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国别史
-
是什么缔造了汉江奇迹[韩]俞正镐 著;方菊 译韩国是20世纪60年代初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而到90年代末已经跻身发达国家之列。这30余年间的经济飞速发展,被称为“汉江奇迹”。韩国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希望又是挑战;既然韩国成功了,那么其他国家没有理由不能。然而,究竟是什么缔造了汉江奇迹?许多人认为,韩国政府主导的经济战略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和工业化的关键原因。但本书在考察韩国历史上的汇率政策、贸易政策和工业政策后,指向了另一个在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却被忽略的因素——世界市场。
-
伊丽莎白·马什的磨难[英国]琳达·科利 著,侯奕茜 译在18世纪全球巨变的旋涡之中,一位女性用个体生命经历的世界史 伊丽莎白·马什是18世纪最特立独行的旅者,她用自己非凡而动荡的一生为世人打开了一扇窗,呈现出一个剧烈变革的精彩世界。 马什在牙买加出生,在伦敦、直布罗陀和梅诺卡岛留下痕迹,她到访非洲之角和里约热内卢,探索印度次大陆,还曾被囚禁在摩洛哥苏丹的深宫。她参与了佛罗里达州的土地投机和国际走私,数次被卷入奴隶制度之中。她的一生也是宏大历史的一部分,18世纪的启蒙运动、帝国战争、洲际贸易、奴隶贩卖与航海移民深刻改变着世界,也重塑着她的人生轨迹。本书从一位女性小人物的视角出发,将个体经历与宏大史诗紧密交织,带领读者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历史穿越之旅。
-
愚蠢的核弹[美]沙希利·浦洛基本书挑战了古巴导弹危机的传统叙事,凭借白宫新解密录音、苏联克格勃档案,以及军方报告和大量当事人的回忆,沙希利·浦洛基教授扩展了旧有的叙事框架,纳入赫鲁晓夫、卡斯特罗等关键参与者的视角,勾画出这场危机的完整画面;深入关键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决策反复变化背后的惊心与焦灼;更透过普通官兵的眼睛,从下层视角观察危机的历史,在无数个不起眼的细节中,追问危机得以解除的真正原因。相比于为避免战争所做的正确决定,出于误解和恐惧而犯下的无数荒诞、愚蠢的错误,才是值得今天借鉴的教训。
-
人类不会停止说谎[英]娜塔莎·蒂德 著,刘杰,陈锐珊,李秋宜 译世界史是一片汪洋,与人类相关的一切都可以汇入其中,而说谎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或为保护自己,或为达成目的。人性古今相通,中外无别。 本书以微小的视角切入,从“谎言”这一奇特角度审视历史。从公元前6世纪的古波斯帝国,到近现代的切尔诺贝利灾难,视野遍及全球,涵盖两千多年的时间长河。作者讲述的案例中,有引发冲突与战争的伪造文件,如神秘的《君士坦丁赠礼》和《彼得大帝遗嘱》,也有大规模的媒体粉饰,如英国的布尔战争时期的集中营,法国的德雷福斯事件。 当然,在这些谎言之中也不乏“冤案”,如西班牙异端裁判所的黑暗传说和对中国女皇武则天的妖魔化。作者犀利地指出,在一代一代人讲述历史的过程中,不少属于小说的离奇内容变成“历史事实”取代了真相,甚至还有一些谎言,深刻地影响了我们今天的生活。作者截取了五个时代,古代世界、中世纪、近代、19世纪与20世纪,分别选取其中神秘且影响广泛的历史流言与迷案,将它们一一拆解,揭示谎言如何成为影响历史进程的有力推手,背后的说谎者又有着怎样的动机与阴谋。
-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家庭罗曼史林·亨特(Lynn Hunt)“家庭罗曼史”的概念借自弗洛伊德的理论,指在幻想中挣脱自己平庸的父母,以某些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取而代之。在本书中,林·亨特以此概念指称政治或群体的无意识状态,将其视为构成法国大革命政治理念基调的某种集体而无意识的家庭秩序想象。由此家庭成员的论述构成了本书的叙事结构,并以家国互喻的方式,分析18世纪法国小说、版画中所表达的集体想象,陈述18世纪的法国人视其统治者为父,视其国为家的想法。历史学家林?亨特采用艺术作品与史料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以下几个方面:人类是如何——不自觉地,无意识地——对权力运作进行集体想象;而这种想象,又如何塑造政治与社会的进程,最后这种想象又如何被反塑造。另外,本书的论述并非沿着时间的脉络直线前进,而是在革命十年间颠来倒去地反复叙说,颠覆单一观点的直线史观,呈现给读者另一种解读历史的典范之作。
-
英国的东南亚区域合作政策李峰.著本书在建构“身份地位化”研究框架的基础上,借由相关解密外交档案,探究了1945年至1967年(二战结束至东盟成立)期间英国的“东南亚区域合作”政策,揭示了这一政策实践对东南亚的区域影响。研究认为,英国的“东南亚区域合作”是其东南亚政策而非现代意义的区域合作,但在区域“身份地位化”进程中,英国的政策实践从合作成员共享、集体身份塑造、组织经验积累及区域规范扩散等4个互为一体的方面,影响了现代东南亚区域建构及区域合作起源。
-
欧洲文明进程·农民地权卷侯建新“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农民与土地关系,是人类文明史上亘古不变的重大课题。土地私有制并非古已有之,产权边界模糊、农民权利缺失,人身依附于土地的产权制度,曾在人类历史上普遍存在,欧洲亦如此。只是欧洲率先终结了它。本卷阐释了欧洲农民土地产权的变迁:人身自由和私人财产权利生根、成长,是一体两面的历史过程。继英国之后,西北欧等地区涌现越来越多的自由农民;实行现代土地产权变革,逐渐抖掉地权外衣上政治关系碎片,土地获得纯粹经济的形式,奠定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基础。为什么欧洲先胜出?制度安排的高光时刻在现代,根源却在前现代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欧洲中世纪解读变得重要起来。这种解读具有世界意义。
-
花园帝国李星著英国花园在18、19世纪英帝国形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法国大革命后,英国文人利用自然园林来塑造帝国的风景,以此来解决转型过程中英帝国的国家认同危机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本书探讨了英国花园的产生过程以及乡村与城市的关系问题,勾勒了代表自然的花园与代表工业的帝国之间对立而又统一的复杂关系。
-
毒堇之杯[英] 贝塔妮·休斯 著苏格拉底的一生动荡不安。他出生于贫民区,却成长为一名思想家和战士。他喜欢在雅典街头赤脚漫步,随机向人提问,质疑习以为常的观念。他关心生命和真理,关心美德是什么。然而,这个西方伟大的思想家却始终是一个谜团。为了还原他的一生,作者走遍希腊的考古现场,带我们来到古雅典人的家庭、街道、会场、酒宴,结识政客、将军、商人、工匠,参观热闹非凡的市政广场,经历雅典民主的繁荣与衰败,并看到自由与智慧的巨大力量。
-
古代埃及史刘文鹏本书从古埃及旧石器时代史前文化叙述起,至7世纪阿拉伯人征服埃及止,以文明的演进为主线,叙述了古埃及人的来源和地理环境,古埃及人由城市国家发展到统一王国-帝国并由盛到衰的过程,揭示了埃及文明的起源。本书运用英、俄、日等多语种资料和考古发掘文献,内容丰富,是一部完整、详细的古埃及史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