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料典籍
-
上海大学编年事辑胡申生 编著本书由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胡申生编著。创建于1922年10月的上海大学,是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一所干部学校,着力于培养革命人才和建设人才,名义上为中国国民党党立学校,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主掌的且以中共党员为骨干的第一所用以培养革命干部的教育机构。本书以时间为经,以年代背景、人物考证等为纬,全面介绍了上海大学的办学历程。本书的出版,是希望能对年轻人在党史教育、红色基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方面起到绵薄作用。
-
跬步集刘城,姚百慧 编本书内容涉及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国际关系史、全球史、环境史等方面。本书集中展示了本专业学生们的学术水平,反映了本学科在教学和研究方面的积淀,并旨在发挥抛砖引玉的作用,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和研究热情,提升教师们的教学水平,促进与其他院校同专业师生的交流。
-
天下四合陈海忠《天下四合:潮阳陈四合批局陈云腾家族史》的故事,就是一个基层社会的普通人的故事,是一个植根于潮汕本土社会与海外华人华侨网络中的普通故事。陈云腾原先是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物,没有受过学校教育,少年“过番”(出洋)做了十年的苦力,兼职做了水客与小生意。幸运的是他在晚清特定历史背景下,依托潮州人的跨国网络发展出自己的批局生意,实现了个人财富与社会地位的提升。他的批局又成为近代潮人海外商业网络的一部分,联结着南洋市场与潮阳、普宁、惠来等内地农村的家家户户。同时,这样的普通人物又无时无刻不受到宏观政治环境深刻的影响。抗战时期,他选择了不与日本人合作的政治立场,关停在汕头的陈四兴批局,举家迁至乡下避难。其间发生巨额批银失窃,他不惜典卖家产以维护信誉。随后在国共内战时期,他以做生意人的秉性选择了中立,从不参与纷争,对在其眼皮底下活动的地下党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于时局的变化,他毫无悬念地陷入危境,家族也随之分化。事业衰落之前,他在香港布下一个棋子——设立“香港陈四兴批局”,造就了一个跨越太平洋两岸的家族。陈云腾逝世几十年后,其二房、三房的子孙大多成为“美国人”。他们并非大商巨贾,对家乡生活的影响甚微,以至于族人修订族谱时会把他们遗漏。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对家乡的文化认同,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使他们总在强调“陈云腾二、三房子孙”的身份。进入21世纪后,经济实力日渐强大的家乡族人与他们的联系也密切起来,祠堂、族谱、祖坟等传统宗族文化符号与华文报纸、侨团等都被自如地运用于陈氏族人跨国的日常生活之中。
-
北京石刻史话刘卫东刘语寒《北京石刻史话》一书以北京地区石刻为主要线索,围绕着“石头”的历史、文物、掌故、出土、发现、鉴定、收藏展开。该书依照时代发展的顺序,结合有关的史实,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各种文字铭刻材料,对各类石刻的产生、演变过程作了科学的说明。同时,该书也对北京地区大量闻名遐迩的石刻进行了详细、生动的介绍,使读者对中国古代的石刻艺术和文化有更为深入、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
西樵四书院周肖,任建敏《西樵四书院》是“广府文库”丛书之一种。 \n明代,岭南涌现出一大批在大明王朝极具影响力的士大夫,迅速改变了时人对岭南的“蛮荒”现象。四大书院的出现,让西樵以“理学名山”迅速崛起,伯仲罗浮,比肩岳麓。本书通过大科、云谷、石泉、四峰四座书院的兴衰,以重返现场的手法,展现明中后期朝廷政局的风云变幻、岭南士大夫的跌宕浮沉、岭南理学的传接继承,来让读者感受“天下之西樵”“天下后世之西樵” \n
-
临澧县抗战兵役档案汇编临澧县档案馆《临澧县抗战兵役档案汇编/抗日战争档案汇编》选稿时间自一九三六年一月至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共涉及档案二百六十余件。全书按主题分成征兵机构、征兵宣传、壮丁调查、壮丁抽签、兵员征集、兵丁训练、兵役免缓、役政执法、征属优抚、兵役嘉奖等十个专辑。各主题内的文件,均按时间顺序排列。文件的形式有层层晓谕的训令、代电,也有级级上传的呈文、报告、表册等等。
-
老照片 第一四三辑冯克力 主编《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旧事重温”“私人相簿”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本辑《老照片》中记录了北京正阳门的历史变迁;刊登了华西协合大学蓝天鹤先生珍藏的私人相簿中的多幅老照片;再现了1931年武汉水灾的真实场景,忍不住“长太息以掩涕,哀民生之多艰兮”……
-
1007天的战争 抗美援朝马平 著1007天的战争 抗美援朝:战略和历次战役(全三卷)
-
青云志景燕春,朱健刚 著《青云志:顺德青云儿教院口述史研究:1941-1945》以顺德青云□□教养院(1941-1945)为核心,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对同盟会元老周之贞于抗战时期在家乡顺德倡办义学、为国之未来培养人才的地方实践进行研究。作者在广州、顺德、四会、香港和旧金山访问了27位青云儿教院当年的学生及其家属、后人,收集整理青云儿教院的学员收藏的校史资料,记录儿教院办学过程、生活学习样貌的手书、画稿等,并以此为基础制作专题片。以史料为基础,作者试图去理解周之贞及其创办义学的实践活动对地方社会的影响,同时也通过社会史钩沉、民族志描述和口述□□的方式,挖掘□□事件背后的乡邦精神。
-
明代以来韩江流域生态环境变迁研究赵玉田 著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地理条件与人类社会关系的辩证思想及唯物辩证法为根本理论与指导思想,遵循联系的观点与整体史观,运用环境史理论与方法,对明代以来韩江流域生态环境变迁现象予以研究,从环境机制角度构建明代以来韩江流域生态环境变迁的新的解释范式,讲述生态环境故事,探究生态环境变迁故事。首先,构建了明清时期韩江流域生态环境变迁现象的解释模式,即“‘鸽变型’社会 ‘三利溪现象’”,借以阐释与探究明代以来韩江流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与思想文化三者之间具体的演绎形式、内容与三者关系生成模式;其次,抓住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以民生为中心,以韩江水利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论述明清时期韩江流域生态环境变迁的“综合因素”,提出并阐释中国历史上水利环境政治塑造现象;其三,解读明清时期韩江流域生态环境变迁现象,探究其“环境机制”;其四,关于1980年代以来韩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调查研究成果,以促进韩江流域环境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