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国别史
-
百年后的日本与中国辛亥革命百周年纪念活动日本执行委员会 编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2010年在日本举行了两场国际学术会议,即“神户论坛2010——寄语辛亥革命100周年”和“孙中山的理想与东亚共同体——如何迎接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百年后的日本与中国:孙中山的梦想与现在》即为这两次研讨会的纪实。来自两岸及日本的历史学者、国际关系学者、致力于推动中日关系的民间人士,围绕孙中山在《大亚洲主义》演讲中提出的“霸道”、“王道”问题,追溯历史,紧扣现实,共同叩问“东亚共同体”的可能性,探讨通向和平、繁荣之亚洲的现实路径。
-
日本通史冯玮 著《世界历史文化丛书:日本通史》系《世界历史文化丛书》之一种书。《世界历史文化丛书:日本通史》讲述了日本列岛和日本人的形成以及“日本”的由来,剖析了日本独特的“摄关政治”的形成、构成日本二元政治的“武家政权”的建立,叙述了从织田信长“天下布武”到德川将军“元和偃武”的日本统一,描述了传承至尽的神道教、物语、和歌、俳句、浮世绘、猿乐、屏障画等独特的日本文化,展现了明治维新后日本风云激荡的现代化进程,论述了中日战争的爆发和逐步扩大以至太平洋战争的最终爆发,陈述了“东京审判”的历史史实,分析了日本战后政治“55年体制”的解体,追踪了日本战后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的足迹。
-
印度通史林太 著《世界历史文化丛书:印度通史》系《世界历史文化丛书》之一种书。《世界历史文化丛书:印度通史》从地理上的印度到现代印度这个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从印度文明的孕育形成到兼容并蓄、传承更新和发扬光大;从摩羯陀王国、孔雀王朝到莫卧儿帝国的历代君主威震四方的文治武功;从甘地、尼赫鲁、拉·甘地、拉奥到瓦杰帕伊、辛格政府追求大国地位的大国理想,论述了印度民族和国家形成的曲折历史和现代印度朝向大国目标行进的发展步伐,展现了印度文明的伟大创造、珍贵遗产及其对亚洲和整个世界的深远影响。
-
希伯来文化朱维之 著《世界历史文化丛书:希伯来文化》系《世界历史文化丛书》之一种书。《世界历史文化丛书:希伯来文化》比较系统地讲述了西方文化另一个重要的源头——希伯来文化。在古代,希伯来这个民族处于中东地区的中央,亚、欧、非三洲的边缘,东西方交通的要道,既受到四邻古文明大国如埃及、巴比伦、亚述、腓尼基、叙利亚、波斯、希腊和罗马历史兴衰的重大冲击,又受到这些四邻各国文明的深刻影响,在经受了种种艰难曲折之后,经过对所有这些文明优点和特点的吸纳消化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与中国、印度、希腊差不多同时迈开了文明跃进的步伐,创造了政治、宗教、律法、伦理、文学、艺术和历史等多姿多彩的文化成就,形成了对以后西方文化和整个世界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独特文化。
-
普鲁士精神和文化丁建弘 著《世界历史文化丛书:普鲁士精神和文化》系《世界历史文化丛书》之一种书。在历史上,普鲁士问题是一个德国问题,一个欧洲问题,乃至一个世界问题。而令人惊奇的是,在现实中,普鲁士问题也依然经常若隐若现地作为一个德国问题、欧洲问题乃至世界问题表现出来。这就是人们想探索的“什么是普鲁士”中的深一层问题:普鲁士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有着什么样的精神、文化和传统。作为政治地理概念,普鲁士有三个含义:第一,中世纪曾在德意志骑士团统治下的、波罗的海沿岸的普鲁士人领土;第二,1701-1918年在德意志霍亨索伦家族统治下的普鲁士王国,它是德意志帝国和德意志联邦内的一个邦国;第三,1918年霍亨索伦王朝覆灭后所设的德国的邦。普鲁士业已消逝,但其精神和文化的影响扩及欧洲乃至整个世界。
-
德国通史丁建弘 著《世界历史文化丛书:德国通史》系《世界历史文化丛书》之一种书。德意志兰?它在哪里?即德意志国土和国家的统一体由于两者长期分离而不存在,这是一个长期困扰德意志人的问题,1871年俾斯麦统一德国后,德意志兰才有了国土和国家相一致的含义。本书以现时代的眼光重新审视和考察了德国历史,从立国时代、封建时代、宗教改革时代、普鲁士崛起时代启蒙时代、改革时代、复辟时代、统一时代、工业化时代、英雄时代、强权时代、魏玛时代、纳粹统治时代、盟国监管时代到重新崛起时代和再统一时代,条理清楚地讲述了德意志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历史,论述了德意志人和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德意志与非德意志即统一与分裂的较量和斗争,并且通过历史的发展演变来说明德意志民族和历史的特性,尤其是德意志民族沙文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弥漫,以及德国挑起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等等。
-
路途漫漫丝貂情陈鹏 著《路途漫漫丝貂情:明清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主要介绍了东北亚丝绸之路的走向及发展变迁。明清时期,黑龙江流域下游及库页岛地区的费雅喀。库页等少数民族,定期以貂皮等土特产向中央政府进行朝贡,中央政府则以财务等对其进行赏赐。各族边民将朝贡后受赏得到的蟒袍、绸缎等物品,与库页岛地区土著,特别是北海道虾夷人交易,形成山丹贸易。明清政府颁发给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的蟒袍、锦缎等丝织品进入北海道成为“虾夷锦”,进而形成了独特的虾夷锦文化现象。
-
内陆亚洲史地求索王颋 著《内陆亚洲史地求索》内容所含,飞鸟能言、一甑浮丹、灵根夜吠、栾野晒芽、拱鼠堪食、万瓮凝玉、宋阿检嗉、露蒸蔷薇,既联系动物、植物,又属“生活”文化的范畴;破阵玄野,竹管生风、绩毡助舞、锓梓辅曲、嫠闭秋驰等篇,既联系音乐、舞蹈、绘画,又在“艺术”文化的范畴;其余部分,则或与宗教牵涉,如派分仰峤、出世燕山、宗衍临济、尼承法席、汾关遗胤、释源经筵等篇;或与民族瓜葛,如嘉议安让、平章全才、板城徙裔、鲁公扬历、降生龙川、左丞守孤等篇。
-
苏联末日观察万成才 著《新俄罗斯观察》一书反映的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重大事件。该书受到广大读者喜爱。在苏联解体20周年之际,一些读者建议把此前关于苏联的撰文也汇集出版,现以《苏联末日观察》为书名奉献给读者。它从总体上记叙了当年世界第二超级大国沦落过程中的内外重大事件,反映了作者对这些事件的看法。这些文章多是作者任新华社分管苏联东欧地区新闻报道和调研工作以及任莫斯科分社社长期间撰写的。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看法在相当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的立场。作者当年对那些不仅影响苏联命运,而且导致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的重大事件的客观记叙、冷静分析和对形势走向的判断,都被后来事态的发展所证实,经住了时间的检验,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作为新闻工作者和国际问题研究者,作者以此感到欣慰。 全书共4章。第一章《苏联:从动荡走向解体》,共41篇,反映了发起“新思维”改革的戈尔巴乔夫地位由盛到衰,苏联大厦一摇晃到坍塌和取而代之的独联体成立的历史进程和场景,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各加盟共和国领导人等各派政治力量围绕“新思维”改革的方向、目标进行的激烈博奕及其悲剧性后果。 第二章《苏联和美国:从全面对抗走向全面缓和》,收文44篇,主要反映了上世纪7。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前期间,苏联和美国在全球范围内争夺霸权的情景以及戈尔巴乔夫工985年上台后至1991年期间苏美关系缓和、冷战结束的重大事件。该章后4篇反映了苏联(俄罗斯)和日本围绕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争端的历史渊源及现状。 第三章《中苏关系:从对抗走向正常化》收文16篇,反映了从1979年到1989年中苏两国从尖锐对抗到实现关系正常化的曲折、复杂的进程。虽然这已成为历史,但中苏工949年至工989年交往的经验和教训今天仍值得中国和俄罗斯认真总结和吸取。 第四章《史迷解析》,主要收入工991年前苏联最高领导人处理内外重大事件的鲜为人知的内幕故事。例如,斯大林爱妻斯维特兰娜自杀之谜、斯大林何以对希特勒德国闪电袭击的日期误判失误、赫鲁晓夫的私人代表和肯尼迪之兄如何绕开外交部门密商解决几乎导致核大战的工962年加勒比海导弹危机,戈尔巴乔夫和科尔怎样协商统一两个德国(东德和西德)。这些故事既有所谓“神秘性”又应为人们思考。 收入的文章大多发表于二三十年前,难免带有时代特征。但作者作为新闻工作者,一贯遵循客观、公正、严谨的从业原则,因此,文中所有的时代特征并不影响对事态的记叙、剖析和判断。新闻稿件是对历史的客观记录,因此,对原文未作变动全文收入此书。如文中有不当之处,切望指正,如对判断有不同看法,欢迎共同切磋。
-
英国史(英)大卫·休谟 著,刘仲敬 译大卫·休谟的杰作《英国史》创作历时十五年,全书超过一百万字,再版超过一百次,讲述了从罗马—不列颠时代到光荣革命的英国历史,甫一上市便成为畅销书,并一举使休谟跻身历史学家行列。本册为罗马—不列颠时代到金雀花王朝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