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
-
春秋左传(春秋)左丘明 著本书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当时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以及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左传》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本书精选了《左传》中重要的年份,这些年份基本上囊括了春秋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春秋前期的齐桓公称霸中原,春秋中期的晋楚争雄,春秋末期的吴越争霸。通过阅读,读者可以对春秋时期的历史大势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
戊戌政变记梁启超 著梁启超撰著的《戊戌政变记》是一部很有特色的纪事本末体史书,作者将对传统纪事本末体史书的辩证认识,熔铸到《戊戌政变记》的撰著中。在编纂思想上,作者确立了具有比较系统和严密的指导思想,即确立“史迹集团”,以扩大纪事本末体的记载范围和强化事件之间的逻辑联系;确立“以传记之法,来改造纪事本末之体”,重视伟人在纪事本末中的作用;重视史论,阐明作者对历史进程的观点和看法。《戊戌政变记》在编纂方面的实践,表明它是纪事本末体由传统型向近代型过渡的代表作。
-
来新夏说北洋来新夏 等著暂缺简介...
-
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美)史景迁 著,温洽溢,吴家恒 译满清政权何以维持长达二百六十年的统治,其中的重要关键是满人入关之后即逐渐意识到,单凭武力是不足长治久安的,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长期而有效的思想统治,使汉族知识分子在意识形态上接受满人的统治。雍正刊刻印行的《大义觉迷录》一书,除了政治动机之外,更蕴含了内在深层的文化意义。《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讲述了《大义觉迷录》这部奇书的形成、流传、禁毁的细腻过程,乃由其间横生的诸多耐人寻味、匪夷所思的枝节,从而反映了中国古代君权与知识分子的关系及旧文人的宿命。
-
李鸿章与晚清中外条约研究王瑛 著《李鸿章与晚清中外条约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从华夷秩序至条约体系、中外变局中的思想基因、条约关系的逐渐认同等共8章。
-
明代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陈小法 著《明代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以明代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为主线,主要以中日人物往来中的诗文唱和为中心,重点叙说宋濂、赵秩、唐寅、宋素卿、方梅崖、仲猷祖阐以及无逸克勤与日本文人交流的种种趣闻逸事与政治背景。同时,以日僧的日记为主要文献依据,追溯明代中日之间书籍交流的特点与方式。
-
图说三国海上紫云轩主人 改编这是一部用图画形式帮助读者了解三国人物和《三国演义》故事梗概的图文书。 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到公元280年西晋统一的九十七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的年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的苦难时代。 苦难给后人留下了抹不掉的记忆。除了陈寿官修的《三国志》,许多民问艺术家以及与劳动人民接近的下层文人。亦为这个时代写下了大量的平话、戏剧和笔记。 元末明初的大文学家罗贯中在官修史书和民问创作的基础上.把三国史事整理出一本文学作品《三国演义》。这部书受到了人们的欢迎,读者成千上万。后来成了公认的古典文学名著。从明代中叶至今,已经流传了四五百年。 为了增强感染力,明清以来许多版本的《三国演义》都有人物绣像和章回插图。由于印刷条件限制,这些图画大都比较简单,类似今天的木刻版图。制作得最好的当属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由名画家吴友如绘图、上海筑野书屋制版的《三国演义全图》。有人说,这是最早的《三国演义》连环画。但连环画指的是故事情节相连续的图画,而吴友如画的三国全图,只能称为章回小说插图。并不具备故事情节的连续性。说是“连环画”.似不够确切。 清光绪二十五年上海同文书局出版了《三国志演义图画》,据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藏书家刘精民考证,此书绘图者乃上海有名的画家朱芝轩,书中刊载了一百个人物绣像和二百四十个故事插图。人物绣像和章回插图采用了当时新引进的石印技术,制作得比较精美,画面栩栩如生。书一出来.就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一印再印,以后出版的《三国演义》,大多采用了朱芝轩绘制的插图。 本书根据同文书局本,将朱芝轩所绘三国人物绣像列为《图说三国》的第一部分。由海上紫云轩主人参考《三国志》等史书,为每个三国人物作了简单的介绍。使读者通过介绍了解史书关于某个三国人物的记述,以与《三国演义》的文学描写相对照。另将朱芝轩所绘《三国演义》章回插图列为《图说三国》的第二部分,由海上紫云轩主人以毛宗岗等修订的《三国演义》原本,并参考清末民初坊问各种《三国演义》的节本和《白话三国志》、《三国演义介绍》等书,对章回插图的历史故事分别作了摘录。读者通过摘录和介绍可以知道《三国演义》的故事梗概。 足本《三国演义》字数近百万,即便《三国演义》连环画也有几十册之多.很多工作繁忙的人,难以抽出整块时问读完它,《图说三国》也许能够帮助这部分人在工作闲暇之余。以随便翻翻的方式,涉猎《三国演义》这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
不容青史尽成灰张嵚 著《不容青史尽成灰》系列图书将目光对准那些被常规历史图书所遗忘的,不为人知的,但又确实在历史进程中起到过关键作用的人和事。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历史现场,亲近历史人物,寻找那些不为人知的人与事。《三国两晋南北朝卷》带你走进华丽的魏晋风流,三分天下始于何人,而谁又奠定了一统天下的根基。欧洲人最敬仰的中国医生干了什么,而中国历史上的人口最低潮是什么造成的,本不该发生的八王之乱为何发生了,而南渡的东晋,北伐双壁为了北望长安做出了何等努力,不名垂青史,亦遗臭万年的是何等人物,谁又终结了西晋,南北朝的人工印刷机是如何形成的,而梁武帝时为何爆发了世界蚕丝战争,“百家讲坛”现于南北朝时期究竟为何,最弱的南朝陈是如何立国,所有的所有,等待你的发现。
-
不容青史尽成灰张嵚 著比那些[事儿]更通俗,比那些[一口气]更完整,比那些[玩意]更忠于历史。历史可以通俗但绝非低俗历史可以白话但绝不神话历史可以解读但不容亵渎
-
辽金史辞典邱树森 主编一、《辽金史辞典》是《辽史》和《金史》的专书辞典。收词范围以中华书局标点本《辽史》、《金史》正文为准。 二、凡《辽史》和《金史》正文中出现的人名、地名(含古国、都邑、山川、泽薮、关隘、水利工程、宫观亭台、祠庙等)、民族、职官、著作、名物典制、历史事件,以及天文、历算、音乐、医药等专门术语,难懂的字和词,成语、典故、谚语、动植物、矿产等,均予收录。三、人物中,一人有数称者,原则上以本名作正条,本名不著者或在《辽史》、《金史》仅出现别名、字号者,则用别名或字号作正条。帝王立条,一般用庙号作正条。 四、一词多义的,用①②③分项解释。五、词目用繁体字,以与中华书局标点本《辽史》和《金史》原文保持一致,便于读者对照查阅;释文除容易引起误解的字保留繁体字外,一律采用简化字。六、为了方便读者查找该词目的出处,每条释文之后,均用[]括注中华书局标点本《辽史》和《金史》页码一个。由于本辞典为辽、金二史合集,如辽、金二史均有该词目,则括注辽、金史页码各一个。 七、词目中遇有难字、冷僻字、异读字,均括注汉语拼音和直音;无直音可注者,直音从略。释文中一律不注音。 八、释文中,凡学术界已有定论者,按定论介绍;尚有争议的问题,以一说为主,兼述他说。九、历史纪年采用旧纪年法,括注公元纪年。人物生卒年则一律采用公历,“公元”二字省略。公元以前年份,年数前加“前”字,公元后年份,年数前不加“后”字,但跨公元前后者仍加“后”字。但天文术语中数字一般仍用阿拉伯数字。 十、本书词目编排,按第一个字笔画数多少依次排列。 十一、本书编有《词目索引》,查找词目时,可根据词目首字的笔数、笔顺,从《词目索引》中查找。十二、由于本辞典为《辽史》和《金史》合成一书,辽、金二朝帝王庙号多有相同者,故本辞典在帝王庙号作词目时,在庙号前均加辽、金二字,以示区别。宋、夏及前朝庙号前也加朝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