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料典籍
-
康有为政论集康有为著;汤志钧编康有为是在中国近代史上起过重要影响的人物。他在资产阶级上升时期,革命高潮未曾掀起以前,所映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有其一定贡献;但等到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迅速发展,他的思想仍旧停留在原位上,就成为历史的障碍,并一天天地沉沦堕落下去。康有为一生写有大量论著,《康有为政论集》选录了康有为的重要政论、奏稿、函电、序跋、诗歌和部分专著,为研究康有为思想和中国近代历史提供一些参考资料。一、本书编选资料,以康有为在一八七六年从朱次琦受“经世之学”以后,至一九二七年逝世前的政治论文为主,带有政治主张的演说辞、通电、函札、诗文,以及重要专著的序跋或主要章节也酌予选录。 二、本书编选资料,以单篇论文为主,主要结合康有为思想活动,按照不同历史阶段,分三卷编选:一八七七年前——一八九八年九月为第一卷;一八九八年十月——一九一一年十月为第二卷;一九一一年十月——一九二七年为第三卷。 三、本书编选资料,基本按照撰作或发表先后叙次编排,一律注明来源,发表刊期,手稿、抄件也附志藏所。 四、本书编选资料,凡有撰著时可稽,或经推敲大体可以确定的,一律以撰著时间为序;如果撰时不详,而系录时发表在报刊上的,则按照报刊出版年月编次。如有不见于报刊而又暂时无法查究写作时间,或虽载报刊而发表较晚,难于肯定写作时间的,则注明约撰何时或暂按出版年月编次。 五、本书编选资料,一般都据最初刊载时的版本录入,采用原有标题;偶有原无标题的,则根据内容酌加。
-
默记 燕翼诒谋录(宋)王铚撰;朱杰人点校(宋)王栐撰;诚刚点校片断:向非公案,则无以解纷矣。范公得脱,而元发坐亲累,落职知池州。王以东宫官,神宗保全之乃免。王介甫罷相守金陵,吕吉父参知政事,起郑侠狱,欲害介甫。先轻盈王平甫,放归田野。王、吕由是为深仇。又起李逢狱,以李士宁,介甫布衣之舊,以宝刀遗宗室世居事,欲陷介甫。会朝廷再起介甫作相。韩子华为次相,急令介甫赴召,其事遂缓。故介甫星夜来朝,而得解焉。李之仪端叔言元祐中,为六曹编勑删定官,见断案李士宁本死罪,荆公就案上亲筆改作徒罪,王鞏本配流,改作勒停,刘瑾、滕甫凡坐此事者,皆从轻比焉。”张茂实太尉,章圣之子,尚宫朱氏所生。章圣畏懼刘后,凡后宫生皇子、公主俱不留。以与内侍张景宗,令养视,遂冒姓张。既长,景宗奏授三班奉职。入谢日,章圣曰“孩儿早许大也。”昭陵出阁,以为春坊谒者。后翟用,副富郑公使虏,作殿前步帅。中丞韩绛言“茂实出自宫中,迹涉可疑。富弼引以为殿帅,盖同奉使,交结有自。”弼惶恐待罪。然朝廷考校茂实之除岁月,非弼进擬。出绛知蔡州,弼乃止。厚陵为皇太子,茂实入朝,至东华门外,居民繁用者,迎马首连呼曰“亏你太尉茂实皇恐,执诣有司,以为狂人而黥配之,其实非狂也。茂实缘此求外郡。至厚陵卽位,避藩邸讳,改名孜,颇疎之,自知蔡州坐事移曹州,恐以卒。谥勤惠。滕元发言当因其病问之,至卧内,茂实岸帻起坐,其头角巉然,真龙种也,全类奇表。盖本朝内臣养子未有大用至节帅者,于此可验矣。其子询,字仲谋,賢雅能诗。有子与邸中作壻,此可怪也。韩魏公帅定,狄青为总管。一日会客,妓有名白牡丹者,因酒酣勸青酒曰“勸班儿一盏。”讥其面有湼文也。青来日遂笞白牡丹者。后青舊部曲焦用押兵过定州,青留用饮酒,后记:宋晋阳王叔永撰燕翼诒谋录五卷,上溯建隆,迄於嘉祐,凡一百六十二條,良法美意燦然具陈。大旨以宋承五季之后,凡所更张設施,无非本忠厚以出之,故能固结人心,凝承大命。雖经新法变乱,而板荡之馀,独能中兴,皆祖宗诒谋之善所致。治平而后,此意渐冺,故叔永攄怀舊蓄念,发思古幽情,详述典章沿革,以稽世变,其用心诚深远矣。是书舊刻入唐宋业书及百川学海,其條目或分或合,颇有异同,想久无善本刊刻之家,不免隨意分合耳。今参两刻之分并而酌用之,玄其复见之條,合一百六十二條之目,而讹字亦订正一云。乙丑春。虞山张海鹏识。
-
桯史(宋)岳珂撰;吴企明点校岳珂是岳飞的孙子,《桯史》十五卷是关于南宋后期的朝野见闻杂记,大都是作者亲身经历,或是父兄口述,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桯史》是岳珂记载两宋时代朝野见闻的一部史料随笔。本书以“公是公非”为写作目的,通过许多目击耳闻的朝野各阶层人物的言行,愤怒地揭露了两宋政治的腐败黑暗,南宋统治集团中投降派祸国殃民的罪恶,热情歌颂了诤臣战将、布衣义士的抗金热忱和凛凛气节,辞严义正,爱憎分明。同时,本书也保留了许多文学史料。
-
三国志(晋)陈寿撰;(宋) 裴松之注三国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特色的历史时期,即魏、蜀、吴三国鼎立。三国的历史大致经过了九十年,也就是说从公元190年军阀混战始至公元280年晋灭吴统一南方止。但也有不少史学家以曹丕称帝的公元220年算起。如果仔细考察三国的历史,还是以公元190年算起更为科学,因为在魏、蜀、吴三国形成之前,确有一段形成过程。三国是东汉王朝的继续。东汉末年,豪强地主土地所有制迅速发展,土地兼并异常激烈,宦官、外戚两个集团的交相干政和互相倾轧,更加造成了政治的极端黑暗和朝廷腐败,再加上对羌族的连年用兵和自然灾害的不断袭击,阶级矛盾日趋尖锐,终于激起了公元184年的黄巾军起义。起义军在张角、张宝、张梁等人领导下,迅速发展起来,其规模声势严重威胁着东汉王朝的统治。汉灵帝为之恐慌,先后派兵围剿黄巾军,首先以何皇后的哥哥何进为大将军,率军屯驻洛阳近郊,派卢植赴河北讨伐张角,派皇甫嵩、朱携赴颍川(今河南禹县)讨伐以波才为领袖的另一支黄巾军。在颍川战场上,波才领导的黄巾军英勇奋战,拼杀顽强,朱携和皇甫嵩屡遭失败。后来皇甫嵩利用火攻,借大风天气,搅乱了农民军的队伍,致使农民军几万人牺牲,波才最后战死。在河北战场上,张角领导的黄巾军和卢植的军队战斗了相当一段时间,相持不下,汉灵帝以卢植无能,又唯恐张角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打洛阳,便先后派董卓、皇甫嵩替换卢植,大规模地向张角进行攻击。皇甫嵩用计麻痹农民军,在深夜进行突然袭击。由于农民军缺乏战斗经验,没有足够的防备,致使起义军一下子牺牲了八万余人。农民军无奈退至下曲阳(今河北省晋县西),继续与皇甫嵩作战,由于双方各方面条件的悬殊,农民军十多万人壮烈牺牲。张角、张梁和张宝先后阵亡、病死。黄巾军的主力部队,经历了九个月的激烈战斗,虽然被朝廷军队剿灭了,主要领导人也牺牲了,但并没有彻底失败,不少黄巾军的余部仍在不同地区坚持战斗,一直到公元192年,青州(今山东淄博市临淄东北)的黄巾军还有三十多万。公元205年,黄巾的友军黑山军尚有十余万人。总共四十多万农民军,后来还坚持斗争了很长时间。黄巾军大起义失败了,但在很大程度上摧毁了东汉王朝的统治秩序,使它陷入苟延残喘的境地,加速了它早日崩溃。公元189年,灵帝死,少帝立。当时因宦官的权势太大,大将军何进为控制宦官的权势发展,召引盘据在河东(今山西西南部)的董卓进京,加强外戚的权势。但事情泄露,何进反被宦官所害。袁绍带兵报复,宦官两千多人被杀。不久,董卓进入洛阳,废了少帝,令汉献帝即位。董卓对人民更为残暴,把汉朝群臣完全不放在眼里,大有取代汉朝之势。对此有不少政治野心家以讨董卓为名,纷纷乘机扩张自己的势力。公元196年,曹操迎献帝迁都于许昌,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代,随时用朝廷的名义发号施令,以适应自己的需要。汉朝从此名存实亡,三国时期从此拉开了历史的序幕。曹操急于早日统一黄河中下游流域,但袁绍在北方占据冀州(今河北中南部)、幽州(今河北北部、北京市及辽宁大部)一带,势力强大,严重阻碍了曹操统一黄河中下游流域的设想。公元200年,曹、袁两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展开了战略性决战。最后,曹操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消除了一大障碍。在此后的二、三年中,曹操彻底肃清了袁绍的残余势力,实现了黄河中下游流域的统一。在官渡之战前后,孙权在南方,继承父兄开创的基业,独霸了长江下游地区。自称汉家宗亲的刘备,这期间也没有等闲视之,而是积极策划,准备力量,待机行动。暂寄身于荆州(今湖北湖南两省的大部分及河南西南部)牧刘表。公元208年,也就是在官渡大战之后,曹操雄心勃勃,亲自率军南下,攻打荆州,追击刘备。并威胁孙权,开始实现他统一全国的计划。刘备和孙权采纳了鲁肃和诸葛亮的建议,联合作战,一致抗曹。担任吴军主将的周瑜,在赤壁(今湖北省蒲圻县境)长江南岸火烧曹军战船数十艘,孙、刘联军乘曹军混乱不堪之际,分头发动猛烈进攻,以总数不足五万人的兵力,战胜了拥有二十余万人的曹军,取得了全面的胜利,致使曹操被迫退回北方。战后,孙权在江南的地位得到稳固,刘备也乘机占据了荆州的部分地区,又往西取得了益州(今四川省等),到此三分天下的形势大致已定。公元220年,曹操死,儿子曹丕继位,废了汉献帝,自立为帝,国号魏,建都洛阳。公元221年,刘备也自称汉帝,建都成都,历史上称蜀国或蜀汉。公元222年,孙权也正式称帝,国号吴,建都建业(今江苏南京),至此,三国政权鼎足而立的局面正式形成。魏、蜀、吴三国正式建立之后,大规模的战争相对减少,各自集中精力在自己的政治区域内进行不同程度的政治、经济改革,削平本地区内零散的分裂割据势力,以巩固自己的统治。魏国曹操在官渡之战以前,就开始了经济上的改革,着手于农业,在许昌一带办屯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后来称霸一方战胜对手提供了丰厚的物质条件。曹丕称帝后,发挥曹操的兴农思想,扩大屯田的规模,兴修水利工程,开辟了水稻田,使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有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在政治上,曹操“唯才是举”,提拔了一批有才能的人。曹丕也吸收了一些德才兼备的人物,在三国人才云集的时代,曹家人才最多。孙权统治的吴国也在江淮一带大规模屯田,在今浙江省境内广泛兴修水利,还从北方引进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大大促进了长江下游地区的开发。不仅如此,孙权还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以促使吴国的兴盛和发展。刘备建立的蜀国,任诸葛亮为丞相,在四川积极发展生产,派得力人员管理都江堰,还新修了一些水利工程。他为了安定后方,努力改善了跟今贵州省、云南省等地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系,从而加强了汉族跟西南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联系。魏、蜀、吴三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及其文化、外交上发展都是很不平衡的。就其总体来说,魏强于蜀、吴,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吴、蜀联合,对抗曹操。但是到了后来,吴、蜀为了争夺荆州,发生了矛盾。公元220年,吴利用关羽对魏作战的机会,突然进行袭击,奇取了荆州,杀了关羽。为此,刘备于公元222年亲自率兵讨伐吴国。蜀吴两国军队在夷陵(今湖北宜都北面)展开了大规模的战争。夷陵决战,以吴国胜,蜀军败而告终。公元223年,刘备在永安(今四川奉节)积劳成疾,生病而死。诸葛亮依照先主之命辅佐刘备之子刘禅即位,继续推行联吴抗魏的原则,一心想要北上奇取中原,重振汉家大业。但是他多次北伐都没有成功。公元234年,蜀军又一次北伐,魏派大将司马懿前去应战,两军在五丈原(今陕西省眉县西南)展开了智勇相兼的历史大战,战争进行到相持阶段,胜负难断之际,蜀军军师诸葛亮病死军中,蜀军无力再战,无奈只好撤军。从此,蜀国的势力日渐衰落,而魏国大权慢慢控制在司马氏手中。司马懿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执政,架空了皇帝。公元263年,蜀国终于被魏国所灭。公元265年,司马炎废掉魏帝,建立了晋朝,后称晋武帝,建都于洛阳。公元280年,司马炎调集重兵攻打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又灭了吴国。从此结束了东汉以来几十年分裂割据的局面。西晋的建立,代替了三国鼎足的历史,出现了短期的中国统一。三国时期,是人才辈出的时代,在长期的政治、军事斗争中,不仅涌现了大批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涌现出了大批的哲学家、文学家和自然科学家。致使三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曹操可谓是三国时期政治舞台上的杰出代表。在三国尚未形成之前,军阀混战之中就显露出他杰出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他利用各方面的条件,消除了不少军阀势力,改革东汉以来不适应自己政治需要的弊端,吸收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参加政权的谋划,网络人才,抑制豪强,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坚持统一,为魏国的建立奠定了雄厚坚实的基础。在军事上,诸葛亮可谓是三国时代的典型,在蜀国形成前后,他是一位能够决定成败胜负的关键性的军事家。他在著名的隆中对策、联孙抗曹、帮助刘备雄霸一方、建立汉蜀、辅佐刘禅治理蜀国、“七擒孟获”、“五出祁山”中,都显示出非凡的军事才能。他的军事思想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哲学上,以魏国最为发展,开了清淡玄学的风气。《老子》、《庄子》和《周易》号称“三玄”,是当时玄学家的经典。王弼(226~249年)字辅嗣,山阳(今河南焦作)人,是玄学的创始人。他在《老子注》、《周易注》、《周易略例》等著作中,极力宣扬“贵无”的理论,以非物质性的“无”为宇宙万物的本体,是一种客观唯心论者。从现实意义来说,主张任其“自然”的“无为”,把封建的道德规范压低到次要地位,这便为当时封建上层的贪欲制造了理论根据,也可以说是某利颓废生活在意识上的反映。尽管如此,他的著作和理论,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在文学艺术领域,更应首推曹氏父子。曹操(155~220年)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散文家。他的代表作,如《短歌行》、《步出夏门行》、《自明本志令》等,在中国诗史和散文史上都占有一定的地位,产生过很大的影响,鲁迅曾评价曹操是一代文风改革的大师。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学评论专著。曹植的五言诗给中国诗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曹氏父子的影响下,还有“建安七子”,他们也为当时的文学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另外在科学和医学上,也不乏人才,张仲景、华佗就是当时著名的医学大师,还有机械制造家马钧等。他们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总之,三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辉煌的成就,流传下来为后人所继承。魏、蜀、吴三国历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就其时间来说,长短不一。孙权建立的吴国时间最长,从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至公元280年孙皓降西晋,共经历了五十九年。其次是曹魏,从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到公元265年司马炎废掉魏元帝曹奂建立了西晋,共计四十五年。蜀汉国生存时间最短,从公元221年刘备称帝至公元263年刘禅亡于曹魏,共计四十三年。魏、蜀、吴三国历史发展的复杂过程,为后来的史学家进行研究造成了很多困难,加之史学家的地位、立场、观点的不同,产生过谁是“正统”之说。有的扬魏抑蜀,以魏为正统;有的扬蜀抑魏,以蜀为正统。诚然,事实上魏、蜀之间确实有过彼此图谋吞并对方的过程,但由于种种原因,虽然经过几次战争,谁都未能吃掉对方。吴国在彼此吞并的过程中,表现得不那么突出,“正统”之说没有涉及它。其实,三国之间的战争目的,都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夺得全国的统一领导权,不必要有什么“正统”之说。三国历史错综复杂,杰出人物风起云涌,事件众多。《三国志》便是记录三国历史全过程的一部史书。《三国志》记载了从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军阀混战起,前后共计九十年的历史。《三国志》继《史记》、《汉书》而作,成书则在《后汉书》以前。司马迁的《史记》是通史体,班固的《汉书》是断代史体,《三国志》把三国分成三书,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在断代史中别创一格。《三国志》全书叙事脉络分明,文字简约明畅,写人写事,时见文采。《三国志》作者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生于蜀汉后主建兴十一年(233年),卒于晋惠帝元康七年(297年)。他做过蜀国观阁令史,入晋后历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等官职。三国时期,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晋王沈著的《魏书》,魏鱼豢著的《魏略》;吴韦昭著的《吴书》。陈寿根据当时的历史典籍,撰《魏书》三十卷、《吴书》二十卷。由于他是蜀人,又是史学家谯周的弟子,从小即注意研读史书,留心蜀国史实的搜集整理工作,最后又写成《蜀书》十五卷。这六十五卷三国史,合为一书称为《三国志》。陈寿是晋臣,奉命修史,自然以魏为正统,称魏的君主为帝,叙人“纪”中,而对蜀、吴的君主,只是立为“传”,而且对晋的统治者难免有隐恶溢美之辞。这与司马迁在《史记》中对统治者的讽刺与揭露的态度相比,显然略逊一筹。这是因为他们的地位、处境不同所决定的,也是一种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所致。《三国志》以文笔简洁著称,但因叙述过简,在史实和人物的具体描写上,就比不上《史记》、《汉书》那样传神、形象、生动。因此,清人李慈铭在《越漫堂日记》云:承祚固称良史,然其意务简洁,故裁制有余,文采不足;当时人物,不减秦汉之际,乃子长作《史记》,声色百倍,承祚此书,暗然无华,范蔚宗《后汉书》较为胜矣。”应该说李氏从史学比较研究的角度所作的评论是客观的。在陈寿死后一百三十余年,南朝刘宋时期的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裴松之生于公元372年,卒于公元451年,字世期,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闻喜)人,到刘宋时期为中书侍郎,也是一位著名的史学家,他是奉宋文帝的命令,为《三国志》作注的。他打破了传统的作注格局,不在训诂、制度及名物等方面作解释,而是重在纠正谬误,补缺史料。他前后引据了汉魏到刘宋的著作约一百四十余种,文字超过原书三倍,引书首尾完整。更可贵的是其中大部分原著已亡佚,由于裴松之的博引,保存下来,使后人可以从中窥见原书的面貌。宋代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所描写的《赤壁之战》就是综合了陈寿的《三国志》中各有关人物传记和裴注所引的史料加工而成的。因此,我们说陈寿的《三国志》是后人研究三国历史的重要著作,裴松之为其所作的注也是研究三国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
乡言解颐 吴下谚联(清)李光庭撰王有光著;石继昌点校片断:顶,谓面如割曰削的脸儿生疼,皆与古人诗歌有暗合者。或曰上风头儿站著,下风头儿忍著。或曰顺风扯旗,曰因风纵火,则又体会乎世道人情。至於风颠风狂不要惹他,风言风语不要听他,两面风儿行不得,一阵风儿吹到家,则绝似古谣谚矣。卽谓之风人也可。6云《周礼》: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左传》: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物者,色也。日旁云气之色也。韩魏公登第唱名时,太史奏五色云见。又天瑞有五色云,人瑞有郑仁表。五色云不容易见也。乡人谓云曰云采,采亦色也。云之有采,如月之有光。谓月曰月亮,则谓云曰云采,似也。云者雨之母,农夫望雨先望云。谣曰:齐头云,雨淋淋。爱云则忌风,曰黄登登,又刮风。盼云先看日,曰晚晌火烧云,明早曬煞人。又曰云往东,刮大风。云往西,披簑衣。云往南,撑大船。云往北,发大水。虽系童谣,其初必有应验者。若夏天则曰恼云,卽多奇峰之意也。七月八月看巧云,卽秋云似罗之意也。谓云之散布者曰一塊云采一塊雨,言不普也。又曰一塊一塊的云采,不知那一塊云采有雨?则所谓虽一云零雨自天,终待云兴四岳者。谓善於奉承者曰将他抬到云眼儿裹去了,看他怎么下来,则所谓径将我入青云间,何由得论地上事者。有味乎其言哉雨者,云之子。见云重,则曰雨要来了,云薄则曰雨要住了。来与住,非云之所能主,亦非不知云行雨施皆天实为之也。故当盼雨时则曰背晦爷娘不下雨的天,苦雨则曰老天爷别下了。春雨贵如油,如膏雨也。曰好雨正是当儿,知时节也。夏忌甲子雨。五月连阴六月旱,七月八月吃饱饭。八月初一下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占验也。地欲冻时曰封地雨,谓可以代雪也。谣曰:下雨了,冒泡儿,老翁戴著草帽儿。下雨了,刮搭搭,小孩醒了吃妈妈。京师谓乳为咂咂,鄉人直谓之妈妈,天籁可听也。若冀幸意外者,则曰怎么雨点儿是的,偏到不了我身上。点仆之勉强从主者曰暂且避雨,晴了便走。此无赖之尤可恶者也。8露本书前言古之善於立言者,曰有物,曰有章。物,著实也。章,文章也。盖无实则事不足徵,无文则行之不远,文实兼备,乃能信今传后,卓然成不朽之著作,足以为立言者程。然而不尽然也。农谚、童谣、邨歌、兴诵,散见於史传者,不可胜纪,非必期有物有章也。一时偶触之机,於天时地理人情物態之蕃变纷纭,莫不自鸣其所见。而其高下长短之音节,亦成自然之天籁,而不戾乎风人,輶轩所采,刍荛之询,良有以也。余闲懒成病,抑经年,亲友时以余之所苦问。余习而不察其所苦,因问而瞿然,试坐果苦坐,试行果苦行,试卧果苦卧,始知徒自喫苦。感慰问之情,而愈不能不於苦中寻乐处。铺啜自如,腹未负也。余何苦?丹铅不废,舌尚存也。余何苦?记事珠虽亡,追忆七十年间故鄉之谣谚歌诵,耳熟能详者,此心甚惬然也。余何苦?於是念之於口而笔之於书,其言散而无纪,部之以天、地、人、物,名曰鄉言解颐。命慕、敬两儿录而校之,因示之曰:“我犹未免为鄉人也。生於鄉而不知鄉之俗,昧矣。知鄉之俗而不闻鄉之言,聋矣。以里千真率之恒言,与市井游诞之匪语,视无差别,与顽而用嚣矣。尔辈生长京师,不知鄉俗,併未闻鄉言,何異居堂室而未知营草茅,食稻粱而未见种禾稼者乎?”礼反自始,乐操土风。渠水溯文澜欲?鄉言之章也。林亭说古蹟欲?鄉言之物也。道光二十九年岁在己酉冬月,瓮齐老人自识。病中怀抱几时平,背我青春又放行。好日从来难再得,此身原不合常轻。飘零手植隨尘劫,落拓心官恋管城。底事鄉言归著作,一编聊为解颐成。编成虽免客轩渠,葑菲刍荛载一车。坡老文章尽笑骂,农夫谣谚助菑畬。不妨古义参今解,欲学齐言莫楚居。那得故鄉情话伴,耳新语可重闻与。庚戍春杪,瓮齐老人题句,时年七十有八。
-
三国志集解(西晋)陈寿 撰,卢弼 著《三国志》为西晋陈寿撰。近人卢弼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仿王先谦《汉书补注》体例,编成《集解》。该书征引浩博,辩证详明,是目前《三国志》注释本集大成之作。
-
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陈国庆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文献目录,《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对做了汇注并加上了解释和稍详的按语,讲述目录学的知识,订正了前人对古书真伪、篇识的讨论等。这对于我们了解历史上学术的变迁有重要作用。
-
寓圃杂记 谷山笔麈(明)王锜撰(明)于慎行撰;张德信,吕景琳点校本书是“元明史料笔记丛刊”之一。本书是作者对历朝诸大事,不仅记其始未,且考其得失善恶,求其兴衰成败真谛。其中,有对直臣义节的颂扬,有对廉洁官吏的称赞,而对一些招权纳贿、肆意凌虐之徒,大加抨击。同时对耳闻目睹之事均予笔录和评述。 《寓圃杂记》主要记载明代各朝大事,于吴中故实尤为详尽。《谷山笔麈》主要记述明万历以前的典章、人物、兵刑、财赋、礼乐、释道、边塞诸事。
-
天府广记(清)孙承泽篡本书共四十四卷,全面地介绍了明代的京城——北京的建置历史, 地理沿革和人物掌故, 是研究明代北京史的重要资料。
-
湘山野录 续湘山野录 玉壶清话(宋)文莹撰;郑世刚,杨立扬点校玉壶,隠居之潭也。“潭”作“笔”。文莹收古今文章著述最多,自国初至熙宁閒,得文集二百余家,仅数千卷。“仅”一作“近”。其閒神道碑、墓誌、行状、实录及奏议、碑表、野编小说之類,倾十纪之文字,聚衆学之醇郁。君?夹惺轮#窭趾φ轮叮昂Α币蛔鳌拔摹薄:瓒⒚溃昂琛币蛔鳌昂椤薄A惺ゴ髽I,关累世之隆替截,四海之见闻。“见闻作“闻见”。惜其散在衆帙,世不能尽见,因取其未闻而有勸者,聚为一家之书。及纂江南逸事“逸”一作“遗”。并为李先主昪特立传,釐为十卷。釐”一作“离”。且夫黄帝之时,世淳事简,尚有风后、力牧为史官,藏其书群玉山中。古之所以有史者,“古之所以”作“知所以”。必欲其传,无其传,则圣贤治乱之迹,都寂寥于天地閒。当知传者,一“知”字下有“其”字。亦古今之大勸也。书成於元丰戊午岁八月十日,馀杭沙门文莹湘山草堂序。补校:“截四海之闻见”,“截”吴本作“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