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
-
三国史张大可 著张大可编著的本卷《三国史(第9卷)(精)/张大可文集》分为上、下两编,以及两个附编,三个附录,收入文集为第九卷。正文上编,“三国鼎立的形成”;下编,“三国对峙归一统”。这是由两本书合成,即《三国史》和《三国十二帝》。《三国史》,于2003年在华文出版社推出,前身是中国青年出版社于1995年出版的《中国小通史》中的一册,书题《三国》,也是笔者首次把三国鼎立的历史作为一个断代来论说的尝试。《三国十二帝》全称《三分的挽歌——话说三国十二帝》,是应华文出版社之邀写的三国史话故事,以三方帝王为中心,于2006年在华文出版社推出。这两本书都是三国通俗史话,角度不一,重心有别。《三国史》,重在说“事”,是通俗断代史;《三国十二帝》,重在说“人”,是以鼎立三方的帝王为主评说历史。两书评说同一段历史,只是角度不同,故内容有所交叉重复。两书合并,删去重复,重新调整结构,这就是本卷上下编的由来。两个附编选录相关资料。附编一选录开设《三国志》专题课部分讲稿25篇,题名《〈三国志〉名篇讲析》,以见作者“三国史研究”的基础和原生态。附编二选录近年来的几篇散论。三个附录为三国帝系表、大事年表,以及两篇书评。笔者研究三国史,最初出版的是一本论文集,题名《三国史研究》,收入文集为第八卷。该书初版于1988年。笔者还写有《话说三国》,以及主编《三国人物新传》,这两本书也是通俗文字,也都是解读《三国史研究》论集中笔者的历史观点。三分故事,由于戏剧、小说的传播,妇孺皆知;如今加上视频、绘画等的传播,影响更大。《三国史(第9卷)(精)/张大可文集》一书的作者张大可研究三国史,自《三国史研究》出版以后,从理论探索转向致力于通俗解读三国历史,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把历史写得轻松并好看一些,这就是本卷《三国史》的写作旨趣。换句话说,《三国史研究》与《三国史》代表了作者前后两个时期的行文风格,叙说方式不同,而意蕴完全一致,两书可视为姊妹篇,所以一并收入文集。
-
东晋风云孙峰,孙艺真凭借晋成帝舅氏之威崛起的庾亮家族由于成帝、康帝的相继去世而陡然衰落,雌伏已久的桓温利用东晋门阀兴替之机迅速崛起,成为左右朝局的新兴豪门。雄霸北方、纵横中原的石赵王国在石虎逝后顿时大乱,中原大地硝烟再起,群雄渐起逐鹿问鼎之念。北国动荡,养精蓄锐多时的桓温执意北伐,慕容皝南下中原,自立为帝,与东晋划清界线,前秦苻坚在宫廷政变中脱颖而出。前秦、前燕、东晋三国渐成鼎足之势,一场腥风血雨的兼并战呼之欲出……
-
东晋风云孙峰,孙艺真中国北方持续大乱,后秦、西秦、南凉、北凉、后凉、后燕、南燕、大夏、北魏,你方唱罢我登场,谁将是最后的胜者?中国南方的孙恩被击败,而朝廷内部之间的矛盾又开始激化,桓玄与司马道子的命运又将如何?他们这场争斗最终又引出哪位英雄?“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谁能知道寄奴曲折的身世?“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一世英雄的他又建立何等赫赫战功?
-
东晋风云孙峰,孙艺真孝武帝登基后不久,时时觊觎皇位的桓温却一命呜呼。然而,东晋朝廷却正面对一个行将统一北中国的前秦政权。前秦皇帝苻坚在灭掉西凉和前燕之后,剑指东晋。双方最终爆发了震惊天下的“淝水之战”。此役过后,前秦政权土崩瓦解,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先后建立了若干个政权。北方纷乱,群雄并起。面对历史风云的波诡云谲,东晋政权将何去何从……
-
中国崛起叶自成 著,王和仲 ,杨润东 编《中国崛起:华夏体系500年的大历史》是国内第一部对公元前721—前221年的华夏体系500年进行历史和理论总结的研究成果。《中国崛起》研究了华夏体系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作者以华夏体系500年中齐国、楚国、吴国、越国、魏国、赵国、秦国等大国的兴衰为主要线索,描述了这些华夏体系内的大国间的争霸及华夏体系秩序和观念的变迁,以宏阔的历史场卷为背景,深入分析了华夏体系500年间出现的小国外交、超限制外交、结盟观念、连横合纵等现象,分析了秦国统一华夏和六国失败的原因。中国崛起在世界的东方,是华夏体系500年历史演变的最后结局。华夏体系500年的大历史对理解当下国际体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
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录·大唐王朝宋昌斌 著,葛剑雄 编《人民·联盟文库: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录·大唐王朝(历史)》通过对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唐玄宗、武则天等人们熟知的历史人物的介绍,对“贞观之治”、“元和中兴”等封建治世的评述,对“宣武门之变”、“安史之乱”、“永贞革新”等重大事件的剖析,对均田制、府兵制、科举制等典章制度沿革兴替的探讨,从不同侧面勾勒出“盛唐气象”的概貌,发掘出它的底蕴,揭示出可供后世借鉴的经验教训。
-
洪业(美)魏斐德魏斐德教授的史学名著《洪业:清朝开国史》,匠心独具,把中国历史上王朝循环中的一环——明清嬗代过程,作为运思课题。此书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国防诸方面的宏大背景之中,对一个帝国如何最终陷入不可自拔的困境、另一个帝国又如何重建秩序走向强盛的过程,作了总体的解剖和透视。它使人看到,中华帝国的体制与秩序中天然包含着走向衷微的因素,而王朝更替则构成了重建秩序的机制与途径;满人入主,在此被视为一种重建秩序的特殊动因。
-
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录·大清王朝徐洪兴 著,葛剑雄 编有清一朝,中国封建社会已经烂熟,就如同一个龙钟老人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之后,蹒跚地步入其最后的一段行程。这是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改朝换代的战争、雄才大略的帝王、空前绝后的疆域、冷酷隔膜的心态、戮心为上的“盛世”、思想文化的钳制、贪官污吏的丑态、西方列强的侵略、开明人士的自救、异域文化的东渐、维新改良的尝试、推翻帝制的革命……如此种种,为我们后人提供了许多可资启示的内容。
-
陈舜臣十八史略陈舜臣 著,廖为智 译《十八史略》为宋末元初曾先之所撰,采撷正史、《资治通鉴》等史书,是简明地叙述中国历史的初学者启蒙书。至明代大为畅行,更东传日本,并且在日本产生了长久的、特殊的影响。陈舜臣所著的《小说十八史略》,将从上古到宋灭亡之间的历史小说化。尽管与曾先之的著作无直接关联,但是在将历史用简明通俗的方式介绍给大众读者这点上,则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部作品首先在周刊连载,1977年出书,全六卷的销售量,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超出一百万册。之后,又改版为十二卷,也一再再版,直到2006年还有新的版本出版,成为在日本长销不衰的中国历史作品。《陈舜臣十八史略:文治时代》为《陈舜臣十八史略》系列的第五本,也是最后一本。讲述从五代十国到南宋灭亡这段历史。《文治时代》以宋朝内部政治斗争和对外与辽、金、西夏、蒙古诸国的冲突与联系为主线。宋太祖的文治主义和对士大夫奉行言论自由的国策有何影响?王安石变法内容为何,遭到反对终致失败的原因在哪里?宋高宗眼中对以李纲为代表的主战派和张邦昌为代表的媾和派印象如何?秦桧对岳飞的构陷为什么能够得到高宗和朝廷文官的支持?成吉思汗凭借什么成为草原上的征服者?作者诸多独到的观点,尽在《文治时代》。
-
陈舜臣十八史略陈舜臣 著,廖为智 译《十八史略》为宋末元初曾先之所撰,采撷正史、《资治通鉴》等史书,是简明地叙述中国历史的初学者启蒙书。至明代大为畅行,更东传日本,并且在日本产生了长久的、特殊的影响。陈舜臣所著的《小说十八史略》,将从上古到宋灭亡之间的历史小说化。尽管与曾先之的著作无直接关联,但是在将历史用简明通俗的方式介绍给大众读者这点上,则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部作品首先在周刊连载,1977年出书,全六卷的销售量,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超出一百万册。之后,又改版为十二卷,也一再再版,直到2006年还有新的版本出版,成为在日本长销不衰的中国历史作品。《陈舜臣十八史略:皇皇盛世》为《陈舜臣十八史略》系列的第四本, 讲述从隋朝统一中国到唐朝灭亡的这一段历史。大唐帝国的宫廷权谋与政治角逐是《皇皇盛世》的主线。李世民的盖世将才和缜密权谋、长孙无忌的权力欲望和毒辣计谋、武则天的果敢杀伐和启用贤才、李隆基的威风凛凛和老年昏聩、杨国忠的嫉贤妒能和善于粉饰、安禄山的谄媚伪装和最终叛乱,大唐三百年兴衰治乱之重大事件,尽在《陈舜臣十八史略:皇皇盛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