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
-
辛亥革命贵州事典冯祖贻 等主编贵州辛亥革命不仅是全国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贵州近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理论工作者,对贵州辛亥革命的研究倾注了较大力量,是成果颇丰的领域之一。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学术界普遍认为应对贵州辛亥革命的研究作一总结,将数十年来,特别是近30多年来,众多研究者对贵州辛亥革命的整体认识、研究进展、丰富成果,记录下来。汇编成册,以有利于贵州近代史、贵州辛亥革命史的研究推向新的水平。 从另一个角度看,辛亥革命的爆发距今已有一个世纪,贵州辛亥革命的史事、人物和当时的社会状况,今天的读者已多陌生,亦有重新加以介绍的必要,这对年青一代认识贵州的过去,吸取历史经验,开拓贵州的未来,极富现实意义。 《辛亥革命贵州事典》就是为了上述目的编写的。我们打算以史事为“经”,以涉及贵州辛亥革命的组织团体、报刊、书院学堂、武装力量、重要人物乃至工矿企业为“纬”,客观地将贵州辛亥革命的全过程及其间重大历史变动、复杂的人物关系呈现给读者。为了让读者能更进一步掌握贵州辛亥革命的基本研究资料和目前研究的水平、动向,我们将此两项也列入了本书内容。一般需了解贵州辛亥革命史事和相关问题的读者可读本书第一至第七章各部分;若对贵州辛亥革命还想作进一步探求的话,第八、九两章即可进入视野。第八、九两章,本书也只提供探究的线索,要弄清问题真相,仍要按书索骥,进行深入考察。
-
欲望是把双刃剑月映长河 著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也是人类历史上一场惊世浩劫。这场运动历时十四年,死亡数千万人,给了大清王朝致命一击。洪秀全、杨秀清、石达开、李秀成等天国英雄梦断金陵,却成就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晚清名臣的赫赫功业。 一百六十年后的今天,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太平天国:这段有人高赞有人痛骂的历史,究竟是怎么回事儿?落第童生洪秀全,如何摇身一变成一代“天王”?辛亥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又为何自称“洪秀全第二”?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惊世浩劫,这场运动的意义是重建还是破坏? 本书从人·性的视角出发,以人性解读历史,以历史印证人性,生动有趣又真实可信地解读了太平天国运动从萌芽到灭亡的精彩历史,从而揭秘太平天国运动的迷离真相,揭示太平天国前期成功到最终失败的原因所在,以为今人之鉴。 此为第二部,讲述了曾国藩湘军崛起、太平军湖口大捷、天京政变、石达开出走、洪仁开归来、李秀成攻打苏杭等历史事件。
-
广州辛亥年叶曙明 著叶曙明所著的《广州辛亥年》生动地讲述了广州在1911年——这个几千年王朝更迭终结年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视角的生活画面和历史片段,从而表现广州这个民主革命策源地在历史大变局中的地位。前溯晚清变法与启蒙,后沿民初共和与革命。广州的流血牺牲,推动了全国的革命。但当全国各地都响起了独立的枪声时,广州却反而风平浪静,不费一枪一弹地交接了政权,满汉两族民众和平相处,共商前途。发人深省。如果说辛亥革命中武昌起义是海面上冰山的亮点,那么广东长期的启蒙与筹备,一次次的流血与牺牲,关键时刻的坚持与妥协,则是海面下那庞大的基体。《广州辛亥年》就是以详实的人与事来揭示这个故事。
-
长征后记陈虎 著《长征后记:西路军血染大漠一百四十四天》讲述了: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分别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为时两年的长征正式结束。蒋介石调兵遣将,精心组织了“通渭战役”,企图趁红军立足未稳,将红军彻底消灭在黄河以东的狭长地带。战局紧迫,中革军委决定提前发动“宁夏战役”。红四方面军第十三军、九军、五军总计21800人先后渡过黄河,开始了为时144天的悲壮西征……
-
暗杀左玉河 著政治暗杀,是清末革命党人反清革命的一种特殊方式。暗杀作为暴力革命的一种表达方式,在辛亥革命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据初步统计,清末总共发生了50多起暗杀事件,其中比较重大者达19次之多。清末革命党人暗杀风潮的规模之大,暗杀事件之多,暗杀手段之多样,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它不仅对于推翻专制腐败的大清王朝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直到民国初年仍然成为影响时局发展的重要内容,如宋教仁被刺案、陶成章被刺案、陈其美被刺案、廖仲恺被刺案等等。因此,政治暗杀,是辛亥革命中不可忽视的历史内容,是一份很值得后人玩味的宝贵遗产。《暗杀(义烈千秋的壮举)》讲述清末民初革命党人极悲壮的暗杀活动。
-
辛亥革命在辽宁邢邑开 著《辛亥革命在辽宁》主要内容包括帝国主义在辽宁的角逐、民族资本主义在辽宁的发展、民主革命在辽宁的渐次展开、辽宁革命党人响应南方、辛亥革命烈火在辽宁的熄灭、辽宁革命党人讨袁斗争、辽宁革命党人继续革命等。
-
辛亥革命史事长编武晶辛亥革命研究中心 组编,严昌洪 主编,李卫东,汤蕾 编《辛亥革命史事长编(套装全10册)》依据辛亥革命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辑录、排比有关社会背景、革命组织、舆论宣传、武装斗争、政权更迭、清方应对、外国干预和社会变迁以及各种政治派别、各方面重要人物的活动和各地民变等内容之史料,以期反映辛亥革命的全过程及其引起中国社会巨变的历史作用,并为辛亥革命研究提供基本资料。本书起迄时间为1894年11月兴中会成立至1913年9月“二次革命”失败,适当追溯孙中山等革命主要领导人早年事迹。大致根据时间段与资料多寡情况分为10册。本书采用编年体与纲目体相结合的体例。纪事按时间先后系年系月系日,每日下以史事概述为纲,言简意赅;相关史料摘引为目,准确无误。史事无明确日期者,按旬、月、季、年系于当旬、当月、当季、当年之尾,如“上旬”系于当月10日之后, “夏初”系于农历四月之尾, “夏”系于农历六月之尾, “年”系于当年之尾,等。一日多事者,分条列举,首条标明时间,其余各条用△标示。一事之首尾系于首Et之后。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仅列纲文,目文从略:(1)与辛亥革命关系不甚密切如背景者;(2)纲文记述足以说明问题者;(3)仅知史事记载,缺乏详细资料者。多种资料并存者,选录信史;所引史料需加考论或说明者,加编者按置于该条之后,文字较少者则直接在引文中加以括注。本书纪年,统用阳历,后附农历。每年于篇首标明公元年代,加注清帝年号或中华民国纪年及岁次干支。如,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年)或1913年(民国二年·癸丑年)。每日则在公历月日之后括注农历月日,如,10月9日(八月初十日),但某年农历月日首次出现时,括注中加上干支纪年,如,1月5日(甲午年十二月初十日),1月26日(乙未年正月初一日)。所引史料,均注明出处。史料前注明作者(纲目已有交代者或从略)和篇名,史料后注明该篇出处,标明作者或编者、书名、出版单位、出版时间、卷号页码。引用报纸期刊标明报刊名称及出版时间或期数。如引用原文为新闻报道,一般采用在正文开头注明时间及出处。
-
松山战役影像志龙陵县文体局 编松山战役的历史照片主要来源为日军和美军。这本《松山战役影像志》由龙陵县文体局编,力图让这些零散的视觉碎片,还原出广漠壮美而又错综庞大的松山战役,通过父辈家国有危难、生死不思量的影子再次真实、直观地回望这段交织着血与火的民族抗战史,其独特的展示方式、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必将引发心灵的震撼,此书的出版是龙陵县抗战文化研究新的里程碑。
-
碧血丹心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编《碧血丹心:辛亥革命在广东影像实录》从现存广州、香港、上海、北京等地辛亥革命时期的多种报刊和有关文献中选取有关反映广东辛亥革命重大历史事件的图片500多幅,并配中英文对照说明文字。全书共分五大部分:(一)辛亥革命前的广东;(二)孙中山在广东的早期革命活动与兴中会的创立;(三)同盟会在广东领导的反清斗争与广东的光复;(四)广东军政府的施政方略与二次革命在广东的失败;(五)永恒的纪念。全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以镜头特殊的角度,系统地反映广东辛亥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真实地还原广东辛亥革命的历史,是广大读者了解和研究广东辛亥革命比较系统的专题史料,具有一定的学术和文献价值。
-
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编《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增订版)》是在《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的基础上修订、删增而成,篇幅较原书大幅缩小,但将最重要的、近年来新发现的辛亥革命史料作了增补。对学术界研究辛亥革命史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