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
-
秦汉的方士与儒生顾颉刚撰;王煦华导读中国传统学术,经历清后期的低迷徘徊之后,从清末民初起,涌现出了一批大师级的学者。他们以渊深的国学根底,融通中西,不仅擘划了学术研究的新领域,更开创了一种圆融通博且富于个性特征的治学们经与学术风范,而后者也正是当今学术界,经历了十几年的曲折后出现的“世纪回眸”热潮所尤为心仪的核心问题。本丛书辑取其中尤具开创性而篇幅不大者,并约请当今著名专家为之导读,不仅梳理其理论框架,剔抉其精迟钝要眇,更着重揭橥其学术源流、历史文化背景,及撰作者当时特定的情境与心态,从而在帮助读者确切理解原著的同时,凸现大师们的学术个性。相信这一设计,会比单出原著,或笼统抽绎当时学风特点,来得更切近可靠。本书实际上是一部叙述“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形成过程的历史书。在中国辨伪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所附“中国辨伪史略”,目前尚无比这更详尽的辨伪学专著。
-
现代增广孙子兵法星斗,雍成编著片断:1.3夫纵观历史,有义战非义战之分。凡推动社会进步者,义战也;凡阻碍社会进步者,非义战也。《易》曰:“师贞丈人吉。”①老子云:“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又云:“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故战争,和平之手段也;和平,力量之平衡也。圣人之用兵,禁残止暴于天下也,故顺乎天而应乎人。贝利撒留曰:“力求以和平结束战争之统帅,乃最伟大之统帅。”【注释】①意即:正义之师将获得胜利。1.4司马穰苴曰:“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成吉思汗曰:“战争诞生了万物。”马克思曰:“暴力是孕育新社会之助产婆。”①鲍德温曰:“战争,使人残忍,亦使人高尚。”②巴斯卡曰:“无武力相佐之正义曰无能,非正义兴师之武力曰暴政。”③【注释】①马克思的原话为:“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②[美]鲍德温的原话为:“战争,使某些人变得残忍,使另一些人变得高尚。”③[法]巴斯卡的原话为:“正义没有武力是无能,武力没有正义是暴政。”本书前言前言本书以千秋圣典《孙子兵法》的精华部分为基础,采用言简意赅的语言,试图融古今兵书于一炉,汇中外军事名言于一体,以达到阐释和展现用兵之术的目的,故名之曰《现代增广孙子兵法》。需说明的是,(1)本书不局限于孙子兵法的论述范围,在题材上加以了拓广。(2)本书的篇目不是严格分类的,为了突出某些方面的论述,因而另辟新篇。(3)本书引用的中外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的许多言论,在拟古化时如仅改写了三五个无关紧要的字而意义未变,则不在注释栏重列原文,否则,一律列出。本书是纸上谈兵,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故书中舛误恐是不少,欢迎专家读者批评指正。本书的军事言论来自以下书籍:《孙子兵法》、《吴子》、《六韬》、《三略》、《孙膑兵法》、《尉缭子》、《将苑》、《管子》、《司马法》、《问对》、《鹖冠子》、《风后握奇经》、《韩非子》、《曹操兵法》、《太白阴经》、《虎铃经》、《何博士备论》、《守城机要》、《百战奇法》、《阵纪》、《草庐经略》、《投笔肤谈》、《练兵实纪》、《兵经》、《白毫子兵畾》、《曾胡治兵语录》、《乾坤大略》、《纪效新书》、《登坛必究》;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米尼《战争艺术概论》,柯林斯《大战略》,尼克松《真正的战争》,《麦克阿瑟回忆录》,《蒙哥马利元帅回忆录》,鲍德温《明天的战略》,哈特《战略论》,什捷缅科《战争年代的总参谋部》,朱可夫《回忆与思考》,《伏龙芝选集》,《拿破仑兵法语录》,《刘伯承译苏沃洛夫“十项军事法则”》,艾森豪威尔《远征欧陆》,威斯特摩兰《一个军人的报告》,鲁登道夫《总体战》,古德里安《步兵进攻》,福煦《论战争原理》,小山内宏《现代战略论》,《巴顿将军》,杜黑《制空权》,马汉《海军与美国的利益》,富勒《未来战争论》,戴高乐《战争回忆录》,隆美尔《步兵进攻》,《刘伯承军事文选》,《论粟裕的军事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军事思想精要》,《中国兵书通览》,《苏联军事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毛泽东军事思想发展史》,以及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选集等。作者1997年5月
-
古代的巴蜀童恩正著本书包括古代的四川;巴族早期的历史;巴族奴隶制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巴的社会经济;巴国境内的各种民族等内容。
-
北宋文人与党争沈松勤著本书为''''中国士大夫群体研究''''之一种。由于宋代的官僚制度的原因,宋代文人的地位较高,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政治生活的黄金时期,他们积极参与政治生活;而北宋的政治特点以积弱积贫、党争频繁为主要特点,自从范仲淹以后,北宋的著名文人几乎无一例外地被卷入党争漩涡,政治风波影响、决定了他们的命运,也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文学创作。本书全面系统地分析与研究了北宋的党争,以及对文人士大夫的深刻影响,是从另一角度研究北宋文人的成功著作。
-
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顾颉刚著本书是顾颉刚先生三十年代在燕京大学开设“中国上古史”一课时的讲稿。作者旁征博引,对先秦、两汉典籍中的三皇五帝等古史传说作了详细的考辨,把它们分为七个大类。他严密地考证了古史传说的演变过程、发生背景,推翻了它们的史实地位而恢复其传说地位,澄清古史系统中的非历史成分,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独到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创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堪为信史的古史系统。本书深入浅出,文字生动活泼,趣味隽永,引人入胜。无论是对上古史研究,还是古文学研究,本书都具有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
南村辍耕录(元)陶宗仪著;文灏点校《辍耕录》是一部有多方面价值的著作。它不仅提供了大量元代史料也展示了元末社会生活风貌,是一部兼备知识性、文学性的著作。\t\t《辍耕录》所记多是历史琐闻笔记,以元代为主,宋代为次,少数上溯。有的是陶宗仪所见所闻,摘抄前人史料,作考证辨伪,所以《辍耕录》保存了丰富的史料。有元朝典制、史事杂录、文化科技、民俗掌故等等。\t\t\t\t\t\t
-
战国策文新论郑杰文著暂缺简介...
-
天马嘶云洪迪,王自亮,杨自强著本书目录简介:一、李世民:偶像的剖面;二、大唐开国皇帝;三、唐太宗的权术;四、百密一疏的李密;五、义士与政客(上);六、义士与政客(下)等等。
-
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郝春文著<br> 本书从“僧伽社会生活”的角度,考察了9-11世纪上半叶敦煌僧尼出家受戒的程序与过程,僧尼的日常宗教生活、经济生活方式,与寺院常住财产、常住什物的关系,宗教收入,死亡及遗产处理和操办丧事的情况,以及敦煌世俗政权的佛教政策与僧人生活的关系等。<br> 作者利用敦煌文书,参以传世佛典和史籍,通过细致的资料梳理和深入考察,第一次系统揭示了唐后斯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敦粕释门社会生活研究的一项很有学术价值的重要成果。<br>
-
飘风急雨萧庆伟著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