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
-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 著,王承略 ,任成良 注《后汉书》为纪传体断代史书,所载起于光武帝刘秀起兵推翻王莽,中兴汉室,终至刘协禅位于曹丕,曹魏代汉而立,记载了东汉近二百年的历史。它上承《汉书》,下接《三国志》,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为国学经典名著之一,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享“前四史”之美誉。 体例上,《后汉书》吸收了诸史体例之长,以纪传体形式“网罗一代,事义周悉”撰写东汉历史,兼采“以类相从”的著史方法,人物传记不囿于时空限制,将当时社会上品行相似的人物归于同一列传,含有综述的性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后汉书》开创了《党锢列传》《宦者列传》《文苑列传》《独行列传》《方术列传》《逸民列传》《列女列传》七种人物类传,不仅以更开阔的视角描绘出东汉一代的社会风貌,而且也反映出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批判精神。 就史观而言,范晔打破了《史记》有论无赞、《汉书》有赞无论的体例,使《后汉书》序、论、赞俱备,三者各有所司,且文字精当,见解卓越,如《方术列传序、论》《宦者列传序、论》《酷吏列传序、论》等,凸显出史学家的高度责任感。本书选取了《后汉书》中文质皆可观的代表作,一方面尽力体现范晔本人的创作特色,另一方面尽可能宏观展现东汉一代的整体风貌及其特征。
-
坦然面对历史的伤马勇 著《坦然面对历史的伤:重述1840~1911年故事》是社科院马勇教授关于晚清史的总结性著作。作者怀揣着温情和敬意,从重新思考中国现代化的视角出发,叙说长远看五口通商是一个“双赢”的结果,洋务新政确立的中体西用富强道路并不错,光绪帝推动改革并非想象那么难,八国联军是来拯救外交官和教民的,清政府废除科举并未使革命党人增多……报以坦然和善意,以期可以重新理解一个国家曾经走过的路。
-
看了明朝就明白王春瑜 著,金生叹 注西方史学家认为要了解中国,首先就要了解中国明朝——明代是中国历史中的一个富矿,它不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鼎盛期,也是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市民社会的生长期,《人民联盟文库:看了明朝就明白(历史类)》深入其中进行发掘与分析,它是怎样由兴盛走向衰落?不仅能让读者看到一个特点鲜明的明朝,同时,对今天的社会也有不小的借鉴意义。
-
潮起潮落说汉朝沧海逐龙 著秦朝末年,暴政绵延,天下百姓揭竿而起,陈胜吴广首义,各路诸侯群起响应。楚国贵族项梁和项羽在吴中杀死郡守起事,几乎就在同时,沛县的草根刘邦也在芒砀山斩蛇起义,一时间,群雄并起,秦朝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秦朝悍将章邯击破陈胜义军,随后又杀死了项梁,然而楚国义军并没有被扑灭,在巨鹿,项羽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击溃秦军,迫使章邯投降。就在项羽击溃秦军主力的同时,刘邦乘机攻占了咸阳,俘获了秦王子婴,从政权传承来看,刘邦俨然已成为天下的新主。但项羽才是推翻暴秦的第一功臣,且握有重兵,他在盛怒之下兵进咸阳,刘邦屈服,项羽分封各路诸侯,终于成为天下的霸主。然而,刘邦的野心并没有湮灭,几个月后,他从关中杀出,并趁乱攻占了项羽的首都彭城,楚汉之间再次拉开了战争的帷幕……
-
聆听唐朝党明放 著《聆听唐朝》以正史为经,以佚闻为纬。通过对唐朝风云人物的盘点,帮您解读宫廷权力角逐中的冷漠与残酷;透过对唐朝历史人物的诠释,带您感知李唐王朝在历史进程中的辉煌与衰败。披史阅人,识人明史;语言通俗,文风简约。
-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雷颐 著《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从李鸿章一生的重要奏折和信函切入,从“为官”、“外交”和“洋务”三个方面考察了李氏一生的为人和事功;既有对其官场老谋深算和打报告艺术的精微探析,更有对衰世忠臣在大变动时代里努力有所作为、又终不能有所大为的无奈与凄凉的同情与感叹,同时那个时代的政治与社会现况,在书中也有深刻的反映。《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对晚清名臣李鸿章从发迹到去世的重要奏折与信函进行了独到的解读,从中可以看出李鸿章由幕僚到封疆大吏到晚清重臣的发迹轨迹,也可以看出晚清帝国逐步崩溃的全过程。李鸿章的官场心机、政治手段,尤其是其向“中央”打报告功夫堪称一绝。可以这么说,凡是有上下级关系存在的地方,本书都值得反复研读和收藏。
-
大国作手萨苏 雪珥 著清末社会大变局之下,从纠结于保江山还是政改的皇族贵胄,到曾经是天朝中流砥柱却最终倒向革命的北洋枭雄,从矢志改朝换代的革命党人,到各揣心思的投机分子,鱼龙混杂,泥沙俱下,都被时代的波涛裹挟着,走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央。著名历史学者萨苏和雪珥首度联手,从晚清人物中选取40人重新解读,挖掘历史深处被忽略、被遮蔽的世态人心,透视面对政改困局与革命大潮时,朝野上下40个人的人生选择和真面目。《大国作手/清末政改与革命中的40人》中左右清末命运的这40张面孔,在政改中有着不同的利益述求,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也因政改得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轨迹。如果你来扮演这40张面孔中的一个,你会成为哪一位?欢迎对号入座,欢迎拍砖。
-
秦朝那些事儿昊天牧云 著从秦国的始祖写起,一直到大秦帝国的衰亡。秦朝的始祖伯益助大禹治水有大功而得“赢”姓,之后,成为夏朝高干,夏末投奔商汤,再次成为商朝的贵族。周灭商时,沦为草根。从最底层干起,逐步做大做强,经过数代经营,在周王朝东迁之后,终于成为一方诸侯。至秦穆公时。赢秦统一西部,扩地千里,开始与中原诸侯分庭抗礼,成为当时的超级大国之一。而后,广揽贤才,以关中为基地,兵锋直指中原,以奇计与铁蹄相结合,最终横扫六国,兼并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然而,干戈未息,暴政又起,只十五年大秦即失其鹿,以致一夫作难,三世而斩,千秋万代帝王之梦,毁于一旦。本卷从春秋末期写起,直到秦昭襄王时代。秦穆公之后,秦国进入一个长期的中衰过程:共公黩武,国力耗尽;桓公为政,麻隧惨败;吴越崛起。哀公复楚……百余年问,大秦帝国人才凋零。国势日蹙,西部霸主,雄风不再,至简公即位,励精图治,然而为吴起所败,秦几灭于魏文侯之手。幸得献公改革,西部强国,方始复苏;孝王即位,商鞅变法,帝国中兴,人才云集,强凌诸侯,终成诸侯最强大国。全书承上卷风格,以秦国为主线,穿插周边国家的兴衰起伏,把当时诸侯争霸、弱肉强食的战国生存法则写得淋漓尽致。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李心傅 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1-4册)(套装共4册)》记述了宋高宗赵构一朝时事的编年史书。二百卷。作者李心传(1167~1240),字微之,四川井研人。十四五岁时,随其父李舜臣居于临安(今浙江杭州)。时舜臣任宗正寺主簿,故心传得有机会阅读官藏的当代史书,引起研究当代史的兴趣。三十岁考进士不第,从此绝意于科举,专心从事史学研究。经多年努力,编成《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一书,记述了建炎元年(1127)至绍兴三十二年(1162)共三十六年的史事。高宗一代曾有大量的时事记载,由于这些记载的见闻、详略、政见不同,对人物的评论也有所不同,故事多歧互,众说纷纭。李心传以《高宗日历》、《中兴会要》等官书为基础,参考其他官书,以及一百多种私家记载、文集、传记、行状、碑铭等,进行了细致的考订,采用了他认为是可信的,辨别了他认为不可信的,并一一注明。对重要事件,本文不能全载的,也另加注明。
-
晚清中葡澳门水界争端探微徐素琴 著◎对晚清中葡澳门水界争端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既可以进一步推进对澳门界务问题的研究,也可以加深对近代中葡关系发展之独特性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亦有助于考察晚清有关海洋意识、外交理念等思想观念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