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
-
辛亥革命一百年评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文献与研究》编辑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党的文献》编辑部 编《辛亥革命一百年评忆》由陈晋、孙业礼编著,本书包括《中国近代志士仁人关于救亡图存斗争和辛亥革命的忆述》、《老一辈民主人士关于近代中国救亡图存斗争和辛亥革命的忆述》、《西方列强是如何侵略中国的》、《传教士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活动中的所作所为》、《外国学者关于中国近代历史进程和辛亥革命的评述》等有关辛亥革命的专题论述摘编和研究文章。重温这些论述、研读这些文章,无疑会有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近代的历史,更深地认识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从而更加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振兴中华而不懈奋斗。
-
世纪大审判·1946姚辉云 著《世纪大审判(1946)》内容介绍:1946年,日本法西斯分子的末日降临,对战略国日本侵略罪行的审判,在南京军事法庭和位于东京的运东军事法庭分别进行,犯下累累罪行的日本战犯悉数受到正义的控诉。而在漫长的审判过程中,正义和邪恶也在进行着新轮的较量。这不是一场完全公正的审判,由于种种政治妥协,部分战犯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下场。在美国等势力的包庇下,许多首要战犯也先后被释放。数十年来,日本右翼势力如跳梁小丑般不断制造事端,军国主义也是英魂未散。但历史不容遗忘,那些违反人类道德的丑陋行径注定要被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世纪大审判(1946)》的作者是姚辉云。
-
魂兮归来胡卓然,赵云峰 著著名军史作家萨苏作序推荐,评价道:《魂兮归来:不该忘记的十四年东北抗战》,是一本记录历史的书,也是一本召唤记忆的书,里面记述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刚勇和忠诚。魂兮归来!提起抗战,一般会说八年抗战。而其实东北人民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就开始了抗击日本侵略的民族战争。在长达十四年的抗战中,东北人民先后经过东北军、东北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等不同抗日主体抗日。《魂兮归来:不该忘记的十四年东北抗战》暨全面讲述十四年的东北抗战,爬梳寻找中国人民在东北艰苦卓绝的坚持抗日的英勇事迹。大量历史史实经过作者多方史料的对比考证得以重现,如九一八事变当夜中国人民抗日第一枪在哪里响起?“不抵抗”政策的来龙去脉?江桥抗战的首胜战果、真实的抗联军旗样式等等。
-
决战金冲及 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会战,国军伤亡154余万人,共军伤亡24.2余万人,伤亡人数几乎为6:1多,为何短短142天中,经历了抗日战争洗礼的国方士兵在与经验相对欠缺的共军战争中,如此不堪一击乃至兵败如山倒?理清这一问题,不能不回到两军最高统帅毛泽东和蒋介石身上来,也即他们如何应对三大战略决战。 《决战:毛泽东、蒋介石是如何看待三大战役的》作者金冲及先生多年侵淫党史研究,从诸多史料中,抽丝剥茧,层层推进,逐一分析了毛、蒋二人在面对战局时如何统筹全局、作出判断、布局下子,如何处理战争进程中那些异常复杂而有关键意义的问题,二人的领导能力究竟怎样,后果又如何?相信看完书后,您会有一个满意的答案。
-
上海·爱(美)叶凯蒂 著 杨可 译《上海·爱:名妓、知识分子和娱乐文化(1850-1910)》的作者叶凯蒂以深入而独到的论述,对视觉文本的精彩解读,和大量文字材料的细密梳理,探寻了上海妓女、文人及城市现代性之间的相互影响,细描了中国近代娱乐业的兴起以及它在巨大的时代变迁中所发挥的作用。这一切说明,是人与环境的无心组合而非长官意志或行动,创造出了中国第一个多文化的现代都市。
-
刺客季我努 著《刺客:民国刺杀大案》全面盘点了整个中华民国期间所有刺杀日酋和大汉奸的重大历史事件。季我努学社以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为依托,将抗战期间被义士刺杀的大汉奸无一遗漏地收录在册,条分缕析地梳理了这些重大刺杀事件的来龙去脉、社会影响,以及对中日战局的影响。读罢此书,可以体会中华民族杀身成仁的浩然正气,亦可明了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败类绝不会有好下场!
-
晚清上海史(葡)裘昔司 著 孙川华 译上海的荣耀更多地建立在那场难忘的战争上,亦即太平天国叛乱,结局是,这一帝国被从灾难中解救出来了。在这场光荣的解放战争中,上海扮演了中心角色,但留给它的却只有被忽略与被埋没,令人难以宽恕。而此时外国租界开始飞速发展,在这黄金发展时期,却一直无法解决如此复杂的国际问题。正是基于这个立足点,《晚清上海史》的笔者裘昔司力图呈现这段被认为是上海历史上最具史诗性和趣味性的真实画卷,以满足读者们的长期需求。
-
近世棘途夏明方 著《近世棘途:生态变迁中的中国现代化进程》是由作者夏明方十余年来陆续发表的论文汇编而成,大体上围绕着明清以来中国的自然灾害,从生态变迁与农村市场、灾荒与早期工业化、减灾救荒与政治体制的嬗变等方面展开论述,力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中国现代化艰难崎岖的进程。《近世棘途:生态变迁中的中国现代化进程》对自然灾害之形成机制的人文化思考,对近世中国农村市场变迁之路的异样辨析,以及对中国救荒机制系统深入的阐释,对推进相关领域的研究当不无裨益。
-
惨胜马振犊 著《惨胜:抗战正面战场大写意》主要记述并评论了抗战正面战场的史实,如华北战场、“八一三”上海战场、鲁南战场等,分析了以“湘北大捷”为代表的进入相持阶段后的正面战场的作战特征。书稿语言通俗流畅、条理清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作者在资料利用方面,广泛运用、认真吸取各家的研究成果,力求做到充分、真实,大量利用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光藏档案,包括已公开出版的和尚未公开出版的,并充分利用了大量台湾出版的有关抗日战争的档案和其他各种资料,使得书稿内容详实准确,具有“人无我有,人详我略”的特色。在对具体战役的描写上,常采用“跳出圈外”的方法,即从战役之外写战役,从政治、外交及当权者的思想观念角度写战役,力求写出新内容,写出新意。 《惨胜:抗战正面战场大写意》虽然之前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1993年出版过,但此次再版,作者在之前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完善,精益求精,使得内容更加准确耐读。
-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孙中山基金会,澳门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编《孙中山与辛亥革命(上下)》编著者孙中山基金会等。本论集是2011年9月孙中山基金会与澳门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为辛亥革命百周年纪念联合主办的“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国际学术研讨会参会论文的结集,其中收录了80余篇两岸四地及国外相关学者的论文,内容涉及孙中山思想、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思潮与历史事件、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及影响、历史人物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研究现状与回顾五个方面。该论集无论是资料发掘还是思想观点都呈现出一定的前沿性和创新性,颇具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