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
-
经济思想史研究王立胜 编《经济思想史研究》(第4辑)考察当前经济思想史研究的理论热点、动态,将政治经济学思想史研究领域的权威论断、精华文章进行梳理介绍,以达到理论体系建设的目的。本辑收入研究论文7篇。针对政治经济学领域研究碎片化的现象,使得政治经济学研究更加融会贯通,有利于政治经济学学科的综合研究和理论体系建设。本刊以高质量的学术作品作为沟通方式,以高质量的期刊平台作为传播路径,以高质量的文献引用作为交流语言,由此打造“凝聚中国气质、彰显中国风格、饱含中国智慧”的经济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
-
量化经济史乔舒亚·L.罗森布卢姆 著,[美] 乔舒亚·L.罗森布卢姆 编,易行 汪元盛 张屿涵 王维 译计量历史学革命的主要成就之一是衍生出量化经济史的分析方法,更好地分析历史事件,并不断地印证和解决很多传统史学家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避孕药的出现如何影响17~19世纪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婚外生育?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转型期,为什么企业规模越大而盈利能力却越弱?铁路开通与地方经济的关系如何?机械制冷的出现如何打破了生猪-玉米周期?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什么加剧了美国各州财富分配的不平等?本书正是致力于用经济理论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量化分析的视角分析上述问题,并就一系列历史事件提出新的见解和观点。
-
要素流动、本地市场与溢出效应何雄浪 著本书以区域发展分异这样一个特征事实为切入点,认为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必然有不同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由此,本书立足于地理空间的要素禀赋与环境约束,将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结合起来,以期构建系统化的绿色区域发展理论,优化区域经济学新发展的新经济地理理论与其它学科相融合的能力,从自然资源禀赋、技术与市场外部性、区域环境规制政策等方面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展开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期提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显然这样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老奇才的自白[德] 亚尔马·沙赫特 著暂缺简介...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统一财经王丹莉统一财经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重要的经济决策之一,对新中国的经济恢复、工业化和计划体制影响深远。本书详尽梳理了统一财经决策的酝酿、准备与启动的历史过程,从财政、金融、贸易、国营企业管理等方面对统一财经的制度框架及实施过程中的政策调整进行了深入的解析。统一财经极大地增强了政府的财政汲取、资源动员和资源配置的能力,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为新中国的工业化与赶超战略的实施进行了初步的制度奠基。
-
民国范钱币学戴建兵 编本书是一本关于民国钱币研究的论文专集,是作者近年来收集大量实物、查阅大量史料、进行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研究并收获心得的集中体现。通过阅读本书,可对民国时期关于货币的学术研究、文学研究、科学研究乃至民国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所了解。全书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为相关学者研究货币史提供了借鉴。
-
无锡工商行业组织史无锡市工商业联合会 编本书是近代以来无锡行业组织发展历史的全面论述。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介绍了晚晴以来无锡工商行业组织的兴起与变迁,详细介绍了其组织架构、职能演变等情况。下篇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无锡工商行业组织的重新兴起和新的发展。全书史料详实,有大量一手材料,数据丰富,材料编排合理,结构明晰,论断合理,具有史料价值,并对当前商会建设有参考价值。
-
中国劳动经济史宋士云 著本书分为i两次社会经济形态转变中的劳动经济(1949—1956)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经济(1957—1978)两篇,共10章内容。具体研究了新中国劳动经济制度的历史起点、新民主主义劳动经济制度的建立、新中国劳动就业制度的建立、新中国工资制度的建立、新中国劳动保险制度和职工工资福利制度的建立、农村个体劳动制度向集体劳动制度的转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为中心的劳动就业制度、计划经济下的工资制度、劳动力技术培训制度、社会保险与职工福利制度、农村人名公社体制下的的劳动经济等问题。
-
小三线建设研究论丛 第六辑徐有威,陈东林 著本论丛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小三线’建设资料的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的部分呈现,已经出版的前五辑内容很好丰富,填补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出版空白,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已经产生了一定和影响。本辑为“三线建设研究者自述专辑”,内容包括:《我与青海“三线”核工业705厂的不了情》《光荣与梦想:我和三线建设研究》《从目击者到研究者:我的篇三线建设的研究文章》《从“我们厂”到我的杂志: 三线建设与我》《我在追寻三线历史中的爱与际遇》等,具有一定的可读性与史料价值。
-
上海滩金融传奇黄沂海 著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