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
-
长征的故事高成文 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长征亲历者实录解放日报 编纪念长征胜利70年,采访红军70人,解决日报数十名中青年记者倾情采写的《长征—亲历者实录》一书,今起面世。长征胜利70周年又逢建党85周年。今年“八一”建军节前夕,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就红军长征胜利的回顾和思考时强调: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革命的壮丽史诗,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中国革命史,发扬光大党的光荣革命传统。
-
红军长征草地纪实史小勇《红军长征草地纪实》截取了红军各方面军长征中过草地前后的历史片断。从两河口会议,直至会宁三军会师。重点描述了党中央同张国焘分裂活动进行的有理有节有智慧的斗争。证明了党中央坚持北上这一高瞻远瞩的战略,能够确保三军大会师,赢取长征胜利的重要性。歌颂了广大红军指战员敢于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坚定信念的乐观主义精神、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
铁流二万五张宇中、柳泉长征,其行程之长、路途之险、困难之巨,古今中外,闻所未闻。一种理想、一种信念,像火炬一样,照耀着红军将士,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同心同德,团结互助,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历尽千山万水,冲破无数艰难险阻,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在世界军事史上树立了一座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不朽丰碑。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在上有敌机轰炸、下有围追堵截和缺衣少粮的绝境中义无反顾、前仆后继?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感触颇多。没有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就没有延安宝塔的万丈光芒,就没有天安门上空五星红旗的高高飘扬,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和富强。长征精神代代相传,既照亮了民族和国家的前途,也照亮我们的理想和前程。长征塑造的是英雄之魂、民族之魂。精神上重走长征路的实质不是在于形式上的简单纪念,而是让我们的民族完成一种伟大的精神图腾。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第二次长征。我们现在做到了,也正在做着这样的努力,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纪念。精神上的重走长征路,是用思想走,更重要的是用“ 心”去走,用“心”去掂量这部史诗在今天的价值,用“心”去领悟坚定的信仰对一个当代共产党员的重要性,用“心”去承担一个当代军人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用“心”去悟一个当代年轻人应当树立的坚定理想与信念以及如何磨砺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这是精神上重走红军长征路的真正意义和内涵。长征精神是激励我们永远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应该以红军将士为榜样,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保持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在新长征中创造新的奇迹,书写新的史诗。这是我们创作的初衷和精神动力。《铁流二万五——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实》一书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再现了长征那段波澜壮阔的场景。内容选材严谨,史料翔实,写作风格既规范又灵活多样,具有史学价值、文学价值和收藏价值。
-
1927-1934-共产国际与朱毛红军姚金果为了配合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的教学工作,我们特选编这本文献资料集。本书收集了1927年至1934年间,联共(布)、共产国际有关领导机构和领导人、驻华代表,以及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的会议决议、指示、报告、书信、文章等与朱毛红军有关的内容。阅读本书时,请注意以下几点:一、本书除收集与朱毛红军有直接关系的文件外,还收集了与朱毛红军有关的背景资料,以便帮助读者了解朱毛红军的存在与发展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关系。二、本书所收文件是由外文译成中文、在国内公开出版的文献资料。文件名后标明"节选"的,表明只选取了该文件的部分内容。三、注释一般为原作者和原编、译者所加。凡标明"编者注"的,为本书编者所加。四、原稿中有明显文字、标点等技术性错误的,在选编时作了必要的纠正。
-
亲历长征黄宏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红军经过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攻占过62个县,举世为之惊叹!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它已经穿越时空,成为永恒。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为了纪念这个光辉的日子,编写了本书。为了适应看图时代的要求,还原历史的场景,给人以现场感,从收集到的700多幅历史照片中,选用了500多帧。想来,这样一种图文并茂的形式,一定会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
今日长征路图集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组织编写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状举,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为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面反映当年红军经过地方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推动红色旅游的发展,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繁荣,我们与红军长征经过的省份(按现在行政区划)党史研究联合编辑了本书《今日长征路图集》。本图集编排,以红军长征经过的省份(自治区、直辖市) 为独立单元。本图集编排,顺序为红军长征出发地、经过地、落脚点。由于参加长征的有四支红军队伍,相互之间有交叉,因而在编排顺序上既按时间,又兼顾线路。
-
中国现代化史许纪霖、陈达凯就中国而言,现代化的变迁并非一个简单的向欧美国家的认同过程,亦非面临外侮时的“冲击一反应”过程;它既是古老的历史在新世纪的骤然断裂,又是这一历史在以往的传统中静悄悄的延续。自1800年起的一个半世纪里,在严酷的运作背景之下,中国现代化运动的酝酿、肇始与起步,既有后发展国家普遍遭遇的困境、也存在着中国文明独特的沉重遗产。当历史的时钟被拨到1949年,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但自1800年以降的那段历史的影响却久久不会消散:1949年以后的所有历史都可以在这渐渐远逝的一个半世纪中找到最初的基因和起点。《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1800-1949)自1995年出版以来已经经历了十来个春秋。从1980年代到1990年代初,西方的现代化理论作为一种学术解收的力量,曾经风靡于中国学术界。本书即是在那一特定时期,一群知识分子依据现代化理论进行探索的结果。本书是国内第一本从现代化变迁的角度系统地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著作。它以现代化为指向与核心,从政冶、经济、社会、文化、思想、学术、军事、习俗诸方面重新观察并叙述了1800年至1949年的这段历史,全方位地描述了中国社会这一时期的宏观全景和内在脉络。本书以其视野开阔,结构新颖,立论鲜明,材料扎实,文风从容的特点在专业工作者和非专业读者中获得好评。历史翻过了20世纪,进入了新的一页。本书作为具有探索性质的通论性著作;在学术转型的年代得到了史学界和知识界同仁的肯定,同时也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及其他相关研究必不可少的一本著作。本书2006年的再版,既是对于过去研究的回顾,更是对于未来探索的推动。
-
近代史资料近代史资料编辑部本号刊登有关近代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资料共11篇其中《康有为致梁启超末刊书》对解读民国元年前后梁启超、康有为之间的关系有特殊价值;《癸丑日记》记录了1853年太平军在全国的活动和北伐情况,当时北京官绅纷纷出都惊慌困难情形以及各地官场黑暗和人民反抗情况;《华北蒙疆的鸦片》披露了日本自“七七”事变至1941年间对华北地区鸦片毒品的种植、贩运和吸食,弥足珍贵。
-
晚清中央与地方关系演变史纲楚双志一部清朝268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历史大致可以划分成前、中期(1644——1840年)和晚期(1840——1911年)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国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基本上是稳定的,中央政府呆持着高度的集权和对地方有着绝对的驾驭能力。变化发生在后一阶段。在后一阶段,西方列强的不断侵入和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导致了清王朝的原有国家权力配置体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原来属于中央政府的权力开始下移,从此,晚清中央与地方关系开始生重大的变化。本书是对晚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基本脉络的梳理,给出一个清晰和较全面的关系发展线索。书中从总结清前、中期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要内容、晚清地方势力崛起原因这两大影响晚清中央与地方关系变化的因素开始,按时间及重大事件发展的线索为序依次简要说明了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甲午战后、庚子前后、新政、辛亥革命几个时期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特征。本书进一步深入和开拓了晚清中央与地方关系领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