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
-
东汉那些事儿阿龙 著为大事计,哥哥被杀他可以忍;为人才计,巴结讨好的事他可以做;为江山计,直言相谏他可以接受——光武帝的确是一等一的人物,没了光武帝,东汉就掉入了怪圈。从外戚手中夺回江山,又在宦官手中失了江山,这好像是东汉的宿命。外戚梁冀专权,宦官“五侯”诛之;“五侯”专权,桓帝裁抑;“五侯”之后,宦官又起,制造“党锢之祸”——还制造了两次;至“十常侍”乱政,东汉彻底完蛋了。东汉毁在宦官手中,似乎是注定的,实际上,这哪是命,是制度上有缺陷,不解决根本问题,苍蝇老鼠是永远打不尽的。《东汉那些事儿》文字生动、故事精彩、分析点评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读者不仅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更可以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的深度点评中提高自己的智识和判断力。
-
千年末世之乱(美)韩书瑞 著,陈仲丹 译1813年的八卦教起义是由信奉千年末世思想的白莲教不断发动的起义中的一次。《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千年末世之乱:1813年八卦教起义》详细探讨了白莲教的信仰、其内部组织和教派活动。作者描绘了这些通常只是关注日常宗教事务的孤立小教派是如何转变为一场宣称千年王国到来的反叛运动的,以及他们如何竭力挑战现存的政府,宣布一个“无穷富贵”时代的降临,而最终归于失败。韩书瑞之所以能对这次起义一幕幕地再现,靠的是她利用了四百多被俘反叛者的供词。这些材料以难得的详尽揭示了具体人的个性、宗教信仰以及清朝时期的日常生活。此外,靠这些材料才能首次从参加者的视角描绘出一次中国的反叛。作者使用了新的材料以及精湛的叙事技巧给了我们一个社会史的优秀成果,还第一次全面研究了尚有影响的中国传统的千年末世思想。在这第一本以明清时期欲文化为研究重点的学术书中,作者认为只有全面探索那个时期有关欲望的种种新观念的情况下,才能就明清小说作为一个特殊叙事文体作出深入地探讨。《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千年末世之乱:1813年八卦教起义》将这一重要文体的成熟和发展与那一时期有关欲望日益复杂的话语紧密联系在一起加以研究。书的前三章是有关欲望这一社会文化现象的背景性历史和理论的勾略。后七章则是一系列明清小说具体作品的细读,试图描绘出“欲”到“情”这~在明清小说中极其复杂的发展轨迹。
-
明朝那些事儿阿龙 著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是一个王朝性格特别鲜明的朝代,一个和尚开创了这段历史,权臣、太监、军事将领、农民起义领袖……这些熟悉的面孔在明朝也一一露面。终明一朝,天下始终沉浸在血泊和战火之中。皇帝们要么铁血治国,要么不务正业。本书以史料为基础,以幽默的语言、轻松的笔调对明朝皇帝、王公权贵以及一些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
-
清朝那些事儿阿龙 著什么东西该跟什么搭配,什么样的人该做什么样的事,最好按规律办事。人只有放在最合适的位子,才能挖掘他的才能和激发他的热情。西红柿最好炒鸡蛋,这么说来.一国之主的顺治要闹着出家,治国有术的乾隆要当 “诗歌控”,多少有些不务正业了。
-
三国志全本今译注陈寿 著,方北辰 译注《三国志全本今译注(套装全3册)》对陈寿《三国志》的全本65卷,进行白话的翻译和注释。其基本性质,是具有坚实学术基础的普及性读物。
-
北魏史杜士铎 主编《北魏史》完整详实的叙述了北魏从建立到衰亡的全过程。对北魏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进行阐述,展示出北魏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
汉朝其实很疯狂罗杰 著《汉朝其实很疯狂》本着尊重历史的态度,描写了汉高祖刘邦从一个秦朝小吏成为汉朝开国皇帝的传奇历程,从政治、军事、文化、思想等多个方面,用当下社会、网络的流行词语,结合时下热点事件、生动的描绘了汉代建国时间的诸多历史人物、风云事件,用新的视角如同描述身边故事一般将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著名典故加以表述,借古喻今,让读者在充分体验阅读快感的同时轻松的了解历史,学习为人处世之道。
-
读史观天下白玉林,曾志华,张新科 主编《后汉书》是一部东汉断代史,为南朝刘宋时期的范晔所撰。 范晔,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南)人。晋安帝隆安二年(398),他出生于一个世族家庭,曾官至尚书吏部郎。他一直以身出名门自居,性情孤傲,不拘小节,凡事都不甘居人之后。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因行为不检点被贬为宣城太守,范哗从此感到郁郁不得志,便以著书为生活的主要內容, 《后汉书》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撰写的。后来,范哗又卷入皇室的权力斗争中,元嘉二十二年被以谋反的罪名处死。在范晔撰写《后汉书》之前, 已经问世的有关东汉历史的纪传体重要著作已有很多部,比如类似于正史的《东观汉记》、三国时期东吴学者谢承的《后汉书》、晋薛莹的《后汉记》、晋司马彪的《续汉书》、晋华峤的《后汉书》等等。范晔在撰写《后汉书》的时候,主要是以《东观汉记》为史料依据,以华峤的著作为蓝本,参考诸家,博采众长,删繁补缺,订伪考异, 自成体例,超越众家,写出了自己的《后汉书》。该书与《史记》、《汉书》和《三国志》并称“四史”,盛行于世。以至于现在我们研究东汉的历史, 了解东汉社会,范晔的《后汉书》都是最基本的文献依据.
-
读史观天下白玉林,曾志华,张新科 主编《隋书》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本书由多人共同编撰,开中国官修史书的先河,其成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历时三十五年。 唐武德四年(621),令狐德棻提出修粱、陈、北齐、北周、隋等五朝史的建议。第二年,唐代朝廷命史臣编修这些史书,但是数年之后,仍未成书。贞观三年(629),唐代朝廷重修五朝史, 由魏征“总知其务”,并主编《隋书》,参加的作者都是饱学之士,比如颜师古、孔颖达等人,都具有很高的修史水平。由于参修《隋书》的人比较多,所以《隋书》的作者有两种署名方式:一种是全书题魏征等撰,像《旧唐书.经籍志》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另外一种署名方式是把纪传和志分开来署名,纪传题魏征等撰,志题长孙无忌等撰。 《隋书》的纪传开始纂修于贞观三年,完成于贞观十年,而志始修于贞观十五年,完成于唐高宗显庆元年(656),魏征卒于贞观十七年,远在《隋书》成书十三年前,因此不应全书题魏征作。
-
读史观天下白玉林,曾志华,张新科 主编《旧五代史》,原名《五代史》,也称《五代书》或《粱唐晋汉周书》,后人为区别于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便称之为《旧五代史》。《旧五代史》的编撰始于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四月,至第二年闰十月甲子日完工,前后只用了一年半左右时间。全书共一百五十卷.其中本纪六十一卷,列传七十七卷,志十二卷。 该书是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编纂的目的就是为了从五代分裂割据的经验教训中得到借鉴和启示,以巩固宋王朝的统一。主持《旧五代史》编撰的是薛居正(912—981),其他参加者还有卢多逊、扈蒙、张澹、刘兼、李穆、李九龄等人。 《旧五代史》之所以成书迅速,主要是由于宋太祖的重视,组织的编撰者阵容强大,素质高;其次是因为修史之时距五代不远。各朝实录尚存,且范质又整理有实录简编一一《五代通录》六十五卷,从而为修《旧五代史》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文献参考条件。后来,欧阳修编撰的《新五代史》流传开来, 《旧五代史》便渐渐被人冷落,以至于最后失传。我们现在见到的《旧五代史》,是清朝人邵晋涵等人所辑,虽经删改,但大体仍能看出原书旧貌。 《新五代史》,原名《五代史记》,全书七十四卷,其中本纪十二卷、列传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世家年谱十一卷、四夷附录三卷,是“二十四史”中唐代以后唯一的私修正史,主要记载五代五十三年的历史。撰者欧阳修(1007—1072),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 “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著名的史学家,曾奉命和宋祁领衔编撰《新唐书》。此书大约编撰于景祐三年(1036)至皇祐五年(1053),前后历时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