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
-
清史史料学冯尔康 编著《明清史学术文库:清史史料学(套装上下册)》主要表现之一在对清代文献的个案研究,比较深入具体说明它们的史料价值,例如详细介绍清朝的“引见履历档案”:从引见制度说到履历档案的形成,“一史馆”所藏的履历档、整理编目和利用情况,它所反映的清朝任用官员制度、实行状况及与朝政的关系。又如为交代“书画”图书的史料意义,在一般性的说明之外,比较细致地绍述康熙帝、乾隆帝祖孙先后撰著的《御制恭和避暑山庄图咏》一书,借以明了康熙帝建立避暑山庄的原因,山庄的面貌,康熙帝喜好游猎的性格及与理政的关系,乾隆帝的继承康熙帝事业和法祖的方针。另一个表现是对清史专题研究进行各种文体史籍的综合介绍。
-
康熙私访李滨声 绘,连丽如 述,贾建国 整理《康熙私访(插图典藏本)》以康熙微服私访、体恤民情、惜才爱才、惩饿肃贪情节,塑造了开明有为、有个性、富于人情味的一代英雄形象。语言生动传神,情节曲折有致。
-
顾诚著作全集顾诚 著“顾诚著作全集”汇集了已故历史学家顾诚先生毕生明清史研究的成果,包括《南明史》(上下册)、《明末农民战争史》、《明朝没有沈万三——顾诚文史札记》、《隐匿的疆土——卫所制度与明帝国》、《李岩质疑——明清易代史事探微》。其中《南明史》和《明末农民战争史》是顾诚生前面世的两部专著,前者曾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后者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后三册主要收入他在明清易代史事、明代的疆土管理体制、卫所制度等领域的文章,以及在钩沉史料、严密考证的基础上所撰写的文史札记、随笔等。顾诚先生治学谨严,视学术为生命,是当代考实之学的杰出代表,其学术成果和历史结论在明清史学界具开创和奠基意义。
-
坦然面对历史的伤马勇 著《坦然面对历史的伤:重述1840~1911年故事》是社科院马勇教授关于晚清史的总结性著作。作者怀揣着温情和敬意,从重新思考中国现代化的视角出发,叙说长远看五口通商是一个“双赢”的结果,洋务新政确立的中体西用富强道路并不错,光绪帝推动改革并非想象那么难,八国联军是来拯救外交官和教民的,清政府废除科举并未使革命党人增多……报以坦然和善意,以期可以重新理解一个国家曾经走过的路。
-
看了明朝就明白王春瑜 著,金生叹 注西方史学家认为要了解中国,首先就要了解中国明朝——明代是中国历史中的一个富矿,它不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鼎盛期,也是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市民社会的生长期,《人民联盟文库:看了明朝就明白(历史类)》深入其中进行发掘与分析,它是怎样由兴盛走向衰落?不仅能让读者看到一个特点鲜明的明朝,同时,对今天的社会也有不小的借鉴意义。
-
清华元史·第2辑姚大力,刘迎胜 主编《清华元史(第2辑)》由清华大学国学院主办,收录元史研究文章17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是国内元史研究最新成果的集体显示。
-
三国史研究张大可 著本书是建国以来第一本三国史研究个人专集,初版于1988年,收文24篇,受到社会好评,故再次推出,增文两篇,共26篇。每篇一个专题,评人论事,理据充分,新意迭出,处处闪耀作者论史的思想光芒,26篇专论,分为六组,从不同的侧面较为系统地探讨了三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问题,着重探讨了三国鼎立形成的历史原因,突出魏吴对峙的主线,评述了三国时期主要历史人物的贡献,形成一家之言。本书还对建国以来学术界研究三国史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如何突破三国史研究的意见。本书行文流畅,雅俗共赏,不仅可供史学界和广大读者阅读,而且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历史本科教学参考书。
-
《春秋》《左传》今读张惠民 著《春秋左传今读:人间一度春秋》是在课堂上领导学生阅读《左传》这部经典著作时用的讲稿,他用更接近“通史”的叙述方式将这部编年史的著作进行了重构,并用现代白话文的语言形式将其叙述出来,但保留了原作者的思想视角和具体观点,同时也将原作的整体思想面貌和丰富的具体内容全部包含在自己的这部学术著作中。
-
帝国的兴衰刘德增著从秦到东汉,441年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值得回味的内容。每当我们打开中国历史,那一段历史总会吸引我们的目光,令我们流连忘返。秦汉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使“秦”、“汉”成为影响巨大的名词。夏曾佑说过这样两句话:“有为汉一朝之皇帝者,刘邦是也。有为中国二十四朝之皇帝者,秦皇、汉武是也。案中国之政,始于汉武者极多。”在这册小书中,我们从秦汉历史的关键点——关键事件、关键制度与关键人物入手,解读秦汉441年的历史。
-
秦朝那些事儿昊天牧云 著从秦国的始祖写起,一直到大秦帝国的衰亡。秦朝的始祖伯益助大禹治水有大功而得“赢”姓,之后,成为夏朝高干,夏末投奔商汤,再次成为商朝的贵族。周灭商时,沦为草根。从最底层干起,逐步做大做强,经过数代经营,在周王朝东迁之后,终于成为一方诸侯。至秦穆公时。赢秦统一西部,扩地千里,开始与中原诸侯分庭抗礼,成为当时的超级大国之一。而后,广揽贤才,以关中为基地,兵锋直指中原,以奇计与铁蹄相结合,最终横扫六国,兼并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然而,干戈未息,暴政又起,只十五年大秦即失其鹿,以致一夫作难,三世而斩,千秋万代帝王之梦,毁于一旦。本卷从春秋末期写起,直到秦昭襄王时代。秦穆公之后,秦国进入一个长期的中衰过程:共公黩武,国力耗尽;桓公为政,麻隧惨败;吴越崛起。哀公复楚……百余年问,大秦帝国人才凋零。国势日蹙,西部霸主,雄风不再,至简公即位,励精图治,然而为吴起所败,秦几灭于魏文侯之手。幸得献公改革,西部强国,方始复苏;孝王即位,商鞅变法,帝国中兴,人才云集,强凌诸侯,终成诸侯最强大国。全书承上卷风格,以秦国为主线,穿插周边国家的兴衰起伏,把当时诸侯争霸、弱肉强食的战国生存法则写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