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史志
-
侯马上下五千年景元祥 著侯马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区、中国绿色名市、山西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山西省文明和谐城市。《侯马上下五千年》共分18章,从悠悠远古追溯到现在,详细记录了几千年来侯马的变迁,资料翔实,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
潮郡青龙庙吴绍雄,黄继澍,吴榕青 著青龙古庙也称安济圣王庙,位于潮州古城南堤江边,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潮州青龙庙会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龙古庙被列为潮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地理坐标。在地方现存史料缺乏的情况下,编著者尽力搜集各地馆存翻阅大量有关史籍、资料,遍访当事人、知情者、有关专家学者,寻觅考察海内外相关庙宇。 本书分九章,考证青龙庙的文献记载,解读安济庙的历史发展轨迹,介绍青龙古庙庙宇和庙会的历史和现状,收录与庙宇及相关的文物(匾联碑刻)、文献和口述史料,赏析古庙的建筑和装饰工艺,较为全面、系统地记述青龙庙。
-
金陵全书(清)葛翊宸,丛大为,胡岳,江五岳一、《金陵全书》(以下简称《全书》)收录的南京文献,分为方志、史料、档案和文献四大类。二、《全书》按上述四大类分马甲、乙、丙、丁四编,以不同的封面颜色加以区分;每编酌分细类,原则上以成书时代为序分为若干册,依次编列序号。三、《全书》收录南京文献的地域范围,包括了清代江宁府所辖上元、江宁、句容、溧水、高淳、江浦、六合。四、《全书》收录的南京文献,其成书年代的下限为一九四九年。五、《全书》收录方志、史料和文献,尽量选用善本为底本。《全书》收录的档案以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较高为原则,一般选用延续时间较长、相对比较完整的档案全宗。六、《全书》收录的南京文献底本如有残缺、漫漶不清等情况,必要时予以配补、抽换或修描,以保证全书完整清晰;稿本、钞本、批校本的修改、批注文国家图书馆和全国各地(包括港台地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藏书单位的鼎力相助,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我们相信,在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的长期不懈支持下,在各部门、各单位的积极配合和众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传世工程一定能够圆满完成。
-
广府文库丛书·广府百问张金超 著《广府百问》是广府文库丛书的一种。《广府百问》立足广府,以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兼顾粤西、粤北部分地区及香港、澳门和海外广府人地域,选取118个有代表性的问题,从历史、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多角度展示广府人和广府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文化特质。全书所选,既有综述广府文化地位、来源、影响的宏观问题,更多对历史上有影响力的广府人及在广府地区、受广府文化影响而发生的事件做简短而全面的介绍。
-
广府文库丛书·水乡漳澎龙莆尧 著《水乡漳澎》是“广府文库”丛书之一种。漳澎是东莞人口第一大村,粤曲文化、中秋添油、漳澎龙船景等传统民俗文化底蕴深厚。200多年前,这里靠着东江水的冲刷及狮子洋海水的顶托,淤积成一个可供人类踏足的沙洲,四面八方的移民前来落脚谋生,进而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在这过程中,村民一直坚守和弘扬着广府地区先民从珠玑巷南下珠三角共济包容、艰辛开拓、在建设美好新家园的同时、创造广府文化的精神。 本书为反映漳澎村落历史、社会变迁的通俗性读物。全书以漳澎的形成过程、先民畔水而居的生活方式,当地富有特色的公共凉棚、娘仔房、粤剧班等为切入点,以小见大地反映广府文化的一个概貌。
-
淮河流域民俗风情张邦建 著淮河流域生产习俗是民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享用的物质文化事象。生产习俗具有周期性、延续性、区域性特征。迎春活动隆重,农业的禁忌、祭祀多样。手工业尊崇行业祖师爷,师徒关系严格。商业开张敬财神、重禁忌,庙会活动兴盛,会馆与商会较多。淮河流域服饰官民有别,贫富较悬殊。日常米面同食,以面食为主,日常菜肴贫富有差异,饮酒在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建房有禁忌,喜聚族而居。民众远行多择吉日、晴日,出行的禁忌风气较浓。淮河流域有幼儿诞生庆贺的习俗,满月、百天、周岁都要庆贺。给长者祝寿是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之一,民间甚为重视且气氛祥和。婚姻重礼仪,重视贞节观,下层民众的婚姻困难较多。丧葬讲究礼仪,贫富人家丧葬有差异。淮河流域对岁时节日极为重视,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初一吃素饺意为素素净净过年。正月十五吃元宵意谓和和美美。清明节给坟“添土”延续着怀念故人的思绪。端午节吃粽子、佩戴香袋等既是对屈原的纪念,也是对饮食文化的沿袭。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非常具有浪漫情调的。中秋节讲究团圆,体现了亲情最重。重阳节敬老、爱老成为全社会共识,传承了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尊老的美德。淮河流域祈求城隍神保佑民众风调雨顺,安居乐业。宗族建立祠堂,希冀先祖护佑。淮河流域与水患。蝗灾、民生有关的神灵如龙王、刘猛将军、河(湖)神、风神等祭祀之风兴盛。祭祀名宦实际上是对正直、业绩突出官员的崇拜。民间信仰有诸多功利性、实用性。流域内崇武风气长期盛行,至近代尤为突出,传承至今。
-
浙江科学技术史·上古至隋唐五代卷项隆元 著《浙江科学技术史(上古至隋唐五代卷)》是浙江科学技术史系列选题之一种,本卷所探讨的是上古至隋唐五代时期浙江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位于东海之滨的浙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浙江就孕育了足与黄河流域相媲美的灿烂的史前文化,并萌发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史前科学技术。
-
早期中英关系史田力 著《早期中英关系史:以浙江为中心的研究》将浙江作为讲述早期中英关系发展的核心地区,主要是因为学界之前关注的重点是中英在广州、澳门、香港等地的关系与交往,并且成果已经极为丰硕。而实际上,浙江的舟山、宁波等地在广州一口通商体制确立之前,一直是英国来华贸易的重要区域,而且直到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人始终对浙江沿海有着浓厚的兴趣;鸦片战争期间,这里是中英博弈的主战场之一,战后又成为非常早就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学界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更缺少以浙江为中心的中英两国关系史的专门作品。基于上述理由,《早期中英关系史:以浙江为中心的研究》想做一个小小的尝试,即在全球史与中国史的双重背景下,将国家交往与地方叙事相结合,将文本研究与史事钩沉相融合,将线性史述与个案分析相补充,这或许也是《早期中英关系史:以浙江为中心的研究》的特点所在。为了避免写成教科书式的、面面俱到的通史,同时也希望《早期中英关系史:以浙江为中心的研究》能够有自己的特色与性格,采取了“因地制宜”的方式,即根据所选定的研究专题的性质特点,在篇章结构上,或以编年方式简述史事、或对重大事件加以细节描述、或关注文本介绍;在写作方法上,或归纳总结再提炼观点,或节选翻译再深入分析;在研究程度上,既有在前人学术成果上的深化推进,也有自己的创见;在史料运用上,坚持中英文资料的互相映证,尤其重视使用档案文献。
-
凤栖朝阳本书编写组 编本书是北京市朝阳区高层次人才事迹的个案汇编,汇集了20余个奋斗在朝阳区的高层次人才的事迹。挑选出来的在朝阳区成长发展,积极为朝阳经济社会做贡献的每一个人才故事,都是最生动鲜活的朝阳区人才工作案例之一。通过他们的创新创业经历,以及与朝阳互促共融的故事来展现朝阳区营造的人才发展生态,也启发我们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人才活力。故事多为朝阳报记者的采访稿,不能道尽一个人全部的成长与发展经历,但可作为一个引子,期待大家走进人才、了解人才、助力人才。
-
淮河流域名家大族梁家贵,吕壮 著一个家族如若保持数十年甚至数百年而不衰,与该家族重视家训、家风以及家谱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正如钱穆先生指出的:“一个大门第,决非全赖于外在之权势与财力,而能保泰持盈达于数百年之久;更非清虚与奢汰,所能使闺门雍穆,子弟循谨,维护此门户于不衰。当时极重家教门风,孝弟妇德,皆从两汉儒学传来。”《淮河历史文化丛书·淮河流域名家大族》将选取曲阜孔氏家族、龙亢桓氏家族、亳州曹氏家族、颍川钟氏家族、淮南廖氏家族、凤阳汤氏家族、寿县孙氏家族、淮安丁氏家族、太邱刘氏家族、颍州程氏家族等历史时期淮河流域较为具有代表性的十个家族,梳理其发展脉络,阐释其家训、家风,归纳其繁衍不衰的内在原因,研判其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这段历史,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也可为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