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料典籍
-
盟友背信(英)吴芳思,(英)克里斯托佛·阿南德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赴欧洲参加一战的中国劳工约九万人,大多来自中国山东等北方省份,其中有5000名中国劳工阵亡,战后少量留在法国,其余八万余人全部返回中国。时间过去了一个世纪,阵亡的这5000名员工也渐渐被历史遗忘。本书作者吴芳斯女士用详实的资料和图片再现了这些阵亡劳工生前死后在欧洲的命运。
-
问彼嵩洛耿朔,仇鹿鸣 编本书以一群出色的青年学者的嵩洛文化之旅为主线,串起中原大地的名胜古迹,以人文景观为主,非泛泛而谈的游记,而是真正挖掘名胜蕴含的历史意义。因是学术游,行程中多获当地考古所或相关高校院系支持,得以参观不对外开放但极珍贵的文物或考古现场,获取z新考古发现和一手材料。9篇文章或全面介绍考察过程,或就旅途中涉及之某一具体文物及现象专门论述,或就中原地区的历史地理展开讨论,涵盖文学、历史、考古、美术等多个专业,展现出跨领域联合考察的独特价值,兼具学术性与趣味性、可读性。
-
中国历史地理论集童书业本书是童书业先生关于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论著论文结集。
-
海昏侯新论辛德勇 著《海昏侯新论》是《海昏侯刘贺》的姊妹篇,也是它的进阶读物。结合不断刊布的海昏侯墓文献、文物,作者依据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对《海昏侯刘贺》中未及详论的内容以及存在争议或者新思考的问题,诸如“海昏”名称的涵义、刘贺墓园的平面布局形态及其与汉长安城平面布局的关系、墓室出土《论语》残简的文献学价值、所谓“马蹄金”的政治文化意义及其与秦汉间金币形制的关系等进行深入探究,希望在社会文化和学术研究两方面都能够对海昏侯相关问题的研究有实质性意义的推动。
-
契丹学研究任爱君 主编契丹是中古时代生活于北方的古代少数民族。907年建立辽朝,1125年被金朝灭亡后,又越过戈壁,在西域建立西辽政权,一直到1218年被蒙古灭亡为止。契丹积极吸取中原和其他地区的文化,形成丰富多彩的契丹历史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献、文物、遗址,对中华民族文化有深远的影响。围绕对契丹历史文化的研究,形成一门学问,即契丹学。《契丹学研究》是坐落在契丹故地上的赤峰学院主办的,旨在为契丹学研究开辟学术交流渠道的学术辑刊。本辑即为第一辑。本辑分为“历史与文化”、“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献资料研究”、“语言文字”、“学术动态”等栏目,收录的论文涵盖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语言学、地理学等多学科领域。这些论文从多种专题或视角,运用丰富的史料,探讨契丹学领域中的多种问题,具有较强的前沿性,展示了契丹学不断向纵深拓展的学术前景。
-
国家与市场黄国信中国传统时期产权主体分散,这一背景下的王朝食盐贸易一方面体现出高度的市场依赖,另一方面又反映出强烈的行政管控,这可视为理解传统中国经济的重要切入点之一。本书约258千字,纳入《中大史学文丛》,作者为中山大学历史学系黄国信教授。全书共分为六章,从食盐专卖、国家财政、食盐走私、官盐贸易等角度深入研究明清时期食盐贸易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偏重区域研究视角,重视食盐贸易在王朝财政收入中的意义,考察明清时期市场、社会以及行政运行机制之间的关系,有望帮助学术界理解传统中国经济的特质。
-
吴越春秋辑校汇考汇考《吴越春秋》为东汉赵晔所著,是一部详细记载先秦时吴、越两国历史的重要著作,然久以版本渊源复杂、成书时代难详而少人整理。周生春先生的《吴越春秋辑校汇考》一书,是以多年研究成果为基础,广搜众本而精校之,并从文献中辑录大量异文和佚文附于正文之后,为学者的使用和阅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
西南联大行思录[增订版]张曼菱《西南联大行思录》是张曼菱十余年来浸润于“西南联大”的成果。其间,作者走访海峡两岸的西南联大老校友,亲身接触、交谈,拍摄出电视纪录片数部,积累案头笔记、文献等一手材料不计其数,甚至不乏所有。作者寻访西南联大老校友,目的在于寻访“西南联大精神”——在中西合璧下,既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有“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的人文精神。《西南联大行思录》用文学化的语言进行纪实性的描述,人物访谈时的讲话穿插其中,章法上也化整为零。在一个个小专题内,可见出西南联大人活生生的精神面貌,和对国家、民族的赤诚与担当,更可见出作者对当下文化教育建设的思考与忧虑。从“西南联大”到今天,历史的精神就在“行”与“思”之间跳动,对那激情岁月与美好人格的怀念向往,跃然纸上。
-
怀人说史逄先知本书为“逄先知文集”中的第四本,收集了作者缅怀田家英、胡乔木、胡绳三位领导同志和好友龚育之的纪念文章,其中《*和他的秘书田家英》是纪念田家英的长篇回忆文章,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的思想变化,以及这一期间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历史命运。《我所了解的胡乔木同志》是作者在胡乔木诞辰八十二周年纪念座谈会上的发言,收入文丛时做了大量补充,所增内容均从作者笔记本中摘录,为当年胡乔木同志同作者或相关同志的谈话记录。 另外,根据原中央办公厅秘书室五位老同志的座谈情况和一些知情的老同志提供的回忆材料,由作者执笔整理而成的《揭穿〈戚本禹回忆录〉中的谎言》一文,作为附录收入。全书叙述平实、客观又充满情感,以亲身经历和档案资料为依据,客观呈现了田家英、胡乔木、胡绳、龚育之等党内高级大知识分子的工作作风、道德品质,以及高深的理论修养和厚重的史学功底,对于当代史研究者、党史研究者和党员领导干部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
南明风云李元骏《南明风云》为关于南明历史的通俗类作品,写法上较为幽默风趣,在风格上类似于《明朝那些事儿》。《南明风云》大体上从1644年崇祯皇帝死后的乱局开始,到1662年永历皇帝被杀结束。主要讲述了南明弘光、隆武、永历三个时期的历史,附带提及了鲁王政权和邵武政权。在叙述南明与清朝战争的同时,还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重点突出了南明时期激烈的内斗情况,指出内斗才是南明灭亡的主因。与很多其他历史时期相比,南明史不仅显得凌乱,而且容易被人忽视。因此我在文中大体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南明史的脉络之外,还重点介绍了南明时期的众多历史人物,力图将一幅错综复杂又风云激荡的历史画卷展现在读者们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