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
《资治通鉴》一读就懂王晓梅,赵玉娟 主编本书体例新颖,打破了以往解读《资治通鉴》的俗规俗套。在选文、注释、译文的基础上,新增加了速读、编者点评、侧评等版块。其中,速读部分是本书的精华所在,读者可以通过此版块第一时间了解到每段历史事件发生的详细背景及大致经过;而编者点评部分更是点睛之笔,可引导读者更深层次地领悟到历史文化之精髓所在。
-
史记(汉)司马迁 撰,韩兆琦 评注《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史书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该书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参考了众多典籍,如《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和诸子百家等,同时参考档案、民间古文书籍。司马迁还亲自采访,进行实地调查。
-
一本书精通中国史郭晓斐 编著从三皇五帝文明伊始,到尧舜禹贤能相传,从夏商周兴亡更替,到春秋战国群雄争霸,从大秦一统,两汉强盛,到三分魏蜀吴,从两晋演义,南北朝并立,到隋唐极盛,走向五代衰亡,从宋元明清,王朝更迭,到灾难四起,民族存亡,终得崛起。一部纵横中华上下五千年,浸透历代史学大师毕生心血与智慧的史学巨著。
-
资治通鉴故事传统国学典藏编委会 编著《资治通鉴》是一部浓缩了中国古代政治运作、权力游戏的历史巨著,是古代帝王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德必读史书。本书《资治通鉴故事》更是以另类视角切入,以故事的形式解读这部伟大的著作,让读者轻松了解历史,让历史读起来更轻松更有趣味。《资治通鉴故事》由《传统国学典藏》编委会编著。
-
中国通史吕思勉 著《中国通史》是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写给大家的历史经典读物,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192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长期被用作大学教材及青年“自修”读物。作品出版后不断重印再版。仅在1933—1935年的三年间重版四次,影响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史坛极广,是20世纪发行量最大、最受欢迎的一部中国通史。在此之前有柳诒徵《历代史略》出版(1902年),但系改编自日本人那珂道世的著作。又有夏曾佑《最新中国历史教科书》与刘师培《中国历史教科书》出版(1904年),但夏著止于隋,刘著止于西周末,均未完成。故自远古及民国之完全意义上的“中国通史”,吕氏此书为第一部,被公认为民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中国通史。《中国通史》上起远古时代,下至作者写作之年(1922年),全书共分为上古史、中古史、近古史、近世史、现代史几部分来阐述,贯通三皇五帝、夏商周等各个时代,内容涉及历史、地理、语法、训诂、辨伪等方面的专门知识,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民族等各个领域。通贯各时代,周瞻各领域。另外,本书开列的参考阅读书目,为进一步学习、研讨历史等学问指明了方向。吕思勉是一位特立独行的历史学家。他博学多识,治学规模宏达、视野开阔,特别注重社会状况的阐述。本书渗透着吕思勉用新方法、新思想来整理旧国故的精神,对史事评述、历史因果关系的分析,也多平实中肯,发人深思,是一部学习中国历史的公认权威版本。一书在手,中国历史全知道。
-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上下五千年》编委会 编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了解祖国的过去,才能更加热爱祖国的现在和将来。我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发生过无数轰轰烈烈的事件,也涌现出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把这些历史事件和风云人物介绍给读者,可以开拓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滔滔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滚滚长江养育着华夏子孙,巍巍长城记录着历史的沧桑,雄壮的兵马俑展现了民族的强盛,悠扬的编钟奏出了华夏的乐章。从灿烂的夏商周青铜时代到近现代的悲欢荣辱,从远古的炎黄部落到今天的泱泱大国,五千年悠悠而逝,其间的强盛辉煌令人赞叹,阴霾衰落却使人扼腕叹息。历朝历代的风流人物层出不穷、各领风骚,最终造就了一个伟大民族的辉煌,演绎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这些人物以其非凡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在广袤中华的大地上创造出了璀璨的华夏文明,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上书写了光辉的诗篇。《中华上下五千年》是一本故事化的历史读物,记述了中国从远古的神话时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进程。本书涵盖了政治、军事、文化、科技、艺术等许多领域,选取了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和人物,用生动浅显的语言描绘出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勾勒出性格鲜明的历史人物,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轨迹。另外,本书还配有一千多幅精美的插图和文物图片,全面而直观地展现出中华民族各个时期的社会风貌,大大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从而使孩子们更加直观、更加感性地了解历史,获得知识。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要理解现实必须懂得历史;研究历史,才能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才能做到古为今用。我们希望读者将这套《中华上下五千年》作为历史的缩影,到历史的长河中去汲取对自己有益的营养。
-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 撰,柏杨 译《柏杨版资治通鉴》获选一九八三年度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书”。《资治通鉴》是一部浓缩了中国古代政治动作、权力游戏的历史巨著,是古代帝王鉴于往事、资于治道的必读史书。九百年后的今天,柏杨先生耗时十年(1983-1993)将一部浓缩了中国古代政治运作、权力游戏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译成现代语言,亲手增绘地图,并注入自己的观点,谈论历史成败因果,使一部原本只供帝王将相阅读的史书在今天的读者面前竟然如此之亲切。
-
毛泽东评点历代王朝胡长明 著《毛泽东评点历代王朝(套装全2册)》是一部全面分析毛泽东读史、评史的专著,内容涉及毛泽东对历代王朝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学术典籍、文学作品、朝政得失乃至内外关系等方面的评点,力求理清毛泽东评点文字的来龙去脉,以及他品评历史时的心态、角度和目的,并对其评点给予适当的评价。所引资料不局限于毛泽东在“二十四史”上的批语,而是广泛吸纳了毛泽东在各种著作、讲话、书信、私人谈话中的相关内容,具有较强的包容性、系统性和丰富的学术文化内涵。
-
史记白描郑林 主编《史记.白描(套装上下册)》记述了从传说中的轩辕黄帝到汉武帝大约三千年的历史,世态炎凉、悲欢离合、人生百态,在《史记.白描(套装上下册)》中一览无余。《史记.白描(套装上下册)》分为《帝王本纪》、《诸侯世家》和《将相列传》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帝王本纪。华夏祖先的传奇留给我们无数的遐思。夏商周三代,各项制度逐渐完善,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秦人一统天下,只因暴政而亡。随后的楚汉相争,霸王终饮恨而亡,布衣天子打下刘家天下,历经文景之治,创下历史辉煌。第二部分,诸侯世家。帝王之后,名相世家,封邦建国为诸侯。逐鹿中原,战国七雄各领风骚。功臣辅佐,促成秦皇一统、汉朝兴旺。刘氏宗亲,演绎悲欢离合。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可惜英雄早逝。第三部分,将相列传。文臣武将,为江山社稷鞠躬尽瘁;先贤先哲,为人间疾苦鸣鸣不平;游侠刺客,各显英雄本色;富商大贾,创下万千财富。当然也不卑鄙小人,王朝叛臣,露出丑恶嘴脸。上至开国功臣,下到平民百姓,社会各个阶层人物的事迹,尽在列传中。
-
活字版资治通鉴司马光、胡三省音注 著《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叫《资治通鉴》。该书是为官场第一读本。 《资治通鉴》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又考异、目录各三十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讫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取材除十七史外,还有野史、传状、文集等三百二十二种。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略于经济、文化。依时代先后,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按顺序记写,创造了编年体通史的杰作。元初胡三省著《资治通鉴音注》,被认为是历代注释《资治通鉴》最佳者。胡三省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完成《资治通鉴音注》294卷及《释文辩误》(12卷)。胡三省不仅对《通鉴》作校勘、考证、解释,对《释文》作辩误,对史事有所评论,还对许多人名、地名、术语一一作注。为读者阅读《通鉴》扫除了文字障碍。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传到日本后,在日本广为流传。于明治年十四年前(1881年)在日本重新印版,经过日人搜集明治前诸本中土考校之全,在每页页眉附小字校勘记。是为和版《资治通鉴》别于其他版本之最大特色,为研究《通鉴》之助,并且有助于中日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