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
-
自然价值(奥)弗·冯·维塞尔(Friedrich von Wieser)著;陈国庆译暂缺简介...
-
现代经济学导论(英)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英)约翰·伊特韦尔(John Eatwell)著;陈彪如译本书的特点是推翻“新古典学派”以边际生产率为依据的分配 论。萨缪尔森根据这种庸俗的分配论提出,随着资本量的增长,资 本的边际生产率不断减低,于是利润率将逐渐下降,工人的实际工 资将逐渐提高,这显然是一种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理论。在本 书中,琼·罗宾逊断言,“资本”是不能测度的量值,因而资本边际生 产率概念是没有意义的,用边际生产率来说明工资率和利润率的 理论也是站不住脚的。她采用彼罗·斯拉法所著《用商品生产商 品》一书的论证方法,推论出资本家的消费和投资决定利润,而不 是相反的情形。如果资本家的消费倾向不变,那么“整个经济的利 润水平——产量与就业水平——决定于投资水平”(第137页)。较 高的投资率必然带来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工 资和利润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相对份额将朝着不利于工人的方向 发生变动。她主张国家采取措施,以实现收入的“均等化”,因此 她在美英各国博得了“凯恩斯左派”的称号。这本书是一本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教材,对一些重大经济理 论问题有其独特的见解,是一本可供学习西方经济学和研究当代 经济问题时参考的比较有分量的著作。
-
财富的分配(美)约翰·贝次·克拉克(John Bates Clark)著;陈福生,陈振骅译;陈福生译约翰.贝次.克拉克是欧美政治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所著的《财富的分配》一书是美国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本书是以静态经济学作为研究的对象。本书的目的在于说明社会收入的分配是受着一个自然规律的支配,而这个规律如果能够顺利地发生作用,那末,每一个生产因素创造多少财宫就得到多少财富。尽管工资可以根据人与人之间自由的磋商来调整,但是由自由磋商而产生的工资标准,倾向于和产业中由劳动所生产出来的那一部分产品相等,这是本书的主张。
-
休谟经济论文选(英)休谟(David Hume)著;陈玮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休谟经济论文选》主要内容包括:论商业、论技艺的日新月异、论货币、论利息、论贸易平衡、论贸易的猜忌、论赋税等。
-
商业性质概论(爱尔兰)理查德·坎蒂隆(Richard Cantillon)著;余永定,徐寿冠译;余永定译《商业性质概论》是爱尔兰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所著。现在我们以书为根据,按照它的结构和重要内容,从政治经济学史的角度作一述评。本书分为三大部分,各部分没有标题。但我们从它包括的内容便函可以概括出,第一部分论述以物质财富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经济横向的发展,亦即经济活动范围的变化,社会分工的发展,社会人口划分人经济依据,以及在交换中包含着的产品价值决定的规律、第二部分论述蕴藏在产品交揣中的货币流通规律,以及货币利息的决定;第三部分论述对外贸易,以及由此涉及的货币制度和银行等到有关问题。
-
富兰克林经济论文选集(英)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著;刘学黎译富兰克林经济论文选集》共有5篇文章。 《试论纸币的性质和必要性》,是他于1729年发表的第一篇经济论文。此外,另外四篇论文分别为《关于人类增长的观察报告》、《关于美洲纸币的评论与事实》、《关于国民财富有待研究的几个问题》、《贸易原理》。
-
西方经济学入门梁小民著本书重点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
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英)G.A.柯亨(G.A.Cohen)著;岳长龄译2004年中央决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这是党中央在思想理论建设方面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繁荣和发展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要意义。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基本观点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是中央理论工程的重要内容。在这里我想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出版之际,着重谈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正确态度,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的研究。立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变化的新实践,科学地、完整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基本观点,忠实于经典著作的原意;结合新的实际,通过理论创新,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引导干部群众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是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目的,也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加强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研究提出的根本要求。
-
近代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朱彤书奉献给读者的,是一部在基本思路和体系结构上都有新意的近代外国经济理论发展史。它是我国经济理论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一大背景下问世的。
-
近代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朱彤书主编本书对外国经济理论发展史的结构安排也进行了新的尝试。首先,按照新的分期标准来划分理论发展的进程。总体上说,新的分期是以生产力的发展阶段为依据。纵观近代外国经济理论发展史,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会出现一些关于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围绕这些问题,经济学家们就会提出不同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理论。例如,从政治经济学产生到亚当.斯密理论体系的形成,这一阶段大体是工场手工业时期。从经济发展方面看,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所需要的外部条件还不够具备,市场还不完善,一系列限制生产的因素尚未清除,国家干预过多等等。这一阶段经济学家的主要任务就是探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揭示其内在运行机理,探求致富的方略。《国富论》则是这一阶段经济思想的集中代表。进入大机器生产以后,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上一时期又不相同。因此,不仅有李嘉图侧重于从利益分配机制、从银行信的功能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更有萨伊、马尔萨斯、西斯蒙弟和巴师夏等对社会生产比例问题的研究,构成了这一时期的理论特色。在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阶段和垄断资本主义初期,经济理论的发展也都具有各自的特点,被分別划为不同的理论发展时期。其次,在章节的内在结构安排上,我们对述评的主次进行了斟酌,以述为主,抛弃边述边议的方法,与一门理论史的要求相符,尽可能充分归纳,挖掘前人的思想,辅之以画龙点睛式的评价或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