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史志
-
奏疏存稿赵良栋撰,田富军 王敏 整理《奏疏存藁》收録了奏疏一百二十六篇,记载了赵良栋在平定宁夏叛乱、征川、征滇二十年中的主要战事和重大历史事件。该书独立成篇的祭文、碑文、总目、正文均自编页码,前序按顺序排列。本书作为赵良栋传世的文集,大都为清初战况记载,且赵良栋亲身指挥或经历过这些战事,史料可信度较高。
-
江南寻城孙昌麒麟 著本书是以上海地区卫所城市为主,兼及讨论周边区域城市的历史地理论著。研究对象为今日的上海金山卫、奉贤奉城(青村所)、浦东惠南(南汇嘴所)、宝山(吴淞江所)四座卫所城市,并附录江苏常熟、安徽寿县安丰两城,全书分别从历史形态、文献资料、古旧地图等方面展开研究,分析江南区域城市的历史特性。以上海四城为例,这四座卫所城都源于明代军事城市,入清之后又演变为普通县城,对今上海市域内城镇格局有重大影响。因军事功能需要,四城在筑城之时即带有强烈的人为规划色彩,表现出与一般江南城市迥然不同的“厌水性”特征,是为江南城市性格中的特别之例。作者撰述结合文献整理和社会调研,力求学术研究的科学和准确,本书是首部研究上海卫所城市的历史地理著作,对以上海城市形态、历史变迁,以及江南城市的历史地理等方面研究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
史说株洲前世今生聂鑫森 编九畹书院坐落于湖南株洲,是当地一所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的读书机构,书院定期举办文化讲座,本书精选九畹书院12期精品讲座,结集出版。主讲人多为株洲当地知名历史文化学者,如聂鑫森、施杰荣、曹敬庄等。讲座内容包括发生在株洲地区的历史文化,包括株洲地名与历史沿革、株洲地区的历史名人、当地有文字记载的诗词歌赋楹联书画等,这些广泛而具有乡土特色的研究对株洲地区的乡邦文化起到传承与发展的作用,既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也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
浙江医学史张光霁《浙江医学史》是2009年浙江省社科联社科普及课题的研究成果,与其他研究浙江医药史的著作不同,主要着笔浙江中医发展历程,按内、外、妇、儿、骨伤、针灸推拿六大临床分科进行剖析,从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八大历史时期,对各临床分科的历史源流、重大历史事件、代表人物、诊疗特点,以及不同时期的学术地位、学术思想、学术价值进行详细的阐述。以期读者知晓浙江地区历代名医、名著,以及重大的医事活动,了解浙江中医人在整个中医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认识到浙江中医的临床发展特点和规律。
-
唐长安城含光门遗址地下防渗技术研究与应用庞磊 高衡 杜德新本书是作者对多年来关于古城墙遗址地下防渗技术经验进行的总结,详细介绍了关于古城墙遗址地下防渗技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古城墙遗址保护的价值评估,病害勘察方法、水文地质调查内容与方法、病害发育机理研究、病害监测与发展趋势。在病害现状勘察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保护方案措施。后,结合隋大兴唐长安城含光门遗址地下防渗工程的实施情况,给出了相关的应用效果评价。本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土遗址防渗等保护工程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
申报馆剪报资料·上海卷上海报业集团 编申报馆剪报工作,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持续到1949年5月末,前后近20年。申报馆剪报资料依托当时较具影响力的报纸,主要剪取《申报》《新闻报》《时报》《大公报》《中央日报》《时事新报》等数十种民国重要报纸的专题资讯,加以剪贴归类,装订成册,总量达13000册之巨,内容涵盖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为迄今规模的剪报类民国史资料库藏。其中已初步完成篇名、来源、时间和专题整理的“上海卷”部分,约计15万份,对进一步丰富民国时期上海地方史、社会史的研究,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文献史料。本书为《申报馆剪报资料•上海卷:医疗公卫专辑》(全5册),专门选收1934年至1948年间有关上海医疗、公共卫生事业的剪报资料,大致分为“医疗机构(1934—1947)”“各年度公卫概况(1934—1948)”“卫生运动大会(1934—1942)”“工部局卫生报告(1934—1943)”“卫生局传染病报告(1934—1935)”等专题,这批珍贵的剪报文献,对研究中国近现代城市公共卫生管理、上海近现代各大医疗机构的情况、医疗卫生史、传染病防治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
循运而筑隋艳晖 著大运河工程浩大、历史悠久,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历史工程,在我国璀璨的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不可小觑的地位,已经成为我国的文化符号之一。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宝贵的大运河文化遗产是当下我国文化遗产发展传承的重要内容。本书以大运河山东段为研究对象,主要分上下两篇,分别关注其传统村镇的民居和其他建筑文化遗存。大运河申遗成功之后,留下的是申遗后时代对如何保护大运河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思考,如何对文化遗产进行有机更新,如何使大运河在空间上实现南北“互联共通”的同时,也在时间上实现历史和当下的“贯古通今”,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
小楼忆春秋马宇彤三十栋别具特色的天津名人故居,走过百年风雨,无言矗立,却能够让今天的人们穿越时空,去聆听曾经发生在其间的时代故事,从这些故事中折射出近代天津乃至近代中国的真实履痕。
-
舟楫济千里陈克天津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荣,十四个篇章,全景展现天津运河之自然地貌、遗存分布,追溯漕运兴衰,讲述南北交融。诗词雅集、园林曲艺、武术杂技,无不具备。天津,不负河海要冲、畿辅门户之盛名。
-
依法治志与地方志转型升级冀祥德 著作者以其担任地方志工作机构主要负责人8年多的切身经历,站在全国地方志事业宏观把握和顶层设计的高度,以世界和中国的宽阔宏大的视野,用方志学、法学、社会学的综合研究方法,使用第一手实证研究资料,回顾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依法治志”“两全目标”“十大工程”“转型升级”等顶层设计的心路历程和经验体会,以及全国地方志机构和广大地方志工作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抓住地方志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围绕党和国家利益、经济社会发展和以人民为中心三大主题开拓创新,以依法治志为总抓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动地方志从一项工作向一项事业转型升级,彻底摒弃“一本书主义”,转向志、鉴、史、馆“四驾马车”齐驱并驾,志、鉴、史、馆、库、网、用、会、刊、研“十业并举”,创造出历史上第一次省市县三级志鉴全覆盖的世界文化盛举,向新时代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气的靓丽成绩单。 《依法治志与地方志转型升级》一书秉承作者一以贯之的理论创新致力于实践应用的研究立场,集聚理论性、实践性、创新性、科学性、指导性为一体,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地方志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全面总结,是对新时代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对社会各界更全面深刻地了解地方志的历史与现在、功能与定位,进一步丰富方志学理论体系,推动全国地方志事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价值。该书作为新时代地方志事业蓬勃发展的历史见证,不仅可作为方志学研究者的参考,也可为全国地方志工作者之借鉴,还可为人们了解地方志提供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