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典籍
-
1860年的中国战争(英)乔治·奥尔古德 著,沈弘 译乔治·奥尔古德编写的《1860年的中国战争:信札与日记》,1901年在伦敦出版。奥尔古德是英军中负责军需后勤的准将,本书是他用日记和书信的形式逐日记录战争进程的回忆录,引用了随军摄影师意大利人贝阿托拍摄的大量老照片,非常直观,真切地反映了宏大而惨烈的战争场面,具有非常高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
-
金元日记丛编顾宏义 ,李文 整理《金元日记丛编》为元时人日记著作的结集,共收元人日记7种(其中1种仅有序文见存)。各种日记以撰者的生卒年月为序编排。生卒年不详者,即以其主动活动年月为据编排。同一撰者的多种日记,即以其撰写年月为序编排。《金元日记丛编》所收各篇日记,皆于正文前简述其撰者生平、日记撰成年月及其内容、传世版本等情况。各篇日记末,酌收有关序跋、题记等,以助阅读和利用。
-
莱州文史要览孙家洲 ,杜金鹏 编《莱州文史要览》共分八章,内容包括:境域变迁;山与海——莱州市的地质地貌格局及其;社会经济意义;大泽山低山丘陵区;黄掖平原区;胶莱河平原区;莱州湾;水与城——莱州市早期文明与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等。
-
老照片冯克力 编《老照片(第89辑)》主要内容包括:暮年忆旧、燕赵多悲歌慷慨之士、于汝听与王开舜一家、牟宜之与“李万铭案件”、一个人六十年的影像故事、20世纪中叶的阿嘛照相馆、乡贤旧影考、我的父亲吴法宪等。
-
闽南历史文化概说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 策划编写,陈支平 林晓峰 名誉主编所谓闽南区域,指的是现在福建南部,包括泉州、厦门、漳州所属的各个县市;但从文化的角度说,闽南文化的概念远远超出以上区域。在我国的浙江温州沿海、广东南部沿海、海南沿海、台湾,甚至东南亚以及海外的许多地区,都可以窥见闽南文化的影响。因此,闽南文化一直以来受到众多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组织撰写《闽南历史文化概说》,旨在梳理百年来闽南历史文化研究的基本脉络,呈现该项研究的基本概况和最新成果。
-
历史文献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所 编《历史文献(第17辑)》是上海图书馆辑刊,已出到十七辑。《历史文献(第17辑)》主要收录了叶景葵、严树森、薛焕、马新贻、叶昌炽、罗振玉、刘承干、李宣龚、顾燮光、顾文彬、刘师培等名家的藏书记、手札及日记,多数为上海图书馆独家馆藏的手稿,此系首次标点整理公布,史料价值极高。
-
中央政府赈济台湾文献·清代卷尹全海 等整理《中央政府赈济台湾文献·清代卷》为清政府赈济台湾相关原始文献的史料选编,包含了起居注档案、兵部档案、户部档案、奏折等各种文献形式。本书让读者看到当时灾难频仍的台湾人民面对灾难时是如何在中央政府的赈济与帮助下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使当时的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行为变得具体而有血有肉、 有声有色。这同时也说明了当时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有效管辖和治理,说明了当时台湾与大陆统一于一个中央政府的历史事实。
-
世界历史地图及大事年表中国地图出版社 编著《历史学习图典:世界历史地图及大事年表》主要讲述的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公元前30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出现奴隶制小国,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邦,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2世纪,爱琴文明,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两河流域,公元前8世纪,斯巴达、雅典建国,公元前6世纪起,印度半岛逐渐统一……
-
历史文献研究周少川 编《历史文献研究(总第32辑)》由中国历史文献研究学会组织编写,发表学会会员研究成果,共收学会论文30余篇,包括《中原古国文化论》,《白寿彝先生佚文三则》、《朱长文散考三则》、《明人宋史撰述的断限与纪年》、《王柏心经世思想初探》、《清代泉学典籍的繁兴及其主要类型》等论文。
-
一个中国远征军翻译官的爱情书简钱林保 ,高芳仪 著《亲历书系:一个中国远征军翻译官的爱情书简》是一个普通人鸿雁传书、终盟白首的爱情故事,在抗日战争的历史大背景下,显得意义非凡、格外动人。1944年春,来自香港的远征军翻译官钱林保与来自上海的女孩高芳仪经友人王照介绍,相识于桂林。时林保由香港来桂一年,芳仪则方自上海与十数同学经浙赣湘一路抵桂,均为避日本侵略之祸。经数次约会后,形迹渐疏,终至不再往来。是年六月,日军陷长沙后沿湘桂线南下,桂林慌乱。芳仪随友人乘黔桂线火车逃难,林保随军亦由此线西散。天意在六甲小站相遇,遂同车由六甲至独山。难中重逢,倾情较深。独山别后,芳仪去重庆投亲。林保抵昆明,试投一信(七月十四日),竟获复音,由此红线一系。伺候鸿书雁足,往来无间。直至次年六月,林保自印度返抵昆明,芳仪亦已于年初来昆,既亲朝夕,通信乃告一段落。抗战胜利,1945年冬,在香港沙田道风山举行婚礼,终成眷属。万里归来,烽火余生,回首前尘,甘辛参半。他们的后代将其通信旧稿整理抄录,汇订成帙——《一位远征军翻译官的爱情书简》,作为离乱姻缘一段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