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
-
世界古代货币与重量标准[英]罗伯特·泰伊 著 徐丽丽 译本书的一大创作灵感来自斯金纳(Skinner)在1967年出版的《砝码与度量衡》(WEIGHTS AND MEASURES)一书,作者通过查找大量文献、分析推理等方式找出代表关键重量标准或与关键重量标准密切相关的古代钱币,并描述这些钱币背后的故事来阐述货币重量制度的发展规律。本书共分为四章:章从地理和历史两个维度详述了古代货币的起源、传播和发展,据此呈现古币设计的某些“形态变化”;第二章对古希腊币、古罗马币、古印度币、古中国币、中世纪欧洲币、中世纪伊斯兰币等重要货币发行或流通的历史进行阐述、考据和推理;第三章主要介绍货币单位随时间和空间演变的历史以及相关理论;第四章是通过分析度量衡的演变来阐述货币重量制度的发展规律。本书是作者经过多年研究和论证形成的成果,相关结论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可为货币研究者提供理解世界古货币演进脉络的新视角。
-
非洲经济发展[英]克里斯托弗·克雷默,[英]约翰·森德,[埃塞俄比亚]阿可比·奥克贝著本书是对关于非洲国家经济发展情况和经济发展政策的传统观念的挑战。非洲的发展给非洲大陆带来了显著变化,不平等和不均衡逐渐成为非洲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本书不仅关注国家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而且强调了国家内部的差异和不平等,这些不平等通常围绕着性别、阶级和民族身份的差异而产生。已有的发展经验表明,非洲国家有机会改变经济落后的状况、减少不平等、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策经验、摆脱结构的束缚、摆脱殖民主义的影响。这本书反对目的论和欧洲中心主义的偏见,但也密切关注世界上工业化程度更高的国家和地区的政策经验。本书基于历史和现实,认为非洲发展应该避免“发展是一个平稳、线性的过程”这种误导性的观念。
-
大经济学家马传景本书作者遴选了100位古今中外的经济学家,比如管仲、桑弘羊、王安石、托马斯•莫尔、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约翰•穆勒、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约翰•凯恩斯、王亚南、薛暮桥、彼得•德鲁克、罗伯特•蒙代尔、张五常等,全书按经济学家的生卒年排序,对他们的生平、经济思想以及主要贡献进行了概述,每位经济学家均配以由薛晓源先生创作的肖像画,并提炼出了各自重要的名言名句或核心经济观点。读者可以从这本书中了解到人类历史上主要经济学家的思想以及相关经济理论和学派发展脉络,同时也能够欣赏到这些经济学家的风采。
-
会计简史严行方这是一本浓缩了的、用严谨和轻松笔调撰写的会计发展史。本书在真实考据基础上,从思想、方法、工具、组织、制度、事件、纪年等角度,对会计的起源、发展和壮大过程娓娓道来,像小说一样好看,像史书一样真实。本书的任务不仅在于要揭示会计发展规律,更在于要让读者认清这些规律,把握并遵循规律,与时俱进。本书有助于帮助读者厘清会计发展史上的若干重大脉络、解除历史枷锁、树立职业荣耀、展望未来前景,是广大经济爱好者尤其是高等院校师生、全国1500万会计工作者不可错过的经典读物。本书第二版增加了思考题,既适合会计从业人员和准备进入会计行业的读者使用,同时也适用于高校通识课教育。
-
唐代西域民间借贷秩序研究王梦颖 著本书为经济史方面的专著,考察唐代敦煌西域地区私人借贷的民间秩序。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国内外关于唐代汉文和吐蕃文借贷契约研究相关成果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并对理论基础作出说明。第二部分为敦煌和吐鲁番地区的私人借贷活动在唐以前的发展情况。第三部分为本书主体部分,以私人借贷民间秩序的形成和确立为线索,论述唐代敦煌和吐鲁番地区私人借贷民间秩序的运作机制。最后一部分是对唐以后各王朝的私人借贷活动发展、变化的简要梳理。
-
为进步定价[美] 伊莱·库克,罗楠,魏陆 著美国人如何量化评估其社会的进步,如何以金钱为单位来量化其幸福感呢?在当前GDP驱动的社会中,价格不仅是我们商品的标准度量,也是环境、社区、国家,甚至自我价值的评价指标。本书追索了我们如何以及为何采用货币式的价值和资本化的评估来作为人类繁荣与否的指标的历史,而暂时忽略早期并非简单以价格度量日常生活,而是有社会和道德度量。作者认为经济指标的兴起根植于现代资本主义,以及英国圈地运动、加勒比海的奴隶贸易、美国工业化、经济思想的发展和公司力量的崛起等有争议的历史。他探讨了市场生产力**化是如何成为美国经济和社会政策的主要目标。通过作者的阐述,我们将看到资本主义的量化技术如何用来管理和投资铁路公司、纺织工厂、房地产业,以及棉花种植园等,它们超出了商业世界的界限,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随着经济学精英们将国家量化为追求盈利的资本化投资,其国民的进步、解放或者被奴役,都变成根据他们赚钱能力来评价。如今,正如在19世纪时一样,政客们争论由谁来决定被用作评判我们的经济和国家“健康”程度的统计指标。通过本书,读者们可以了解这些用于度量社会福祉和精神目标的指标的局限和不足之处。适合经济学相关领域的学者和从业人员;同时,也适合政策制定者,以及对经济学话题感兴趣的专业读者。
-
中国关税沿革史莱特本书是根据海关档案,并且参考了英国外交部的档案写成的,收集了不少原始资料。作者所述有关帝国主义控制下的海关的种种活动和章则制度大半是他的亲身经历,他对于在华外国官吏和商人的情况,所知也比较真切。全书按照时间顺序共分为六章:值百抽五协定关税的起源,海关税务司制度的起源,从海关税务司制度建立到1868年修订税则失效,从修订关税失败到1902年的修订关税,从1902年的修订税则到1925—1926年的北京关税会议,1925—1926年的北京关税会议。
-
千年手账中国古代经济的另类观察李晓巧历史是有因果的,她总是在调皮地与人类做迷藏,但当你所读渐多,学思皆长,进而思有所悟,知识的厚度使你处于足够高度之时,她便只好逐渐地呈现曼妙身形。本书包括《看历史》杂志”古代经济手账“专栏作品及作者其他关于古代经济的作品。作者把握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脉络,以正史为经,以各类历史文献、笔记、历史名人记事诗词为维,借助丰富翔实的史料,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描述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商业的生动而饱满的人文图景,从中找出古代商业与农业、商业与百姓生活、商人活动及经济与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流畅的文字,生动展现经济历史的过往,并为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
鄂南茶贸与区域社会李灵玢,李亚南,陈晴 著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动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茶叶成为近代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大宗商品之一。本书以此为背景,运用区域史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位于鄂南的羊楼洞茶区、新店码头以及汉口茶市这样一个因茶而兴、因茶而衰的产业经济区域带的兴衰史,剖析其茶贸结构以及与地方社会的密切关系,反映了历史条件的变动对社会区域的冲击与影响。本书引用了方志、档案、回忆录、领事报告、商业报告等多种类型的史料,材料丰富,叙述既严谨又有一定文采。
-
秦汉时期林业文化探源罗启龙本书结合秦汉时期出土文献、考古资料及传世文献,对这一时期天然林木的分布及变迁、人工植林的发展、林业职官的设立、社树崇拜,以及林木在生活中的运用等进行研究。本书通过研究秦汉时期天然林木的分布与变迁,探究其变化的内在原因,对了解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实现二者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可为我国目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带来重要的历史启示。通过对秦汉时期林木在社会生活中的使用研究,既能够了解林木对当时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状态,更能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对于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