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门史
-
燕赵文化研究 第4辑河北大学文学院 著《燕赵文化研究》由河北大学文学院主办,每年出版两辑,刊发文稿强调思想性、学术性与可读性并重。设有燕赵文史、理论思想、域外博览、莲池书苑、访谈随笔等栏目(各辑略有调整)。
-
鲁迅的饭局薛林荣 著本书以时间为顺序,详细记述了鲁迅自1912年来到北京至1936年在上海去世的24年里所参加的重要饭局。深挖并撷取史料中相关部分,梳理鲁迅整个生活概况、创作心理、文人交往等,勾勒出鲁迅在文学史之外,更为真实更为立体丰满的文人形象。同时以鲁迅为原点,辐射当时的文学大家甚至文学事件,为读者展现了身临其境般的民国生活现场。
-
承认[德] 阿克塞尔·霍耐特 著,刘心舟 译今天,承认观念对我们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至关重要。它涵盖了各种不同的要求,如作为合作共同体的平等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对他人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的承认,对文化少数群体的顾及等。《承认:一部欧洲观念史》是霍耐特2018年蕞新推出的著作。在这本新著中,霍耐特进一步追踪了“承认”的观念及其自欧洲现代化以来意义的多样性。他在书中引用了三个重要的思想流派——法国的、英国的和德国的,并追踪每种情况下各自由于不同的社会政治挑战而经历的完全不同的哲学解释和社会政治表现。在法国,“承认”的概念与个人丧失自我的危机相关;在英国,“承认”的过程被认为是规范自我控制的条件;在德国,“承认”则意指真正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令人惊讶的是,这三种意义中的任何一种都不能追溯到17世纪,并且它们在当代已经失去了任何影响。霍耐特在书中着重探讨了这三者目前是相互补充还是相互妨碍的,同时也有助于澄清我们目前政治和文化上的自我认识。
-
大师讲堂学术经典闻一多 著《大师讲堂学术经典:闻一多讲文化史》选录了闻一多先生具有代表性的诗歌研究论文、散文杂论、文学评论、演讲稿等,是一本对中国文化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杰作合集。该书收录了《道教的精神》《建筑的美术》《敬告落伍的诗家》等文章。
-
长安学术 第十五辑张新科 著《长安学术》为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方面的综合集刊,服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集刊收录的内容涉及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属的各二级学科的内容,包括语言研究、文学研究(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和外国文学等)、文献学等,此外还有书评等内容。书中主要刊登中国语言、文学等各学科的新研究成果,旨在加强学术交流、展示前沿成果,推动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的发展。
-
饮食西游记周松芳 著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自此西学东渐之风盛行,从科学技术到思想文化,中国处处扮演着学习者,甚至仰人鼻息。在近百年的中外交流史中,唯独“中华美食”一项,随着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步伐从东方传播到世界各地,上演了一出独特的东方味道自东向西流动的剧目。本书追本溯源,梳理近代以来中华美食在西方世界传播发展的独特历程,从“李鸿章杂碎”的风靡美国到巴黎“万花楼”的逸闻趣事;从伦敦“水手馆”的独特风味到越南“食在西贡”历史变迁;引领读者重温那段以粤菜为首的中华美食传播域外的“饮食西游记”。
-
蜡像传奇凯特·贝里奇 著,刘火雄,唐明星 译从“法国大革命”断头台的重重阴影到维多利亚时代伦敦的赫赫声名,女企业家先驱杜莎夫人度过了非凡的一生。她以坚韧和勇气战胜了多舛的命运,只手开创了辉煌的蜡像传奇。 这部引人入胜的传记将使读者沉浸在狄更斯时代光怪陆离的马戏、幻影和蜡像的世界里,从而揭示出杜莎夫人从早年就敏锐洞察到的一个事实:皇室八卦、美色时尚和刀光血影对于大众具有持久而普遍的吸引力。
-
从长安到罗马 第一季中央广播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著图书《从长安到罗马》第一季原汁原味地保留了纪录片的精彩,5个系列50个主题,涉及文化、社会、生活、建筑、音乐、商贸、军事等各个方面。学者为你当导游,带你行走西安和罗马之间,结合历史文物、人物事件不断地对比、追问和发现,用文明互鉴的方式讲述一个人类历史文化的伟大故事。
-
纸还有未来吗(多国)组论小组 著这是一部关于印刷的文化史作品。 本书共18个章节,按字母顺序排列,介绍了印刷文化中的诸多关键概念,比如:手稿、纸张、广告、装帧、雕版、索引、选集、空白页,等等。有些章节论述了印刷技术对人类社会文化实践的影响,另一些则分析了这些实践自身衍生的印刷制品。在论述的同时,作者们对印刷的交互问题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探究:人们如何与印刷品进行交互,人们如何使用印刷媒介与他人交互以及印刷文本和图像如何在复杂的媒介生态中彼此交互。在行文过程中,有一个问题不断被讨论:在当下,印刷文化是否已经式微、被数字媒体所取代?在当前的文化大环境下,纸质媒介的命运将何去何从?对此,我们不妨下一个乐观的结论:田径运动没有因马术而亡,印刷文化也不会被数字化消灭。我们仍阅读纸质书,是为了那份纸上独有的快乐。]]>
-
魏晋文化编年马保记 著《魏晋文化编年》为魏晋文化事件编年著作,以魏晋文化为研究对象,对该时期的文化事件进行编年,填补了该类学术著作的空白。列入编年的事件及编排顺序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文学、特殊自然现象、人物生卒等。从国别编排上,三国时期以曹魏为主,辅以吴、蜀,东晋时辅以北方少数民族重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