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
-
吕氏春秋新校释(战国)吕不韦著;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是我国先秦的重要典籍,对研究我国先秦的历史和文化有极大价值。此书自东汉高诱为之作注以来,注释研究者代不乏人,但从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一直未有集释校注的新版本。陈奇猷先生积四十余年之辛苦经营,于1984年纂成《吕氏春秋校释》一书,其后,又以近20年精力进行补正,成此《吕氏春秋新校释》;不仅对以往的校释进行了大量补充,还对古人的论述作校正。比如,对司马迁《史记》周公封微子于宋一事重新作了考证,认为当是武王封之。其他如武王伐纣的年代等等多有新的观点与证据。
-
中华王朝张明林主编附加书名页题:中华王朝·第二册 大商王朝。本册记述了中国历史上的商朝的历史,内容包括:殷鉴不远,古史传说;社会必然,王朝变迁;殷商时代,文明建立;奴隶专制,暴虐野蛮;蓬勃发展,殷商经济,结构完备,王朝政权;旭日东升,文明晨曦。
-
揭开淇澳历史之谜杨水生,刘蜀永主编本书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1833年淇澳村事件的论文和资料,是本书的重点。第二部分包括蒋秋霞、韦钰等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提案、广东省和珠海市对提案的答复。第三部分是有关淇澳岛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一组文章,包括淇澳简史、今晶淇澳、淇澳地理等介绍。
-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刘梦溪主编;陈寅恪著一个民族的学术思想,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之光,特定时代学术精英的活动,往往蕴藏着超越特定时代的最大信息量。处在世纪转换之际的中国,迫切需要在鉴往知今当中,获得富有前瞻性的思考。肇始于1900年左右的中国现代学术,在方法上吸收了当时世界上流行的新观念,并开始中西学术的交流与对话。学者们在认定学术本身价值的基础上,产生了学术独立的自觉要求。从作为中国现代学术发端之重要标志的严复译著起,一大批学者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中,建构了弥久不变和与时俱新的双重品格,具有开辟意义和示范作用。这些经典著作,辉耀于中国学术璀璨的天穹,成为今日学子捕获学思灵感的重要源泉。本丛书将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王国维、胡适、金岳霖、顾颉刚、冯友兰、陈垣、李济、熊十力、鲁迅、吴宓、吴梅、陈师曾、张君劢、方东美、唐君毅、廖平、蒙文通、汤用彤、蔡元培、杨树达、余嘉锡、赵元任、钱基博、马一浮、郭沫若、太虚、杨文会、欧最渐、吕澄、傅斯年、董作宾、洪业、杨联、罗振玉、陈寅恪等现代学术巨子具有恒在意义的经典之作萃集一起,既展示了中国现代学术足可彪炳百代的巨大成就,更为面向未来、企盼更大腾飞的中华民族提供获致理性通明的精神营养。为方便阅读,每卷前附有作者小传,卷后附有作者的学术年表及著述要目。陈寅恪(1890—1969)江西义宁(今修水)人。早年赴日本留学,1905年归国。1910年赴欧洲留学,先后在德国柏林大学和瑞士苏黎世大学学习语言学。次年归国。1913年赴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经济部留学。1914年归国。曾任蔡锷秘书,参加讨袁之役。1918年赴美国,入哈佛大学,从朗曼习梵文和巴利文。1921年转往德国柏林大学研究院梵文研究所研习东方古文字。1925年归国,应清华学校之聘,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同为国学研究院导帅。清华改制后,任中文、历史、哲学三系合聘教授。1930年后,兼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第一组(历史)主任、故宫博物院理事、清代档案编委会委员。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赴香港大学讲学,任中文系主任。1941年起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5年应牛津大学之聘,赴英国任教,兼治眼疾。1947牛返国,任清华大学教授。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同年底,转任广州岭南大学教授。1952年后,任中山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等。文革后,惨遭折磨,并于1969年含冤去世。1930年在其所撰《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最早提出“敦煌学’的概念,指出“敦煌学者,今日世界学术之新潮流也”。在该序中,就北京图书馆所藏八千余卷敦煌写本提出九个方面的研究价值,即摩尼教经、唐代史事、佛教文义、小说文学史、佛教故事、唐代诗歌之佚文、古语言文字、佛经旧泽别本、学术之考证,为敦煌学研究指明了方向。撰有《大乘稻芊经随听疏跋》、《忏海火罪金光明经冥报传跋》、《有相大人生天因缘曲跋》、《须达起精舍因缘曲跋》、《韦在秦妇吟校笺》、《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莲花色尼出家因缘跋》等多篇论文;还在《敦煌石室写经题记汇编序》、《元白诗签证搞》等论著中,利用敦煌资料补史、证史、大多数敦煌学论文收入《金明馆丛稿》、《金明论从稿二编》;《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及《元白诗笺证稿》三书也使用一些敦煌资料;还撰有《寒柳堂集》、《柳如是别传》等。
-
尚书铁生兰译注《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历史文献,又称《书》。它记载了虞、夏、商、周的一些重要的历史事实,保存了上古大量的政治、哲学、天文、地理等方面的资料。
-
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精华解析[毛泽东评点];王全乐主编《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精华解析(彩图版)》共四卷,50余万字,配以2000余幅精美图片,全面再现毛泽东对二十四史所载四千多年间百余位历史人物的重要评点,并对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时留下的大量批语进行解析。全书根据中央档案馆提供的资料,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人员和历史学家共同编写。 毛泽东一生酷爱读史,尤其青睐于《二十四史》。 1952年,毛泽东添置了一部清乾隆武英殿版的《二十四史》。从此,这部史书陪伴他走完了生命的最后历程。直到1975年,重病缠身的他还用颤抖的手在几册《晋书》的封面上分别记下了1975.8再阅、1975.9再阅、一九七五.八等字样。就这样,这位日理万机的伟人在二十四年间通读了约四千万字的《二十四史》,有些部分还两遍、三遍、四遍地研读过。他在研读《二十四史》时,用不同颜色的笔浓圈密点,作批写注,这些圈点和批注是一代伟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研究《二十四史》、研究毛泽东思想的珍贵的资料;是我们了解中国历史、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学习榜样。本书共分四卷,五十余万字,真实记录了毛泽东对百余历史人物的重要评点,并对之加以精辟的解析。书中二千余幅精美图片,既有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的手书真迹,又有真实再现二十四史重要及当代历史风貌的珍贵图片。
-
细说秦汉黎东方著;陈文豪整理;王子今补编本书是“细说中国历史丛书”的一种,以讲史形式阐述了自秦朝统一六国至晋朝建立之间的历史,涉及的重要人物有秦始皇、李斯、刘邦、项羽、汉武帝等;重要事件有焚书坑儒、指鹿为马、垓下之战、吴楚七国之乱等。“细说体”为黎东方独创的讲史形式。以通俗生动的文笔叙述严肃的历史故事,让读者以看《三国演义》的轻松心情,获得的却是胜于《三国志》的历史知识,已出五种“细说”已受到读者欢迎。如今已一次将从秦汉至民国的中国历史全部补齐,九册整套推出,估计影响会更大。
-
细说宋朝虞云国著本书是“细说中国历史丛书”的一种,叙述自宋太祖统一全国至元灭南宋期间的历史,涉及两宋、西夏、辽、金等政权的重要历史和人物。作者以“讲史”的形式,叙述了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澶渊之盟、靖康之变等重大事件,以及宋太祖、辽太祖、金太祖、宋仁宗、宋宗、岳飞、秦桧、文天祥等重要人物,并对民间传说中的杨家将、包拯、狸猫换太子等进行了历史的阐述,极富知识性与可读性。“细说体”既有生动的故事与真实的历史,又有颇具见地的评点,体例别具风采。
-
海外汉学研究刘正著20世纪东西方各国的汉学研究有个重大变化,就是对近现代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研究超过了以往的对古代中国的诸多研究。这一变化的明显标志就是“中国研究”在美国的兴起和走红国际汉学界。在20世纪以前的东方各国,汉学的发展是和儒学、汉文学、支那学等术语及其相关的研究著作、学派和研究方法的发展史紧密相关的。以东西方各国汉学界在20世纪对汉语语言文学的研究,对中国古代史及史学史、中国思想史的研究,对道教和原始宗教信仰的研究为核心,构成了我所谓的比较思想、比较文化角度上的《海外汉学研究》一书。
-
唐研究荣新江主编本卷收集论文20篇,书评16篇。内容涉及历史、地理、美术、考古、语言、文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传统学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