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料典籍
-
学人书影初集辛德勇从事文史研究的学人,不能缺少版本目录学这把钥匙。辛德勇教授从自己的藏书中,选编出一册清代经部书籍的书影,并对每一部书的版本信息做了说明。这些旧刻本古籍,与他的读书与研究密不可分。编选出版这部书影,既是与同道学人交流文史研究的基本观念和方法,也有助于清代版本学研究的走向深入,以揭示版刻特征变化背后的历史文化脉动。
-
晋绥抗日烽火王波《晋绥抗日烽火(套装上下册)》摘选自中共晋西区委机关报《抗战日报》(后为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机关报)、晋西北军区(后为晋绥军区)政治部主办的《战斗周刊》、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宣传部主办的《正义报》和晋西北行政公署(后为晋绥行署)的《行政导报》等报刊,有晋绥边区党政军领导的撰文,有县、区干部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开展地方工作,支前参战等纪事,更多的是战地记者、通讯员们来自前线的报道。它真实记录了抗日战争时期晋绥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仇敌忾、不畏强敌、不怕艰险、英勇顽强的英雄壮举,再现了边区军民同甘共苦、共赴国难,军爱民、民拥军的动人场面,揭露了日寇在晋绥抗日根据地疯狂施行烧光、杀光、抢光“三光”政策犯下的滔天罪行,是一部珍贵的晋绥抗日斗争史料,也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晋绥抗日烽火(套装上下册)》摘选的是1940年8月百团大战至1945年9月抗战胜利期间的通讯报道等文章,编辑时以发表时间为序,并辅配了相关历史资料图片,共有226篇,180余张图片。
-
日本的侵略与沈城的抗争档案汇编沈阳市档案馆 编一 全书辑入档案资料主要选自馆藏民国时期沈阳市政府、沈阳市民政局、沈阳市地方法院、沈阳县政府、国防部保密局东北工作督导室以及中共沈阳市委等全宗内的档案,共计一百二十件,八百九十六页,均为首次公布。二 全书入选档案资料起于一九四六年,止于一九六四年。三 全书以档案的内容逻辑关系及文件形成时间先后为序。四 全书档案标题为编者所拟。五 全书所涉及的奉天、沈阳等名称,因历史原因,故会出现混用情况。六 全书个别档案中出现的诸如一共匪~等名称,请读者注意辨析。七 全书采用影印出版,以保持档案历史原貌。八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舛误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
动乱中的中国(美)阿瑟·亨德森·史密斯(明恩溥)《动乱中的中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晚晴时局》是基于明恩溥夫妇真实经历的作品。1900年,义和团“扶清灭洋”,八国联军向北京进犯,明恩溥夫妇受困北京使馆区,亲身经历了这一历史事件,目睹了危机重重中的北京城。脱险之后,他将亲身经历与见闻写成此书,为后世知晓和研究义和团运动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视角。
-
中国近代史常识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常识》以中国的近代化为线索,讲述了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抗日战争前的,中国近百年的近代史。作者在讲述中国近代史时,总结出“中国人能否近代化将关系国家兴亡”。阐述在面对世界大变局时,中国人民所做出的自强不息的改变,并分析这些改变失败的原因。本书引领着近代史研究的风潮,为史学界公认的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
发现古中国王健康,王炳熹《发现古中国》书稿作者为王健康、王炳熹。书稿围绕以发现山西运城为圆点的晋南地区即古河东是“古中国” 这一命题而再发现,即本书稿的发现,并非是发现古河东名胜风光这边独好,更非是文物古迹俯拾皆是,而是发现古河东诞生了人类光辉思想的因子,孕育了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的源头。书稿认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之发现,是当代社会治国理政思想源头之发现,是中华文化世界性价值之发现。
-
从边吏到疆臣赵维玺 著魏光焘是晚清时期一位有着较大影响的封疆大吏。《从边吏到疆臣:魏光焘评传》以晚清湘军人物魏光焘的宦迹为线索,动态跟踪了传主魏光焘在陕甘、新疆、云贵、两江和福建地区的施政方针和政策,并将这一人物置于晚清这一特殊的历史场景下,对其治理西北和西南以及东南地区的举措进行全面而客观地评价。
-
旅外徽州人与近代徽州社会变迁研究张小坡近代徽州人在沉重的生存压力下,保持着强劲的向外迁移态势,构成了以一支以徽商为主体的成份多样、阶层多元的旅外徽州人群体。他们组成了类型多样的同乡团体,或是在故土发生水旱灾害时,慷慨解囊,纾灾解难;或是面对家乡日趋蔽塞落后的环境,积极发声,广泛行动。本书系统勾连明清至近代旅外徽州人有关资料,从宏观上的地理分布到具体个案的探究,清晰勾勒出旅外徽州人在徽州乃至中国社会变迁中的重要作用。
-
中国红十字运动通史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纪暂缺作者《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纪》包括三篇欧洲人在16世纪访问中国的报道,分别是:葡萄牙人伯来拉的《中国报道》、葡萄牙人克路士的《中国志》及西班牙拉达的《出使福建记》和《记大明的中国事情》。他们对中国的论述代表了当时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对研究古代中国及中外关系史均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译者何高济先生在翻译本书时,尊重原著的同时使译文符合中文读者的阅读习惯,增强了该书的可读性。该书被列入“中外关系史名著译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