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
-
洛城故事柯扬佛唱,一曲特殊式样的中国哀歌;洛阳,一座失落在荆棘中的辉煌城市;这一片荆棘之中,却并没有幻化出杰阁凌云……洛阳,这个荣光已经被埋没在蒿草中的古代名城,曾几何时,却是贵为(天下之中的)的十三朝古都。由北魏洛阳的兴衰,这篇小说试图勾勒出中国人记忆里一段失落的过去,以及那个时代给予普通人的忧患。精美奇谲的北朝佛教艺术所蕴涵的心理情境,提供了小说独特的线索。故事、始于一个南北朝时期南方工匠的遭虔,期冀与失散的妻子重聚于彼岸;他缔造和经历了一系列的幻境,却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更大的幻境之中。视觉细节之间的流动,是这个故事的“看”点——“看”故事而不光是“读”故事,是作者制作那些插图的用意。书后所附的长文,提供了小说历史背景的入门读物,它将帮助读者理解作品和法下生活境地间的关联,过往里,那些以苍生为刍狗的伟大王朝的盛极而衰,并不纯然是种听来消闲的清谈。
-
大汉王朝葛剑今天照顾的主体民族汉族得名于汉朝。在中国历代的大一统王朝中,汉朝历时最久。本书从汉朝历史中选取了若干片断,如楚汉之争、西汉初的内外政策、汉与匈奴、汉武帝的晚年、空前的疆域、王莽、商人与商业、汉帝国与世界、东汉的党锢、汉魏禅让等,希望能从新的视角提供历史的启示。“千秋兴亡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录”站在时代的高度,以中国历史上八个主要朝代(秦朝、汉朝、三国两晋南北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为宏大背景,从把握相关历史时期的脉动和发展入手,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各个朝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宗教、法制等领域的历史大事和兴亡嬗变,生动描写了发生在各个历史时期令英雄扼腕、催凡人掬泪的历史故事,将历史上那些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治世的良策、祸乱的渊薮总结出来,结晶出可警醒后人、观照当今的历史启示。这些“话题”都是史论结合,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并融入作者的点拔、启发和机警的论述,绝无生涩之感,与读者极易形成交流。本书讲述了大汉王朝的故事,获得了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适合大众读者阅读。
-
蒙古帝国I包丽英 著成吉思汗,蒙古开国君主,著名军事统帅。名铁木真,姓孛儿只斤,乞颜氏,蒙古人。元代追上庙号太祖。成吉思汗生于蒙古贵族世家。约在1170年,其父也速该被塔塔儿人毒死,也速该的遗孀月伦领着铁木真和他的几个弟弟度过数年艰难生活。少年时期的艰险经历,培养了铁木真坚毅勇敢的素质。蒙古部主忽都剌汗死后,蒙古部众大都在札木合控制之下,铁木真投靠札木合,随他游牧。铁木真笼络人心,招徕人马,最后脱离札木合,建立自己的斡鲁朵。约在12世纪80年代,铁木真称汗。札木合率领札答阑、泰赤乌等十三部来攻,铁木真兵分十三翼迎战,因实力不敌而败退,史称十三翼之战。1196年,铁木真和克烈部脱里汗出兵助金,于斡里札河(今蒙古东方省乌勒吉河)打败塔塔儿人。金授铁木真以察兀忽鲁(部长)官职,封脱里汗为王(脱里从此称王汗,语讹为汪罕)。铁木真与王汗联兵攻打古出古·乃蛮部,回师途中又与乃蛮本部相遇。王汗见敌势盛,不告而退,把铁木真留在乃蛮兵锋之下。铁木真发觉后,迅速撤兵,回到自己牧地撒里川(在今蒙古克鲁伦河上游之西),反而把王汗暴露在敌前。王汗大败。因为有许多蒙古部众在王汗处,铁木真怕他们被乃蛮吞并,对自己不利,便派称为四杰的博尔术、木华黎、博尔忽、赤老温领兵援救王汗,击退乃蛮。铁木真在部落争战中善于利用矛盾,纵横捭阖,逐渐摆脱了对王汗的臣属地位。1201~1202年,铁木真和王汗联兵,与札木合联盟(塔塔儿、乃蛮等部落联盟)大战获胜,札木合投降王汗。1202年,铁木真消灭了四部塔塔儿,占领了呼伦贝尔高原,实力猛增。1203年王汗对铁木真发起突然袭击,铁木真败退到哈勒哈河以北。不久,铁木真乘王汗不备,奇袭王汗牙帐,克烈部亡。同年,汪古部也归附铁木真。1204年,铁木真消灭了乃蛮太阳汗的斡鲁朵,成为蒙古高原最大的统治者。包丽英,1968年,蒙古族乞颜部孛儿只斤后裔。因与成吉思汗“黄金家族”血脉相承,从小就痴迷于祖先的丰功伟业。就读于北京大学期间,即开始投入蒙元史的研究与《蒙古帝国》的写作。工作后更是多方收集历史资料,四处考察古代遗迹,力图用成吉思汗后裔的独特目光,重新审视祖先光耀千古的生命历程和气壮山河的英雄业绩。历经20载,完成描写祖先成吉思汗、拔都和忽必烈的长篇历史小说《蒙古帝国》。
-
清宫疑案正解阎崇年有清一代近300年的历史,发生了上百起清宫疑案,一直以来引起无数人的关注和猜测。 那么这些疑案的真相到底如何?“亲民学者”阎崇年,精心选材,以百姓的话,用评书的技巧,讲皇家的事。从努尔哈赤杀子、皇太极封妃、顺治帝出家、康熙帝立废太子、雍正帝继位、乾隆帝出生、嘉庆帝遇刺一直讲到光绪帝之死,还对清宫皇子教育和清宫过年的情况做了剖析,这一切为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清代宫廷秘史提供了一把钥匙。作者以第一手史料为依据,条分缕析,翔实考证,从中探寻历史的蛛丝马迹,发掘背后的事实真相,亲切自然,平易中更凸显历史的魅力。近年来,出现了一股“清史热”。很多人都关心清史,尤其是清宫疑案。1992年我到台湾进行学术交流,接待方组织大陆清史专家和台北市民就清宫历史问题进行座谈。座谈会上,一位台北市民问道:清宫疑案究竟有多少?我略加思索后回答:大约有上百起。最近我到一些地方演讲,每到一处都会有人问到清宫疑案的问题。这些事例给我的印象是,许多观众和读者都关心清宫疑案,希望更深入地了解这些案子的真相。因此,我把这大约百起的清宫疑案梳理了一下,选出10桩疑案,一件一件地进行“正解”。此外,还对很多读者和观众比较关心的两个问题,即清朝宫廷教育和清朝宫廷过年,予以介绍。为什么要进行正解呢?因为:这些疑案发生在清宫——从兴京(赫图阿拉)、东京(辽阳)、盛京(沈阳)到北京,从清太祖努尔哈赤到末帝溥仪,时间既久远,又多系皇帝家事、宫闱秘闻,外人难得其详。于是,正史野史,官私记载,笔记小说,或为尊者讳,或道听途说,对同一事件的记载歧异纷纭,更为这些疑案增加了几分玄秘色彩,显得扑朔迷离,让人难窥真情。这就需要根据史料,辨伪存真,揭开历史迷雾,恢复事件的本来面目。这就是我所说的“正解”,它与“戏说”的最大不同在于完全根据史料,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而不进行艺术的渲染和夸张。
-
清算《品三国》天行健帮助易中天算四笔账:学术账、知识账、逻辑账、语言账。《清算品三国》,从学术、知识、逻辑、语言四个方面对易中天的《品三国》一书进行了全面清理。天行健是大学历史系教授,也是专攻三国史的知名学者。他以史实为依据,对易中天《品三国》存在的问题做了疗伤式处理,也对易中天现象进行了客观,冷静的分析。近半年来,围绕着易中天《品三国》所展开的争论,堪称是文化生活中的一大奇观。一方面是好评如潮,另一方面又是嘘声不断。对于这种前所未有的“易中天现象”,不仅人们在茶余饭后唧唧喳喳,也成为各种媒体的热门话题,尤以网络上更为活跃,出现了“人人争说易中郎”的奇观。人们都说了一些什么?那可是七嘴八舌,莫衷一是,不能按照“语录”和“主旋律”统一认识。除了粉丝们那种虔诚狂热的“一边倒”倾向外,质疑、批评、嘲讽、拷问之词也不绝于耳。什么如此“品”法,算是学术吗?是“品”三国还是“嚼”三国?是通俗化还是庸俗化?过分的趣味化,是否会亵渎学术的尊严?是否会使学术异化?还有人提出这是学术的商业化,娼妓化等等。然而,《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究竟是一部什么样品质的书,是好得不得了,还是坏得不得了?它对读者,对社会,对学术研究有没有价值呢?
-
解读大秦政坛双星孙立群《解读大秦政坛双星:吕不韦与李斯》是以作者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所做讲座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解读大秦政坛双星:吕不韦与李斯》作者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孙立群教授,其讲座以“不戏说,不歪说,不臆说”为原则,融知识性、启迪性与思想性为一体,给人以回味和启迪。巍巍秦宫,风云变幻;千秋功过,谁人评说?吕不韦与李斯,成就秦始皇帝业的两位功臣,在秦朝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秦始皇显赫一世的功绩中,吕不韦和李斯功不可没。从一个商人到大政治家的吕不韦,他到底是不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的生身父亲?他离奇的死亡究竟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一介布衣的李斯,他凭什么赢得了秦始皇的信任?又是什么,让他这个堂堂的一国之相,最终成为宦官赵高的刀下之鬼?孙立群教授以第一手史料《史记》为依据,条分缕析,为读者探寻历史中的人物,
-
大秦盛衰四十年秦风 著B02编辑推荐 一个地处西部的小国为何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一个亘古未有的庞大帝国为何在瞬间化作了尘埃一座始皇陵下究竟埋藏了多少不为人所知的秘密 内容简介大秦帝国,一个神秘的王朝:它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真正统一的建封王朝;它有着亘古未有的辽阔疆士;它奠定了延续十五个封建王朝或时代的统治基础;然而就在短短四十年间,大秦帝国经历了从崛起到灭亡的历史变迁,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这一辉煌而又短命的王朝?它的主人、一代大帝秦始皇又为何给后世留下了种种难解的谜团……
-
奈何江山唱晚凌列《奈何江山唱晚》:我眼中的明朝仔细回忆,自己从小到大,历史读物真的是看了不少,但看得越多疑问也越大,而这其中最大的疑问在于,即便是同一段历史,每位史家的叙述也都有着大大小小的区别。因此,历史在我眼里更像一团迷雾,真假总是难以厘清。在我的思维中,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准确地还原历史,即便是条理清晰的考据也不可以。而事物又总是拥有连锁的可能,一点细微的错漏,就会导致翻天覆地的结局。因此我更喜欢从结果去反推历史,去寻找或者说是猜测最初的真相,而这也正是我撰稿时的基本原则:有人痴迷于过程,而我首先考虑结果。《奈何江山唱晚》以明崇祯十七年为主线,其间穿插了一些之前之后的事情。资料引用了很多,当然,每次引用都让我充满疑问和顾虑。我总希望能有一种工具让我回到1644年之前的空间,让我看到汉民族最后的王朝是如何积重难返、看到袁崇焕是如何铁血镇辽东、看到吴三桂为什么会选择那样一条不归之路、看到轰轰烈烈的闯王到底是如何功亏一篑……然而假设毕竟是假设,时间机器也不属于我,我的根据更是离不开有限的史料。不过这没有关系,因为我的思考可以插上翅膀,自由穿梭在那个时空之中。当然。必须说明的是:我目光所及、心中所想,只是我脑海中的当年,代表我的观感,未必代表所谓的真相。至于真相嘛,它太虚无了!
-
出轨的王朝押沙龙让押沙龙去读史,我们来读押沙龙。十年砍柴,李少君等性情推荐。《出轨的王朝》一书有助于我们对历史的重新认识。我很怀疑我们以前过于强调的所谓封建专制,实际上,那时皇帝的权力可能相当有限。古代中国大部分时间很有可能都是一个民间百姓自给自足、自娱自乐的时代。我很赞成《出轨的王朝》对那段历史的努力理解。作者的文采与渊博让人惊叹。——《天涯杂志主编》 李少君社会混乱黑暗却风韵流动,士人出路艰难却个性张扬。这是一个残酷而神秘的朝代,也是我们民族的一次巨大的转型期。这本书吸取一些人、一些事有趣的细节,让读者真切感受那个朝代的贵族、庶民、军阀和文人的欢乐、痛苦与无奈。——十年砍柴晋代的特点如果让我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乱,爽。而一本书是不是值得读,依我看也就是两个标准:是否有意思,是否有趣。历史大约不是押沙龙的本行,但这厮见识、文采都不错。他的书既有趣,也有些意思;乱是乱,可是爽。——梁由之用个相当恶俗的句式说明一下对作者文章的感觉:让押沙龙去读史,我们来读押沙龙。如果一个人可以把历史这么解读的话,读他的书就已经铁路职工了。——五岳散人对魏晋时代的最深印象是竹林七贤的故事以及《世说新语》的雅致风度,而押沙龙的《出轨的王朝》则把我带入那个有着历史血腥的现场——这个现场还带有作者本人的气息,未必客观,然而好看。——朴素中国历史上也许没有一个时代像晋朝一样,让令人感到充满趣味、冒险和表演感。晋朝是中国历史的一次“红杏出墙”:皇帝登基邀请臣子并坐;士族掌权却以过问政事为耻;嗜食毒品的文化人行为放诞;美男成为全民偶像,贵族女子放肆地追求自己的情郞;两军对峙下庞大的军队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从一个奔跑的士兵那里开始了大规模的溃败;匆匆赶往“圣地”的天师道教徒亲手把自己的孩子投进井里;帝王们热衷搞双性恋,末世英雄转瞬落魄身首异处……历史在这里出轨得放纵而怪诞。这不是一部按部就班的王朝史,更不是史料翻译,而是从一个现代人的角度去平视两千年以前的社会。书中既从经济和管理的角度考证了著名的淝水之战和让人哭笑不得的晋朝政治怪局,也考证了一个普通晋朝人的吃喝拉撒:买房需要多少钱,吃饭时流行的酒水饮料,出行时的车辆款式,五石散的化学成分,男女交合的宗教仪式,还有那个时代的爱情,散发着华丽飘忽的光彩……一个普通人所关心的历史细节无出其外,每个人都可以细品身处其中的悲欢。
-
唐史十二讲黄永年 著这些文章,除了唐代政治部分是有计划地研究撰写,还有一些是应人之邀而写外,都是看书时有所发现才动笔。其中又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人家没有讲过的作者来讲,当然必须是事关紧要的有用的。不能写”邻猫生子”式的文章。再是人家讲错了的作者来纠正,其中有些是纠正通行教科书的,而和陈寅恪先生异同处就更多。但从方法来讲,仍是受了寅恪先生的启发。而且撰写文章不依靠孤本秘笈而用人所习见之书,要从习见书中看出人家看不出的问题这一点,也是继承了寅恪先生以及顾颉刚师等老一辈学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