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
-
蒋介石五大主力兴亡实录张军,宋凯 著华中野战军与整编74师打成平手。张灵甫视为“耻辱”占了些便宜的57旅第二天如法炮制,以山炮和轻、重机枪隔岸打压6师的长枪短炮,以步兵携火焰喷射器强攻淤黄河的滩头阵地,6师只得忍痛撤离阵地,退至涟水城外8里远的韩庄隐蔽起来,寻机再战。57旅便这样跌跌撞撞地攻到了涟水城下。这时候,除58旅被华野第9纵队阻滞于带河镇之外,51旅和整编第28师的第192旅也都齐集涟水城下。华野新四军第2师第5旅和第10纵队不得不分兵把守涟水的各处城门。苦战之后打跑了新四军第6师的57旅正是士气高昂、意气洋洋之时,他们一鼓作气地从西门城墙炸开一道缺口,潮水般地涌进了城内,2师5旅的战士则潮水般地向后退着,退着,涟水城已处在万分危殆之中!事情的转机往往存在于某种偶然性之中。话说城西的高地上,有一座巍峨古老的七层砖塔,此塔高可俯瞰全城,十分宽厚坚固。早在备战的时候,5旅就在塔上一、三、五层安设了3挺重机枪,扫射范围可达全城。正在攻击兴头上的57旅官兵恐怕不曾料到,他们前进道路上会遇到这么一道屏障,一阵弹雨射来,200多前锋部队或死或伤,全部倒在了地上。陈嘘云这时也跨进了城内,被阻在这个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地方的危险他比谁都清楚,而且多耽误1分钟时间,就会多增加一分危险。于是,他将士官、老兵组成“敢死队”,轮番发起冲锋,但除了死伤枕藉之外,砖塔依然不减火力。最后,他令人从城外搬来6门大炮,发疯似的轰击古塔,“足足用了4个小时,打了800发炮弹,古塔的前后左右都中了炮弹,但古塔依旧巍然耸立,塔上的坚强战士继续狠狠地打击敌人。”45年后,《陈粟大军征战记》这样记述这一段史实。这时候,一个悲痛的消息也传到了守军中间:第10纵队司令谢祥军被敌炮击中,英勇牺牲了!谢祥军是湖北大悟人,这是一个从挑夫成长起来的高级指挥员。“为谢司令报仇”的口号顿时响彻了古城涟水!借助57旅攻势受挫之时,新四军5旅整顿兵力,立即转入反攻,10纵分头而进,同样响起了冲锋号,埋伏在韩庄的6师也重整旗鼓、掩杀过来。攻入城门的57旅眼看就要被包饺子,立马撒开步子,溃逃而去。这一仗,57旅和192旅被歼7000余人,华野死伤10纵司令员谢祥军以下6963人,双方几乎打成了平手,但华野保住了涟水,战略上占了上风。自参加内战以来,74师还是第一次碰到这么个硬钉子,虽然在华野所歼的7000余人中,他们仅只2000来人,但他们还是把这次失利当作一次大“挫折”,当作是“耻辱”,他们咬着牙齿,虎视着报复的机会。P86-87
-
铁蹄下的南京秦风 ,杨国庆, 薛冰《铁蹄下的南京:日本侵华的佐证民族屈辱的记忆》辑录的两百余幅历史图片,多从日本军方刊布的画册中辑选而来。尽管这些图片原始的目的是宣传与美化日军的侵略,但仍于不经意间披露了其侵略罪行,记录了无数普通民众在南京沦陷时期的生存与苦难,沉沦与挣扎,屈辱与抗争,同时也留下了大量日伪活动的翔实记录以及市井生活的细节。其中不少历史图片,是读者前所未见的。
-
文武北洋李洁北洋时代可能并非一个颟顸武夫秉政、人文精神沦陷的时代。也许,它是古老中华步入选票时代的艰难废始,是一些大人物意欲让中国融入世界游戏规则的笨拙尝试……作者多年来潜心于寻访北洋人物的故址、遗迹、收集、爬梳北洋史料,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历史”,以崭新的视角、生动的笔触,呈现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期间的政治生态、人物风采……
-
长征英雄的史诗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云贵川”献妙计1935年9月16日,刚刚由红一方面军改编的陕甘支队连续几次向腊子口发起攻击,均因地形不利未能奏效。于是,担任主攻的红4团不得不停下来,重新研究战斗方案。研究的重点是能否组织一支迂回部队,爬上腊子沟口侧面的悬崖峭壁,实施包抄夹击。正当大家苦于找不到办法时,有个外号叫“云贵川”的苗族小战士毛遂自荐,很有把握地说:“在家采药、打柴,经常爬大山、攀陡壁,眼下这悬崖绝壁,只要用一根长竿子,竿头绑上结实的钩子,用它钩住悬崖上的树根、崖缝、石嘴,一段一段地往上爬,就能爬到山顶上去。”顿时,大家用惊奇的眼神望着他。,大家都知道,只要有一个人能上去,1个连、1个营就可以上去。由于事关重大,红4团领导在征得军首长的批准后,决心大胆试验。这时,红4团把能否尽快攻取腊子口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云贵川”的身上。天将黄昏时,团长王开湘率领迂回部队把“云贵川”护送过腊子河,悄悄地向腊子口侧面的绝壁处移动。“云贵川”赤着双脚,腰间缠满了战士们用绑腿带拧成的长绳,手握长竿,迅速到达绝壁下。只见他仰头朝上看了看,把长竿向上一伸,铁钩便紧紧地钩住树根,身子灵巧地攀爬上去,轻盈得像猿猴一样,忽而攀登,忽而停下。越往上,“云贵川”的身影就越小了。他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每个指战员的心。不一会儿,只见一条长长的绳子划着美丽的弧线从天而降,“云贵川”成功了!铆足了劲的红军战士们顺着“云贵川”放下的长绳一个一个迅速地爬了上去。敌人在绝壁处根本没有设防,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红军会从似刀劈的悬崖边爬上来。红4团迂回部队的行动取得了成功。上下夹攻夺险关拂晓,一红一绿两颗信号弹先后升起,总攻开始了。攀上悬崖高处的迂回部队,看准下面敌人没有顶盖的炮楼和阵地,一个接一个地扔下手榴弹。所有轻机枪和冲锋枪一齐开火,打得敌人鬼哭狼嚎。正面部队担任强攻的突击队员们身背马枪,抡起雪亮的大刀,乘势冲向木桥,向敌人左砍右杀。没用一会儿功夫,红军就攻占了隘口的两座炮楼,并向峡谷纵深扩大战果。经过近三个小时激战,腊子口两道防御阵地均被攻破。敌人全部溃散,红军占领天险腊子口。腊子口之战的意义当年指挥腊子口战斗的红1军团政委聂荣臻回忆说:“腊子口一战,北上的通道打开了。如果腊子口打不开,我军往南不好回,往北又出不去,无论军事上政治上,都会处于进退失据的境地。现在好了,腊子口一打开,全盘棋都走活了。”P109-110
-
红军长征的民间记忆朱林鸡汤砂锅我父亲到荥经的一间钢铁厂当会计是1959年的事情了。在离开名山建山公社的山村前,村里已按照父亲的建议把村里各种红军石碑集中到了蒙顶山。他在山村的时间虽不长,但与房东周家相处得如亲人一般,离别时,这份情意更是难以割舍。乡亲们一直把父亲送到山下,年轻的父亲不敢回头,他怕看到乡亲们惜别的目光。等到了县城他才回头望了一眼蒙山,心里叹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机会再回建山公社了。然而,父亲没有想到的是,一年后的一天,周伯背着一罐自己做的泡菜和豆辦从名山步行了一天一夜到荥经来寻找父亲。父亲喜出望外,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见面了。从父亲与名山老乡间的情谊能够体会到当年红军与民众之间的故事。荥经农民收留红军伤员,就像今天影视作品里见到过的情景,在荥经真实地存在,为红军伤员早日康复,乡亲们为战士熬鸡汤,荥经砂锅起了不小作用。在荥经严道的村里至今还流传着老乡收留红军的故事:女红军因连续行军作战,病倒了,只得离开部队,女红军便成为当地农民的“女儿”。主人上山釆药用砂锅熬制偏方,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治疗调养,女红军终于治愈了。由于大部队已开拔,就留在当地开展工作,盼望着有朝一日重返前线。据统计:红军一、二、四方面军经过的长征路上有近万名红军伤病员留住民间。荥经砂锅远近闻名。眼前这条还算宽敞的街面是六合(鹤)乡二组,它是荥经砂锅的正宗“作坊”。因为微雨刚过,地上没有灰尘扬起。大路两旁的房屋是二楼一底带卷帘门的那种固定格式,就连店招都全部采用花哨的喷绘美术字体,但各家门前摆着的砂锅式样却各不相同。路边那家挂着“宪锦砂器厂”招牌的房屋还没有完全竣工,它是当地农民曾宪锦的房子。他家的作坊在店后,标准的前店后坊。50多岁的曾宪锦搞砂器加工已有20多年,1985年前主要生产蜂窝煤炉子,之后便开始生产不同规格的砂锅和药罐,样式虽不够精美,却耐用,每年有1万多元的收入。他挣的钱除了使家里的日子过得顺畅外,还要供养孩子上学,如今大女儿已从雅安农校毕业找到了一份工作。曾宪锦带我们参观了街道后面“严道古城”文物遗址,在这四周是密密的砂器窑子,各种成品和半成品砂器堆积如山,准备运往各地销售。一队的张定康老人今年60岁,他干这一行已有30多年。过去砂器作坊是集体的,改革开放后,各家各户有了自己的作坊。随着竞争的激烈,各家工艺技术也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搞高烧的工艺技术,从选土、碎土、造型到最后的烧制等制作环节越来越讲究。张定康老人通过多年的实践,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烧制风格,开发了属于自己创作的产品,其中砂器花瓶最为出名,造型的式样不同于一般的花瓶,它带有唐代花瓶的风格,但它表面沾附的“二龙戏珠”又有汉代的遗韵。老人说这种全手工的花瓶工艺复杂,单说贴龙形的活,一天时间也只能制一件。他家房子里专门摆放了一张玻璃柜子,陈列着几件老人的精品之作。老伴拿出钥匙,十分谨慎地取出一件,小心拂去表面的灰尘,嘴里说有人曾出价2000元,老汉也舍不得卖掉。P37-P38
-
中国的1948年两种命运的决战刘统本书用历史事实说明从战场到后方,从农村到城市,从生活到经济,从舆论到思想,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让我们回顾1948年中国经历的风风雨雨。如果说1947年是转折的一年,1948年则是决战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中国的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当年下半年连续进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国民党的重兵集团被解放军一个个歼灭,国民党方面完全丧失了进攻的能力,转而求和。共产党则更加坚定了决心,要打过长江,夺取全国的胜利。本书用历史事实说明从战场到后方,从农村到城市,从生活到经济,从舆论到思想,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让我们回顾1948年中国经历的风风雨雨。
-
长征行石仲泉著红军长征是中华民族史和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您要知道红军长征的传奇故事吗?您要感受红军长征的悲壮历程吗?您要体验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吗?您要探究红军长征的重大事件吗?您要破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谜团吗?著名学者石仲泉的《长征行》告诉您:历史,不能遗忘,也不容遗忘。70年前长征擎起的熊熊的革命火炬,没有随着长征结束而熄灭,它一直在中国人民的心中炽烈地燃烧着,随着历史的发展将会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作者利用五六年的时间,重走了红一、红二方面军的全部长征路及红二十五军的部分长征路,对主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地、重要历史人物的重大活动情况作了深入细致的探究和分析。本书记述了沿途的民风习俗、礼仪服饰、饮食特产等,汇集了大量第一手珍贵图片。
-
把东条英机送上绞刑架的中国人梅朝荣东京审判这页历史,虽然翻过去了近60年,中国和世界的形势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及各种友好往来也不断加深,和平、正义的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值得巨人高度警醒的是,当前,日本政治明显右倾,屡屡出现修改历史教科书、政要参拜靖国神社、武装力量为突破战后日本的和平主义“藩篱”而一试再试……作为有侵略战争“前科”的日本的这种变化,必然会对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各种政治力量竞争的主战场——亚太地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而,阻遏日本社会右倾势力,防止日本复活军国主义,是日本人民和世界各国的人民的共同愿望与责任。 ———— LX
-
永恒情谊苗晓平著再过四年多时间,人类就进入21世纪了。我们正处在从20世纪到2l世纪、公元1000年到公元2000年的百年、千年之交时期。历尽沧桑的中国人民,都在回顾神州大地的历史巨变,瞻望和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中国在20世纪的前半个世纪,遭受着帝国主义侵略者的蹂躏,人民受着深重的苦难。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她就带领各族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经过千百万人的英勇奋斗、流血牺牲,夺取了民主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0世纪的后半个世纪,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曲折的探索,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使社会主义红旗在东方这块古老文明的土地上高高飘扬。在20世纪的100年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跨进了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时期,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
-
民国十五疑案张宏、张晨怡民国时期,暗杀不断,危机四伏,悬案迭出,扑朔迷离,给那段历史留下了许多至今仍无法破解的谜团。本书从中遴选当时最具影响的十五宗重大悬疑案件,勾勒背景,解剖人情世故,力图在最真实的历史背影下复原事件的本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