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
-
微言大义纪陶然 著《微言大义:晚清民国留言簿》以语录为纲,运用《世说新语》式的笔记体,记述晚清、民国一百余年间遗闻轶事、趣谈佳话、掌故趣语。全书共三十九章,八百余则语录,以小见大、采野补正,以生动的语言引领读者走入尘封的历史,感悟沧桑、体味人生。
-
民国了杨早 著《民国了》从武昌举义写到民国成立。历史学者杨早角度新颖,仿佛回到当时历史之现场,发来富有画面感的"采访报道";深入各省革命之细节,描写那些被主流历史遗忘的历史,提醒读者不只是从宏观角度去观望,更要学会从历史支流中凝视。
-
微历史·纷繁民国李书纬 著《微历史·纷繁民国》精心挑选民国历史事件、人物、三教九流、市井风情等。以微博体格式叙写民国原生态的历史风貌。全书共分28个篇章,其中军界逸闻展现民国军阀个人、战争、趣事等;政要的八卦哲学选取民国政要人物的逸闻趣事;名伶趣事则是民国演艺圈的残酷和他们的喜怒哀乐命运;学府韵事则通过清华、北大等民国代表性高校的治学、大师态度来描绘当时学府内情之一斑。全书以轻松活泼、幽默风趣、诙谐自然的笔墨,绕开当前林林总总的正史或狗血史历史著作的写作风格,读来既有正史的严谨受益,又妙趣横生寓教于乐让人忍俊不禁。
-
敌后传奇胡卓然 著《敌后传奇:中日稀见史料对照下的红色抗日传奇》以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展示一个个“游击队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战斗;以中日双方的战史记录,讲述一部“悲壮激烈、可歌可泣”的敌后战场史诗。《敌后传奇:中日稀见史料对照下的红色抗日传奇》作者以近年来发掘的稀有中日史料和国内抗战史料为切入口,借助中日史料互证互照、敌我亲历者的回忆录,图文并茂,重新解读那些代代传颂的有关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民兵的敌后斗争传奇。以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展示一个个“游击队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战斗,以中日双方的战史记录,讲述一部“悲壮激烈、可歌可泣”的敌后战场史诗。
-
虎贲独立师康振贤 著国民革命军第102师铁血抗日,参加了抗日战争中决定民族命运的十次巨大会战,一直在国名党嫡系与杂牌军的夹缝中顽强生存,上万将士阵亡,可歌可泣。虎贲长啸英魂不死102师番号上附着上万阵亡黔军将士的英灵历史终有云开雾散的一天,民族英雄将归来!告诉世人真实的历史,需要勇气和毅力!本书作者十下遵义,八上贵阳,采访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亲访了第102师师长柏辉章的女儿。柏辉章师长是中国共产党遵义会议会址的主人
-
文明梦王天骏 著第一批庚款留美生,出生于科举时代,成长于新旧兼学的潮流中,弱冠之年万里留学,而立之际海外归来,他们崇尚科学,他们博古通今。他们具东方文明的修养又兼有西方文明的人文和博爱精神。他们是新文化运动的弄潮儿,他们是中国现代科学事业的奠基人。《文明梦(记第一批庚款留美生)》以作者(王天俊)祖父王琎日记中的大量原始资料为线索,回顾了庚款留美的历史、第一批庚款留美生成长的道路、他们的海外生活和他们人生奋斗的心路历程。在对庚款第一批47位同学的事业人生的研究中,作者通过对人物共性的归纳和个性的分析,有不少耐人寻味的发现。《文明梦(记第一批庚款留美生)》也通过一个孙辈对于祖父人生的解读,反思了近代中西文明交融的历史,追思了尚未为世人所真正认识的一代优秀中华儿女和他们的再造文明梦。
-
戊戌变法史事考初集芧海建 著戊戌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相关的研究已经很多,《戊戌变法史事考初集》的研究仍能使人耳目一新:大量档案材料的披露,资料来源包括收藏于北京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东京的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台北的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故宫博物馆文献处。重大史实的精心考证与重要场景的细密描述:戊戌政变的时间、过程与原委;中下层官员与民众对变法的建策;张之洞调京主持朝政与机会错失;光绪帝的对外观念;日本政府的观察与反应。旧说的认知、补正与修正,新说的展开、论证与建立,作者集五年半的全部精力于此。
-
长征日记萧锋 著《红色记忆系列丛书:长征日记》是萧锋将军参加长征时期,在那段极端艰苦的岁月里写下的。他记下了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1月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记载了红军二万五千里征程中最为惨烈、最为真实的历史片段,为红军的“战史”填补了空白,是现代青少年学生了解历史、认识革命战争史的优秀读本。
-
拉贝日记约翰·拉贝(John H.D.Rabe),朱刘华 著《拉贝日记(精装典藏版)》是记录南京大屠杀事件最翔实的珍贵史料,所记述的都是拉贝本人的亲历,内容具体而真实。同时,还收集了拉贝当时拍摄的几十张照片,并且每幅照片都有详尽的说明。因此,无论是对于专门研究历史的工作者来说,还是对于广大读者而言,它都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
不确定的遗产余英时 等 著2011 年10 月29 至30 日, 在哈佛大学隆重举办了辛亥革命百年论坛(Conference in Memory of the 1911 Revolution)。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柯伟林(Dr. William Kirby)教授出席论坛并致辞,余英时先生向论坛发来贺信,章开沅先生应邀为论文集题词,袁伟时、张朋园、杨天石、杨奎松、陈永发、黄克武等海内外知名历史学家从历史、文化、政治和法律等角度对辛亥革命及其前后的中国发展进行了深透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