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
-
中国启蒙运动(美)舒衡哲 著,刘京建 译《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英文初版出版于1986年,1989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中文初版。舒衡哲女士1979-1980年曾作为首批美国留学生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当时她访问了时仍在世的“新青年一代的知识分子”:许德珩、俞平伯、叶圣陶、朱光潜、冯友兰、金岳霖、张申府和梁漱溟,也访问了诸多“五四”那一辈所教导出来的学生们、当时六十多岁的知识分子。在序言中,她最后说:“我领悟到了我十年来始终未曾真正掌握的‘五四运动’的意义——只要专制、官僚和教条主义的思想仍然盘踞在政治领导人和民众的脑袋中,启蒙运动必将在中国继续发展下去,无论路途是多么的曲折,代价是多么的高昂。”
-
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张朋园本书以“立宪派与辛亥革命”为题,拟探讨立宪运动对革命之影响及立宪派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所涉范围有下述各点:一、从事立宪运动的知识分子,何以态度温和,或与其出身背景有关;了解立宪派的出身背景,而后可以了解其温和态度之由来。二、立宪派人士既以立宪政治为理想,此一观念得自何人之倡导,并用什么方法去求其实现?三、在从事于实际活动中,立宪派的遭遇如何?此一运动所产生的影响如何?四、立宪运动是一个失败的运动,何以失败?是立宪派自身组织的不健全,抑或是统治者的反对阻挠,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五、立宪派人士失望之余,心理上的变异如何?是否转向同情革命?六、辛亥革命发生之后,立宪派人士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他们是积极赞助还是消极卷入,或别有利用革命的企图?本书探讨立宪运动对革命之影响及立宪派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著者用政党原理去分析立宪派的背景、信仰、组织,用群众运动的眼光去剖视他们的群众基础和活动的方法,及其所发生的影响,用群众心理推测他们的心理变异。对于他们卷入革命之后的活动,则以个案研究方式,探讨他们对革命反应的类型。
-
南京浩劫(美)张纯如 著,杨夏鸣 译《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的作者实地采访多位大屠杀幸存者,并佐以大量历史档案、第三方当事人的日记和书信,多视角回溯了南京大屠杀这一被遗忘的历史事件。书中讲述屠杀发生时“中国人个体的故事:失败、绝望、背叛和幸存的经历”以及那些冒着生命危险帮助中国平民的西方人士的故事。并在书的最后部分探讨了某些势力意图将南京大屠杀从公共意识中抹去的行为。作者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中关于大屠杀历史部分时,“将所有的回忆拼凑在一起,鉴别每一个人描述的真伪,通过这一进程,在主观和自私的认知迷雾中,去伪存真,对所发生之事得出一个更为客观的结论”。本书并非单纯地对屠杀暴行进行罗列,而是在历史的基础上对人性进行探讨。正如作者所言,本书旨在“了解该事件的真相,以便汲取教训,警示后人。”
-
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郑大华,邹小站 主编本书探讨传统思想在近代中国的转换,涉及元典精神、内圣外王理路、经世思潮对近代思想文化的影响,清代理学与汉学在近代的演化,留学生与新儒学的关系,清末的文化大变局、传统学术体制的变化,章太炎的尊荀思想、康有为的构建“新学”等等,此外,也深入探讨日本自由主义对近代中国思想的影响。本书内容丰富涉及传统思想近代转换的诸多方面,为集中探讨此问题的高质量的论文集。民族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思潮或者说是思想趋势,不仅深刻影响着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进程,也对中国近代思想及各派思想的代表性人物产生过重大影响。同时,民族主义话题也是近些年来国际思想界、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研讨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对于理解中国近代历史和中国近代思想史,对于认识当今世界和中国的民族主义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书的27篇文章分别就民族主义的概念与思想内涵、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思想来源、历史生成、发展脉络、类型特点,以及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的历史与思想,尤其是与近代中国的激进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思潮之间的互动关系,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评价、中国近代思想家的民族主义思想与活动、一些重要报刊的民族主义思想倾向和主张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许多观点都是发前人所未发,给人以思想的启迪。这是一本高质量的全面系统探讨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的学术论著,值得一读。
-
戴逸自选集戴逸 著《戴逸自选集》主要介绍了历史学和历史理论、清前期史事和人物、近代史事和人物、爱国主义和文化等内容。
-
一九一0年代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国史研究室,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1910年代的中国,是中国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发生激烈变动的10年。在这10年间,持续两千多年的王朝帝制宣告结束,千百年来不曾变化的文言文被白话文所取代,长期为士大夫所尊崇的“孔教”成为被打倒的对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其中的任何一方面的发展变化,均可以留存于史册,并可为后来学者所长久探究。《一九一0年代的中国》即以“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这两个“突变”之间的1910年代的中国为研究对象,以新的视野和角度,对其予以综合考察,探究其前后脉络,理清其演进过程,知其然及所以然。相信这样的考察,对于我们认识20世纪前半期中国社会的变迁,会有所帮助。
-
晚清国家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政治史研究室,等 编1840~1911年的晚清史,是中国历史上千古未见之大变局时代。它既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走向崩溃的时代,也是中国开始从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时代。本书是2006年8月25~27日在苏州召开的首届“晚清国家与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的论文集,书中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具体揭示了在晚清71年里中国国家和社会所发生的剧变及其动因,对于我们更好认识晚清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及其复杂性,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
改良与革命(美)周锡瑞 著,杨慎之 译作者系20世纪60年代后成长起来的美国历史学者的新的一代,在撰写《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之前,作者用了两年时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资料,在英国和日本查阅了辛亥革命前后的外交档案,并摈弃了以往美国某些权威性中国近代史著作中的传统价值观念,对两湖地区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状况,进行了比较客观和深入的探讨,从经济利益得失的角度,分析了社会各个集团政治情绪的变化,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作者在此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值得重视的研究成果,并广为学界熟知。
-
决战冷杰甫解放战争是二十世纪中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国民党及其军队进行的决定中国前途的一场决战。 这次战役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决战:解放战争实录》对这场规模浩荡的战争进行了全面的描述。
-
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英)方德万 著;胡允桓 译以往欧美学术界在论述抗战前夕和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政府的作用时,多采用“史迪威模式”,把目光更多投向中外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本书作者认为应从中国社会本身来寻求答案,为此,在翻阅爬梳了大量原始档案和文献的基础上,对此项课题进行重新研究,提出了不少新看法,供中国学界和一般的文史爱好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