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
通鉴胡注论纲林嵩 著《中国典籍与文化研究丛书:通鉴胡注论纲(第3辑)》从文化背景与学术源流的角度评价了通鉴胡注的价值和地位,具体从史文的疏解、史事的考订、史义的探求、史法的归纳,以及史料价值、学术价值、思想价值等方面分析和论证了胡三省音注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对胡注的欠缺和不足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全书资料翔实,论证严谨,逻辑严密,见解深刻,颇具学术功力,是较为少见的优秀博士论文。
-
大中国史吕思勉 著本书是我国第一部完整意义上的通史著作,上起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以时间顺序为经,以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等为纬,详细记叙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朝代更替、制度沿革、疆域变迁、风俗更易、学术源流等诸多问题,将中国历史抽丝剥茧般层层拨开,向大家展示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历史长画卷。本书观点权威,体例严谨,考证精详,实为了解中国历史的最佳读本。此外,作者不时发一家之言,打破大家固有的历史印象,如讲述汉武帝为穷兵黩武的帝王,王莽为值得景仰的改革家,岳飞为骄横跋扈的地方军阀等等,常令读者产生耳目一新之感。
-
纲鉴易知录精(清)吴乘权 等撰;刘韶军 等译本书,清代吴乘权编,是在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基础上加以简化,并且补充了《通鉴》所未载的战国以前和宋至明史事的编年体史书。吴乘权,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楚材。早年患有足疾,不能参加科举,他的伯父吴兴祚曾任督抚,吴乘权则跟随左右,后又到私人家塾中教书。吴乘权是一位著名的编书家,在编本书之前,曾与吴调侯合编《古文观止》,康熙三十四年(1695)刊刻,流传甚广。所编本书,同样极为流传,是当时人们用来读史的普及读物。本书编成于清康熙年间,书前有吴乘权的一篇“自序”,落款为康熙五十年(1711),可知此书初次刊刻于是年。之所以编纂此书,据吴乘权自序,他在童年就有志读史,但人到老年了仍不能把历代正史通读一遍,于是感慨要读中国古代史书,其方法只能是“宁简毋详”,人们才有可能通读。《资治通鉴》虽然已比各代正史简明,但“卷帙太烦,岂能一概记诵”,要通读一遍仍嫌困难。这是因为中国的历史悠久,已有的正史或《通鉴》内容繁多,一般读者难以卒读,因此他想为一般读者编纂一部简明易读的通史。
-
每天5分钟读点中华历史悬案丁润梅 编著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璀璨、古老的中华文明,而这段我们引以为豪的光辉岁月中,既保存下来不少谜团重重的文物古迹,又流传着无数离奇曲折的故事。《每天5分钟读点中华历史悬案》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宗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各领域具有研究价值、探索意义和为人们所关注的历史悬案,能够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帮助人们运用想象力挑战极限,探索未来。
-
史记(西汉)司马迁 著,柯继铭 主编《史记》的文学成就还表现为它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史记》写的是历史,但它不是简单地叙述历史事实,而是通过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描述,表达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和对黑暗现实的愤怒批判。同时,由于作者自身的悲惨遭遇,所以他的笔端时常流露出一种愤激之情,一种沉郁之气。有的通篇是借古人行事来抒发自己的愤世之态;有的是夹叙夹议,火花四射,喷泄着慷慨之音;有的是联系较为松散的飞来之笔,凭空插入一段淋漓尽致的悲悼憾叹。那种对佞儒、酷吏们的尖刻讥讽,那种对刺客、游侠们的倾心赞颂,那种对失意英雄、含愤志士们的无限同情,等等,都明显表现出司马迁强烈的主观色彩,从而使整部《史记》成为一首爱的颂歌、恨的诅曲,成为一首用整个生命谱写成的饱含着司马迁全部血泪的悲愤诗。故此,鲁迅曾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洙泗遗训,务本知先;中国是文化悠久的民族,垂统五千年,就因为有深厚的根本,固能承前启后,传之久远。《史记》的博大精深和它在史学与文学上的伟大成就使我国历史的本源再现。今天我们翻看《史记》更时时为中国文化传统的深厚而振奋,被中华民族艰苦创业的历史所感动。可是,在学习研究古籍《史记》时又往往为它那晦涩难懂的语言所阻隔,难以深入,这也是盘古女娲没有亚当夏娃的形象,鸿门盛宴故事没有木马屠城普及,白雪公主比夸父逐日家喻户晓的症结所在。因此,克服语言的障碍,易古为今是铺架联系古今桥梁的砖石.在吸收继承已往译作的基础上,我们重新注译了《史记》,用以帮助中国人通过对《史记》的认识,找出中国人真正的根。
-
历史的主角倪端 著黄仁宇先生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始终把握着“关怀人生,指导未来”的史学终极处,就在于他始终把握着“关怀人生,指导未来”的史学终极目标,高屋建瓴,宏观把握,娓娓道来,孜孜不倦。读者往往在面对大师博大精深的著作时而望洋兴叹。本书是以黄仁宇先生的著作为依据,通过作者本人对黄仁宇先生的研究理解,将大师的学术思想、治学精神疏理成通俗文字,帮助广大读者更好、更深刻地理解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及其他相关作品。目标受众群大: 大众读者、学生
-
夷夏先后说易华 著本书是由易华编写的《夷夏先后说》。《夷夏先后说》的内容提要如下:人类是一种喜爱迁徙的动物,人类史就是一部迁徙的历史。每一个民族或国家都是由不同的移民构成的。所谓土著,相对于新来者而言,是早到的移民。美洲土著印第安人,相对于欧洲殖民者而言,是先到的亚洲移民。相对于夏而言,夷是东亚土著。受傅斯年《夷夏东西说》和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启发,参考布罗代尔长时段(Long Duree)和沃勒斯坦世界体系(WorldSystem)概念,特提出“夷夏先后说”如下:历史记载或传说表明夏朝建立之前东亚为夷蛮之地,大禹父子在夷之中建立了夏朝之后才有东夷西夷之分。考古学发掘和研究表明夏朝建立之前东亚尚未有游牧与农耕之分,正是夷创造了东亚新石器时代定居农业文化,夏或戎狄引进了青铜时代游牧文化。体质人类学研究表明夷属蒙古人种,可能来自南亚;部分夏或戎狄属印欧人种,来自中亚。语言学研究表明汉语、韩语、日语是典型的混合语:夷语或华澳语是底层,夏言或印欧语是表层。夷夏结合与转换才开创了中国的历史,形成独特的东亚文化传统。夷夏不仅有东西之分,而且有先后之别。夷为东亚土著,创造了东亚新石器时代定居农业文化;夏人西来,传播了青铜时代游牧文化。汉族的历史是夷夏结合的历史,汉人、汉语、汉文化均是夷夏混合的结果。夷夏转换是东亚上古史上的关键。在人类历史上,喧宾夺主的事时有发生,而数典忘祖亦是常事。正本清源,夷夏先后说化解了东亚文明本土起源说与外来传播说的矛盾,对理解东亚民族与文化的形成和东亚历史不无小补。
-
另一半中国史高洪雷 著我们很幸运地走在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之路上,但我们还需要一盏灯,当夜幕降临的时候,照亮前方的路,这盏灯就是文化传统和民族智慧。“另一半中国史”只用六个汉字就涵盖了中华文明的独特气质,因为,在汉文化为主流的文化长廊中,永远镌刻着中国多民族文化的绚丽身姿。更为重要的是,当我们依稀记起匈奴、柔然、乌孙和楼兰等等古民族时,在《另一半中国史》里,令人惊奇地看到了他们的生离死别和爱恨情仇……“另一半中国史”是一个智慧而大胆的论断,当我们不能从史学家的著述里找到这个概念时,就有理由说它是独一无二的。由此我们应该向作者致敬,他没有史家、民俗学家和作家的光亮头衔,也没有“隐者”那般高深莫测,但他却是一个用心阅读、勤于思考的思想者,他对中国文明的起源充满崇敬和率直的拷问。在“文化喧嚣”的时代,坚守、沉静、思索和高雅的情趣成就了高洪雷先生这部经得住历史检验的著作。
-
中华文脉王显春,学而 著探寻中华民族之来路,理清华夏文明之脉络。《文史哲收藏读物:中华文脉》从古文字学入手,探寻中华民族的来路,理清华夏文明的脉络。为此,作者摒弃了以往从文献到文献的研究方法,注重从文献到文物的解读,注重运用文献学、文字学对考古文化、文物进行宗教的、哲学的、政治的、自然、文化环境的解释。
-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著,柯继铭 主编《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篡的编年体通史。它记载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计l362年的史事。全书共分294卷,300余万字。《资治通鉴》史实考信,史论精当,考评历史兴衰,镜鉴后世治道。该书自成书以来受到中国古代历朝统治者的青睐,成为他们常看不厌、常看常新的佐政良史。元世祖忽必烈这位马上皇帝非常重视《资治通鉴》,专请儒士为他讲解其中的治国之道,并设立了蒙古国子学,用蒙古语言译写了《通鉴节要》作为教材。明太祖朱元璋亦更对此书备加推崇,他每天清晨早起研读《资治通鉴》,认为“习闻明知古代帝王之道,身体力行《通鉴》原则”,并常常以此训诫左右大臣。清圣祖康熙对《资治通鉴》更是达到了痴迷程度,经常翻阅,认为《资治通鉴》“事关前代得失,甚有裨于治道”。不惟古代帝王,一代伟人毛泽东对《资治通鉴》也是爱不释手,他对《资治通鉴》的评价可作为我们现代人阅读时的一个指导:“《资治通鉴》这部书写得好,尽管立场观点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但叙事有法,历代兴衰本末毕具,我们可以批判地读这部书,借以熟悉历史事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