种方法既讲述其数学式的含义、运用价值,更着重于以大量的实例说明其应用步骤、程序、条件、适用范围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等,使企业管理者与员工通过现代化管理知识的学习全面提高其科学管理素养和管理水平,通过现代化管理方法的应用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表述上力求深入浅出、层层递进,并有一定的知识梯度,以适应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及员工学习、掌握和运用。在内容体系上,从事前的战略分析、全面预算管理,到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现场管理、精益生产、信息化管理,再到事后的杜邦分析、经营效绩评价等,覆盖了企业生产经营、技术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既包括过程管理、经营结果的分析评价方法,也包括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使企业管理者、员工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经营环境的变化,在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中不断创新,通过管理创新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
商战(美)里斯,(美)特劳特 著,李正栓,贾纪芳 译,火华强 校内容提要本书之所以能连续二十年受到世界各地企业首脑的欢迎,原因在于,本书是企业管理领域第一本论述商业实战原则的书。在此之前所有的战略书,都属于“战略理论”或者“战略分析”的范畴,对商战务实和具体战略行动给予的关注很少。本书恰恰相反,在如何行动、特别是如何针对竞争者获取生意上用功着墨,给出具体行动原则,以指导企业确立和发展自己的定位。这些原则是作者用了近20年时间所总结,基于战争史与商业史上形态万千的战略成败研究,可说是花费千万亿美元买来的历史经验及血的教训。作者简介艾·里斯(Al Ries)和杰克·特劳特(Jack Trout): 定位之父,被摩根士丹利推崇为高于迈克尔·波特的营销战略家。杰克·特劳特于1969年以《定位:同质化时代的竞争之道》论文首次提出了商业中的“定位Positioning”观念,1972年与艾·里斯在《广告时代》以《定位的时代》论文在商业实战领域开创定位理论。学术界,菲利普·科特勒于20世纪70年最先将定位引入到营销之中,作为4P之前最重要的另一个“P”,以引领企业营销活动的方向;1980年,迈克尔·波特将定位引入到企业战略,作为战略的核心,开创了竞争战略。杰克·特劳特、艾·里斯被称为大师背后的大师。 两位1981年出版的专业奠基之作《定位》,2002年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易文中心出版简体中文版,当年即成为最热门的经管畅销书。目前中文版销量近20万册。两位1986年出版的《商战》,全球销量超越《定位》,是最为经典的商业实战专著,其20周年纪念中文版于今推出。编辑推荐畅销全球20多年的商业战略著作,《定位》作者为中国企业家再度奉献。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马云联袂推荐。《商战》是一本写得很精彩的书。它列举的大量案例体现了“实证研究”的态度,这比许多概念化的“空对空”书籍好得多。——蒙牛集团董事长 牛根生要创造历史,我想有很多创业者需要看这本书,借助全球顶级的商战智慧。——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 马云管理领域第一本论述商业实战的书。1980年,年轻的哈佛教授迈克尔·波特以一本《竞争战略》震撼全球,赢得了全球顶级战略大师的美誉。1991年,摩根士丹利通过《商战》一书了解到大师背后的大师——杰克·特劳特,发现其“定位”观念是波特战略思想的来源。 1996年,波特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其定论之作《什么是战略》,强调“战略就是去创建一个定位”,再次风靡业界。摩根士丹利及时发文《迈克尔·波特重申特劳特和里斯战略思想》,指出特劳特才是最值欣赏的战略家。 1998年,波特在论文著作《竞争论》中坦承,其战略思想的真正动力来自“定位”。2007年,特劳特论述定位来源与发展的经典之作——《商战》20周年纪念中文版面世。
-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孙永尧本书采用案例形式为主,通俗易懂,明白了然。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非专业人士,看了本书,就会设计内部控制制度了。所收集的案例都是最近国内发生的与内部有关的实际例子,能给读者产生许多联想。同时,会警戒读者,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必定会发生许多弊端,必定会给企业带来巨大风险。案例涉及了国内各行各业,不仅仅是制造业,而且还包括了商业、金融、保险、资本市场等行业。我在分析这些案例时,不仅仅就案例论案例,而是能起到“点拨”作用。读者不仅仅是从中吸取“营养”,而且还能体会到国内经营管理“某些哲理”。 本书适用范围广泛。它不仅仅适用于广大财会人员、审计人员,而且也适用于广大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者;不仅仅适用于广大师生员工,而且也适用于单位领导干部。
-
2006中国昆明国际评估论坛优秀论文集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本论文集是根据中评协2006年昆明国际评估论坛征文的获奖论文编制而成的,共有39篇。其中涉及企业价值评估内容的有15篇、涉及税基评估内容的有9篇、涉及行业监管与队伍建设内容的有6篇、涉及评估立法内容的有5篇、涉及资产评估及金融风险防范内容的有3篇、涉及评估其他内容的有1篇。
-
中国行业机会诱导下企业集团的多元化行为研究黄山、蓝海林《中国行业机会诱导下企业集团的多元化行为研究》从产业视角来探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行业开放、新兴产业发展为企业集团带来的多元化刺激,以及这种刺激因素对多元化与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回顾了中国的行业开放进程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中新兴产业的发展,并选取1998~2006年深沪两市发生不相关多元化的公司样本,考察其通过并购、合资、新建子公司进行不相关多元化的路线图,在定量描述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出假设。最后利用深沪A股上市公司2003—2004年的截面数据验证所提出的假设,并对实证结果进行综合讨论。
-
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主营业务转型研究王起静主营业务转型是产业组织和战略管理领域的一个崭新课题,《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主营业务转型研究》从理论到实证对这一课题做了较为系统的阐释,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寻求创新:第一,从主营业务转型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的业务组合战略,提供一个关于专业化、多元化和归核化的统一分析框架;第二,提出企业主营业务的转型成本这一重要概念;第三,首次用中国上市公司资料结合产业资料对我国企业主营业务转型的影响因素做了实证分析,并对主营业务转型过程中企业退出产业和进入产业做了规律性的总结;第四,首次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和转型资料研究了主营业务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主营业务转型研究》对于研究企业转型的人员以及处于转型阶段的企业来说都是一本非常难得的参考书。
-
第三次机会陈泽华为帮助我国广大企业抢抓机遇,编者们汇聚了四年质量信用研究成果,组织业内专家,编撰了《第三次机会——企业质量信用战略》一书。本书共分七章,主要介绍了信用与社会信用体系,企业质量信用评级,企业质量信用管理概要,产品质量与信用战略,重点行业企业质量信用战略等内容。期望本书的出版,能够为我国的企业质量信用评价工作产生积极作用。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各行各业、信用机构及政府有关部门的信用工作进程有所帮助。
-
并购绩效评价与优化杨晓嘉《并购绩效评价与优化》在总结和分析西方学者对一般公司并购动机的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采用管理学理论和方法,从中国上市公司需求层次出发,对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动机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与合理解释隐藏在中国上市公司并购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在此基础上,主要以公司并购理论、财务与会计理论、多目标系统优化理论等相关学科为基础,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构建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评价矩阵模型。
-
市场进入壁垒理论徐国兴市场进入壁垒是产业经济学或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一个热点、重点和前沿研究领域,其主要学派的理论对相关国家的反垄断政策制定和司法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市场进入壁垒理论》回顾了市场进入壁垒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思想历程,介绍、剖析了主要理论学派的思想基础、观点分歧和政策主张,讨论了市场进入壁垒的成因和福利后果,对市场进入壁垒的作用机制和效率分析提出了系统、完整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框架,并就中国的产业进入壁垒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市场进入壁垒理论》可供对进入壁垒问题感兴趣的教师、研究生、具有经济数学基础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人员以及政府部门从事反垄断和竞争政策研究及相关司法实践的工作人员阅读。也可用作产业经济学或产业组织理论课程中关于市场进入壁垒问题的教学参考书。
-
房地产公司战略管理曾肇河本书根据西方管理学的理论和笔者多年在中国最大的建筑与房地产公司从事战略、投资、融资等工作管理的经验,对房地产公司战略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全面而且深入浅出的介绍和论述。全书共10章,从战略管理理论、方法与原则;外部环境分析;购买力分析;内部资源分析;目标、策略及计划;投资管理;融资管理;营销管理;风险控制;绩效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讨论。本书不但介绍了房地产公司战略管理的理论及其应用,而且针对房地产公司战略管理中涉及到的宏观经济分析,价值链分析,购买力分析,市场营销策划等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论证。本书所介绍的理论、方法和案例,都是笔者在工作实践中运用过或深入研究过的,对房地产公司的战略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本书可作为房地产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等高层管理人员,从事公司战略管理、投资与融资管理等相关的业务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