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
-
在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起点张德旺 著本书从内容上大体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总体研究,对五四爱国运动的国际背景、发展中心、主力军、领导权以及新文化运动的下限、主流、学说传播等问题进行探讨。二是政派研究,就五四运动中最具影响力的四个政派在五四运动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作了初步探究。本书可作为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工作者、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参考用书。
-
汉口的租界周德钧 著《汉口的租界:一项历史社会学的考察》不是一部关于汉口租界的历史著述,更非关于汉口租界的“小说家言”,作为一篇有关汉口租界的文化“游记”或“心得”,或许更为确切。书中具体包括了:华洋分界与华洋混融、汉口租界的收回与改制等内容。 怀着这样一种心情,笔者试图对汉口租界作一番系统的探访,本着史家“实证”的原则,全面追溯汉口租界的原委始末与发展兴革的历史过程;尽力观察到一个真实的汉口租界。更多的时候,笔者可能是以一种文化观光者的眼光,将聚焦点更多地投向作为“特殊文化空间”的租界。通过对汉口租界的物质文化景观、社会生活、人口构成、社会行为、社会心态等方面的逐一探寻,力求展示租界作为一个“历史文化空间”的品行与特质,并将租界从“异质文化空间”到“边缘文化空间”的演变过程揭示出来。通过租界这个文化个案,向读者展示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从对立、冲突到接纳、融合的互动过程。进而为今人的“文化态度”与“文化立场”提供一个历史的范例——弱势文化怎样去面对一种强势的文化,怎样在一个强势文化面前保持自己的个性与尊严,同时又不故步自封,以开放的胸襟去进行文化创新,在学习、适应、创新的过程中完成文化强弱之间的地位转换。基于这样一种趣味,《汉口的租界:一项历史社会学的考察》描述的重点是“华”“洋”之问、中外之间复杂而多维的互动关系,以“华”“洋”关系这根主线串起汉口租界近百年的发展变迁轨迹。
-
当年那些事《档案春秋》杂志社 编此书编辑、付梓、出版之时,我们伟大祖国正经历盛世送别奥运、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迎接建国六十周年大庆、筹办世博会召开。这些举世瞩目的事件都将被一一记录在册,成为永久的历史记忆,成为人类攀登文明高峰的标高。作为肩负着保存历史记忆、传承文化重任的档案工作者,在欣逢盛世、共襄盛举的同时,谨以此书的出版作为献给伟大祖国的礼物,祝愿她更加繁荣昌盛。本套丛书汇编了由上海市档案局主管、上海市档案馆主办的《档案春秋》杂志三年来的精品文章,它们勾勒出一段段“不平,凡人的平凡事,平凡人的不平凡事”,还原了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命运——那些老档案,第一手的资料,从中挖掘出人生百态、世纪风流,供大众品读;记录片式的人物和事件回放,旧闻轶事,自是纳尽悲欢离合、坎坷曲折;从“旧闻”中寻找“新闻”,展现一幕幕真实的历史场景。仔细品读这些文章,档案文化的意义跃然纸上——真实、内幕、可读是它主要的美学特征;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是它区别于其他文化类型的重要依托;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档案信息的知情权,充分展示档案与社会、历史、人生的密切联系,是它所追求的核心价值;直击历史瞬间,注重亲历、亲见、亲闻,兼具轻松阅读和史料收藏双重价值,是它所要实现的社会历史需要记忆,文化需要传播,文明需要传承。在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档案文化的重要性愈来愈为社会所认同。众所周知,档案所负载的信息资源是全社会最可宝贵的历史记忆,对于维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真实面貌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而作为档案文化的维护者和传播者,我们有责任做得更好。在这方面,《档案春秋》本着“依托档案资源、构建档案文化、展现历史原貌”的宗旨,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展示了档案文化的软实力,真正做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满足了国内外广大读者对档案信息的文化需求。
-
民国军阀派系陈贤庆 著大小军阀集团合纵连横,在民国版图掀起狼烟阵阵。派系此消彼长,事件勾连交错,各个军阀的流变、发展和结局,娓娓道来。众多重要将领的浮沉,军阀众生相和斗争史,且听分解。
-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邵雍 著《中国近现代史专题》所收近40篇文章主要依据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和相关档案资料,对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辛亥革命、北洋军阀、五四运动、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进行了纵向的个案研究,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社会、文化教育、对外交往等横向专史的领域,突出了反帝反封建的主题,勾勒了近代社会演变的基本轨迹。全书题材重大、内容丰富、史料确凿、史论结合并且注意到中国近代史上历史人物、团体、政党与外界的互动关系。《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对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辛亥革命、北洋军阀、五四运动、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进行了纵向的个案研究,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社会、文化教育、对外交往等横向专史的领域,突出了反帝反封建的主题,勾勒了近代社会演变的基本轨迹。
-
当年那些人《档案春秋》杂志社 编此书编辑、付梓、出版之时,我们伟大祖国正经历盛世送别奥运、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迎接建国六十周年大庆、筹办世博会召开。这些举世瞩目的事件都将被一一记录在册,成为永久的历史记忆,成为人类攀登文明高峰的标高。作为肩负着保存历史记忆、传承文化重任的档案工作者,在欣逢盛世、共襄盛举的同时,谨以此书的出版作为献给伟大祖国的礼物,祝愿她更加繁荣昌盛。本套丛书汇编了由上海市档案局主管、上海市档案馆主办的《档案春秋》杂志三年来的精品文章,它们勾勒出一段段“不平,凡人的平凡事,平凡人的不平凡事”,还原了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命运——那些老档案,第一手的资料,从中挖掘出人生百态、世纪风流,供大众品读;记录片式的人物和事件回放,旧闻轶事,自是纳尽悲欢离合、坎坷曲折;从“旧闻”中寻找“新闻”,展现一幕幕真实的历史场景。仔细品读这些文章,档案文化的意义跃然纸上——真实、内幕、可读是它主要的美学特征;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是它区别于其他文化类型的重要依托;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档案信息的知情权,充分展示档案与社会、历史、人生的密切联系,是它所追求的核心价值;直击历史瞬间,注重亲历、亲见、亲闻,兼具轻松阅读和史料收藏双重价值,是它所要实现的社会历史需要记忆,文化需要传播,文明需要传承。在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档案文化的重要性愈来愈为社会所认同。众所周知,档案所负载的信息资源是全社会最可宝贵的历史记忆,对于维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真实面貌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而作为档案文化的维护者和传播者,我们有责任做得更好。在这方面,《档案春秋》本着“依托档案资源、构建档案文化、展现历史原貌”的宗旨,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展示了档案文化的软实力,真正做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满足了国内外广大读者对档案信息的文化需求。
-
毁灭的种子(美)易劳逸 著国民党何以失败?这是1949年国民党政权垮台后,一个在国际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也是现代中国发展中一个非常值得反思的问题。易劳逸教授通过国民党自身的各种材料,运用地质学家研究地球形成的方法,摘取若干典型事例,精辟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作者认为,国民党的失败,不是因为缺乏美援,而是由于其自身的弊病和分裂,诸如腐败无能、纪律废弛等等。关于这《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的价值,可以用雷利·桑德兰的一句话来概括:“对国民党失败这一问题的新近研究会由《毁灭的种子》而得以开拓。”
-
来新夏说北洋大家说历史来新夏 等著鸦片战争后,特别是l9世纪60年代以后,“北洋”更具有特殊的含义了。从19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之间,外国侵略者曾连续对中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以求建立他们在中国的统治地位。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情况有所不同,英、法、美各国都改变其方针,想借兵力给清政府,以助其平定国内的“叛乱”;清政府也向外国侵略者表示了进一步依附的意向,不仅拱手让与各项权利,而且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在中央设立了专为与外国侵略者交往和服务的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目的是为了适应半殖民地化形势发展的要求,任务是办理殖民外交,同时管理通商、海防、军务、关税、铁路、开矿、制造军火等事务,实际上总揽了整个“洋务”事宜。
-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金冲及 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这部四卷本大书,从1894年的甲午战争中国惨败写起,历经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国共内战,以及新中国建立后大大小小的社会运动、政治风波,一直写到2000年新世纪的钟声响起。全书立论宏富、资料详实,详略有致,文字洗练。自然,最大的看点还是作者参阅了大量他人无缘与面的内部资料:比如毛周等领导人的会谈记录、一些当事人的未刊日记或口述记录。在许多重大事件、人物评价上,都有崭新的突破。坊间学者把这部书看作某种风向标:作为“官方学者”的“大佬”,作者写了什么,没写什么;写了的具体写到哪一步,提法上评价上有什么新的突破;浓墨重彩的是什么,轻描淡写的又是什么……可以说,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关于20世纪中国历史的鸿篇巨著。它既是作者研究历史50多年的总结之作、心血之作,也是近现代中国史研究方面的大手笔、世纪之作。
-
中国密码(德)弗郎克·泽林 著,强朝晖 译《中国密码:中国崛起对西方的影响》是西方近年来论述中国问题的影响最为广泛的著作之一。自2005年出版后,居德国经济类畅销书榜首达半年之久,此后多次再版,至今仍畅销不衰。在书中,作者弗郎克·泽林(Frank sieren)以中国近代史为主线,详细解读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体系,从而探寻中国崛起的深层次原因。《中国密码:中国崛起对西方的影响》内涵丰富、条理清晰、视野宏大、剖析深刻,是以西方人的视角解读中国的一部难得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