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门史
-
气化流行 生生不息胡红梅 著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从“元气”和“体气”两大框架出发,进行条分缕析地阐释。在研究方法上,本书突破“辞典—类书—范畴”传统阐释模式,而以“生命历程法”来阐释“气”,拓展了研究视域和研究方法,给读者以启示。对“气”的理论内涵和文化要义的深入挖掘,不仅对文学创作与批评鉴赏、作家人格修养与人格建设有指导意义,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文化资源与思想启迪。
-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 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跌宕起伏,绚丽多姿,历久而弥新。本书以宏大的构思、新颖的理论、丰富的内容和严谨而优美的文笔,全景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生成机制和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上编从地理背景、经济土壤、社会结构等方面分析了中华文化的生成机制,重理论而又多有丰富史料的佐证;下编勾画了自远古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段内中华文化自发生到一统、多元、隆盛、内省、融合、陈暮开新、烂熟式微、蜕变新生的发展历程,多描述而又不乏精辟议论的概括。
-
中国幻术史话徐庄,傅起凤 著制造奇迹的智慧 从街头戏法到魔术表演,中国幻术似乎一直被误解。幻术是运用人为的隐秘技法制造幻觉、幻象的艺术,是展现超自然奇迹的艺术。人类对于未知世界所抱有的神秘感和敬畏心理,以及期待奇迹的潜意识,是幻术产生的心理根源。而这种心理,纵使千年万年也未曾改变。幻术之魅,在于其神秘,而维系千年的神秘,势必蕴藏着历代传承者的坚持和智慧。本书娓娓讲述幻术的来龙去脉,带领读者走进集娱乐性、观赏性、科学性于一体的古代奇妙魔幻世界。
-
中国书院史话王炳照 著潜藏于民间的中华文脉 从宫廷图书馆到世家大儒的传道受业之所,中国书院传承中华文脉,会聚天下英才,不仅成为官学的有益补充,更是古代学术精神的集中体现。每一座书院都浸透着创立者的风骨,象征着某个地区的文化传承,千千万万个书院则汇聚成中华大地民族文化的独特气象。本书以书院为切入点,详细讲述了中国古代书院的发展演变及其所承载的传播文化、培育人才的社会担当。
-
众神降临之前[英] 安德鲁·罗宾逊 著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的军队入侵印度河谷,当时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印度西北部的这个地区曾是一个堪与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相媲美的文明中心地带。公元前2600—前1900年,印度河文明繁荣了半个千年,但之后却神秘地衰落、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在近4000年的时间里都不为人所知。直到20世纪20年代,英国和印度的考古学家才发现了它的遗迹。今天,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挖掘之后,有人认为这里是印度文明的开端,它的出现将南亚次大陆的文明史开端整整向前推移了1500年。印度河文明地区曾拥有同时代*繁荣的城市文化,与波斯湾地区进行着活跃的海上出口贸易;甚至拥有可与20世纪相媲美的街道规划和排水系统,包括世界上*个厕所;而该文明*的疑团——晦涩难懂但颇具美感的书写系统——仍旧在吸引着无数学者竭力破解……
-
历史文献与传统文化 第二十五辑刘正刚 编重新启动创所人陈乐素先生创办的《历史文献与传统文化》,每年一辑,从第16辑开始到本辑止,恰好10辑,基本反映10年间中国古代史和历史文献学学科发展的轨迹。10年间,古籍所完成了新老交替,一批著名学者如邱树森、李龙潜、张其凡、王颞等已驾鹤西去,但他们为中国史建设所做出的贡献在《历史文献与传统文化》中留下了印记。10年来,引进了王京州、麦思杰等知名学者,又有李芳瑶、李旭和许起山等青年俊杰加盟,学科发展呈现朝阳势头。10年来,古籍所人才辈出,程国赋教授成为我校人文社科教育部长江学者,王京州教授人选国家青年万人计划,吴青教授人选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
-
古道玉踪张振宇,刘海燕 著本书是作者2015年至2017年关于玉门道、关陇道、渭河道、陇东陕北道考察手记的汇集。由叶舒宪先生一行组成的玉帛之路文化考察团,穿越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从额济纳旗向西到马鬃山、新疆哈密,重走古老的草原丝绸之路,在关陇古道上寻觅当年的玉踪,探寻八百里渭河道,迂回陇东陕北道,梳理西玉东输的历史脉络,对丝路玉道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
江苏地方文化史·盐城卷陆玉芹 著本书是江苏文库地方文化史系列一种,主要内容为盐城历史与文化的梳理与再现。盐城地处苏北东部沿海地区,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通过新移民的不断加入,各种文化的不断融入碰撞,逐渐形成出本地区多元参合的多样性地方文化历史。改革开放后,盐城市在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建设方面,也是硕果累累,文化影响力也日益扩大。作为江苏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盐城的历史文化与其价值需要为人们所了解。本书共15章,近50万字。书稿对盐城历史和文化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结构明确,语言清晰流畅,可读性较强。
-
日本文化通史叶渭渠 著本书系统地介绍和解读了日本宗教、文学、艺术等文化领域的历史演变,以及由这些文化元素凝聚而成的日本国民性和民族精神,并将这些文化的形成与日本政治社会发展有机联系,加以分析和解读。作者从比较视角论述日本千余年与中国交往并融合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以及近代以来百余年与西方交流并调适西方文化的新鲜经验。同时,作者还指出,在日本历史上曾出现过全盘“汉风化”和全盘“洋风化”的思潮,但日本最终分别以“和魂汉才”“ 和魂洋才”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指导思想,构建起“冲突·并存·融合”的文化模式,以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从而创造出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和价值观念。
-
地铁简史凯瑟琳·泽登,让-弗朗索瓦·皮特,西尔维·德梅 著,梁岩 译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