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
-
麻姑山志(清)黄家驹编撰;曹国庆,胡长春校注麻姑山,位于江西省东部,南城县西郊,是江西省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因麻姑仙女在此修道成仙而得名。中国道教史籍记载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中,麻姑山为第二十八洞天、第十福地。它以峻秀奇丽的自然景观和优美的神话传说闻名于世,是我国东南避暑游览胜地。这里飞瀑流泉、紫霭苍岚,是道家的藏身之窟,仙人的云中洞府。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吟诗赋词,多少官宦布衣来这里消夏膜拜。历史留给这座大山的文化是丰富的,道教、佛教、儒教以及基督教,都展现过不同的风采。
-
青原志略(清)笑峰大然编撰;段晓华,宋三平校注《江西名山志丛书:青原志略》共十三卷,分建寺沿革、禅宗系统、梵刹介绍、高僧传略、历代名人诗文、金石、纪事等章,内容翔实,史料丰富,不仅是一部研究佛教禅宗史的经典著述,也是一部记载吉安地方史的宝贵文献。今重刊《青原志略》,让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必将使青原山这颗稀世明珠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
乐山·峨眉山黄文连主编;四川省乐山泰和旅业公司,中国旅游出版社编中英日文本。
-
罗马的起源(法)雷蒙·布洛克(Raymond Bloch)著;张泽乾等译据法国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0版译出 法国外交部资助出版。
-
清帝承德离宫杜江著帝王后妃王子的生活起居与沉浮悲欢宫殿园林陵寝的堪舆术数与景观艺术禁城离宫岁时的典章掌故与红白典礼尊藏档案珍宝的风云疑案与奇闻秘辛。清帝承德离宫——避暑山庄与外八庙,从康熙始建,至今已经历了近300多年的历史。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王朝“康乾盛世”以及由盛世走向衰落的历史,特别是,它对康乾时期民族关系史的反映更为突出,可以说,清帝离宫又是清代的“民族宫”。清朝的民族政策,继往开来,是中华民族建立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必然产物,对后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戴逸教授提出应当搞“山庄学”,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山庄学”涉及的学科范畴十分广泛,是一项系统工程。我认为,山庄学应当包括历史、民族、宗教、文物、博物馆、古建、园林、哲学和美学等诸多学科。如果要全面系统地建立和研究“山庄学”,必须由各位专家、学者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此艰巨任务。
-
圆明园兴衰始末常润华著圆明园昔日的那种夺目的光彩,早已荡然无存了。当人们凭吊这一废墟,回顾圆明园兴与衰的变迁时,有谁又能不为之深思,不为之愤怒,不为之感叹呢?侵略者焚毁圆明园的罪行是罄竹难书的,军阀、官僚、地痞的进一步破坏也是难以用笔墨描述的,但此园之所以遭到彻底毁坏的原因,还在于清朝后期统治者的昏庸和腐败。面对这一片被毁的废墟,每一个爱国的炎黄子孙都会深刻地感到这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都会清醒地意识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落后就会挨打”的历史教训。今天,已经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只有奋发图强,拼搏进取,才能使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永远繁荣昌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成立后,圆明园遗址得到了保护。早在建国初期,周恩来总理就指示要保护好圆明园遗址。五十年代中期始,北京市园林局在遗址内开始绿化,种植树木,至六十年代初,基本改变了长期荒芜的景象。多年来,对于圆明园这一重要历史文化遗址的整修,一直存在着三种不同的主张:一种主张全面修复,以此显示中华民族的自尊自信;另一种主张是部分修复,以此作为历史纪念和旅游之地;而更多的人则主张要保存好遗址,稍加修整,以此作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国耻”纪念地。对此,1983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的《北京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作了明确规定,要“在本世纪内建成圆明园遗址公园”。并在力求保护遗址的原貌基础上,“以木为本,以水为纲”,着手进行山形水系的恢复。1988年,圆明园遗址正式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数年的整修,圆明园遗址公园已正式向社会开放。作为圆明园遗址公园,它应该永远作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是使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了解近代中国历史和列强侵华史的庄严肃穆之地。如果把这一重要的遗址,仅仅做为普通的游览地,那是违背中华民族意愿的,是不可取的。
-
沧浪亭周苏宁著沧浪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北宋庆历四年(1044),苏舜钦蒙冤遭贬,流寓到苏州,见五代孙承佑的废园“草树郁然,崇埠广水”,便以四万钱购得。苏舜钦遭贬后便自号沧浪翁,吟唱着“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浊我足”的渔父歌,在城市中过起了隐逸山水、逍遥自乐的生活。沧浪亭是一座风格独特的园林。它未入园门先见景,一湾清流将园紧紧环绕,园内参天古木,亭台楼阁,一条复廊,将园内之山和园外之水连为一体。踱桥入园,只见山石横卧,将满园景色深深遮掩,循廊西行,有藕花小榭、锄月轩等;南折,曲廊中置御碑,上刻康熙帝南巡时题写的诗联。南有清香馆、五百名贤祠。祠南为翠玲珑。祠之东为明道堂。西南楼阁下叠石为洞,名印心石屋;石屋上有高阁两层,名看山楼。明道堂后假山上,沧浪古亭坐落山巅,此处四周老树参天,怪石嶙峋。古亭石枋上“沧浪亭”三字为俞樾所书,亭柱有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过亭向北,沿长廊而行,透过廊壁上的漏窗,可略窥园外风光。这些漏窗无一雷同,被称作沧浪亭一绝。廊东北尽头有临水而筑的观鱼处,屏风板上有现代学者蒋吟秋所书苏舜钦《沧浪亭记》。沿廊西行为面水轩,轩前竖有清康熙年间江苏巡抚宋荤所撰《重修沧浪亭记》碑。在苏州众多古典园林中,沧浪亭风格古朴,别具一格,崇阜广水,杂花修行,富于野趣,古树佳石,妙趣天成;建筑依山就水,形制独特,小巧灵活,漏窗变幻丰富,耐人寻味;石碑石刻,品类繁多尤以图碑著称,蔚为大观,堪称姑苏一绝。
-
法国革命论(英)柏克(Edmund Burke)著;何兆武等译《法国革命论》的主要部分写于1790年,本是柏克给一位法国人杜邦的长信,是对刚爆发不久的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直接思考和评论,同时也论及当时伦敦某些团体有关该事件的行动和态度。作者赞扬英国的“光荣革命”,甚至也在某种程度上支持美国革命,反对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压迫政策,然而却激烈批评了法国大革命的原则。作者说他热爱自由,但是是爱“一种高尚的、有道德的、规矩的自由”,他认为自由的前提是秩序,而不是砸烂文化传统和盲信抽象理性的重新设计。柏克以英国为例,认为自由乃是我们得自祖辈的一项遗产,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通过渐进争取和改进得来的。它并不割断我们的亲情和信仰纽带。凡是从不向后回顾自己祖先的人,也不会向前瞻望子孙后代。而懂得保守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的人,也才是真正懂得自由。自由也不是那种颠倒和改变事物自然秩序的一律平等。一切事情都应当开放,但并不是对每一个人都毫无区别。甚至于,从默默无闻的状况到荣名显赫的道路不应该弄得太容易,即便有罕见的才能,也最好经过某种困难的磨练和斗争的验证。他认为人们在热衷于普遍权利理论的时候,不能全然忘记人性,忘记人的自然差别。柏克当时就已预见到: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作为一个事件将以走向专制主义而告终,但他也同样预感到由其代表的时代的总趋势却无可避免,预感到在人类的面前,毕竟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以下是曾被萨谬尔逊引用在他著名的《经济学》教科书开首的一段名言:“骑士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继之而来的是诡辩家、经济家和计算机的时代”。
-
话说澳门徐彬著清政府准备拿出100万两白银“买回”澳门。日军横扫东南亚,却没有入侵弹丸之地的澳门。国民党以重兵封锁澳门,却没采取进一步行动。恩来通过香港总督传出信息,中国政府和人民强烈反对澳葡当局举行大规模“庆祝”澳门开埠四百周年纪念活动。邓小平告诉马万祺:澳门的赌业可以继续办下去。
-
绍兴胜迹诗画集单越明著本书以画配诗的形式收录了绍兴的一百处名胜古迹。全书采用一景图,以诗志文,取景独特,用笔或泼或描,时工时写,不拘俗格,构图虚实兼顾,配诗浅近能解。书中还附有名胜古迹的简介。全书内容丰富,不仅是一本绍兴,名胜古迹的通揽,同时亦是一本精美的诗画集,可供书画爱好者收藏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