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料典籍
-
历史与现实《历史与现实:100个词了解新中国》编写组 编《历史与现实:100个词了解新中国(韩)》以词条为切入点,以讲故事的形式,简明阐释关于新中国的方方面面,帮助外国读者解疑释惑,了解中国、中国共产党。比如,开国大典、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观、四个全面……这些词条,既是线索,又是要点,便于查询。
-
清史论丛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清史论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主办,它是一本面向海内外的清史研究学术论文集刊,创办于1979年,以往的主编为杨向奎、王戎笙、张捷夫先生,现任主编是李世愉先生。。该刊至今已出版27辑,每辑约30万字。 《清史论丛》坚持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办刊方针,以促进清史研究的发展与繁荣。凡是对有关清史的某一问题确有认真研究,哪怕这种研究成果还不够成熟,但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有助于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研究与探讨,都尽量予以发表。文章字数一般不作限制。潜心研究、学风严谨、把握学术前沿是该集刊的重要特色。该集刊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颇受学术界的重视。在由中华书局出版期间,一直被作为重点图书出版。《清史论丛》自创办以来,一直被海内外清史研究者、高校及相关研究单位广泛收藏。美国哈佛大学、荷兰莱顿大学、台湾中研院等许多著名科研机构的图书馆,均将该集刊作为清史研究图书,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
历史与现实《历史与现实:100个词了解新中国》编写组《历史与现实:100个词了解新中国(英)》以词条为切入点,以讲故事的形式,简明阐释关于新中国的方方面面,帮助外国读者解疑释惑,了解中国、中国共产党。比如,开国大典、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观、四个全面……这些词条,既是线索,又是要点,便于查询。
-
战时国民政府行政机构改革刘大禹 著《战时国民政府行政机构改革(1937~1945)》旨在考察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施行政机构改革的全过程,分析国民政府为实现“建国”任务而做的努力,如开放政权、成立民意机构、厘定事权、精简机构、裁汰冗员等。战时改革有顶层设计,有计划、有步骤,体现了行政领域的制度化与现代化倾向,体现了国民党人物对完成“建国”的强烈愿望。但受诸多因素的制约,豫湘桂大溃败后改革被迫中断,留待战后继续推行。
-
察势观风谭徐锋 著本书试图追索的个体生命、记忆片段与思想竞逐,无疑都是近代中国的流风余韵,这里面更多是激烈的一面,因为所谓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一波一波历史巨浪的卷席之下,壮怀激烈,屡败屡战,其中的潮与流值得重访与细分,而此前则对于这些面相有过于趋实,而较少注重那些在一切事物中的灵魂,殊不知过于僵硬的外表下面,往往有着曲曲折折的灵魂,只有人“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借用徐志摩语),如果对此不能另辟蹊径,重拾对于“人事”之重视,发潜德之幽光,当然也就无法深入理解孕育这些灵魂的社会。
-
历史与现实《历史与现实:100个词了解新中国》编写组 编暂缺简介...
-
中国古典学杜晓勤“中国古典学”中的“古典学”一词借鉴自西方学术界。在西方,“古典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问,指对古希腊罗马经典文献的研究。其源头可追溯至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里亚学派的学者们对古代希腊文献的校勘和整理,其后经历了西方古典学的古希腊时期、古罗马时期、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直至18世纪后半叶现代古典学在德国兴起。西方“古典学”以古典语文学为基础和核心,涉及三个领域的研究:一是古典语言学,对其语法、词汇、方言、格律等方面进行研究;二是古典文献学,包括对文本的校勘、辨析,及创作年代、作者身份等的考据;三是文学作品的修辞学和阐释学,即对荷马史诗等文学和人文经典进行艺术分析和思想诠释。
-
历史文献研究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 编本书所收学术论文,为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锁筛选的高质量论文。如万仕国《毛诗大义相通论》,杜泽勋《周易注疏汇校》随记,叶庆兵《日本东洋文库藏〈礼记正义〉残卷校勘价值补正》等。既反映出文献学研究的新进展新路向,又反映出发掘经典国学新价值的时代诉求。
-
北庭和高昌研究孟凡人 著北庭在两汉时代为车师后国之地,唐代为庭州及北庭都护府,元代为别失八里,一千多年间始终为北疆的重镇。匈奴、柔然、高车、突厥诸游牧民族曾多次在这里进行争夺战。而宋代的高昌回鹘(西州回鹘)虽以高昌城为其名义上的都城,但其可汗经常驻跸在北庭。就天山北路来说,这个地区在古代历史上实居首要地位。但是,近百年来,国内外研究新疆史地的学者多偏重于南疆,考古发掘工作也大多集中在天山以南各地,对北庭的研究著作为数较少,更缺少系统的阐述。孟凡人同志的这部书可算是启其先河。孟凡人同志在后记中提到,他在1979年至1980年间,参加了北庭故城附近的考古工作。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所进行的一次发掘。主持这次工作的除孟凡人同志外,还有孙秉根、陈戈两位同志。其重大收获是清理出北庭故城西门外的一座佛教寺院遗址,俗称西大寺。该寺创建于回鹘时期,遗址中保存了多幅西州回鹘时期的壁画。这些壁画与吐鲁番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同时期的壁画风格完全相同,数量虽不如后者多,但保存得很好,其内容、色泽和艺术手法比之后者有过之无不及,堪称文物瑰宝。除了这项重大收获外,孟凡人同志等对规模雄伟的北庭故城遗址及其附近的若干古城遗址都进行了详细的勘测考察,为研究这些遗址的位置、形制、面积、性质、年代等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和证据。他们的考古报告不久即将问世。孟凡人同志正是在这一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写出了《北庭史地研究》一书。由此可知,他这部著作中有不少独到的见解是从实地考察中得来的,其准确性绝非足不出户而仅埋头于故纸堆中的学者的著作所能比拟。
-
中国通史吕思勉《中国通史(套装上下册)》分为两部分,其一主讲政治史,按照历史顺序加以串联,在理乱兴亡的同时,将历史知识更系统地进行梳理;其二主讲文化现象。本书作者吕思勉,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与陈寅恪、钱穆、陈垣并称为“现代史学四大家”。作者著此书时正值抗日战争,本书是为了满足当时大学教学的需求而编写的,对初学者系统地掌握历史的各个方面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