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读物
-
山本五十六(日)加藤正秀原著;郭宏军编译山本五十六是日本帝国海军最著名的统帅,是二战时期日本向外侵略扩张的代表人物。他亲自策划、指挥偷袭美国珍珠港,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他指挥的日本联合舰队,曾横扫整个西太平洋,骄横不可一世,为日本军国主义征服亚太,称霸世界立下了战功。他的死震惊了日本朝野上下,被称为日本帝国的“海军之花”。《第二次世界大战十大名将丛书:山本五十六(套装上下册)》作为一部纪实作品,严格做到尊重史实,在文风上则力求朴实无华,以便使读者能够在阅读当中更加真切地把握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而且这也是对那些妄图否定侵略历史、美化战犯者的观点的一种有力的抨击。
-
隐蔽的历史赫连勃勃大王(梅毅)著细读浩如烟海的正史典籍和逸史笔记,总会发现许多令人惊奇的人和事,他们或是湮没在大历史事件的阴影里,或是消隐于纷杂迭起时代的繁琐记叙中,或是为民间艺人的演义传奇所歪曲,或是因其所处王朝并非正朔而遭忽略……加之近年来对历史过分歪曲的“戏说”影视的泛滥,历史的真实被浅薄的臆想弄得扑朔迷离,甚至有时让人觉得简单、机械得匪夷所思。作者对历史一直有“乐在其中”的沉迷,以及那种“魔鬼在细节”的考据癖,正可以充当一个“趣味历史学家”。本书撷取了中国历史中数十位大家熟悉而又陌生的人物,摘取他们精粹绝伦的人生片断,站在别人所忽略的角度去进行文学的、趣味的观察,回避“人的历史”而更加关注于“历史的人”,特别是聚焦于那些曾经无比鲜活、无比富有个性却又为时光积垢所黯淡的个体,展示了帝王将相在一场场生存博奕中的真实图景。作者写到了许多当时煊赫一时却多被后世忽略的帝王将相:梁冀、文明太后、高欢、高纬、萧宝卷、尔朱荣等等,每一个人、每一段故事读来都是一场盛宴。作者以流畅灵动的文笔,让读者能享受读史带来的乐趣,并重温那些质朴的音容笑貌,展现出他们未经雕饰的、人性化的、非戏剧而恰恰又是最戏剧化的精彩一面……
-
绝密飞行李克菲,彭东海著一个身材魁梧衣着简朴的中年人两手叉腰,站在一张小桌子前,待我们这班人坐定之后,他两眼将在座的人环扫一遍,然后声音洪亮地说:“同志们!”我作为空军副参谋长负责毛泽东主席的专机任务,始于1956年,止于1958年,历时3年。当刘亚楼司令员指着我对毛主席说“主席,这是副参谋长何廷一,以后你的专机就由他负责”时,我感觉肩上的担子很重。毛主席当时对刘亚楼说:“好,你忙你的吧。”何廷一三个字在他脑子里显然没有任何印象。其实,早在毛主席兴奋地写下“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的时候,我就在龙岩第一次见到毛委员了。那是1929年,我才13岁。红四军在长岭寨打了一个漂亮仗,歼灭了国民党一个旅之大部,旅长郭凤鸣当场被击毙,红军战士抬着郭凤鸣的尸体浩浩荡荡开进汀州城。红四军在长汀、上杭、龙岩、永定影响很大,闽西根据地日益扩大,群众纷纷参加红军,我就是在那个时候加入革命队伍的。参加红四军的第二天晚上,就通知我们去听报告,我们一群新兵跟在黄树庭后面走进一栋楼房。没有隔成间的二楼已经坐满了人。我看见一个身材魁梧衣着简朴的中年人两手叉腰,站在一张小桌子前,待我们这班人坐定之后,他两眼将在座的人环扫一遍,然后声音洪亮地说:“同志们牎今晚我给你们讲讲中国战争的发展史……”有人告诉我:“他就是毛委员牎”毛委员很重视宣传群众,经常亲自演讲,但由于毛主席的湖南口音很重,我那时年纪小,见识少,很多话听不懂,现在能记得的就只有这么两句:过去打仗用的是大刀、长矛,现在用的是毛瑟枪、机关枪。1940年7月,我由前总调军政学院学习。到延安后,我利用休息时间去看朱老总,警卫员告诉我朱老总和康克清都在毛主席的窑洞里看热闹。毛主席、朱老总、康克清、张闻天、博克、何凯丰等一大群人围了一大圈玩得正高兴。我怕打搅他们,进去后就悄悄地站在旁边看。毛主席抬头看见了我,就问:“你是谁?”我告诉毛主席我的身份和姓名。“什么地方人?”“长汀。”“啊,我还在长汀养过病呢。”随后毛主席很随意地开玩笑说:“姓何的可没有几个好人。你看何应钦,还有湖南军阀何健都不是好人。”“主席,你这么说可是有些片面,我看姓何的坏人是少数,多数是好人。何凯丰、何叔衡不都是好人吗牽”主席听了哈哈笑起来,说:“小何,你说得对,来,来,我们配合打一把。”我红着脸说:“我不会。”主席说:“那你就继续看吧。”十几年过去了,毛主席早把姓何的是坏人多还是好人多的争论忘记了,当然也就把我这个长汀人给忘记了。我执行毛主席的专机任务,一方面认为很光荣,一方面又提心吊胆……1956年5月初,毛泽东主席第一次乘坐空军的飞机,出动的时候由刘亚楼司令员亲自送他到广州。那时空军只有苏制的里-2运输机,航速240公里/小时,只能坐14个人。5月底,我奉命到广州去接毛主席回北京,一共去了3架里-2。第一次执行毛主席的专机任务就碰到了麻烦,由广州飞北京因天气不好,在汉口停了几天,由汉口飞北京时,在石家庄附近遇上雷电,山里电光闪闪,雷声隆隆。我非常着急,怕毛主席的飞机出危险,赶紧走到驾驶室,一面观察一面问驾驶员有没有问题。石家庄距北京360航空公里,里-2飞机要飞一个半小时。地面坐汽车一个半小时不算什么,在空中一个半小时就感到时间很长。这一个半小时因着急紧张,心怦怦地乱跳,如果医生给摸脉,心率可能一分钟超过1000次。这次飞行3架里-2是这样安排的:我乘坐第一架飞机探路———观察天气。毛主席、罗瑞卿牗公安部长牘、杨尚昆牗中央办公厅主任牘、汪东兴牗公安部副部长兼九局局长牘乘坐第二架飞机,罗、汪是负责保卫工作的。第三架飞机乘坐工作人员和保卫人员,飞行间隔15分钟。第一架飞机落地后,刘司令员既高兴又担心,毛主席的飞机还没降落呀牎降落后刘司令员高兴了,笑着和毛主席握手。我松了一口气,真险!自第一次乘飞机去广州后,毛主席的专机任务由我承担。1956年至1958年毛主席经常外出视察、召开会议,备有三套交通工具:飞机、专列、轮船。坐飞机我必跟随,不坐飞机时我也跟着乘专列,坐轮船,飞机要跟随备用。“保驾的来啦牎”这是毛主席见到我的第一句话。毛主席上飞机后,先在椅子上坐一会儿,然后躺在床上看书,有时先批阅文件,然后躺在床上学英语。英语秘书名叫林克,北大英语系毕业。那时毛主席已年过花甲,可学英语精力充沛,非常用功。毛主席在飞机上说话很少,全部精力集中在阅批文件或读书上。空中服务员小郭给主席送茶水,他也只瞅她一眼。有一次他开口问服务员姓什么、多大年纪、空中生活习惯不习惯,还说郭是红色空中小姐。他在空中小姐前加冠“红色”二字,表示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空中小姐。小郭对主席称她为红色空中小姐感到非常幸福,高兴得微微一笑。我和毛主席说话很少,而且是老一套,每次只说一句:“请主席上飞机。”在飞机上我曾劝过主席,飞机在飞行中,阳光一闪一闪的,对眼睛有影响,请主席看一会儿,闭眼休息一会儿,保护视力。毛主席瞅了我一眼,仍看他的书。我在飞机上多半的时间坐在领航员旁边观察天气,了解飞行情况,以便随时回答主席的询问。有时坐在主席的床头和叶子龙打扑克,胜负只使眼色,默不作声,生怕影响主席看书。毛主席外出要带几箱书籍。每到一地,卫士长李银桥或公务员小田、小尹,便迅速把书整齐地排列在主席的床边备用。毛主席起床很特别,坐起来就算起了床。起床后先看书,他身边常放一个小本子。看到重要段、句就记笔记。我执行毛主席的专机任务,一方面认为很光荣,一方面又提心吊胆,特别在复杂气象情况下,整夜整夜睡不好觉,不断地向北京航行、气象部门打电话了解情况,翻来覆去地研究考虑。在天气复杂的情况下,决心是很难下的。因为毛主席的专机是不能出半点问题的。将近三年的时间里,可以说是很幸运,执行专机任务中没有出过一点儿岔子。为了不耽误毛主席的工作,毛主席要走就能起飞,机组在宾馆或招待所处于待命状态,不敢离开一步。有一次在上海,机组提出上街买点东西,我估计毛主席刚到上海不会有什么任务,和叶子龙商量了一下便同意机组上街了。不料机组人员刚走不久,毛主席说要回北京。这下我们着了急,派出几路人马出去找机组,幸好很快就找到了,没有耽误执行任务。女飞行员到达时,毛主席正在丰泽园的院子里散步。毛主席非常体贴、关心和爱护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每年春节毛主席都要请工作人员聚餐。1957年春节我荣幸地被邀请。这次参加的有秘书、女服务员、担任内卫的战士等。饭前毛主席和大家聊天,还给我们讲故事,说说笑笑,使我们感到就像在自己家里过年一样轻松愉快。饭后毛主席又和大家一起合影留念。我们和毛主席合影的照片,“文化大革命”初期被造反派拿走了,说什么我没资格和毛主席合影。家人告诉我这句话,我十分难过。我和刘少奇、邓小平的合影被造反派撕得粉碎,批斗时他们说我是“一仆二主”———刘、邓的奴仆。我和毛主席的合影他们不敢撕毁,我被“解放”后他们退还给我了。这张最珍贵的合影我常常拿出来观赏,我将永远珍藏。1957年整风反右,毛主席十分繁忙,他到各省市视察,地方的同志都要请他去看铺天盖地的大字报。毛主席到各省市除找省市委书记听汇报外,还要找大城市的一些教授来谈话。在杭州时他要我们派飞机到上海接复旦、交通大学的几个教授,毛主席和他们谈了一夜,从他们走时的表情上看似乎谈得颇投机。有一次浙江省委第一书记江华、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去见毛主席,他们要我也一起去,谈话中提到报纸问题。当时上海的《文汇报》、《新民晚报》有些右派言论,毛主席说他们利用报纸反党。毛主席问我看不看报,订阅什么报纸,我说基本上是《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有时也订阅《北京日报》。毛主席问空军司令部的干部是否都订报,我说不完全都订。刘司令员对我的回答有点怀疑,但他当时没有追问。刘回北京后做了一番了解,果然订报的人不多,于是他决定给每个部、处的办公室订一份《人民日报》,一份《解放军报》,首长办公室加订《北京日报》、《光明日报》或《文汇报》。空军第一批女飞行员分配给第三运输团后,刘司令员要我去给叶子龙说一下,想办法请毛主席接见一次女飞行员。痛快得很,叶给毛主席一说就同意了。刘司令员很高兴,他亲自带领女飞行员到中南海。女飞行员到达时,毛主席正在丰泽园的院子里散步。女飞行员走进院子里,毛主席同她们一一握手表示欢迎。毛主席说:你们是新中国的第一批女飞行员,你们能在祖国的蓝天飞翔,很光荣啊牎女飞行员微笑地说:毛主席在百忙中接见我们,我们太高兴了。接见后毛主席说:我们一起照个像吧牎照像时叶子龙要我去参加,我想毛主席是接见女飞行员,我去不合适,就没去。我在执行毛主席的专机任务中,不敢自夸有功,但扪心自问无过。万万没有想到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我就被江青点名打倒了。吴法宪给我捏造了一堆罪名,造谣说我在专机上安窃听器,说我想谋害毛主席,可谓“罪大恶极”!我被“解放”时江青还在台上,空军四届×次全会她还在指手画脚,这次全会没让我参加,坏人散布谣言说何廷一还是有问题的。那时我确实担心能不能重新工作。我能出来工作,一要感谢邓小平说了公道话,二要感谢毛主席在我的任命报告上划了圈圈。这样江青就不敢捣乱了。1958年底,毛主席不坐空军的飞机,我的专机任务并没有因此了结。接着为庐山会议服务,执行周恩来总理和刘少奇主席出国访问的专机任务。乌鲁木齐、昆明、广州三部电台同时呼叫,我来回奔跑调度室,正在着急时,调度室报告,广州电台已叫通,飞机正返航开罗。1960年4~5月,周总理出访缅甸、印度、柬埔寨、越南。总理第一次访问缅甸乘坐的是里-2飞机,空军和民航共同执行,民航参加这次任务的有徐伯龄和袁桃园等同志。总理访问缅甸回昆明时,在大理、祥仁上空遇到恶劣气流,里-2飞机爬到4000米还颠簸得很厉害,里-2不是高空飞机没有密封,飞到4000米就使人感到氧气不足。我为这种情况很是担心,好在他们都是有经验的飞行员。4月15日,总理访问印度,这次乘坐的是伊尔-18飞机。飞行航线经仰光到新德里。4月19日,总理访问尼泊尔,因加德满都是个小机场,故改乘伊尔-14由加尔各答飞加德满都。加德满都机场修在一座山头上,跑道两头都是大山沟,降落时掌握不好,就会冲出跑道掉进山沟里。尼方安排周总理访问我国援建的一个工程,那里有一个小机场,位于小山沟里,试飞后认为很不安全,建议改从地面去。29日访尼结束,由加德满都飞加尔各答,改乘伊尔-18飞昆明。4月,加尔各答气候已炎热,飞机在机场晒得烫手。为了降低机舱温度,机组驾驶飞机在机场上空转圈降温。这个办法被陪同出访的同志知道后,大家异口同声地赞扬说,你们想的办法真妙呀!5月5日,总理访问柬埔寨。航线由昆明经河内飞金边。访问结束后,由金边飞河内,得悉河内天气不好,中途降落荣市。为总理出访亚非欧做准备,1963年我向外交部建议,空军派飞行、领航人员随信使到亚非欧一些国家熟悉航线,搜集飞行资料。1963年12月,周总理出访亚非欧,因空军执行这次任务无把握,故租用荷兰两架飞机。翌年2月总理出访回昆明时,我由北京带一架伊尔-18到昆明接总理一行到成都休息。1964年,为总理再次出访亚非欧做准备,空军和民航试飞喀喇昆仑山,开辟新航线。红旗拉甫建立气象、通信导航站,从乌鲁木齐向和田机场运送航油。1965年6月,总理出访,派伊尔—18试航,1965年6月4日,由北京经14号(鼎新)、和田、巴格达,飞往开罗。5日由开罗试航阿尔及尔。6日由阿尔及尔试飞大马士革,当日由大马士革经卡拉奇回14号。7日由14号回北京,试航按计划顺利完成。6月7日,总理出访阿尔及利亚。由北京经14号、和田飞卡拉奇。6月18日,由卡拉奇飞巴格达。6月19日,由巴格达飞开罗,由开罗飞阿尔及尔途中,得悉布迈丁发动政变,外交部通知空军把飞机飞回开罗。乌鲁木齐、昆明、广州三部电台同时呼叫,我来回奔跑调度室,正在着急时,调度室报告,广州电台已叫通,飞机正返航开罗。这天司令部正开部党委会,我很着急,吴法宪却无动于衷。我对吴法宪在部党委会上的讲话很不满意,他是典型的两面派,在我面前说×××对人是马列主义,对自己是自由主义,对王平水说×××是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的。发言时我说:“政治上得了感冒病,我上当受骗了。”气得我在笔记本上写下一句:“深刻的教训,戒烟!”6月22日,总理一行由开罗飞阿尔及尔,访问阿尔及利亚。6月28日由阿尔及尔飞开罗,29日由开罗飞阿尔及尔,这两次飞行是执行别的任务。6月30日由阿尔及尔飞大马士革,总理访问叙利亚。按计算应降落了,但等了多时未收到降报,不知出了什么问题,真使人着急。经外交部查询,我驻叙使馆说,机组忘记发降落报了。真是粗枝大叶,虚惊一场。总理访问缅甸、达卡、锡兰、柬埔寨、越南等国,我都送他们到昆明,总理到这些国家访问,我都在巫家坝机场塔台掌握飞机起降。总理出访印尼,由于航线长,从仰光到棉兰是海上飞行,情况比较复杂,机上电台功率小,联络比较困难,有时声音很小,有时听不清楚,真令人着急。因为精神过于紧张,加上长时间等候,为了消除疲劳,吃了两片安眠药,睡到晚饭时服务员来把我叫醒。总理访问亚非欧,都在14号降落加油,乌鲁木齐备降,和田备份,过去总理出访是中央办公厅召集安全小组会,这次是外交部召开会议布置任务,空军的任务是负责机务、油料和掌握空中动态,随时与外交部联系。总理访问缅甸、印尼时,我国与泰国还没有建交,美国在泰国设有军事基地,为防止美机偷袭,在国内航线飞行,对空联络采取约定的信号,但缅方听不到着急,这个办法只用过一次。我和周总理过去虽然没有直接接触,但对他的印象却很深。执行总理的专机任务后,我认为总理平易近人,对同志无微不至地关怀,办事慎重细心,至今难忘的有几件事:总理处事考虑周到。访问印尼,外交部向总理提出要我同去。总理说:“他怎么能去,驻我国武官都认识他,他去了人家会产生怀疑,人家会问,他是来干什么的。”总理办事要求很高。在飞机上研究访问斯里兰卡的航线时,航行局带的航图既旧又破,总理严厉地批评了我们一顿。他说:“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连一份像样的航图都没有。”批评得我怪不好意思的。总理对工作人员非常关心爱护。从印尼回昆明,云南省设宴招待,他来到我们的桌前向机组人员敬酒,我酒杯里的是白水,被总理发现了,罚我干了三杯,差点儿醉倒了。这次宴会可丰富了,吃了很多云南的土特产。总理非常谦虚。有一次省里的同志想留总理多住一天,他说:“你问问管飞机的人同意不同意。”人家留总理我怎敢不同意,何况我是为总理服务的。1963年3月,刘主席访问印尼。26日乘伊尔-18由北京飞昆明,在昆明休息准备了约半个月。刘主席和王光美同志住原云南军阀龙云的公馆,人们都叫“龙宫”。陈毅副总理住省委的宾馆,我和机组仍住昆明饭店。出访前我到“龙宫”给刘主席汇报飞行计划和天气,王光美同志在座,刘主席对飞行航线和天气情况问得十分详细。我向陈毅副总理汇报时,他问为什么不能从海上直飞,我说没有航路,他说航路是人飞出来的,他的话使人很难回答。4月26日,刘主席访问印尼。由昆明飞雅加达,中途在仰光休息加油。4月20日,由雅加达飞仰光,在缅甸访问了5天,26日由仰光回昆明。5月1日,由昆明飞金边,在柬埔寨访问5天,6日回昆明。在专机上,我的位置是在驾驶舱,我要随时了解天气和飞行情况。而朱总司令一乘飞机就同我抢位置,也挤到前舱一屁股坐下就不走,和机组谈笑风生,亲切如故。不由得使我回想起战争年代的许多往事。
-
发现李庄岱峻著长江第一镇,与重庆、成都、昆明并列的中国四大抗战文化中心。举世瞩目的人文学术重镇,中国建筑科学的摇篮。傅斯年、陶孟和、李济、梁思成、林徽因、童第周等笔耕不轰的书案。烽火战乱中,同济大学莘莘学子遮风避雨的浓阴贷峻,本名陈代俊,四川资阳人。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任职四川某报社。
-
民国十大军阀大结局王晓华,张庆军著民国乱世,枭雄辈出,连年混战,中华大地狼烟四起,民不聊生。这些军阀祸首是怎样的一些人?他们的最终结局如何?北洋之虎段祺瑞,两造共和,醉心权术,为何了无家产?常胜将军吴佩孚,信奉四不主义;不住租界、不借外债、不积私财、不纳妾;讲气节,拒当汉奸,其死因众说纷纭。东北王张作霖,胡子出身,怎样成为权倾一方的大军阀?一生四次被日本人刺杀,最后一劫有怎样的秘闻?北洋战将孙传芳,因何拳打冈村宁次、剖士兵的腹?进驻杭州,雷峰塔轰然倒塌,是巧合还是命数?“青天老爷”韩复榘威风一时,谁能让他罚跪?韩“青天”又是如何断案?狗内将军张宗昌三不知;不知自己军队有多少;不知自己的钱有多少;不知自己的女人有多少;他的死真是因为仇杀,还是另有隐秘?此外尚有哈儿司令范绍增、投机将军陈调元、东陵大盗殿英、辫帅张勋等人,各具个性,极富传奇色彩。目录前言引言北洋元老——段祺瑞中堂赏识,北洋执政,笼络人才心计绝醉心权势,鄙薄钱财,新老军阀拥戴多秀才将军——吴佩孚前清秀才,常胜将军,德国美女献真爱爱国可嘉,劲节堪赏,遽死寇仇有疑团东北大王——张作霖绿林招安,变匪为官,瞒天过海善做戏周旋日倭,以图以家,皇姑屯站起悲歌北洋枭将——孙传芳留学日本,一仗成名,冈村宁次被他捧铁血柔情,杀俘剖腹,佛门遭刺岂报应辫子大帅——张勋争抢妓女,爱哼京戏,保留小辫为复辟拥立宣统,遇困名伶,抗逆潮著罪名狗肉将军——张宗昌乳世枭雄,恶赌起家,玩弄女性臭名大暗杀上司,强装风雅,无赖无耻三不知草莽英雄——韩复榘不学有术,外拙内精,沽誉“青天”爱审案耍日本人,气蒋介石,秘密处决多隐情东陵大盗——孙殿英割腿斗狠,赢人新娘,土匪军阀再汉奸东陵盗宝,贿赂高官,毒瘾发作毙囚房投机将军——陈调元长初善舞,黑白皆通,了结临场劫车案暗算朋友,背叛上司,两救老蒋获欢心“哈儿”司令——范绍增相憨心精,袍哥手段,江湖味道多笑料贩毒捞钱,监视升官,弃暗投明成正果
-
启功口述历史启功口述;赵仁珪,章景怀整理本书以回忆的角度,讲述了启功先生生动鲜活的人生经历和文坛艺林的轶事。包括:我的家族、我的童年和求学之路、我与辅仁大学、我与师大、学艺回顾共五章。
-
天下第一家李鹏程,王厚香著写书不易,写史书更不易。孔子居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首,关注的人多,研究的人多,研究成果自然也就多。要写孔子,写孔子家族,必须有一定的学术勇气,当然更少不了厚重的历史积淀。《天下第一家——孔子家族的历史变迁》一书的作者李鹏程、王厚香,另辟蹊径,从家族学着眼,论述了曲阜孔子家族的历史变迁和文化渊源,丰富了孔子研究的领域,体现了学术创新的宗旨。两位年轻作者皆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李鹏程二十年前就读于此,王厚香则随我读研三载,都在教学科研第一线耕耘并已多有收获。今送来新作,嘱我作序,不仅仅是为师生情谊,更为他们作品所具有的吸引力,欣然应允。粗览以后,认为该书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大的跨度,全的过程。作者能够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跨度上,以全新的视角展现出曲阜孔子家族历史变迁的全过程。第二,史料详实,运用准确。史学著作离不开准确而详实的史料,这是史学著作区别干文学著作的地方,也是史学著作的生命。该书史料详实,运用准确,显示了作品本身的科学性和逻辑力量,增加了其史学价值。第三,文字简洁,学术性强。一部史学著作的深度取决干史料和史家的思想,也取决于浯言文字的表述。惟有如此,才能传之久远,因为史学著作也是作品,是给人看的,优雅的文字表述能够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该书读起来不枯燥、不沉闷,文笔简洁流畅,具有史学研究的审美价值,将学术性和艺术性较好地统一起来了。
-
人类神秘现象马妍主编本书是图文版未解之谜系列丛书《人类神秘现象》。编者力图以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精美的图片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从自然奇观、建筑奇迹、生命探奇、科学求索、星外传奇、文化迷踪、艺术奥秘、宗教探秘八个方面诠释奇妙的神秘现象,引导读者进入精彩玄妙、匪夷所思的未知世界,使读者在充分享受阅读乐趣,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更广阔的认知空间与文化视野。经典内容90多个人类神秘现象,广泛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在参大量文献资料、考古发现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研究成果,探索久为人类关注,迄今尚未破解的神秘现象,并努力揭示其背后所隐藏的真相。精美图片500多幅弥足珍贵的真景实物、自然风光、建筑景观、出土文物等图片,生动直观地展示事物的神秘变化,颇具视觉冲击力。艺术理念版式设计简约开放,图文编排注重现代审美观点,力图为读者营造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展示更为广泛的认知视野,以提升本书的观赏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理想读本语言有表述避免专业误和晦涩的理论,文字生动而富有情趣,通过与图片的有机结合,使本书新颖独特、通俗易懂,满足各个层面读者的需求。
-
冯友兰自述冯友兰著古之作者,于其主要著作完成之后,每别作一篇,述先世,叙经历,发凡例,明指意,附于书尾,如《史记》之《太史公自序》,《汉书》之《叙传》,《论衡》之《自纪》,皆其例也。其意盖欲使后之读其书者,知其人,论其世,更易知其书短长之所在,得失之所由。传统体例,有足多者。本书所及之时代,起自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迄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为中国历史急剧发展之时代,其波澜之壮阔,变化之奇诡,为前史所未有。书于其间,忆往思,述旧闻,怀古人,望来者。都凡四部分:曰“社会”,志环境也;曰“哲学”,明专业也;曰“大学”,论教育也;曰“展望”,申信心也。长短不同,旧日小说家所谓“有话即长,无话即短”也。揆之旧例,名曰“自序”。非一书之序,乃余以前著作之总序也。世之知人论世、知我罪我者,以观览焉。“三松堂”者,北京大学燕南园之一眷属宿舍也,余家寓此凡三十年矣。十年动乱殆将逐出,幸而得免。庭中有三松,抚而盘桓,较渊明犹多其二焉。余女宗璞,随寓此舍,尝名之曰“风庐”,谓余曰:已名之为风庐矣,何不即题此书为风庐自序?余以为昔人所谓某堂某庐者,皆所以寄意耳,或以松,或以风,各寄所寄可也。宗璞然之。书中所记,有历历在目、宛如昨日者,而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余亦届耄耋,耳目丧其聪明,为书几不成字。除四、五、六章外,皆余所口述,原清华大学哲学系涂生又光笔受之,于书之完成,其功宏矣,书此志谢。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哲学家。河南省唐河县人。现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3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和教授、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解放后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著作有《中国哲学史》《新理学》《新知言》《新原道》《新原人》《新世训》《新事论》等。冯友兰(1895-1990)哲学家,河南唐河人。民国七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民国十三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学位。民国十二年起历任中州大学文学院院长、哲学系教授,广东大学哲学系教授,燕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秘书长、哲学系教授兼教务长、文学院院长。民国三十七年后,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代主席、校务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四九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理学》、《新事论》、《新事训》、《中国哲学史论文集》、《中国哲学史新篇》。本书是世纪哲人冯友兰先生在晚年回眸自己学林春秋的自述传记。历尽百年沧桑之后,冯友兰先生以一种淡定的态度,娓娓道来自己求学,治学的经历,同时也展现了作者面对那个西风落叶的时代所怀有的心态,以及同时代一批学人轻舟激水,奋发图强的精神。全书分社会、哲学、大学、展望四部分,分别叙述了作者的人生经历,学术成长、求学教学过程以及对“旧邦新命”的殷切瞩望。
-
花台弟子柳永纪事朵朵著柳永是北宋词坛巨手,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他生前无钱无势,其词却被广为传诵。民间有“凡有井水处,皆能诵柳词”的俗语,其影响可见一般。作者在掌握了大量有关柳永资料的基础上写成《花台弟子柳永纪事》,对读者真实地了解柳永一生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