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
-
苏中七战七捷《苏中七战七捷》编写组 编在新的形势下,需要我们学习和发扬当年苏中七战七捷的革命气慨和创造精神,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研究和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新情况,新经验,从而把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苏中七战七捷》一书的出版,是为了发扬苏中战役的重要经验,缅怀当年英勇战斗的广大指战员和战役的直接指挥者粟裕、谭震林同志。本书包括苏中战役综述、历史文献和当时苏中党政军领导干部的回忆文章,从各个侧面向读者提供了翔实的史料,总结了宝贵的经验,是广大军民尤其是青年一代学习革命传统的生动教材,也是史学工作、党史教学和军事科学研究的珍贵资料,值得认真一读。
-
大长征李庆山 编著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从1934年10月16日红军在江西渡过于都河,直至1936年10月红军三个方面军历时两利会师,中国工农红军三个主方面军历时两年整,行程几万里,其间经过无数次激烈的战斗,几乎平均每天都就有一次遭遇战,经过15个省份,突破10个地方军阀组组的包围,打败或躲过追击的国民党大军,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一支大军及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是奇迹。..本书详细生动地记述了中共在1934-1936政治军事斗争的始未,重现了改写中国历史的22个月,使读者全面了解长征鲜为人知的军事和政治斗争细节。70年过去了,长征那传奇般的英勇精神和坚忍不拔的英雄主义气概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
-
红色印迹夏之明、邹征华赣南地区位于江西省南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央苏区的重要根据地,全红县达13个,即瑞金、兴国、宁都、于都、赣县、会昌、石城、安远、寻乌、上犹、信丰、崇义和南康。作为我国人民军队成长壮大的摇篮,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红色首都所在地,锻炼和培养共和国治国安邦栋梁之材的重要基地和课堂,培育苏区光荣革命传统的沃土,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和南方红军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新四军的红色源头之一,赣南地区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年,为扩大红军和苏维埃政府的政治影响,发动苏区广大民众对革命的支持和回击国民党的反动宣传,红军、苏维埃政府、地方革命武装和革命群众团体,在赣南苏区各地墙壁上书写了大量的宣传标语,绘制了许多漫画。这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独特内容的标语和漫画,是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保留下来的红色印迹,也是中国现代史研究的重要原始资料,属珍贵的革命文物。
-
THE DIARY OF AZUMA SHIRO(日)东史郞2006年的序曲刚刚揭开,一位热爱和平,热爱生命的人便离开了我们。东史郎——这位二战时的老兵,十几年来一直执著地为他的民族和国家所犯的错误默默的做着个人的忏悔。虽然这种声音在一些杂音面前略显微弱,可人们仍能感到这微弱力量的伟大和温暖。因为,他用良心和勇气面对历史和错误,去改过,忏悔,升华。这是一部特殊的、深受世人关注的日记。《东史郎日记》进一步揭露侵华日军暴行,回击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否定侵略战争历史事实。
-
简明中国近代史曹立前 编著本书力求线索清楚、重点突出,史实准确、通俗易懂,以便适应老年人学习的特点。
-
红军长征人物谱刘培一本书从红军长征的回忆录、自传和口述历史等各类文章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了几篇,真实、系统、全面地记叙了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塑造了众多红军领导的英雄形象,生动展现了他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
放眼看长征叶心瑜红军长征到底走了多少路红一方面军长征到底行程多少?1936年斯诺根据访问调查和看了《二万五千里》(即《长征记》)一书,其中红一军团计程总计为一万八千零八十八里。他认为加上全部的迂回曲折,辗转进退,红军自己通称它为二万五千里长征,无疑是走了这么长或更长的路程。由于台湾有人著书对红一方面军长征里程持怀疑态度,甚至认为是斯诺的新闻宣传,实际上没这么多,他还举例说《长征记》中红军自己也不认为有这么多里程。所以,我们还是引一下斯诺当时写的报道,这是很有必要的。斯诺在“大迁徙”一章中这样写道:“红军自己通称它为‘二万五千里长征’,加上全部的迂回曲折,辗转进退,从福建的最远点到陕西道路的西北终端,某些部分的行军者无疑走了这么长或更长的路程。红一军团所编的一段一段的精确行程表显示,它长征的路线总长一万八千零八十八里,折合六千英里——约两倍于横贯美洲大陆的距离——这一数字大概是这支主力部队的平均行军里程。在征途中,他们穿越了一些世界上最难走的车辆无法通行的路径,跨过了亚洲高峻的雪山和宽大的河流。”斯诺的上述报道,说明是红军自称的二万五千里,不是他臆想的。红军长征里程的计算,是有科学根据的。红一军团走的里程,当时是由一段一段的精确行程表显示的;加上全部的迂回曲折,辗转进退,从福建的最远点到陕西的西北终端;某些部队的行军里程。三者一加,斯诺认为“无疑走了这么长或更长的路程”。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程,不是任何人臆想的,确有根据的。过去人们常讲的“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的这句话,仍是人们对红军长征精神的肯定,也是对自己的鞭策。我们花了那么多笔墨,去引述斯诺当年的报道,就是为了我们未经过长征的人,看看红军长征在外国人眼中,特别是当时的外国人眼中,是如何评说的,这是很有意义的。
-
中国通史教程陈支平、陈春声本教程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编撰。重点撰述如下历史过程:中国人和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统一的中国国家形态的形成与发展,中华文明和各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和外部世界联系的形成与发展。这一叙述逻辑贯通全书,系统地表达了对中国历史进程问题的创新性思考。本教程在各有关问题上力求反映学术研究的最新进展,基本完整地把握了传世的与出土的历史资料及其基础研究背景,大量吸收或讨论了相关领域前沿研究的积极成果。在此前提下,各卷作者以其长期研究积累,分别阐述了立论明确、论证规范的独到见解。 第三卷《元明清时期》撰述13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期,中华各民族、中华大一统国家、中华古代文明的普遍发展和传统经济的局部变化,以及19世纪中期之后,中国反抗外部侵略势力并开始尝试向近代化转变的历史演进过程。本卷设立了元时期、明至清道光时期和晚清时期的概述部分,进而对各时期典章制度、社会经济、社会关系、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和中外关系等展开了较为系统又有新意的阐述,力图体现通史与专门史的基本统一。
-
民主与近代中国李华兴1949年参加工作之后,大学梦一上在脑海萦绕。“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终使自己梦想成真。1956年,作为调干生,作者考取了著名的复旦大学历史系。《民主与近代中国》这本自选集,是以近代中国以民主与现代化的追求为主线,从作者近200篇论文和文章中挑出来的。除个别错漏字外,一仍其旧,以存其真。从中,既能少察历史车轮曲折前时的轨迹,也能映现自己坎坷前行的步履。“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比之于人哺养之恩、教师培育之恩,作者的回报也许微不足道,但奉献的毕竟是作者的一片赤城和心血结晶。诚恳地企盼读者不吝赐教,俾能再有寸进。
-
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张海鹏20世纪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来说,是开端的世纪,是转型的世纪,是创新的世纪,也是收获的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是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20世纪中国历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发生了翻覆地的变化。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从传统中国历史学中分离出来,在30—40年代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服务的、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倾向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占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产生,新中国建立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近代史研究逐占了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