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门史
-
丛林中的映山红陈斌,李明辉著服饰、歌舞是瑶族文化百花园中盛开的一朵奇葩。本书以瑶族妇女的服饰、歌舞为主线,从生产劳动、生活习俗、人生礼仪、文化艺术、瑶山新貌等不同的侧面,采用历史与现实对照的方法,描述和介绍瑶族妇女多姿多彩的人生,力图向世人展示瑶族女性文化迷人的风采。
-
上海江南造船厂工人运动史《上海江南造船厂工人运动史》编写组 编江南造船工厂的工人运动史,在当前中国经济、上海以济腾飞的时候出版,有着重要的意义。本书描绘了几代造船工人的斗争,包含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团结进步,艰苦创业,爱国精神,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的斗争精神,奉献精神,将一代一人传下去。江南造船厂的工人将永远站在时代的前列,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步上一个新的台阶,贡献自己的力量。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制造局,自1865年(清同治四年)建厂至上海解放为止,在旧另整整经历了84个年头。在这一段历史过程中,江南人人建造了各式各样的大小舰船,为发展中国的航运事业和建设海军,作出了卓越贡献。
-
佤族社会历史与文化罗之基著片断:佤族地区的民族构成,民族杂居的情况,是怎样形成的呢?这需要对当地土著居民和后迁来的民族的历史加以探讨,方能说明。在佤族地区居住的上述民族中,人数较多、作用较大的有佤族、傣族、拉祜族和汉族;布朗和德昂则与佤族属同一语族,有同源关系,历史上也难以把他们分开;其他民族人数少、作用不大,都是后迁而至的。佤族、傣族、拉祜族、汉族,又是谁最早居于这带地区呢?从现有的历史资料看,佤族及佤德语支各族是当地最早的居民,傣族、拉枯族、汉族是后迁而至的。拉祜族属藏缅语族彝语支,与彝族、纳西、白族、傈僳等有同源关系,原为古氐羌族系的一部分。在秦汉之时便居云南,与当时所称的“昆明”有族源关系。唐代南诏之时,有所谓东梵鸟蛮和滇东37部,拉枯族大概属鸟蛮的一支或37部的一部。其后经民族迁徙,元明之时今临沧县地的勐缅,属于拉祜族的一个重要分布区。彭桂萼在《西南边城缅宁》写道:“缅宁(今为临沧)是改土归流以后取定的较文雅的学名。在这以前,这个地方的土名是叫做孟缅或猛缅。所谓孟缅或猛缅,都是摆夷(今傣族)所定的名称。因为在五百年以前(当元末明初)这儿的土著民族是黄倮黑(今拉祜族),开辟这块土地的头目步倒募,也是倮黑族的一个小首领。五百年后摆夷由猛卯(今德宏瑞丽)迁来,做了政治上的土官,二百年来汉人又由省外移居此地,掌握了各方优势。于是土著的倮黑才同化迁徙,渐渐减少下去。摆夷称坝子为猛,叫倮黑为缅。猛缅……即倮黑坝的意思”。又云“缅宁这地方遥为益州永昌诸郡地无疑。蜀汉孔明南征,驱滇省腹夷深布于西南边地,中土文明向滇僻作一度大量的倾入。不久梵氏崛起,历晋隋至唐,而大蒙南诏王国勃兴,缅宁一带属银生郡。宋时段氏继建大理国,缅宁属永昌郡,为濮蛮孟佑也。……元末明初这段时期当中,倮黑步倒募因游猎东来,始开蛮乃村,继展至中东诸部。旋有派蛮、派闷兄弟由南北来,住缅翁,与步倒募亲善,开圈猎。由步派联合向猛卯安抚司求管理,乃委刀判三为猛缅土目,当时明宣德年间。”①猛缅或缅宁(今临沧)元和明初曾是倮黑(拉枯族)的主要居住地。后因反抗民族压迫,多次被镇压,方于明清时期自缅宁向西南迁徙,迁到双江、澜沧、耿马、沧源、西盟、孟连等地及其以西缅甸境内。有关这方面的情况,也有调查和记载。如云:倮黑“分布很广,曾为缅宁这块土地最初开辟人。五百年来,受了生存竞争的铁则所淘汰,有的避入深山峻岭,有的迁往边远穷荒。清末双江上改心两次叛乱的倮黑,大半都是由缅宁迁移去的。目前还留居缅宁的,已较摆夷还少。”②拉祜族“汉晋时期他们主要居住洱海流域,唐以后又继续向南迁徙,直到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的两百年间,才最后定居澜沧江的东西两岸,大体形成今天的分布局面。”③“孟连拉枯族是十八、十九世纪从临沧、澜沧迁徙而来。”④后记:后记在祖国大家庭里,佤族是人数较少的民族,但它的历史却很悠久,源远流长,社会发展特点比较突出,建国后的发展演变也较曲折亦具特殊性。因此,愈来愈引起较多的人们对它的关注和调查研究。解放之初,由于佤族在社会和民族关系上反映出的特点,其分布区又处于中缅南段未定界,党和政府就对佤族进行了较多的调查研究,写出了一批调查资料。1956年全国人大民委组织了八个少数民族调查组,分赴全国各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调查。其中云南少数民族调查组就把佤族列为调查重点。从1956年至1958年,共调查整理出来的佤族社会历史材料达一百万字。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发表了不少有关佤族的研究论著。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作为国家重点项目的《佤族简史》、《佤族社会历史调查》、《西盟佤族自治县概况》、《沧源佤族自治县概况》、《孟连傣族拉枯族佤族自治县概况》、《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概况》、《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概况》,有田继周、罗之基合著的《西盟佤族社会形态》等等。对佤族的调查研究,虽然取得了如此重大的成果,但因编写时的时间限制和某些规定,在某些方面却研究表述的不够,材料使用也不充分。基于这种情况,我便产生了撰写一部较详细的佤族社会历史与文化的构想。目的在于使更多的人进一步了解佤族,有利于佤族的建设和发展;也想为佤族的后代保留一部资料丰富翔实反映佤族社会历史与文化全貌的专著。这是很有历史意义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意义将愈来愈明显。这也是我撰写本书的动机和愿望。还有一个原因,是出于我对佤族的深厚感情。这种感情是长期建立起来的。早在1952年我就学于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为学习佤语1954年到沧源佤族地区贺南寨生活将近一年。1956年转入本院历史系民族学研究生班学习历史学和民族学,也侧重对佤族社会历史的研究。1958年参加了云南民族调查组,经常去佤族分布各县调查。后又参加《佤族简史》、《西盟佤族社会形态》和《佤族社会历史调查》的编写和编辑工作。可以说,在我一生的学习和研究生涯中,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是用于对佤族的调查研究,佤族地区也成了我的第二故乡。确定撰写《佤族社会历史与文化》之后,一方面清理我多年调查积累的第一手资料,也认直学习、吸收其他同志的研究成果。同时我又多次到佤族地区作补充和专题调查,并对一些重大问题作深入研究。经过数年的努力,1991年写出初稿,又经修改,1993年写出定稿。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曾得到杨堃、田继周先生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感谢。从五十年代以来,我曾十多次到佤族分布各县调查。在历次调查中,曾得到西盟、沧源、孟连、澜沧、双江、耿马、永德等县的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及同志们的热情支持。他们先后抽调佤族妇女干部叶巴拉、杨美玲、李香、赵丽平、刘志琴、魏那妹等同志协助我下乡调查,并在各方面为调查提供有利条件。在本书出版之际,特向他们致以衷心的感谢。作者1994年8月28日于北京本书前言序我与罗之基同志相识,是1957年,当时她还是中央民族学院研究生班的学生。1958年,她参加了云南佤族社会历史调查工作。1959年她研究生毕业后,分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一直从事云南佤族、拉枯族、布朗族的调查研究。由于她学过佤族语言,她的调查研究重点,则在佤族。佤族在我国有35万多人,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边地西盟、沧源、孟连、耿马等县,与其相邻的缅甸境内也有分布,估计约30多万人。佤族社会很有特点,在云南的历史发展中也具有一定的地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或者说五十年代以前,西盟地区的佤族还处在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社会阶段,它的原始农村公社、家长奴隶制、私有制和各种剥削关系产生的初期发展,都保存比较完整,它存在着较浓厚的原始宗教信仰和基于这种信仰而残存的猎人头祭鬼的习俗,也引人特别注意。沧源大部分地区的佤族,已从原始社会过渡到阶级社会,并在当地傣族封建领主制的影响下,形成了封建领主制的最初形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班洪地区的佤族,即“班洪王”统治下的佤族。由于佤族社会颇具特点,曾引起许多学者的注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为了加强对佤族地区的了解和民族间的团结,为了佤族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对佤族社会历史进行了多次的社会调查和研究。从1956年开始,全国人大民委组织的少数民族调查组,下到少数民族地区,对全国少数民族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1956年和1957年,我作为云南少数民族调查组佤族分组的组长,也到了西盟地区。1956年至1958年,佤族分组共整理出20多篇调查报告,铅印出100多万字。我也单独写了《马散大寨历史概述》。在以后的调查研究中,又发表了许多论著。其中值得提出的有作为国家重点项目的《佤族社会历史调查》、《佤族简史》,田继周和罗之基合写的《西盟佤族社会形态》等书。罗之基同志除了参加佤族分组的调查研究,参加以上佤族专著的编写工作之外,八十年代以来又多次只身到佤地区进行补充调查和专题调查。整个计算起来,她到佤族地区调查有十多次,有些调查是相当艰苦的。例如,她在进行佤族姓氏调查时几乎跑遍了西盟佤族的大小村寨;在对澜沧雪林地区佤族进行调查时,也跑遍了该地的主要村寨。她在比较全面地掌握佤族资料和研究问题的基础上,经过几年的努力和反复调查研究与修改,于1993年写出约35万字的专著《佤族社会历史与文化》。本书吸收了她以前及其他同志研究的成果,但却比以前任何有关佤族的论著向前发展了一步。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对佤族历史的阐述更详细系统,说明了一些难点;二、对佤族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演变的一些重大问题,充实了材料,论述得更为明确细致,并结合社会发展比较好地阐述了佤族姓氏的产生和演变;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佤族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用了相当多的篇幅加以阐述,这也是以前的论著所没有的。总之,本书资料丰富翔实,论点明确,有较高的学术和现实价值,是研究佤族社会文化发展的难得的一本综合性的专著。在本书出版之际,罗之基同志请我作序。我很高兴承担。希望本书的出版对我国民族学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是以为序。杨堃1994.8.24
-
天朝的崩溃茅海建著我不像许多人那般幸运,他们在历经苦难完成一部著作后,可以长舒一口气。自1992年年初起,我推开一切,整整两年,尝到了著书人都经受过的酸苦辣(没有感到甜),终于完工时,望着案上厚厚一摞文稿,心中没有一点轻松的感觉。一、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这与已经完成同一使命的国度,比如日本,是大不相同的。它本身就是一个不让中国人轻松的课题。然而,历史研究排斥感情的羼入,强调冷静和客观。我因此也常常自问,我是否真正做到了理智?二、本书号称“鸦片战争再研究”,自然包含着对以往的研究进行批判的意味。就研究的过程而言,当属踩着前人的肩膀往上爬;就研究的结果而言,应是离历史真实更近。然事过境迁,一个半世纪前的人和事,与今有着层层历史隔膜。我居住的地方,名皇城根,与紫禁城仅一箭之遥。从西窗中望去,昔日御花园景山上的万春亭,在夕阳下隐隐闪亮。我在位于紫禁城内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阅档时,因中午闭馆也常常在宫中闲荡,坐在“金銮殿”前的汉白玉阶上遐想。我也去过圆明园旧址,望着那些已无痕迹据说在航空照片上依稀可辨的中式园区。空间距离的接近,常使我感到时间跨隔的缩短。我试图与逝者对话,虽不能心灵沟通,却也增加了对他们心思的理解。尽管现代史学理论已经证明了再现历史之绝对不可能,但求真毕竟是治史者不灭的梦境。三、本书是献给我的导师陈旭麓教授的。14年前,我投先生门下为研究生。他指导的第一篇论文为《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兵力》。自此,我对鸦片战争的兴趣始终未减。毕业后,师生多有交往。他一直鼓励我把这本书写出来,我也暗冀获先生作序。可因工作关系,一直无暇动笔。1989年调入近代史研究所,终有供我支配的时间,导师却已于1988年仙逝。缘此,尽管真正展纸动笔仅两年,但搜集史料、思考问题却已经超出10年。导师为我作基,我却无缘索序。今天,我自序时,心中一直在想,这本书能否让他满意,渴望得到他的批评。可天堂距人间却是那么的遥远……凡此三者,仍感到压在心上,尽管我已经写完了这本书。我等待着读者的批评。我的同窗好友潘振平,对鸦片战争颇有心得。十几年来,我们多次进行讨论,常常彻夜不眠,使我受益非浅。本书始动手,他又提议两条:日注重人物命运,日解释历史现象。作为中国传统史学体裁正宗的纪传体,有着诸多优长,如何将这些优长揉之章节体中,我因之而探索。由于近代社会新陈代谢,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用当时的观念合情合理地解释当事人的思想和行为,我因之而努力。稿成,他又首先阅读,多有批评。可以说,没有他的帮助,本书不会是此模样。交久谊真,无需言谢,在此记之。感谢武汉大学李少军先生。日人佐佐木正哉先生关于鸦片战争的论文,应是必读之作,可我不识东洋文字。李少军先生为我提供了译文。感谢今日已成同事的郦永庆先生。他是《鸦片战争档案史料》的编者之一。我因抄档有限且未校对,他提供了尚未印就的所编史料底稿,缓我一时之急。感谢同一师门的杨国强先生,阅读了部分文稿。他那提意见的技巧,使我顿然体会出自己的不足。感谢亦为同师的朱金元先生和唐克敏先生,他们的鼓励和帮助,成为我能如愿完工的一大动力。我心中最为感激的,毫无疑问是在我之前作了充分研究且对我颇有启示的诸位先生。因我参考的文献较多,此处无法一一恭录。我已将拜读他们大作的收益,敬录于注释之中。在这里,我还要说一句,请原谅我踩在你们的肩膀上……以上感谢,并无推卸责任的意思。本书的一切错误,当由我个人负责。
-
民族融合·缔造中华陈国灿,何德章主编暂缺简介...
-
云想衣裳花想容张宁,刘文孝著汉族远祖源于中国北方及中原地区,大量进入云南则在明代以后,现大约有2500万人,占云南人口的67%,女性约1237万人,主要分布在昆明及各地州县,与少数民族杂居共处。云南汉族妇女身材多娇小苗条,容颜多清秀明丽,生性勤劳快乐,爱美、爱穿、爱打扮,本书从文化学的角度,叙述汉族女性服饰古老稳定的传统,又展示其现代活跃的变化,从而指出其多元化的特色和发展趋势。
-
追寻不灭的情怀爱君著满族发祥于3000多年前的中国东北地区。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名部建立后金政权。皇太极继位后改族名女真为满洲(1635年),改国号金为清(1636年)。1644年定都北京并统一全国,成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随历史变迁和时势变化而落藉云南的满族现有7000多人。作为满族的女性,她们内心总有一丝永不熄灭的民族情怀,牵动这缕 情怀的就是与她们紧密关联的五彩旗袍、悠悠摇车和奇特的婚俗传统。
-
山花·恋曲·布朗女王国祥著布朗族的先民是古代濮人。布朗 族现今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勐海县、双江县,其他县也有分布。1990年人口为82700余人,女性约占一半,从事山地农业。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本书描述布朗族文化中特色鲜明的花为媒妁、树叶传情、二次婚仪、母子(女)连名、跨境婚姻等奇异的婚恋、习俗,向读者展示布朗族妇女多彩的人生和质朴的品格。
-
自然怀抱中的文面女罗荣芬著独龙族是生活在云南省西北部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只有5816人。由于自然环境的极度封闭,其社会历史发展相对落后,迄止1950年,该民族的经济、生产、生活等仍处于较原始状态。数十来,其社会、经济、文化有了长足发展。《自然怀抱中的文面女》通过“自然之女”、“母性与天职”、“与天地沟通的中介”、“我们家的女人们”几个侧面,展示了传统现代独龙族女性的人格和精神向往。
-
云海中的奇婚女性王清华,史军超著哈尼族是一个跨境而居的民族,在中国境内有125万人,居住在滇南哀牢山、无量山和红河、把边江、澜沧江一带的广大地区。是一个由南下的诸羌部落与北上的夷越部落融合而成的、以山地稻作农耕为主要文化特征的民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本书以细致的社会调查,深沉多情的笔调,通过云南哈尼族妇女奇异的婚恋习俗,生动具体地描述了哈尼族妇女一生中各个重要阶段的生活场景,反映了她们勤劳、本分、光明磊落的人格和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