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
毛泽东话说中国邓忠先 著毛泽东是中国最伟大的知识分子。他读过的书,上至古史,下至传说。他将学习和读书经历,融汇到日后波澜壮阔的工作战斗经历中,以文史借鉴研究中国问题,思考民生,解决当今中国面临的问题。他拥有卓越胆识和对生命本质的敏锐直觉。毛泽东是这样站在中国千年历史和万里土地上,成为一个缔造历史高峰的巨人。 《毛泽东话说中国》中,大多数语录来自毛泽东的著述和读书笔记。对于中国,毛泽东拥有完整立体的看法,本书可以让我们从伟人的片语之中,领会重写民族和延续历史的深刻思考。
-
国际汉学研究通讯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 编《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5期)(繁体版)》是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主办的综合信息类刊物,办刊宗旨为报道国际汉学界在中国传统人文学科领域的研究动态,搭建中外学者沟通交流的学术平台。本刊分设汉学论坛、文献天地、汉学人物、论著评介、研究综览、基地纪事等栏目。
-
宫省智道柏桦 著 王熹 编中国古代的宫省,既包括宫室和皇宫,又包括了整个皇宫殿阁的建筑格局。而作为“宫省制度”来说,则主要体现为要通过此制,来突出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威。《中国古代智道丛书:宫省智道》作者集中研究,介绍了中国古代帝王权力、尊威的物化象征:帝王宫殿建筑群体。通过这个中国古代天子行政、施政、定政的舞台,剖析了延续几千年的这套严整的古代帝王宫省制度的发端、发展和历史沿革,揭示了古代天子帝宫为中心,皇亲世族、达官贵人之间为实现皇权的运转,撷取最大利益而进行的残酷斗争。此书不但可以呈现给读者丰,富的古代帝宫的历史知识,而且能使读者了解古代帝王权力斗争的内幕。
-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编读者一卷在手,概览历史全貌《简明中国历史读本》介绍《简明中国历史读本》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读本》编写组编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7月出版。《读本》执笔者都是从事断代史专题研究的历史学者,编写这样一部历史知识读物无疑是一个新的尝试。一、《读本》编写缘起《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为落实江泽民同志要求全党全社会应重视学习中国历史的重要指示而组织历史学者编写的。2012年7月13日,江泽民同志通览《读本》初稿后,欣然命笔作序,再一次强调指出全党全社会学习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并向广大读者推荐本书。他说:“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学习历史,把提高历史素养放到更为重要的位置上来看待,多读一点历史特别是中华民族发展史,汲取经验,陶冶情操,开阔眼界,以利于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历史使命感,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和能力”,“希望大家都能读一读”。《简明中国历史读本》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依据翔实可信的历史文献与出土文物考古资料,吸收学术界多年积累的史学研究成果而撰写的一本历史读物。本书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地叙说上自中国境内远古人类与文明起源,下迄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灭亡的中国历史。全书40万字,附有彩图、黑白插图60余幅。二、《读本》的定位《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既不是学术专著式的中国通史,也不是讲历史故事的通俗史话,而是一本由学有专攻的历史学者编写的历史知识读物,读者对象为全国各级党政干部和广大党员群众。《读本》以中国历史发展脉络为线索,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以归纳和分析中国历史自身道路特点为己任,站在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从多层次、多角度回顾和总结历史经验,传播科学翔实的历史知识,宣传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忧患意识,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选择的历史必然性。“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历史的价值在于它的深厚借鉴意义。《读本》以简略的笔墨勾勒出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各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科技,以“寓论于史”的方式适度地、有重点地总结了中国历史上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如民族问题、边疆问题、宗教问题及变革制度、消除秕政、整肃吏治、惩治贪腐等方面的得失,作为今人的借鉴。读毕全书,读者自会对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对中华祖先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社会文明和思想文化科技有一个基本了解;对中华民族的辉煌成就和历经的曲折苦难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三、《读本》的主要内容《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正文包括绪论、第一至第十一章。“绪论:中国历史的发展道路”,从文明起源到中国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演进及其经济基础、社会阶级属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与官僚制度三位一体政治体制模式的利弊得失等四个方面,高度概括地阐明古代至近代的中国历史发展道路。指出中国历史的发展道路既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鲜明特色,但又没有脱离全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历史的统一性寓于历史的多样性之中。“第一章 中国的原始社会与文明起源”,叙说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一个重要地区,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从农耕定居聚落共同体形态演变至城邑崛起、邦国并立的历程表明,中国的早期文明——邦国都邑文明形成于距今5000年~4000年的龙山时代,其后生生不已地传承与发展,从未中断。“第二章 夏商西周时期”,叙说在这1300年间中国奴隶社会形成、发展并走向鼎盛,中国古代文明日臻繁盛并开始形成独特的民族风格、价值取向的发展路径;自西周创立礼乐文明后,古代中国就以“礼仪之邦”名闻世界、流芳四邻。“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叙说“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纷争、兼并,以及这一时期制度变革、社会转型的历史大趋势;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古代文明的大发展、大繁荣。“第四章 秦汉时期”,叙说这一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制度体制设计与机制建构的开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式奠基并初具规模,新兴封建社会的蓬勃发展与初现危机。“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叙说这一时期近400年间,华夏大地经历国家分裂又复归统一,民族对立纷争又走向空前大融合,典章制度、思想文化自“胡风国俗,杂相糅乱”又达到胡汉交融、南北会通,从而为隋唐帝国的繁荣富强奠基铺路的波澜壮阔。“第六章 隋唐时期”,叙说在其前期社会经济、政治、社会、军事、思想文化、民族交往、中外交流一派勃勃生机,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鼎盛;其后期,由盛转衰,从治趋危,但又出现了新制度的雏形与新思想的萌芽,酝酿着中国封建时代从前期至后期的历史性转折。“第七章 五代十国与辽、宋、西夏、金时期”,叙说这一时期虽然全国形成多个政权并立,战争此起彼伏的局面,然而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与社会都呈现快速发展之势,尤其是两宋迈入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新阶段,科技文明达到新高峰。“第八章 元代”,叙说该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达到新高度,版图辽阔广大,民族地区与边疆治理卓有成效,中央与地方、内地与边疆的联系空前加强。“第九章 明代”,叙说明代统治者在高度强化君主专制、完善政治制度建设的同时,又在社会经济方面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政策、措施;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市镇纷纷崛起,明代自16世纪初开始萌动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第十章 清代前期”,叙说满洲贵族自辽东入关定鼎北京建立清朝,在康、雍、乾时期成为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的强盛大国;版图辽阔,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和发展。但自18世纪以后日趋衰落,古老的中国面临着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及随之而至的民族危机与深重苦难。“第十一章 清代后期”,叙说清代中国自鸦片战争开始不断遭到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与掠夺,国势衰败,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数志士仁人和广大人民群众为争取国家独立、民族复兴而不屈不挠地奋起抗争。四、《读本》的文化价值(一)宣传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的基本理论,旗帜鲜明地揭示中国历史上从古代至近代各种社会形态演进的路径、属性与特点。运用唯物史观关于社会阶级、阶层、集团、派别的分析方法,客观解析各个历史时期政治变迁、重大事件、人物活动及其深层次原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历史主义态度,阐释中华民族历史传统的丰富内涵与文化遗产的宝贵价值,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二)传播比较丰富而翔实的历史知识1.扫描全貌,简而不漏,让读者了解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读本》从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科技以及民族关系与中外关系等各个层面,比较全面而系统地叙说各个时期的历史发展、变化,比较完整地勾画古代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大势与基本线索,比较具体地展示五千年来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历史风貌。2.点面结合,突出重点,让读者了解各时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面、特色与亮点:《读本》将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影响各时代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革故鼎新、承前启后的历史性变迁,富有启迪、借鉴意义的历史现象,作为《读本》叙说的重点。3.不偏一端,尊重真相,让读者了解人民大众与杰出人物共同创造历史、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原貌:《读本》既肯定人民大众的劳动生产创造与反抗剥削压迫斗争的历史作用,也重视杰出历史人物从事变革或完善制度、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改善民生、消除秕政、维护国家主权与制止分裂动乱的突出贡献。4.扬弃旧说,接纳新知,让读者了解史学研究与考古发现的新进展:《读本》注意吸收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学术研究新成果,利用新出土的简牍与文物资料,以新的历史知识取代陈旧的、尤其是失真不实的“历史知识”。5.正文主述,注释补充,让读者了解更多的知识点:《读本》对普通读者比较生疏的史实、名物制度、词语概念等正文中叙述不详或不易理解者,加以简要注释、注音。全书注释合计350余条(含引述古籍出处)。五、《读本》的编写特色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努力扩大读者群覆盖面。体例统一,形式多样,悉心充盈历史知识涵量。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曾在第一任所长郭沫若先生主持下,启动并编纂《中国史稿》,在全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今天,历史所集老中青三代学者之力,在学术界许多朋友的关心与帮助下,再次为社会奉献一本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集思想性、知识性、学术性于一体的力作。
-
中国封建社会瞿同祖 著《中国封建社会》是瞿同祖先生第一部社会史研究著作,作者认为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就是整个周代,在此基础上,以封建社会的全部社会现象为讨论的对象,注意其整体的社会结构及功能,分析封建社会的形成以至崩溃的过程,深刻描写了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宗法制度、封建阶级、封建政治等,解剖封建社会的各种社会组织的功能及彼此间的关系。
-
国家航海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 主办《国家航海(第2辑)》系有关当代学者对航海文史等方面的原创性、研究性文章,共14篇。
-
中华上下五千年大全集杨艳丽 编著《中华上下五千年》是一部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经典历史读物,一经问世,便因其独特的体例、丰富的知识而深受读者喜爱,成为我国发行量最大的历史启蒙读物之一,为一代代中国人所推崇。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市场上的许多版本已经不能满足广大读者越来越高的阅读需求,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进行更新、补充和调整,并注入新的元素。 同时,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期间发生的历史事件、出现的历史人物错综复杂、头绪繁多,普通读者很难找到入门捷径。有鉴于此,我们精心推出了本书,全书以时间为序,按照历史朝代分期,以故事形式精彩扼要地讲述了中国历史的演进过程,包括了历史的基本脉络和发展历程,使读者在愉快阅读过程中为读者提供最想知道的、最需要知道的、最应该知道的历史知识,力求在真实性、趣味性和启发性等方面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并通过科学的体例与创新的形式,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讲述中华五千年历史。 本书选取了五千年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风云人物、辉煌成就、灿烂文化等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这些经典故事娓娓道来。精美的图片与文字相辅相成,文图对应,将中国历史的丰富与精彩更直观、更真实、更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历史、感受历史、思考历史,从历史中汲取睿见卓识,增加并拓展人生阅历。
-
浙北一座名镇的兴起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史研究中心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人民政府 等 编暂缺简介...
-
资治通鉴故事(北宋)司马光 主编,中原 编译《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规模空前的史学巨著,由宋神宗取意“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亲赐名。全书卷帙浩繁,共294卷,记载了上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计1362年的历史,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方面的重要史实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博大精深,通古今之变,有“网罗宏富、体大思精,为前古之所未有”的美誉,备受历代统治者及文人学士的青睐,视之为必读之书。《资治通鉴故事》精选了原著中最为人所称道的300余个独立完整的故事,按时间顺序对其进行了整理编撰,通过科学的体例和创新的形式,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向读者呈现这部中华文明巨著,力求在真实性、趣味性和启发性等方面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同时,编者还精心选配了历史文物和遗迹照片、战争示意图、帝王名臣画像、历代人物名画等数百幅图片,更加真实、直观、全面地将中国历史的丰富与精彩呈现在读者面前。
-
史记司马迁 著,清昭 解译《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书对原《史记》进行了阐释、解读,并增加了相关的知识,力求在真实性、趣味性和启发性上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以便帮助青少年读者从全新的角度去感受历史、思考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