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料典籍
-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宋) 徐兢輯《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上)》为《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上集,辑卷一至卷二十一卷。《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北宋徐兢撰,成于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四十卷,明抄本。徐兢(10911153),字明叔,号自信居士,和州历阳(今安徽和县人),迁居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宣和六年(1124),以国信所提辖礼物官随使臣出使高丽,在彼月余,归国后著《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原书有图,靖康之乱后已不见。此书是北宋时期一部关于高丽地理、社会的著作,论叙高丽山川、城郭、风俗、典章、制度、器物、社会、民俗、宗教、礼仪,及北宋高丽海上交通、外交关系等。此书使宋代及其后的中国人民对朝鲜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状况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所记海道及航海事宜,总结了以往成就,对海洋地理知识发展,航海和海外贸易的扩展,都有积极意义。对于我们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北宋时期中国与高丽关系提供了可贵的资料,非常具有研究价值。
-
丝绢全书(明)程任卿《丝绢全书(上)》为《丝绢全书》上集,辑序至卷二。《丝绢全书》明代程任卿辑,八卷,明万历中刻本。此书细载录了明代隆庆、万历间,徽州歙县民众因不堪官府繁重赋税之苦,上书陈情,牵动五邑民情汹汹,几乎酿成激变之“丝绢风波”的始末。书中所收录的大批当时涉案各方的告词、申文、揭帖、宪牌及官府覆本等,为我们研究明代的赋税政策及阶级状况提供了珍贵的手资料。《丝绢全书》为研究明清时代的诉讼和审判制度提供了重要的个案参考价值,为明清经济史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是一种明代珍稀的法律诉讼档案的汇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研究意义,也是我们研究“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文献补充。
-
中英交涉史蒋子奇 陈序经《中英交涉史》蒋子奇著,七章,民国二十二年十一月刊。全书从目录上分为七部分,分别为:用大炮打破中国的闭关主义、毒药战争和南京条约、英法联军、英国的侵略我国西南和缅甸领土丧失、英国的侵略西藏、英国在华实力范围的划定、英国帝国主义的者的凶焰。此书从明代万历年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开始讲述,到二十世纪20年代左右英国和日本帝国主义勾结进攻我国西南方止,意在研究和揭露英帝国主义侵华及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等史实。是非常重要的史料文献,对于我们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暹罗与中国》陈序经著,三编共计十五章,民国三十年商务印书馆版。1935年1月至6月间,陈序经曾到暹罗(今泰国)西部、中部及东南部各县城考察,并由暹罗廊开到老挝万象一带开展调查研究,此书就是在此调查研究结果基础之上完成。此书分为三部分,可概括为编对于暹罗的介绍、第二编是对于暹罗华华情况以及华侨在暹罗情况介绍、第三编是对于暹罗与西化,以及暹罗与英、法、日以及南洋等地区的关系情况。此书是陈序经集实地考察结果以及搜集材料而成,具有很高史料参考价值,此书也是意在探究国际交往形势,并吸收外来进步文化,探索国际交往中中国所处位置,为探求兴国之路做努力,故此书对于我们研究“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有着很大的帮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福建民间契约文书·第六卷郑振满《福建民间契约文书》是《八闽文库》“专题汇编”第二种。厦门大学民间历史文献研究中心近年组织田野调查,在福建多地搜访到大量递藏源流清晰、系统性与归户性强的契约文书,堪称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史料调查中的重要发现。此次出版的五十册,为经过系统整理的首批成果,分十一卷收录永泰等地民间契约文书两万三千余件,涵盖契约、账簿、阄书、诉状、收据、税单、人情簿、科仪书等,种类丰富,保存完整,内容关联性强,皆系首次整理出版。整理时依据“属地”“归户”“归物”的原则分组,组内以年代排序,并拟定标题及编号,以系统反映契约文书的历史面貌及原始保存状态。全书彩色影印,归类有序,编排谨严,拟题切实,颇便研究使用。作为记录中国东南地区民间日常生活生产状况、反映明清以来福建社会经济变迁的原始材料,该批契约文书不仅为探讨聚落形态、族群关系、山区开发、土地经营、文化传承等提供厚实可靠的史料,也有助于研究者进入历史情境,还原历史细节,拓展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
福建民间契约文书·第八卷郑振满《福建民间契约文书》是《八闽文库》“专题汇编”第二种。厦门大学民间历史文献研究中心近年组织田野调查,在福建多地搜访到大量递藏源流清晰、系统性与归户性强的契约文书,堪称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史料调查中的重要发现。此次出版的五十册,为经过系统整理的首批成果,分十一卷收录永泰等地民间契约文书两万三千余件,涵盖契约、账簿、阄书、诉状、收据、税单、人情簿、科仪书等,种类丰富,保存完整,内容关联性强,皆系首次整理出版。整理时依据“属地”“归户”“归物”的原则分组,组内以年代排序,并拟定标题及编号,以系统反映契约文书的历史面貌及原始保存状态。全书彩色影印,归类有序,编排谨严,拟题切实,颇便研究使用。作为记录中国东南地区民间日常生活生产状况、反映明清以来福建社会经济变迁的原始材料,该批契约文书不仅为探讨聚落形态、族群关系、山区开发、土地经营、文化传承等提供厚实可靠的史料,也有助于研究者进入历史情境,还原历史细节,拓展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
星槎胜觉(明)费信、(明)马欢《星槎胜览》明代费信撰,四卷,民国二十七年商务印书馆《影印元明善本丛书》本。著者费信,字公晓,曾以通事(翻译)之职,于永乐七年(1409年)、十年、十三年、宣德六年(1431年)四次随郑和等出使海外诸国。该书即其采辑二十余年历览风土人物,图写而成,约成书于正统元年(1436年),纪录下西洋时所见所闻各国风土人情凡四十四国,其中记载了非洲国家有木骨都束国、卜刺哇国、竹步国的自然环境、物产及居民生活状况。《星槎胜览》原本已经后人多改动,曾经就有昆山周复俊“稍加删析,录一净本,六梅斋中”。删析本文字雅洁,分成四卷,此次影印本就是四卷本。此书为明代记述15世纪中外交通的史籍,是研究明代郑和下西洋相关不可或缺的史料文献,对于我们研究“海上丝绸之路”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瀛涯胜览》明代马欢撰,一卷,民国二十七年商务印书馆《影印元明善本丛书》本。马欢伴随郑和下西洋,到访过亚非20多个国家和地区,回国之后,编成《瀛涯胜览》。书中记载占城(今越南南部)、爪哇、锡兰山(今斯里兰卡)等20多个国家的情况。包括途经的航路、海潮、地理、国王、政治、风土、人文、语言、文字、气候、物产、工艺、交易、货币和野生动植物等状况。马欢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开始著书《瀛涯胜览》,经过35年修改和整理在景泰二年定稿。此书为明代记述15世纪中外交通的史籍,被公认为研究郑和的重要原始文献之一,极具史料价值,是研究明代郑和下西洋相关不可或缺的史料文献,对于我们研究“海上丝绸之路”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
夏镇漕渠志略(清)狄敬《夏镇漕渠志略(下)》为《夏镇漕渠志略》下集,辑卷下一卷。《夏镇漕渠志略》清代狄敬篡修,两卷加前集一卷,清顺治刻康熙增修本。夏镇隶属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此书是对于此地区河渠志,此书分为两卷加前集一卷,卷首绘有《全河图》较简略,另有《夏镇河渠图》,其图1绘有台庄、韩庄等闸,图2则以夏镇为中心。有文字注解并标出顺治至康熙初夏镇分司管辖漕河之闸坝湖泉分布及域内城邑、集镇、大王庙等具体方位。属官河政涉及江南徐、萧、砀、丰、沛及其山东兖州滕、峄二县。该志记事至康熙八年(1669), 康熙十五年(1676) 载分司,滕、峄二县及沛县河务辖权划出。此书是清代有关运河河工、航运的水利专著,且附有河图,故对于研究清代河渠水志方面有着非常高的史料价值,对于我们研究“海上丝绸之路”亦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
捻军资料补集牛冠杰 编近代三大农民战争中,捻军起义持续的时间长,虽然它没有建立完备的政权机构,但对清朝现存社会结构的革命性却更加彻底,起义领袖的民主性也较强,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先声。对捻军起义的研究离不开对相关史料的发掘与整理。本书收录了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所调查组对捻军的原始调查记录,以及先前捻军资料未录文献。其他文献以抄稿本原件为底本,选前人未录文献,捡缺补漏,旨在完善对捻军资料的整理。编者希望通过出版本书,推动近代农民战争史研究,使捻军起义更翔实、完整地从历史长河中走到我们面前。
-
海运摘抄(清) 佚名撰《海运摘钞(下)》为《海运摘钞》下集,辑卷六至卷八。《海运摘钞》著者不详,八卷,明代著作,民国二十五年上虞罗氏石印《明季辽事丛刊》本。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 ,辽东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发兵抚顺,明辽东军饷骤增300万两,时宫内虽有积储,但不肯拨发。为解决军饷不足,于是决定加征饷银,筹措此项军饷而加派的田赋款项,称为“辽饷”。此书主要内容正是对这一专项军饷,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征收到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为止,从筹集、用途、分拨、各官吏部分协作等记载详细,为明代这一辽饷案研究的不必可少的史料文献,也对丰富了我们研究“海上丝绸之路”题材,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
五代十国史料辑存杜文玉《五代十国史料辑存》(全六册)是《五代十国文献丛书》之一种,系将散见于各种文集、类书、方志、笔记、出土碑刻、出土文书和其他史籍中的有关五代十国的320余种史料辑录出来,分类加以校勘,汇辑成政治类、经济类等8个大类,通论、官制、选举、朝会等90个小类,共计16000余条。为学术界提供一套完整、系统、准确的五代十国史料集,所收史料以类相从,便于查寻。本书网罗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于一体,集五代十国史料之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