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
-
青铜时代的土地战争吴晔,马亮 著《青铜时代的土地战争》所讲的“青铜时代”,从还略带神话色彩的炎黄争战开始,直至充满了残酷博弈的春秋战国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段中,人们从认识土地的繁育功能,到逐渐自觉地把土地视为权力与财富的象征。在这个历史阶段中,青铜器逐步取代石器,广泛出现在工具与武器当中,使农耕生产更加进步,使得战争更加惨烈,也使得今天我们发现的文明遗存物更加丰富多彩。“青铜”二字,遂成为最能勾勒那个时代气质的关键词。这段前后长达两千多年的岁月,可以视为中华民族先祖们对土地资源进行认知的启蒙时代。
-
明月几时有包瑞 主编《明月几时有:大明帝国的叹息》主要讲述了从明朝中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从当时的人物和政治集团入手,描述了明朝帝王的统治手腕,朝中大臣为争权而相互结党打击对手,导致政局混乱,天灾人祸导致流民四起,威胁帝国的根基。东北女真的崛起导致外患不断,最终,强大的明帝国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轰然倒塌。作者在叙述这段历史的同时,给出了一些不同于前人和教科书式的答案或思考,让读者对《明史》的认识焕然一新,内容值得一读。
-
满与汉(美)路康乐 著,王琴,刘润堂 译本书考察了慈禧太后和载沣如何处理梁启超在1898年提出、随后又成为革命派宣传攻势之靶子的满汉关系问题,从而为晚清朝廷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特别是1907年夏天满人巡抚恩铭的被暗杀,促使慈禧太后全面审视满汉关系问题。她(后来是载沣)试图通过缩小少数满人与多数汉人之间的大量差异来平息革命者的抨击。然而,他们同时还进行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强化皇权”的努力,这又大大削弱了他们改善满汉关系的成就。朝廷强化皇权的长期努力始于l861年恭亲王奕诉被任命为军机处大臣——迄今为止,历史学家往往因为关注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而忽略了这一点——最后在1911年5月,以备受指轰的“皇族内阁”的出现而达到顶峰。这也是清廷方面令改革精英极度失望的关键决策之一,导致了他们在5个月后革命爆发时放弃了对朝廷的支持。本书也涉及了清廷对1911年10月的武昌起义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反应,以及清廷在为1912年2月清帝退位协议铺平道路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最后,本书讨论了革命之后皇室的命运,包括“末代皇帝”在1924年被逐出紫禁城,以及1928年清朝皇陵被人破坏却没有遭到惩处等问题。
-
清史镜鉴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国家清史纂修领导小组办公室 编历史是已经逝去了的人和事的记录,是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创造。人有反思往事的能力,有寻根问先的愿望,有从自身的经验教训中学习的天赋。人类在不断前进,但每一代人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不断前进的,这就形成了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延续,形成了历史、现实、未来之间相通的无穷无尽的长链。现实深深植根于历史之中并通向遥远的未来。历史研究可以帮助人们在过去的远景中认识自己,并为未来的创新指点方向。历史学虽然不能像应用科学那样快速而直接地取得实用效益,但它的功能是长期的、巨大的。人类如果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将会在现实和未来中迷失方向。历史学是传承文明、陶冶心灵、提高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必需,也是了解社会、掌握国情、管理和建设国家、进行战略决策所必需。2002年8月,中央领导做出纂修清史的重大决定,相继成立了清史编纂领导小姐、清史编纂委员会等全面负责清史的纂修工作。为了更加全面、广泛、客观地反映纂修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及时将其应用于我国新时期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清史纂修在资政、存史、育人中的重要作用,编者将清史纂修工作中形成的部分科研成果汇编成书。全书分上中下三册,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教授作序并领衔撰文。内容包括典章源流、名人史事、档案文献、学术争鸣、资料考证等,力求如实反映清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外交等各方面情况,为有关部门和领导同志提供资政参考。
-
一本书读懂明朝赵克生,许文继 著《一本书读懂明朝》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明朝历史大势”,按时间先后顺序,全景展示明朝时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下编“明朝历史专题”,从不同方面,全面展示明朝时期的历史风貌。书中设置以下栏目:篇章概述:介绍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概况;历史史实:尽量用轻松的文字讲述重大事件中的细节或人物,注重可读性和趣味性;大事年表:以编年的方式,简要展示历史演进线索,从中可以找到历史史实所处的地位;知识链接:以名词形式阐释一些必要的历史知识,如典章制度、人物史实、历史事件等:图片传真:选择历史图片,展示讲述内容的相关场景等。
-
五胡乱路卫兵 著一段人性纠结的时代,一个狼性英雄的舞台。五胡十六国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因此也是最苦难的时期。伴随着政权更迭与民族迁徙的,是毫无理性的种族屠杀,无数胡汉儿女死于非命,黄河流域千里萧条,中华民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然而,五胡十六国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英雄的时期。匈奴豪杰,鲜卑英雄,羯人酋帅,氐羌好汉纷纷登场,这些性情慷慨,行动勇猛的胡族勇士在中原弯弓走马,也在中原生儿育女,最终,他们外来人的身份消失了,逐渐变成了中原人的一部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民族融合最终完成。胡人生气勃勃的文化因子注入华夏文明的精神血脉中,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胡汉民族的鲜血和伤痛,最终为隋唐时代的盛世大同奠基,也为今天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奠基。这样的历史,充满着无穷的张力,想一想,就让人低回不已,也让人豪气顿生。这样复杂的时代固然魅力无穷,但也不免让人产生不知从何说起的茫然。然而,路卫兵先生的这本书并没有给人这样的困惑、事实上,他没有拘泥于一朝一代的起落,或是一族一姓的兴亡,而是采取的是串珍珠的办法,把属于这段历史的一个个令人回味的故事,串成一串散发着时代光芒的项链。
-
香山泉鉴道隆 著道隆所著的《香山泉鉴》通过对明亡清兴过程中一些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推演,来探讨一个朝代的兴衰之道。推而广之,其中的道理对家庭、家族、企业甚至一些社会组织都是适用的。对一个组织来说,对它的兴衰影响最直接的因素,依次排列应该是:大环境和形势、人才和战略、利益分配、制度和治理思想、价值观和危机感。但是,对一个组织的兴衰影响最深远的因素,恰恰要把上述顺序倒过来。《香山泉鉴》探讨的其实就是这个内容。
-
轻松幽默侃唐朝2草军书 著“唐朝大厦”的建设开始了。作为大厦产权所有人的李渊只挂了个总设计师的头衔,画了张大厦草图后,李密、王世充、窦建德等“包工头子”就都抢着按图建造去了。大厦结实的桩基是在中原牵制了大量隋军主力的李密承包的;四周的承重柱则是王世充、窦建德和萧铣、杜伏威等人完成的;内部装修就是刘武周、薛举等北方豪强就近免费赞助的。至于后来造反的刘黑闼、辅公祏等人,是替他们的老领导向李渊讨要被拖欠的工程款和劳务费的,只可惜,工资没讨着,还把自己的命搭进去了。从此,业主李渊过上了奢靡华贵、嫔妃成群的惬意生活。不过,外人的造反虽然暂时绝迹了,但自己儿子的造反却正在他看不见的地方紧锣密鼓准备着,并最终使他的晚年陷入到绵久的失意惆怅和无穷无尽的哀伤心痛之中……
-
历史的狼性征服胡万宝 著“如果在太平盛世,李世民也和当时许多高干子弟一样,沿着主辈当官的规律一直走下去:考举人,顺利通过进士考试,如果不行,通过父亲的人脉得到一官半职,讨几房媳妇平平淡淡过完一生……”《历史的狼性征服:大唐开国的政治真相》展现了一位90后在校大学生对历史、社会政治和人性的认识。在这《历史的狼性征服:大唐开国的政治真相》中,我们能够真正看透古代政治家的真实嘴脸。有表面温柔,实则暗藏玄机不顾人民死活进行战争的;有打着为人民服务的旗号,实际为了自己地位稳定而?仗的,还有兄弟之间手足相残的。中国人的历史误读太深,看完《历史的狼性征服:大唐开国的政治真相》,中国人会发现许多真相。
-
两晋风云录潘太史 著《两晋风云录》是潘太史近期完成的一部力作,同时也是作者多年以来对历史研究的结晶。这实际上是一部《资治通鉴》的精华本,对将近三百万字原文进行了精心梳理,从西晋一直写到五代结束,时间跨度大约为七百年左右。《两晋风云录》正是系列史学作品《天下风云七百年》中的第一部,从西晋建立前后起笔,一直写到前秦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