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撰《资治通鉴(全4册)》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16朝1362年史事囊括无遗,备受历代统治者及文人学士兵青睐,视之为必读之书。
-
龙脉桑希臣 编著碧波千里福泽沃土万顷,托中华巨龙翔九天,南粮北运何俱山高路远,看华夏神州休戚与共。优美文字书写历史,从春秋到清代,两千年运河史刻画祖先智慧,精美图片展现风光,从北京到杭州,座座滨水名城彰显别祥风姿。
-
雄关桑希臣 编著唐朝诗人高适的这首《燕歌行》是高适的第一大篇,也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诗中第三句提到的榆关就是“枕山襟海”的山海关的前身。山海关位于河北秦皇岛市以东约5公里处,是中国华北与东北交通必经的重要关隘。它南望渤海,北临燕山,登关远望,不禁使人有天开海岳、雄襟万里之豪情。这座原名榆关的军事要塞,一直是中华两百余座雄关之魂,是中华民族永不屈服的象征!
-
史记二十讲梁启超 等著,韩兆琦 等选编《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语),一部荡气回肠的中国史诗。《史记二十讲》遴选诸多知名学者研读《史记》的二十篇经典之作,从思想、文学、史学、文献研究等各个方面引导爱好《史记》的读者亲近这部伟大的著述,追随司马迁这位伟火的史家“述往事,思来者”,触摸中国的世道人心。
-
《史记》三家注研究应三玉 著这是从《史记》产生以来唯一的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史记》三家注的专著。 本书主要通过对《史记集解》、《史记索隐》和《史记正义》的版本、注释以及相关情况的考释,旨在从整体上把握《史记》三家注的全貌。本书将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对早期《史记》注家佚著的考索;二是从版本和注释两个角度对《史记集解》、《史记索隐》及《史记正义》进行考释;三是对《史记正义》佚文问题的考辨;四是对裴驷、司马贞、张守节以及《史记》三家注所引各家有关情况的探究;五是对《史记》三家注的形成及渊源关系的探究,其中包括三家注的引典情况,与《汉书》注的关系,三家注彼此间的疏解和承继关系,以及版本的分合关系等诸多方面;六是揭示《史记》三家注在注释学、版本学及相关领域的价值及其影响;七是指出《史记》三家注在版本及注释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必要的考辨。
-
历史的软肋史荣新 编著历史已经离我们十分久远了,历史的面目越来越模糊。越是这样,人们越渴望了解历史的真相。有一句话说:“—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就多多少少地表现出了人们面对久远的历史和浩瀚史籍时的迷茫。本书描写的事件涉及到了中国古代数千年的民风民俗、宫廷生活、政治斗争、王朝兴衰等。尽量用一种轻松的笔触,让大家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完成阅读。既是一本内涵丰富、趣味盎然的历史读物,又是一本可以让你在茶余饭后品读的休闲读物。
-
《史记》与民族精神池万兴 著《史记与民族精神》哲学与民族学的角度研究司马迁的民族思想与《史记》所体现的民族精神。作者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多角度、多学科地研究《史记》,使《史记》所体现的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以发扬光大,为现代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
春秋大义2熊逸 著《春秋》对于古人来讲,长期都被尊为政治哲学的最高圣典,并被认为是所有儒学经典中唯一一部孔子亲手编撰的作品,因此而受到了极高的重视,其地位长期凌驾于儒家所有经典之上。但《春秋》同时又是最费解的,甚至连遍注群经的朱熹都退避三合,孔子的微言大义在历代经学家的解读之下变得越来越芜杂,越来越让人看不清楚。我们若想从《论语》、《春秋》等经典的字面本身来了解儒家思想,这几乎就是一种缘木求鱼式的努力,因为真正在中国历史上发生巨大影响的那些所谓儒家思想、孔子真义,其实和孔子本人并没有太大关系,和我们所熟知的“四书五经”、“十三经”本身也没有太大关系,而真正发生巨大影响的却是何休版孔子、杜预版孔子、郑玄版孔子、孔颖达版孔子、朱熹版孔子、王阳明版孔子……这是一个人们不断地赋予经典以意义的过程,同时也是人们给自己所生活的世界赋予意义的过程,这些被人们所赋予的意义反过来又深刻影响着人们自身。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对经典的种种所谓正解与误读不断地冲突、互补、融合、灭亡、新生,许多由不靠谱的考据引申出来的“大义”真实地在现实社会政治思想中发挥着巨大影响,又不断衍生出新的义理与新的政治思想。
-
文白对照全译史记(汉)司马迁 著,吴树平 主编,李零 等译《史记》,中国史学之鼻祖,后代修史大多以其为范例,位列《二十四史》之首,其成就后世无一书能出其右。 全书成于公元前一世纪,记述了上自黄帝开始,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三千余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宝贵史料。 《史记》开创了纪传体之先河,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凡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言。“本纪”除《秦本纪》外,叙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成败;“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年表,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书”分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现状,与后世的专门科学史相近;“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列传”则为各阶层有影响力者的传记,并兼及少数民族之历史。 司马迂生活在“秦皇汉武”中的汉武帝时期,其一生大致与汉武帝相始终。因武帝而荣,也因武帝而耻。《史记》大部分在受奇耻大辱之后写成,即便如此,司马迁在著述时仍坚持自己的史观,未被所谓的儒家正统所局限,而是包容兼蓄、秉笔直书;身在汉家却将建汉时期的死敌项羽置于本纪,且赞赏有加。正是这种“仗气直书,不避强御。肆情奋笔,无所阿容”的独立精神使其傲立后世数千年!《史记》不仅代表了中国史学的最高成就;同时,其叙事简明生动,所述之事,皆能剖析条理,缜密而清晰。语言简练流畅,既疏缓从容,又富于变化,历来皆被视为中国文学作品的最高成就之代表。 《史记》成书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加之近百年来白话文运动的普及,对于大多数现代读者来说,直接阅读原文已有相当之困难。为了方便读者研习这一史学和文学成就并立的巨著,上世纪八十年代,汇集了社科院、北京大学、中华书局等国内十余所科研院校的数十位知名专家,历时十余年将这一巨著译成白话文,译文准确流畅,深得“信、达、雅”之要义。我社此次出版,加上精校原文,而成文白对照全译《史记》,并适当地选配了一些相关插图,以助理解阅读。
-
历史上的60年冯敏飞 著60年一甲子,是中国特有的计时单位。以此来看,封建时代超过一甲子的只有14个朝代,即周、西汉、东汉、东晋、北魏、唐、辽、北宋、西夏、金、南宋、元、明、清。《历史上的60年》向《剑桥中国史》这等巨著学习些微形式,从秦朝开始叙述我们的故事。《历史上的60年》不打算涉及这些朝代的全部历程,只是想讲讲西汉、东汉等那些超过一甲子岁月的13个中国封建朝代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