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史
-
木材与文明[英] 罗兰 ·恩诺斯,王楚媛 译从在树林中筑巢的类人猿到依靠木材生火、搭建住所、制作工具和武器的早期人类;从车轮和木管乐器的结构设计,到纸张和印刷机的发明……人类成功的关键在于我们与木材的关系。罗兰•恩诺斯结合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工程学等领域的知识,将木材与文明深度融合,重新诠释了人类史,让我们了解到木材的独特属性如何对我们的身体、思想、社会生活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以木材为中心去看待世界,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想明白我们是谁、来自哪里、将前往何方。
-
中外历史一百讲周靖 罗明《中外历史一百讲》由上海会考和高考命题专家组成员统筹规划,四十余位一线历史教师联袂撰写,按中外主题分野,以时间顺序展开,精选一百个中外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立体呈现文明之变革、制度之演变、社会之发展。 本书论证深入浅出,语言平实易懂,既适合对历史感兴趣的一般读者,也可作为新版部编本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的拓展读本。
-
藏在画里的树木文明史查尔斯·沃特金斯《藏在画里的树木文明史》从不同角度入手,逐一检视各个时代、各个艺术流派画作中树木与森林的形象,阐释这些形象背后的文化意涵,以及画家们所赋予这些形象的意义。从达芙妮蜕变成月桂树,到庞贝的花园;从欧洲各地作为国家和自由象征的橡树,到森林内部的自然之谜。穿越数百年的葱郁,艺术与自然的相互触碰,反映和隐喻了人类的生活道路。一起透过艺术家笔下的树木与森林,开启一段人类文明启蒙之旅。
-
人类史前史[法] 马克·阿泽玛 洛朗·布拉维耶 著,李英华 译这是一本关于人类史前史的图文书,从直立行走到文字诞生,年代跨度从距今700万年到距今2500年。两位作者选取人类史前史中的吉光片羽,对史前文明中最亮眼的考古发现,进行了解读。我们在书中了解到,最早的直立行走的人属成员,最早的石器以及最早的抽象思维的证据,还可以了解到斯科拉、肖韦、佩什梅尔、夸尔塔等著名洞穴的壁画艺术,以及“小鹿与鸟”、霍勒菲尔德的“维纳斯”、霍伦斯泰因-斯塔德尔的“狮子人”雕像等不可移动艺术品。两位法国作者不仅仅对欧洲的史前发现进行了拣选,还兼顾非洲、亚洲、澳大利亚和美洲的考古发现和史前人类艺术成就。本书图文对照,科普性强,以年代为序的讲述很清晰,读者可以通过这一本书,对人类史前史有直观的认识和感受。
-
世界的中国观忻剑飞《世界的中国观:近两千年来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史纲(修订本)》是一部世界中国学研究的经典作品,体例宏大,叙述扎实,从希罗多德时代的前中国观时期着笔,一直梳理到19世纪世界的中国观的种种面向。《世界的中国观:近两千年来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史纲(修订本)》从源头上把握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原点和递嬗逻辑,熔铸成一个完整的世界的中国观的源流、演变的世界历史图景,最后的结论传颂一时,即“我们即世界”。《世界的中国观:近两千年来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史纲(修订本)》不仅为当前世界主义和全球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提供了确证,更为中国应以何种视角和姿态迈向世界、参与全球事务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方法。
-
丝路邮记吴桂就 编本书是世界首部以集邮视角切入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主题图书,收录并系统展示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关海上丝绸之路的邮票、邮品约700枚(件),通过华夏先民从东方启航、腓尼基人地中海传承丝绸之路、欧洲人探险开辟远洋新航线、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贡献四个部分,从航运、物产、经贸、科技、文化等层面,用丰富多彩的邮票视觉语言,全景表现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深刻揭示源远流长的海上丝路文化对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重要历史贡献。
-
世界的四个部分(法)塞尔日·格鲁金斯基在十六世纪,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西班牙人征服了新大陆,葡萄牙人在非洲、印度和中国的海岸登陆。这不仅仅是商业或军事的扩张,伊比利亚水手、士兵、商人和牧师对外输出了宗教信仰、哲学思想、行为模式、经济制度、建筑、音乐及艺术风格甚至时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把这次全球行动理解为第一次欧洲全球化,并视为欧洲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伊比利亚的全球化扩张在美洲非常成功,部分美洲因此被改造成了“拉丁美洲”。由于奴隶贸易的存在,它在非洲并不是那么成功;由于遭遇亚洲帝国——印度、日本和明朝时期的中国的强烈抵制,伊比利亚全球化在亚洲也以失败告终。伊比利亚全球化的机制是什么,它对其他社会、文化和文明的影响是什么,它是如何被抵制的,以及它是如何在各地引发混合的,诸如此类在本中提及的问题,将为读者提供另一种分析欧洲现代性和看待我们当今世界全球化问题的视角。
-
过去的诞生(美)扎卡里·赛尔·席夫曼本书作者席夫曼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紧扣过去的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以“时代错误”意识的产生为锁钥,结合对经典文本的独到解读,认为,那种将过去看作既在时间上居先,又与现在不同的观念,到文艺复兴时期方才真正发轫,到启蒙运动时期才基本告成。
-
时间与权力克里斯托弗·克拉克从在“三十年战争”的炮火中饱受摧残,到第三帝国时期企图掌控世界,德国在不同统治者治下走出了一条逶迤曲折的道路。我们不禁追问:德国乃至世界的政治决策者们,是如何理解和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又是在何种理念的引领下做出决策,从而决定国家命运,影响世界的发展进程的?为解答这一意义非凡的问题,德国史专家克里斯托弗·克拉克匠心独运,抓取“时间意识”这一富有哲学意义的切口,以四位德国历史的塑造者,即大选侯弗里德里希·威廉、弗里德里希二世、俾斯麦和希特勒作为研究样本,对“掌权者的权力与其时间意识的关系”这一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解读。时间意识有关一个国家的过去、当下与未来:从过去的历史中吸取教训、汲取力量,预设未来可能的危机和变革,并指导当下的决策和行动,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是国家政治决策者的基本思考逻辑。克拉克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抽取了弗里德里希·威廉、弗里德里希二世、俾斯麦和希特勒的个人经历、时代背景、言论和政治动作等信息,以深思熟虑而热情洋溢的笔触,揭示出决策者如何理解与运用时间的概念、权力与时间有何互动关系,以及时间意识对大国内政外交的影响等问题的答案。这一切口细长而深邃,不仅能让我们洞悉德国历史复杂而恢宏的另一面,也为我们了解当下世界大国的对内政策和对外博弈提供了全新的观察视角。
-
古希腊,原来这么有趣【日】藤村Sisin真实的古希腊神庙和雕像其实是彩色的,阿波罗并不是太阳神,宙斯花心另有原因,战争是“季节限定”的例行公事,生命真正的意义在于“有闲”。还原真实的古希腊建筑与文明,展现奇妙的希腊诸神世界,探索古希腊人前卫的时间观、价值观、爱情观。课堂上学不到,课本里没有写,一本真正颠覆你对古希腊认知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