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料典籍
-
左传选译瞿蜕园 译注《左传》,即《春秋左氏传》,相传由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著,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54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本书由现代文史大家、书画家瞿蜕园选编、译注。瞿先生选篇注重事件的连贯性,读起来首尾相连,文意贯通,眉目清楚,克服了原著编年体述事零碎的缺陷,使读者能了解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同时也可窥见《左传》全貌。本书的作者亦为史学大家,翻译和注释都只取达意为止,不采取过于严格的考证方式,以免增加读者不必要的负担。
-
血战湘江,转兵突围湖南省档案馆编,叶建军主编本书按专题分为四章: 《红六军团西征湘西》《中央红军长征在湖南》《红二、六军团开始长征》以及《湖南边区的游击战争》, 时间跨度为1934年7月至1938年6月。每个专题由概述、文献与参考资料三部分组成。概述由文字与长征在湘期间老照片组成,以时间为序宏观介绍红军长征在湘期间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文献和参考资料以时间为序,主要收录红军长征在湘期间,敌我双方所形成的有关档案史料,并加以注释。本书的出版,将以丰富的手档案资料和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还原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全景式地展现红军长征在湘期间如何英勇作战,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进行战略转移的历史面貌,有益于继承和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
名家精译史学经典·资治通鉴选译瞿蜕园 选注,俞汝捷 译《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资治通鉴译注》是史学大家瞿蜕园编著的中国历史普及作品系列中的一部。本书译文由文艺理论家俞汝捷编写。本书从鸿篇巨制的《通鉴》中选出了20篇能体现原著特色,并使读者开卷获益的篇目,颇具眼光。本书各篇文前都有一篇数百字至千余字的题解。根据需要,题解的写法颇为灵活,而目的都是为了增进读者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认识、对本文内容与写作手法的理解。注释是选注者用力颇勤之处,也是本书特别出彩之处。从中可看出注释者学养的虚实、功底的深浅。本书适合文史爱好者阅读,也是《资治通鉴》上乘的入门读物。
-
三礼学通史丁鼎 主编“三礼”——《周礼》《仪礼》《礼记》是记载我国古“礼”的三部儒家典籍,是中国古代礼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我国古代国家政治活动和民众社会生活的经典依据,是先人传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三礼学是中国传统礼文化的理论形态,是中国传统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是第一部有关三礼学的通史性专著,对三礼学从先秦至当代的学术发展史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不仅对各个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三礼学著作进行深入的梳理和阐发,同时还探讨三礼学与思想观念、政治制度之间的相互影响,揭示三礼学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本书不仅对于深化三礼学术史研究具有重要学术意义,而且对于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
-
后汉书选译秦同培 译注,宋晶如 校订《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前四史”之一。全书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讫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期间共196年的史事。本书由民国著名教育家、编辑秦同培先生选编翻译注释并点评,商务印书馆编辑、学者宋晶如先生予以校订。《后汉书》原文篇幅过长不必全文收录者,或者其中章节内容独立性强的篇目,本书在选辑时予以节删。文中难解字句,详加注释,辅以白话译文,希冀为读者理解原文提供帮助。
-
汉书选译秦同培 译注,宋晶如 校订《汉书》,又称《前汉书》,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前四史"之一。全书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期间共230年的史事。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本书由民国著名教育家、编辑秦同培先生选编翻译注释并点评,商务印书馆编辑、学者宋晶如先生予以校订。凡《汉书》原文篇幅过长不必全文收录者,或者其中章节内容独立性强的篇目,本书在选辑时予以节删。文中难解字句详加注释,译文浅近晓畅,颇便阅读。
-
国语选译邬国义 胡果文 译注《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著,凡二十一卷。《国语》选编范围,包括西周、东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诸侯国。它的记载上自周穆王,下迄鲁悼公,约当公元前967年至公元前453年,历时514年。本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邬国义与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胡果文对《国语》予以选编翻译点评,所选篇目皆为原书精华,不乏耳熟能详的名篇。本书注释简略得当,译文通俗晓畅,除了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先秦时期伦理理念与伦理实践外,对了解先秦历史、提高古汉语阅读欣赏能力也有一定助益。
-
名家精译史学经典·战国策选译赵丕杰 译注《战国策》简称《国策》,相传原系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辑录,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等不同名称。西汉刘向按秦、齐、楚、赵等十二国次序进行编排整理,删去重复,编订为三十三篇,并定名为《战国策》。这部书主要记载当时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它反映了战国时期各个国家、各个集团之间尖锐复杂的矛盾和斗争,文字生动流畅,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材料。本书延请首都师范大学赵丕杰教授对原著予以选编注译。共选译《战国策》原文六十章,所选皆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篇,思想内容较好,文学性较强的作品,同时也照顾到国别和不同的文体,力求能反映《战国策》全书的面貌。译文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希望能有助于读者阅读理解。
-
名家精译史学经典·三国志选译陈稼禾 译注《三国志》, 西晋史学家陈寿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曹魏、蜀汉、东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三国志译注》由陈稼禾先生译注,选择、节录了《三国志》中具有代表性人物的传记。除原文外,还编写了注释和译文。注释主要解释当时的典章制度、历史地名和较难的语词。裴松之注本中增补的重要史料,本书也选录了部分,加以今译,放在注释中。译文以直译为主,间用意译。为了使读者了解人物的历史背景和他的作用、后人对他的评价,在每篇传记前,都作了简要的说明,以帮助读者获得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引起阅读《三国志》和了解三国历史的兴趣。
-
史记选译秦同培 译注,宋晶如 校订《史记》,汉司马迁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列“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其史学和文学价值均极高,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书由民国著名教育家、编辑秦同培先生选编、翻译、注释并点评,所选篇目皆为原著中的精华,注释简洁精当,译文通俗晓畅,篇前撰评点文字,言简意赅,高度概括各篇意旨,让读者体会司马迁写作意图,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本书据世界书局1936年版重新排版校订,补入了初版中评点部分,完整再现了该书的原貌。名家力作,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