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史志
-
我的传奇丈夫阿拉法特(巴勒)苏哈·阿拉法特(Soha Arafat),(法)热拉尔·塞巴格(Gerard Sebag)著;高发明,张敬群译本书真实地记录了阿拉法特居无定所、漂泊不定的流亡生活;记录了这位在战友一个个倒下、仍继续前进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神秘莫测、九死一生的传奇命运;首次披露了苏哈在27岁时与61岁的阿拉法特在危难中秘密结婚的经历;披露了他们的婚姻、他们的女儿扎赫瓦以及鲜为人知的家庭生活细节。两个传奇人物,一段旷世恋情,在本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目录痛别阿拉法特致中国读者前言历史的见证人第1章白宫草坪上的握手第2章与神秘人物生活在一起第3章故土第4章获诺贝尔和平奖第5章历史呼唤阿拉法特第6章让我自豪的家庭第7章神秘的圣城——耶小撒冷第8章一夜之间我们失去了故土第9章蒙福尔古堡第10章阿拉法特之谜第11章留学巴黎第12章爱在“克里荣”点燃第13章秘密结婚第14章母亲的疑惑第15章大难不死?第16章“七丘城”就医第17章指向我的攻击第18章签署巴以和平协议第19章我陪同赴美被取消第20章仇恨的病根没有根除第21章和平进程启动第22章和平协议后的加沙时局第23章定居加沙,他亲吻祖国大地第24章大海并不代表流亡附录注释后记阿拉法特生前为本书题词
-
贺龙姐弟刘秉荣著《贺龙姐弟》以艰苦卓越的革命斗争为背景,以贺龙姐弟的感人故事为主线,突出贺龙姐弟的英勇与忠烈。贺龙姐弟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光辉典范,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我国社会主义基业创始人的英名。本书在记述中国革命大的历史背景的同时,揭示了若干人们不易了解的历史问题的详细情况,运用了不少新鲜资料,如贺龙在“文革”中的遭遇以及与毛泽东、周恩来、林彪之间的关系及其悲惨的晚年境况,实为鲜见,以人们进一步了解历史、理解历史很有帮助。
-
墨索里尼(澳)理查德·博斯沃思(Richard Bosworth)著;李宏强译这本《墨索里尼》不同于以往有关墨索里尼的传记,它没有把墨索里尼描写成一个恶魔,也没有预先就设定某种基调——即通篇历数法西斯政府的罪行,抨击墨索里尼的暴行、蛮横和凶残。作者自己说,从某种程度上讲,他在试图用“怜悯的眼光”来看待墨索里尼,他是把墨索里尼当成一个恃强凌弱的人、一个怯懦的人和一个失败的人来写的。理查德·博斯沃思写书前进行了范围广泛的档案研究,几乎穷尽了所有的二手文献。通过作者基于这些文献展开的对墨索里尼一生的详实描述,读者可以了解到一个更为真实的墨索里尼。作者确信,墨索里尼与残酷的阿道夫·希特勒是不同的,他和其他许多人其实并没有太多的不同之处,他极度虚荣和自负、喜欢吹牛、有着令人吃惊的大男子主义,并且懦弱、无能、犹豫不决,这些都反映出墨索里尼是一个有趣和可笑的人,而不像希特勒那样是一个令人恐怖的人和一个可怕的极权主义暴君,也不会像希特勒那样按照一个信条并且是惟一的信条行事。尽管墨索里尼是第一个宣布要建立一个“极权主义国家”的人,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有名无实的恺撒”,虚有其表。从很大程度上讲,墨索里尼并没有真正实现独裁统治,他先是成为了一个满怀野心和希望的乡下人,之后又在周围地区成为“本阶层的第一人”,后来他得到了令人眩目但却非常脆弱的荣誉,最后又以悲惨而又应得的死亡而结束。理查德·博斯沃思的《墨索里尼》除了描述详实公正、见解独到之外,还颇具可读性、有着极佳的写作功底和轻松的幽默感。被公认为目前所出版的英文墨索里尼传记中最优秀的版本。
-
蒋介石成败录徐骏华著蒋介石以王阳明为榜样,以《王阳明全集》课子;又视曾国藩为“祖师爷”,以《曾文正公家书》子。王与曾均为中国历史上“能文能武”之不二奇才,蒋氏父子自只能“心向往之”,文不能及,武亦不能及……成也反思,败也反思,识时务者为俊杰。有人说蒋介石是“中国诡道集大成者。”还有人称他是“中国的拿破仑。”李宗仁说得更是贴切,他说:“蒋介石统兵、治政的本领均极低能,但使用权谋、运用诈术则天下第一。”在国民党内,蒋介石起初仅是一个无名小辈,然而,正是这样的一个后来者,却花了不到十年的功夫,在争权夺利的博弈中独占鳌头。其成功之道,众说纷纭。
-
蒋氏五兄弟窦应泰著眼见时代潮流及环境如此快速在变,而本党的领导群却在乎谋权位,互不相让,置本党理想于不顾,置民族大义于不顾,岂不令人痛心?而现今党内夺取斗争,也许可借妥协暂时平息,但妥协并非和谐,只是下一波斗争的伏笔,如此派系之间,人与人之间,周而复始的倾轧,不但使道理与纪律荡然无存,40年来奋斗成果也将毁于一旦。——蒋孝武《致国民党的一封公开信》孝武兄,两年多前,我们开始彼此接近的时候,……你不止一次地和我谈过“归宗”的事。我感受到,你认为这是一件该办而未办的事……我和孝慈都认为,这件事的发展,要让它越自然越好。——章孝严《致蒋孝武的一封公开信》蒋孝勇:父亲一过世,我就感觉到气氛不对。我晓得台湾要变,会变得和父亲在世时不一样,所以我就决定要出去。我的心愿是,蒋家的过去和中国现代史似乎是连在一起的。总是要有个结束。蒋孝文、蒋孝武、蒋孝勇为蒋介石之孙、蒋经国之子;章孝严、章孝慈也是蒋介石之孙、蒋经国之庶出。台湾蒋氏三兄弟作为蒋家王朝的第3代并未继承蒋介石政权,个中颇多曲折。章孝严、章孝慈两兄弟,虽然在台湾,在蒋经国的荫庇下生存,但漫漫的认祖归宗道路使他们兄弟的人生价值也发生了变化,兄弟俩致力于两岸的统一,出力颇多。大陆奉化蒋氏族人,已同意章氏兄弟认祖归宗。其中详情如何?本书将叙述五兄弟的曲折人生,折射蒋氏家族消亡前后的特殊历程。目录:第一章蒋介石长孙的诞生出生在苏联的爱伦蒋孝文眼中的溪口小镇第三代的“从军梦”第二章无缘成为“将军”的蒋孝武第二个来军校镀金的蒋家子弟在德国求学时就谈上了恋爱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进入情治机关第三章蒋孝勇和章氏昆仲“将军梦”破灭与商海弄潮(1)苦水里泡大的难兄难弟第四章不能继位的蒋孝文蒋经国生前的最大憾事:长子成废人最后一餐竟是父子永诀美梦因意外车祸化为泡影枪击李之楚事件蒋孝文与徐乃锦第五章危险的仕途不要轻看一个“小秘书”性海警告:“官场困厄就是晋升太快!”“江南案”葬送了二公子的仕途第六章权贵子嗣的不同境遇生活在另一种境遇中的蒋家骨肉衣钵是否传承,曾让蒋经国备费心机“外放”新加坡是无奈之举第七章蒋孝勇远离台湾寻找“鸟儿不生蛋”的栖身之地是公子哥,还是创业者?在陌生的冰雪世界?往日的浪漫都成了历史第八章54岁,病殁早逝正英年“飚车癖”莫非也与家族有关?埋在阳明山上的孤坟王升与蒋孝文之死第九章艰难的“外放”生涯在日本仍无法逃脱台湾的困扰章氏弟兄的心路历程蒋孝武:“有一线希望也要回台湾!”第十章履新岂知祸将临宋美龄曾对他寄予厚望最后一游慧济寺在就任新职的前夜猝然死去第十一章身后仍有余波在章孝严为蒋二公子鸣不平蒋孝武与“竹联帮”的恩怨情仇第十二章思想活跃的蒋家后裔第一个来大陆的蒋家人蒋孝武之子发誓远避政海第十三章相逢在病榻前的章氏兄弟章孝慈北京病危北京全力抢救蒋家后代章孝严打破台湾禁令第十四章章孝慈之殁从北京飞台北咫尺成天涯撒手西归,认祖归宗成断梦第十五章蒋孝勇罹患食道癌给旧金山的妻儿留下遗书最后看一眼奉化的山山水水遗骸安葬在美国红木市第十六章章孝严奉化归宗蒋家最后一个从政者淡出政坛溪口镇上的百年盛事
-
布什团队中的女人(美)劳拉·弗兰德斯(Laura Flanders)著;程工译从办公室的战场,布什政府总是为其自里根政府以来最强硬的政策包装上亲和女性的巧妙辞令。受到恰当使用的女性帮助他从骗局中脱身。总统的这些宝贵人才并未被新闻界仔细审视,布什团队中的女人——那些进入了内阁或者担任高级行政职务的女性,在公众的心目中,她们或特立独行,或温和稳健,或守旧落伍,或温柔顺从,她们精心制作的形象已经被定了型,尽管她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记录至今并未进入人们的视线。这是第一部就布什团队中的女人如何“发迹”,以及她们身居高位后的所作所为进行研究的专著。看一看为什么切夫隆公司要以国家安全顾问康多莉萨·赖斯的名字命名一艘没轮;了解内政部长盖尔·安·诺顿和大烟草公司之间怎样的财务关系,才被封为“万宝路女人”;为维护自己从事对华贸易的家族亲友们的利益,劳工部长赵小兰如何威逼西海岸码头工作;还能读到莱恩·切尼的女同性恋小说节选;发现卡伦·休斯如何靠全国妇女组织的帮助得到第一份工作。摇摆的女性选民们能够决定如今的大选,布什的团队竭尽所能赢得她们的支持。本书尖锐而有趣,揭示了玩世不恭的正义战争的实质,使读者了解到那些被称为“布什团队中的女人”的阴险政客——只不过是一群长着女人面孔的反女权主义者罢人。片断:封面女郎卡伦·休斯作为小布什总统竞选班子中最有权势的女人,卡伦·休斯职业生涯的开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全国妇女组织(NOW)。卡伦·休斯(原名卡伦·帕菲特)的故事,要从她还是一名达拉斯南方卫理大学的法律专业学生时说起。一个偶然的机会,她选择了一门新闻课程,并从此热爱上了新闻事业。她回忆说:“当时我总是爱辩论。”11977年,她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在达拉斯—沃斯堡的分支机构——第五频道的一名实习生做起。正如《今日美国》所言,凭借其“有代表性的胆识”,她把这份实习生的工作变成了一份全职工作。休斯自己都说:“这很可能是最后一次毕业生被直接聘用担纲主要市场新闻栏目。”2另外值得关注的一点是,休斯毕业的年份正赶上美国女性在新闻界就业最好的那段时间。女性可以凭借当年新颁布的一部联邦法律,轻松进入先前白人男性占统治地位的新闻界。而在当年,没有什么能够像进入引人注目的广播和平面新闻媒体行业更能让人激动的。1972年,在全国妇女组织(NOW)的积极游说下,美国国会通过了《平等就业机会法案》。依靠这个法案,妇女先后起诉《纽约时报》、美联社、《华盛顿邮报》、《新闻日报》、《新闻周刊》以及全国广播公司,并全部胜诉。全国广播公司,当时还是美国无线电公司的一个下属机构,通过庭外和解方式,支付给2600名前女雇员及现女雇员175万多美元,从而避免了在联邦法院打一场性别歧视官司。公司还答应推行一个肯定性的方案,在各个层次雇用更多女性,并给予更多的培训机会。31977年的达拉斯,卡伦·帕菲特正好来到全国广播公司一个小的分支机构找工作。《平等就业机会法案》需要政府搜集有关数据。70年代,美国民权委员会开展的一项调查宣称电视行业有就业歧视,在种族和性别方面有种种限制,其咎难逃。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对各大广播公司给予了批评。诉讼以及对于诉讼的恐惧迫使媒体开放了先前只属于男人的圈子,一代女性新闻人进入其中。即使是在10年后的今天,正如1991年苏珊·法伦迪指出的那样,当今新闻界最成功的女性都是当年那些冲破了障碍的人,如简·保利(JanePauley)、莱斯利·斯塔尔(LesleyStahl)、朱迪·伍德芙(JudyWoodruff)、戴安娜·索耶(DianaSawyer)、宗毓华(ConnieChung)。41977年,美国广播公司(ABC)以100万美元薪金聘请巴巴拉·沃尔特斯(BarbaraWalters)担任一档晚间新闻节目的主播,这对于女性来说还是头一次。1977年,全国广播公司第五频道录用了帕菲特。精明、强壮、金发碧眼的她经常加班到很晚,甚至周末也是如此,帕菲特具备了成为一名优秀的女新闻人必须的一切条件。与先前和以后的众多女新闻人不同,帕菲特有女权运动和联邦政府作为其坚强的后盾。在她工作的第一年,德克萨斯州接待了几位开创女权运动史的重要人物。作为联合国国际妇女年纪念活动的一部分,总共有3万人,其中大多数是女性,参加了在休斯顿举行的美国全国妇女大会。该大会得到了联邦政府的资金支持。国际妇女年纪念活动是一个范围广泛,两党都支持的活动。几位美国第一夫人,包括罗萨琳·卡特(RosalynCarter)、贝蒂·福特(BettyFord)、伯德·约翰逊夫人(LadyBirdJohnson)与女权运动活动家柯瑞塔·斯科特·金(CorettaScottKing)、格劳利亚·斯坦纳姆(GloriaSteinem)和贝拉·艾伯萨格(BellaAbzug)碰面。他们讨论的话题包括:政府资助的儿童福利问题、同工同酬问题、生育和性自由问题以及建议一个内阁级的专门负责妇女问题的政府部门问题。菲利丝·施拉夫利(PhyllisSchlafly)也来到了休斯顿。施拉夫利是一位右翼律师,是当时反共、反女权主义及亲宗教激进主义的主要鼓吹者。当国际妇女年纪念活动的代表们涌入休斯顿体育场,以示支持《平等权利修正案》时(当时正值该法案批准通过的最后期限,还差三个州的投票才能正式成为法律),施拉夫利,作为反平等权利运动“阻止《平等权利修正案》组织”和保守派团体“鹰论坛”两个组织的领导者,召集她的追随者在城市另一端的太空体育馆举行“支持家庭”为主题的集会。施拉夫利宣称:“我们反对《平等权利修正案》和国际妇女年活动‘反家庭的’目标。”听众席上的人们挥舞着手中的《圣经》表示对她讲话的支持。《华盛顿邮报》报道此事的记者注意到有一群手举南部邦联旗帜,打着一边写着“洛杉矶白人女性反对国际妇女年的赤色分子、联邦分子、同性恋和犹太佬”(原文如此)另一边写着“艾伯萨格、弗里丹(Friedan)和斯坦纳姆都是反基督的犹太人”。5休斯顿的喧嚣引起了全国范围的反响,当然也波及到卡伦·帕菲特的家乡达拉斯。这正是美国政治的一道分水岭,促成了《平等就业机会法案》的通过和“罗伊诉韦德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承认堕胎合法化的判决)以及1972年《教育修正法案》第9条(关于禁止教育领域的性别歧视条款)通过的力量都震撼了美国,但这些冲击产生的结果仍悬而未决。直到1977年,尽管斯坦纳姆和施拉夫利两方谁将获胜仍不明朗,但很快就要见分晓。1977年后,再没有一个州批准《平等权利法案》。1980年,施拉夫利支持的罗纳德·里根(RonaldRegan)当选美国总统。1982年,《平等权利法案》流产。里根政府的联邦通讯委员会停止了搜集有关广播电视领域雇员的数据。没有统计数据,就几乎不可能证明就业歧视的存在。平等就业委员会选任克拉伦斯·托马斯(ClarenceThomas)加强了这项工作。托马斯是位年轻的黑人律师,刚刚结束了一项与默沙东(Monsanto)化学公司有关的工作。托马斯是NAACP(美国全国有色人种进步组织)的批评者,同时支持政府干预旨在鼓励雇用少数民族和妇女的赞助性行动和非歧视行动。他甚至公开反对他被受命执行的法律。他也是一位初出茅庐的官僚。1982年接手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主席一职后,他就不负众望地直接把这个机构的工作引入正轨。
-
婉容/文绣传王庆祥著我写《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婚姻家庭生活》没用综合叙述的方法,只是给溥仪的五位妻子每人写了一篇传记,婉容、文绣是合法而有名份的皇后、皇妃,且同时入宫,生活内容交叉,所以才把她俩的传记放在一起。谭玉玲和李玉琴是溥仪在伪满当“康德皇帝”时期册封的伪贵人,我们虽然不能承认她俩在伪宫中的名份,却不能不把这两位女士看作是溥仪的妻子,所以就把她们的传记与溥仪特赦后恋爱结婚的妻子李淑贤的传记放在一起。这三位女士各自与溥仪的婚姻家庭生活不相交叉,却共同经历了溥仪生平中那一段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我在1984年撰写并出版的那本《末代皇后和皇妃》,只是依据当时掌握的有限资料,初步勾描了溥仪的五位妻子的历史原型,尚无条件对她们的思想风貌、性情品格以及她们与时代和环境的关系,作深入的开掘与探讨,并给予适当的实事求是的评价,甚至未能剔除某些资料中的虚假成份。因此,我在写于1984年2月15日的该书初版前言中说了这样一段话:“凡入篇的文字笔笔有据,这是无疑的。但请读者注意:我们的目的仅仅是根据客观资料描出历史原型,一般不用更多的笔墨评头品足,自以为当作文史资料尚可,谈到人物传记,只有将来条件成熟时,再另行撰写成篇了。”现在,为溥仪的五位妻子分别立传的条件已经成熟了,《中国末代皇帝的婚姻家庭生活》所以能够成为值得研究著述的选题,是因为他从一个特殊家庭的角度深刻反映了晚清以来时代变迁的风云雪雨,具有极为真实、丰富又生动的历史内含。作为清朝的皇后和皇妃,作为按清朝礼仪制度册立的伪贵人,她们的婚姻家庭生?畈荒懿槐硐智宄囊欧纾荒懿涣粲邪戮趼藁首宓纳钌钣「郏袢荨⑽男搴吞酚窳涠汲錾砻磐澹谇宄潜蝗衔哂小案吖笱濉钡呐裕焕钣袂偎淙簧谄矫裰遥丛て谏钤谄坡涞幕首寮彝ダ铮鞘窃谥泄送私倌甓沼谧呦蛩ネ龅陌戮趼藁首宓淖詈笠慌砣宋铮颐茄芯炕首宓陌苈洌强梢蕴峁┯辛Φ淖糁ぁ?作为具有皇帝身份的男人的妻子,她们都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为了帮助丈夫实现“大清王朝”的中兴而做了种种努力,同时也在实践中逐步认清了日本军阀的嘴脸。婉容在鬼域中挣扎过,文绣因政治裂痕而跟溥仪分手,谭玉龄在枕边给丈夫讲述日寇的残暴,李玉琴在溥仪受日本窝囊气的时候给他唱歌、讲故事……她们生活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和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她们的生命的日历上写下了日本导演伪满的事实。作为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皇后、皇妃、“贵人”和妻子,她们各自的生平道路都交叉在溥仪人生途程的最本质、最深刻的一段上,所以从她们的经历中不但能找到最真实、最可靠、与普通人一样食人间烟火的溥仪,而且能找到擅于在复杂形势中变幻脸谱的溥仪的真正政治面妃。因此,研究溥仪的生平也离不开他的五位妻子的生平。作为具有某方面典型意义的妇女界名人,她们的喜悦和哀怨,她们的理想和结局,无不可以归放到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当中,婉容、文绣和谭玉龄都是从血泪中走过来的,一个疯了,一个跑了,一个死了。她们的悲剧既是由封建社会道德观念酿成,也是外来侵略势力刺激、催化的结果,因此不能说这只是一些弱女子的个人悲剧而是民族历史上一幕软弱怯懦、任人宰割的悲剧。李玉琴因与溥仪保持婚姻关系的十二年横跨两个时代,她才在经历痛苦与坎坷之后被新中国改变了命运;李淑贤则是作为公民的妻子而给溥仪送终的,他们夫妇间温馨的感情构成一幕永恒的喜剧,被这喜剧折射着的,当然是全新的时代、全新的社会和全新的观念。前述不过是荦荦大者几宗,总之,《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婚姻家庭生活》绝非仅仅是儿女情长、夫妻恩爱,这个选题无疑是有价值的。至于我写的怎样,会受到认识水平和掌握资料的局限,功过成败,那就是另外的问题了,乞愿关心我的读者评判。
-
迷失的儿子(美)伯纳德·B.克里克(Bernard B.Kerik)著;吴妍妍译本书荣登《纽约时报》亚马逊图书网畅销书榜他曾亲手处理“9·11”恐怖事件他是美国警界著名铁腕人物他被布什总统提名为国土安全部长2001年9月11日,遭恐怖分子劫持的两架飞机向纽约市世界贸易中心的两座巨型塔楼撞去。数分钟之内,身为纽约市警察局局长的伯纳德·克里克已经赶赴现场,凭借他的勇敢,果断和领袖风,协助纽约市长朱利安·鲁道夫,投入到拯救纽约,重树美国人自信的战斗当中。身为一名跆拳道黑带选手,伯纳德·克里克追逐正义的生涯从成为一名军人开始。这之后,他曾担任过帕德森市监狱的看守,曾经前往中东工作,1986年,他不惜削减当时薪水的一半,实现他成为纽约市警察局一员的梦想。从街头巡警,到缉拿毒品的便衣警察,再到与哥伦比亚大枭斗智斗勇的缉毒特种部队成员,克里克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屡立战功,多次获得嘉奖。九十年代中,身为纽约市劳改局局长的克里克,成功地令濒临犯人暴动边缘的莱克斯岛看守所彻底改头换面。2000年,伯纳德·克里克就任纽约市警察局第四十任局长,成为这间全美最大,总计工作人员达五万五千人的大型政府机构的统帅。在追逐正义的旅途中,克里克经历过无数场风暴。在他的内心深处,同样经历着痛苦的挣扎。四十一年前,克里克的生母抛下年幼的儿子。四十年来,母亲悲剧的一生一直令克里克无法释怀。在追逐正义的同时,他也一直在追逐着关于母亲的回忆。这是一部诉说勇敢,正义和荣誉和传奇人生传记。
-
陈丕显回忆录陈丕显著战争的年代,动荡的岁月,一个老革命家对于那个时代的回忆,构成了这本书。一些逐渐被我们遗忘的往事,通过他叙述的话语,渐渐清晰了起来,而一些弥足珍贵的老照片,也再次证明那个时代,他的足印。作者1965年起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本书以其亲身经历为主线,回忆了“文革”发动前江青等在上海的活动,“文革”发动过程中的一些情况,特别是上海“一月夺权”,作者被“打倒”囚禁八年以及后来得到“解放”重新工作,并于1975年调离上海赴京的经过。书中详实地揭露了林彪“四人帮”在“文化大革命”中倒行逆施、伤天害理的罪行,也充分反映了广大干部群众对“四人帮”一伙的坚决斗争,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与高风亮节。<
-
再看普京周志淳编著作为《一个人的振兴——直面普京》的姊妹篇,《再看普京》则着重记叙了2003年5月俄圣彼得堡建城300周年的盛况、2004年初普京再次当选俄总统的台前幕后、2004年9月北奥塞梯别斯兰中学人质事件的风风雨雨等一系列全新事件。《再看普京》搜集了约150余幅珍贵图片,涉及到普京工作、学习、兴趣爱好及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大部分为首次刊发(或揭密)。作者以全新的角度,精心编写了“引子”。内容包括:俄罗斯大地上高烧不退的“普京”热、俄罗斯人孜孜以求的“冷面王子”、普京的女人缘、普京的惊人之举、普京就任俄第四届总统等精彩情节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