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理论
-
内部流动性与外部流动性让·梯若尔,本特·霍姆斯特罗姆 著本书主要讨论了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对流动性的需求和供给,包括政府和国际金融市场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作者指出企业的收入可分为保证性收入和非保证性收入,正是由于后者的存在导致企业有时缺乏足够的资金继续有利可图的项目。为了应对这个问题,企业可以在内部贮存流动性,也可以从企业外部以多种方式获取流动性。外部流动性主要有三种来源:消费者、政府和国际金融市场,作者分别分析了它们的运作方式以及优势和劣势。全书包括四部分和结语,第一部分构建企业流动性需求的基础;第二部分分析流动性供给和流动性定价;第三部分研究政府和国际投资者提供外部流动性的问题;第四部分描述了企业之间没有协调的情况下,每个企业独立安排流动性供给的结果;最后作者在结语中总结了研究结论并将它们与次贷危机联系起来。总体而言,作者的研究对学术界理解金融危机发生的机制是很有价值的,他们提供了偏离完全市场和一般均衡的相对完整的流动性短缺模型,很有开创性。
-
五菱之光林雪萍 著《五菱之光:一部造车史》是一本关于中国制造力成长的企业发展史。它采用一种直线时间轴的方式,描述了一个地方车企如何不断进化,向死而生,最终成长为一个国际化企业的故事。而这背后,则始终浮现和跳动着一个宏大的中国工业发展的轮廓,这些轮廓还原了中国汽车发展六十多年的惊心动魄的经历。这是一个关于持续成长的故事,展示了本土力量与国际化力量如何相互融合、相互借力。而企业家的奋斗、制造系统的进化和中国制造的时代发展趋势,则是三条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主线,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工业画卷。
-
酒店接待实务陈为新 著本教材是针对酒店接待员的培训教材,既可用于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的酒店接待课程,也可用于酒店前厅接待员的入门培训。本教材根据世界技能大赛酒店接待赛项要求,将酒店接待工作职责分解为若干任务,试图反映其所有工作内容。本教材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尽可能简单明了地涵盖酒店接待的全部工作流程,包括处理查询和预订、入住和结账的过程等,这些是酒店接待员必须了解的内容。第二,突出酒店接待员所需要的社交技能和销售能力。酒店接待员需要和人打交道,既要提供优质的服务,表现出机智、热情,又要以销售为导向,ZD化酒店利润;这两种不同的能力都很难学习,因此本教材都有专门章节以丰富的案例详述了酒店接待员所需要的社交技巧和销售技巧。第三,针对所有工作内容都尽可能地给出其背后的管理原理。有潜质的酒店接待员不仅应该知道他们在做什么,还应该知道为什么;这样既有利于酒店接待员更好地完成工作,也有助于其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 本教材尽可能以清晰、便于理解的方式进行编写,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及时反映出酒店接待工作中的新需要、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以期对我国酒店接待及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的课程建设提供有益的启迪。
-
乡村旅游窦志萍 著全书共九章。 第一章是乡村旅游发展沿革与概念内涵,通过分析乡村旅游的产生及发展沿革,明确乡村旅游作为一个动态概念的属性、特点,明晰其组合系统,根据发展需要进行分类,为乡村旅游发展与实践提供基础理论与依据。 第二章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条件,通过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条件,如客源、资源、服务等的梳理,明晰相关概念及内涵,明确乡村旅游发展要有效利用各类条件,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发展条件的变化,要敢于创新,更要有效经营管理。 第三章是乡村旅游发展环境,通过对乡村旅游发展环境概念的界定及类型划分,提出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环境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径与方法。 第四章是乡村旅游发展理念、路径与模式,基于乡村振兴总目标,根据现代乡村旅游发展实践,提出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理念、路径,总结可供借鉴的乡村旅游发展、运营模式。 第五章是乡村旅游规划,对乡村旅游规划的属性、类型进行梳理,明晰了乡村旅游规划思路、技术路线,以及不同层级不同类型乡村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第六章是乡村旅游主要业态及服务,通过对业态、旅游业态概念的分析,明确了旅游业态、乡村旅游业态的概念、内涵、类型及特点,厘清了业态的属性及服务等内容。在对乡村旅游业态演化机理分析的同时,总结了乡村旅游发展的业态组合要求,提出了餐饮美食、住宿、特色交通、游览观光、商品与购物、休闲娱乐等基础业态的发展及创新的路径,明确了乡村民宿、乡村露营等新兴业态的发展要求。 第七章是乡村旅游产品,厘清了业态与产品的关系,分析了乡村旅游产品的概念与内涵、特征与类型,给出了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等的要求。 第八章是乡村旅游地的形象、品牌与营销,分析了旅游目的地形象及品牌内涵,从旅游消费需求的角度,探讨了如何构建乡村旅游地形象系统,明确了乡村旅游地形象塑造的原则、要求、传播及管理等内容,以及如何做好品牌建设与乡村旅游地IP、营销渠道联动。 第九章是乡村旅游目的地管理,以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提出了乡村旅游目的地管理的目标、内容及方式。
-
福建土楼客家传统经济与对台影响研究徐维群 著《福建土楼客家传统经济与对台影响研究》是关于福建土楼客家与台湾客家的商缘关系的专题论著。 作者以永定土楼的客家群体为文本,梳理了客家商缘形成的历史脉络,比较了两岸客家区域的客家经济环境和经济模式,描述了土楼客家的传统经济模式、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并对客家商缘关系的建构及网络作了较详尽的阐述,概述了土楼客家在台湾客家地区的发展历程,对闽台客家传统经济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总结了客商精神的内容和精髓,分析了闽台客商人物的经营理念,揭示了客商精神的现代价值。 作者提出,要以客家祖地文化和客家福建土楼文化为桥梁,挖掘、整合两岸客家文化资源,推动两岸合作与交流,造福两岸客家民众。
-
中国扶贫与国际减贫理论比较研究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编《中国扶贫与国际减贫理论比较研究》是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国际乡村发展与减贫研究系列成果”之一,通过系统梳理世界反贫困理论,归纳出全球贫困理论研究谱系,基于国际反贫困理论演进特征,提炼出不同阶段**代表性与典型性的国际反贫困理论,并对不同国家的反贫困政策与实践进行系统归纳。与此同时,对中国反贫困政策和实践进行理论概括,系统梳理中国在脱贫攻坚进程中采取的原创性、独特性和一般性举措,总结其实现脱贫奇迹的成功经验,进而剖析中国反贫困理论中的特色性理论与普适性理论,并结合国际环境与时代特色,剖析诸项理论的适用性条件与作用机制,提炼出对世界各国反贫困更具参考性与适切性的整体性贫困治理理论和农户资产与能力建设理论。《中国扶贫与国际减贫理论比较研究》立足于全球视角,对国际反贫困理论与中国反贫困理论进行系统比较,提炼出国际比较视野下中国反贫困理论的开放性、系统性、人民性、动态性、适应性、应用性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中国反贫困理论总结、借鉴国际反贫困理论和创新中国低收入人口支持和帮扶理论的政策启示,以期进一步推动全球反贫困事业进程。
-
聪明之跃吴真如 著本书从产品空间网络分布的视角,论证了经济复杂度对于创新驱动阶段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作者指出,产业升级不是垂直地停留在同一产品上,而是水平地创新和拓展新产品,并拥有更多生产这些新产品背后的能力。一国拥有越多的产品或能力后,产品或能力结合所带来的多样性大幅上升,这种多样性积累进一步决定了未来产品复杂化的潜力,成为国家能力池或能力储备的基础。 因此提升经济复杂度有助于实现中国产业升级的“聪明之跃”,并增进知识交流,增加创新活力。这对于中国经济在提升规模的同时进一步增加经济复杂度,推动垂直型产业政策,逐步向水平型产业政策转变,构建多元化、多样性的产业链与产业生态,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意义。
-
基础革新高峰 著本书主要通过对杭州未来科技城数字化改革新动能建设和相关企业数字化改革先锋行动的梳理,总结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的经验,提炼数字赋能改革、数字赋能城市、数字赋能产业的宝贵经验,为各地从整体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治理能力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整体智治、高效协同提供借鉴。
-
债务之疫张小茜 著本书首先考察民营企业债务中的风险传染,分析疫后企业债务融资现状,从企业拖欠、担保链、公司债券角度具体分析当前的企业债务风险关键新问题,对民营企业债务风险进行扫描。其次从公司层面角度进行理论分析,考察关联关系与企业投资,分析供给侧改革为何没有清除僵尸企业,研究不同时期的产业政策对公司融资脆性的影响。最后是案例分析、浙江实践和对策建议,包括白色家电的龙头企业美的、海尔和小米,还对涉及吃穿住的其他居民消费品行业进行了案例分析。
-
多时空视角下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柯蓉 著本书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以及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多尺度联合分析我国省、市、区县等区域经济差异,研究其尺度效应,进而研究其空间相互作用机制。本书研究体现了理论、实证与政策研究的结合,是从我国区域差异的尺度效应出发对区域经济相互作用机制的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在理论研究上,鉴于贝叶斯方法能够充分利用模型的先验信息,在变量选择问题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优越性,可以用来研究不同区域间的尺度效应,因此本书基于贝叶斯法则,对空间计量模型的变量选择问题进行探讨。同时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具有一般性,本书选择空间误差模型的数据结构。保证了BIC准则具有一致性, 也保证了推广的合理性。在实证研究上,由于区域经济研究对象格局与过程都是尺度依存的,选择不同的分析尺度,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为深入分析空间单元的选取对我国区域发展差异影响的尺度效应,本书将变异系数、尺度方差分析法、空间基尼系数及其分解,空间计量经济学等研究经济差异的相关方法运用于经济带,省,市,县四级空间尺度,选取1994-2014年以来人口、GDP、人均GDP、第三次产业增加值所占GDP比重进行分析。本书内容详实,可读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