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门史
-
中华蟹史钱仓水 著本书凝结了作者对中华蟹二十余年的研究心力与成果。分先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辽金元、明清六个部分,用一百九十多个专题来撰述,或考证蟹名,或分析蟹著,或品评蟹味,或再现烹蟹方法,或谈及腌蟹技艺,或评判咏蟹诗词,或汇总蟹医蟹药,或讲述涉蟹人物,或介绍捕蟹工具。另附近一百五十幅精美插图,是一部从文化与历史角度研究中华螃蟹的集大成之作。
-
中国文化史冯天瑜,杨华,任放 著本书在中国文化的四个层面中更注重观念层面及其物化形态的叙述,以“小文化”为主线,加强文化发展的阶段性归纳,彰显每一历史阶段的文化主潮;把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互动历程作为一条重要线索,凸现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地位;采用文化生态论、特质论等相关理论,增补夏商周断代工程、郭店楚简研究等新成果;体例新颖,化繁为简,便于教学。本书适于高校文科通识课及历史学专业课教学使用。
-
西北地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挖掘与保护朱宏斌,杨乙丹本书选取西北地区十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进行系统调研,总结当前西北地区农业文化遗产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从活态保护、适应性管理、多方共同参与、动态修复和培育等角度,提出西北地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原则和路径,从积极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或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编制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多渠道立体化宣传、保护区建设、旅游产业发展、生态修复与重建、保护意识提升、技术规范推广等角度,提出西北地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策略与举措容格局完善。该书逻辑结构清晰合理,研究方法独特,不失为一本农史研究方面的得意之作。
-
中国文化生成史冯天瑜 著《中国文化生成史(套装上下册)》以中国当下的生存实态为窥探口,反顾历史,比较中西方,从自然环境,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等多个方面探讨了中国文化的发生、发展历程及特点。《中国文化生成史(套装上下册)》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知识性和学术性。
-
汉唐历史文化论稿赵文润 著《汉唐历史文化论稿》选编了作者有关中古史研究的学术论文40篇,涉及汉魏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重大政治事件以及经济制度和文化交流等问题。这些论文缜密周详,创见颇多,是作者发表过的百余篇论文中的力作,在学界产生了较大反响,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深入研究中古中国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中国茶史与当代中国茶业研究施由明,倪根金,李炳球,东莞市政协 编这是一本有助于全面深入了解东莞茶产业、中国茶史与茶文化等不可或缺的书。 此书共分为五辑:茶史、茶业史、茶文化、茶文化传播与当代茶业。每一辑下面系文章若干,多则十数篇,少则三两篇,其中以茶业史、茶文化两辑为重中之重。书内的文章皆是学术论文,曾在“‘一带一路’视野下中国茶史暨东莞茶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会议上郑重发表。 此书著作态度严肃认真。书内各文章的作者或是大学教授,或是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或是高级农艺师……他们都是茶业、茶文化内的专门学者或研究人员。本着对学术的崇高理想、对茶及其文化的热爱、对茶产业发展的热切期盼,他们认真负责地将自己平日里的读书或研究心得和发现见诸文字,期待与其他学者、广大读者产生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共鸣。 此书内容丰富多彩:有对茶事的考证,有对单一茶叶品类的介绍说明,有对古代茶道的探索复原,有古代茶书的专门研究,有对茶领域翻译的建议。
-
从锹里到锹家邓刚 著论文以黔东南清水江支流乌下江、八洋河流域自称为“三锹人”的人群为研究对象。“三锹人”的先祖在清朝康熙年间,由今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西南部迁居到锦屏县和黎平县一带,散居在苗侗村寨之间的二十多个寨子中。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三锹人”被确定的贵州省23个待识别族称之一。结合田野考察和三锹人村寨中较为系统的各类民间文献,论文主要考察在清水江流域“开辟新疆”前后,“三锹人”这一移民群体参与山地开发的过程,以及在不同历史脉络之下族群边界的变迁与认同的建构。同时探讨地权观念的兴起与地权转移、纠纷解决机制、不同族群村寨间的阶序关系、口头传统与文字书写、历史记忆等议题。通过这一人群自清初以来参与区域社会开发的过程,进一步思考在族群与文化极具多元性的西南地区在渐次纳入王朝的过程之中,国家与地方之间、不同人群之间、精英分子与普通民众之间的互动,以及当下之族群关系和文化实践与这一历史过程的关联。
-
神秘的黑猫[法] 娜塔莉·塞姆努伊克 著,祝华 译在许多国家中,黑猫都代表着不幸与厄运,往往与诅咒和巫术相关;而在另外一些地方,黑猫则象征了好运与吉祥,意味着好事降临。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文化差异呢? 本书介绍了从古埃及流传下来的关于黑猫的传奇历史,以及演变到现代之后黑猫身份的转变,直至今天,很多人为拥有一只黑猫而感到骄傲。本书还讲述了许多以黑猫作为宠物的政客、艺术家等历史名人与黑猫之间的故事,这与地狱恶魔没有任何关系。比如19世纪末,巴黎蒙马特高地的一家夜总会以一只黑猫作为广告标志,这里很快就成为巴黎人的必去之地!总之,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时代,无论象征着不幸还是吉祥,黑猫身上都有着数不清的传说与故事,这也让它成为了猫族中特别的存在。
-
苏州年鉴苏州年鉴编纂委员会 编一、《苏州年鉴》是由苏州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纂的大型地方综合性年刊,旨在逐年全面、系统地记载苏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为社会各界了解苏州、研究苏州、建设苏州提供基本资料。二、《苏州年鉴》创刊于1983年,每年出版一卷,具体编纂工作由苏州市档案局承担。从2017年起,具体编纂工作由苏州市档案局、苏州市档案馆和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共同承担。《苏州年鉴(2019)》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系统记载了2018年苏州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以及各行各业取得的新进展、新经验、新成就,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进行的新探索。三、《苏州年鉴(2019)》采用分类编辑法,全书主体内容分为篇目、类目、分目、条目4个层次。条目为记载的基本层次,其标题用黑体字加【】表示。全书共设12个篇目、61个类目(含统计资料、索引)、298个分目、1668个条目(资料)。另有卷首新闻照片85张、随文照片110张、表格121张。四、《苏州年鉴(2019)》在保持框架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做了以下主要结构和内容调整,以符合科学分类要求及体现年度特色。1.“专辑”篇中专设年度特色类目“改革开放40年的苏州”“‘331’整治火灾隐患专项行动”。2.“政治”篇中增设“纪检监察”类目。“人民团体”类目改为“群众团体”类目。3.“县级市(区)概况”篇改为“县级市(区)概览”篇。五、《苏州年鉴(2019)》除卷首设置“聚焦苏州”专栏以及“年度亮点”“苏州骄傲”“现代产业名城”“创新创业名城”“美丽宜居名城”和“历史文化名城”图片专辑外,还特设“回望苏州解放”“苏州城市综合实力”图片专辑,以突出年度特色和地方特色。六、《苏州年鉴(2019)》的条目内容由市各部门(单位)、部省属在苏州单位和各县级市(区)专人撰写并经其主管领导审核。书内涉及的主要数据以《苏州统计年鉴(2019)》为准,但个别数据由于统计口径和方法不同而有些许差异,请读者在引用时加以注意。全书中提及的“增长”或“下降”数据,除非特殊说明外,均指“比上年增长”或“比上年下降”数据。七、《苏州年鉴(2019)》的单位名称首次出现时用全称,再次出现时用简称,以此类推;缩略语首次出现时一般均有注解,再次出现时不再注解,以此类推。
-
中古士人流迁与南北文化传播王永平 著《中古士人流迁与南北文化传播》以汉唐之间为中心,分别考叙了两汉时期、汉末、孙吴与蜀汉时期、两晋之际、南北朝和隋唐之际士人群体的流动与文化交流的史实,通过对该领域有重要影响的重大事件、人物、群体的专案研究,力图大体勾勒出一条南北文化“互动”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