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史志
-
淮河流域灾害与治理于文善 著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谐,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互相适应,生产发展,生活幸福,生态美丽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些正是环境变迁史或灾害史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内容。12世纪以前,淮河是独流入海的,尾间也十分通畅,水旱灾害比较少,民间也流传着“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赞誉。12世纪以后,由于黄河夺淮的影响,淮河水系遭到巨大的破坏,下游人海河道逐渐变为地上河,无法排泄淮河洪水,许多支流发生了变迁或淤废,造成淮河流域经常河水泛滥,受灾严重,尤其是中下游地区。面对灾害,历代统治者虽然也采取过一些治理的措施,实施了一些应对之策,但未能扭转淮河对人民危害巨大的局面,灾害反而愈演愈烈,直至成为一条名声在外的害河。新中国成立后,尽管淮河的灾害仍在持续,但在党中央治淮方针的指引下,数千万淮河儿女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团结治水,淮河的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新中国在治理水灾方面已经走出了历史上经常出现的因灾致荒、由荒致乱、因乱而水利失修、因水利失修而易生灾害的怪圈。淮河既是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缩影,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战天斗地大无畏精神的展现,更是新时代党和人民政府为民造福。改造自然的一座永恒的丰碑。
-
图说杭州百年团史沈在蓉 著2022年,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杭州团组织是全国早建立和恢复的17个团组织之一,杭州团史既是全国团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地方团史的缩影。梳理杭州百年团史,对研究浙江全省乃至全国共青团历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杭州市团校在团市委的大力支持下,查阅大量档案资料和文献书籍,整理编写《杭州百年团史(1922-2022)》《图说杭州百年团史》套书,翔实记录了杭州共青团的百年奋斗历程,以丰硕成果献礼建团百年;引导广大团干部和青少年在杭州青年运动史中感受奋斗精神,汲取奋进力量,自觉发挥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杭州百年团史(1922-2022)》记述了杭州团组织和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奋斗历程,讴歌了他们的牺牲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全书史料翔实、观点鲜明、语言简洁、主题主线鲜明,较好地突出了杭州共青团组织和广大青年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与和全面推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突出了杭州地方团组织自身发展的历史。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百年团史,也有助于人们通过团史,了解杭州党史和杭州发展史、改革史,更为人们开辟未来提供历史借鉴。
-
厦大故事章慧,叶频青本书收集知名厦大教授、校友的回忆文章,包括田昭武、陈孔立、吴伯僖、冯大诚、卢咸池、林梦海、王尊本、林华水、何吉利、李文清、叶频青、章慧等。文中描述他们对厦大美丽校园的美好印记,记叙许多关于厦大发展历史中的人物、事件的生动故事,具体生动地介绍厦门大学的历史和发展变迁。通过他们的视角,可以更丰富读者对厦门大学的了解,歌颂对现今美好生活的赞美,也映射出我们国家巨大的时代变迁。本书可作为厦门大学校庆100周年献礼书。
-
先人的湖湘罗宏 著长沙善化贺氏是显望于湖湘近三百年的名门世家,载于史志记载的名人众多,如湖湘士人领袖,官至清末云贵总督的贺长龄;湖北学政,长沙城南书院山长,经世派重要人物贺熙龄;官至伊犁知府,辛亥年举兵起义掀开新疆民国史扉页的贺家栋;五四时期全国影响的革命团体新民学会的会员贺延祜;著名汉语言文字学家黎锦熙的夫人,齐门女弟子、知名画家贺澹江;新中国代农学家贺善文,等等。该家族不仅在湖南近代史而且在中国近代史上均有相当影响与贡献,该家族的师友、姻亲关系更是串联起了壮观的湖湘英杰群体。这些层层叠叠的关系网,使贺氏家族成为湖湘英杰集团的中心,拥有的话语权。作者作为其母系家族贺氏后人,历时六载,以大量珍贵的诗文汇稿、奏折信札、族谱方志、后人回忆录等历史文献为基础进行严谨考订,展示长沙善化贺氏家族的发展脉络、重要人物和关键事件。本书对贺氏家族的叙述,实际是对湖湘近代史乃至中国近代史的独特阐述,不仅基于贺氏家族的兴衰繁衍,而且关涉湖湘社会的变革维新,使读者从家族看湖湘,从湖湘看中国,得以窥见湖湘历史乃至中国近代史鲜为人知的一面。
-
上海市志·外事·港澳台侨事务分志·华侨事务卷上海市地方志,纂委员会 编《上海市志·外事港澳台侨分志·华侨事务卷(1978—2010)》为上海市政府《上海市第二轮新编地方志书编纂规划》、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实施方案》分卷之一。由上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持编纂,力求较完整地记述改革开放33年来上海华侨事务工作的概貌、轨迹与特征,是第一部反映上海华侨事务的志书,记述上海本籍居外华侨、华人、归侨、侨眷,由上海高校、科研单位外出留学、工作人员,以及住留中国港澳台地区上海出去的华侨华人相关事务。
-
清同治增修万县志校注郭作飞 著《清同治增修万县志校注》特点:版本:本校注以同治五年(1866)刻本《增修万县志》为底本,以乾隆《万县志》、咸丰《万县志》、嘉庆《四川通志》、道光《夔州府志》为参校本。校勘:因此部县志的版本较为简单,先有刻本,后有今人根据刻本而来的影印本或复印本,故本书的版本就显得简单,没有对校的可能。我们的校勘多针对本志中的引用文献,如大量引用了《舆地纪胜》《太平寰宇记》和“旧志”“十三经”等文献资料,将与原文进行对校,并根据原文进行校勘。如遇“衍”“讹”“脱”等,将在注释中予以注明。体例:原文体例不一,点校时尽量还原文本原貌。原文中的单行大字用五号宋体字,原文中双行小字改为单行,除了特别注明之外一律用六号宋体字。行文:古籍刻本的行文习惯与规范与现文不符。为方便今人阅读,采用现今的行文规范进行点校。
-
丽水有掌故胡建金 编千年处州府,风雅丽水城。这里是神仙“居住”的福地,流传着黄帝的传说,是马仙的故乡;这里是民族融合的舞台,景宁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这里是物产丰饶的宝地,出产的青瓷与茶叶数百年前就漂洋过海;这里是孕育瓯江文化的沃土,流淌着无数动人的故事……
-
清代至民国时期贵定县碑刻研究陆庆园 著《清代至民国时期贵定县碑刻研究》由笔者硕士论文(2018)修改而成,论文能够得以完成,其间经历甚多,不由心生感慨。2017年,这一年对笔者而言极为关键,因为要确定毕业论文选题并做开题报告,随即进行写作准备。两次偶然的机会,让笔者确定了以贵定碑刻研究为题,一次是贵定阳宝山、城隍庙之行,另外一次是贵定平伐庭氏长官司故地之行。两次走访调研,笔者发现当地大量承载民族历史的碑刻文献依然完好地保存着,这符合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遂决定此为题。征得导师同意后,笔者便开始了为期两个多月的贵定寻碑之旅。一个人收集一个县的碑刻,这是自己此前想都不敢想的事。田野寻访碑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些碑刻大多散落在乡间村野之中,收集的难度很大,有的在山野丛林之中,有的位于沧桑古道旁,有的就在流水人家处。山野丛林中多飞虫走兽出没,沧桑古道大多已是荆棘密布,现今回想依旧心惊胆战。《清代至民国时期贵定县碑刻研究》是通过碑刻文献对贵定区域史进行历时性的考察研究,此成果只是初步、阶段性的,其中还有一部分碑刻文献因各种原因尚未收录,亦未纳入研究对象。
-
东南大学史 第三卷时巨涛,刘云虹本书系统梳理东南大学1992-2012二十年间东南大学师生员工为建设一流大学奋斗的历史,比较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学校这一时期的历史,内容涉及财务、人事、教学、科研、学科、后勤、基建、实验设备。努力做到真实客观、实事求是。本书力求能够真实反映二十年来学校改革发展历程,说清楚事情来龙去脉、重要节点,如实褒扬取得的进步和成绩,也不回避存在的问题和经历的困难,搜集、梳理、编制、保留学校二十年来建设发展的一些重要成果、数据、图表等,一方面是为留下学校发展奋斗的足迹,肯定那些为东大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东大人;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后来研究者、使用者提供比较全面可信的史料,减少重复研究和查找检索数据之烦。
-
历史的见证李硕 编《历史的见证:北京中轴线(精)/北京那些事儿》讲的是京京、皮皮猴、小桃子乘着“魔法时光机”一起顺着历史发展的脉络去观看历史上北京中轴线上的建筑物,并获得了不少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