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史志
-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发展纪事文劲宇,陈晋 著本书记录了自华中工学院成立以来的电力工程系的发展历史,包括组织机构的变迁、人才培养理念、模式及其培养计划的变化、重要节点,科学研究的成就等内容。本书的价值在于文化传承,同时对高等教育研究、电气工程的技术发展历史研究、以及从事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读者适合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院友;高等教育发展史、电力工业以及电气工程学科发展史研究者和爱好者;历史爱好者。本书的价值在于文化传承,同时对高等教育研究、电气工程的技术发展历史研究、以及从事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报人外史何听雨 著《报人外史》为“海派文献丛录-新闻出版系列”之一。原作者:玖君(本名王定九),连载于民国小报。 新闻事业在上海已逾百年,初启之时,新闻从业人员皆为半路出家之人,清末各报主笔,皆延请斗方名士,诗词大家,吟风弄月,报章所见皆为文人之雅事雅趣。民初,受辛亥革命影响,南社文士齐聚沪滨,创办三民诸报,批评时政,风气为之一变,上海新闻界事业,蒸蒸日上,报人辈出,新闻记者孜孜竞进。沪上高校增设新闻科,培育新闻人才。“孤岛“时期,报业畸形,有报皆洋,无馆不西,报人生活,与前迥异有别。 《报人外史》连载于1939年的《奋报》,记述30余位沪上小报报人的生平轶事,荟萃诸多报人生活细节,逸史珍闻,信笔挥洒,凡上海新闻界中人,如严独鹤、蔡钓徒、余大雄、钱华、朱惺公、李浩然、平襟亚、朱微雨、唐大郎、王小逸、蒋剑侯、顾执中、张若谷、黄寄萍、冯梦云、朱瘦竹、卢溢芳、易立人、王雪尘、张秋虫、胡憨珠、周天籁、谢啼红等,有记述价值者,皆逐篇描述,以此窥彼时新闻出版行业之沧桑变迁。 其角度独特,细节丰富;同时行文夹杂大量上海方言、俗语切口等,风格突出,便于读者大致了解小报历史、一窥当时的社会风貌,一定意义上也是对近代新闻史的补充。书中所配插图皆由编者精心挑选,部分绝版报纸的影像更是首次披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
崇明县志上海市崇明区县志编纂委员会 编暂缺简介...
-
中共上海市闵行区历史实录中共上海市闵行区委党史研究室 编暂缺简介...
-
江南忆事昆山市千灯镇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乘着地铁游苏州·她的名字很江南》是一本以地铁线路串联的苏州文化通识读本和休闲游指南,由苏州轨道交通集团联合苏州高新有轨电车集团共同出品。这本书以苏州地铁站名为切入点,通过探究站名由来及所蕴含的文化深意,深挖站点名称背后的历史典故和人文故事。同时,这本书打造了多个主题的游玩线路,通过介绍站点周边景点、游玩攻略等实用信息,突显站名文化的地域属性、文化属性、审美属性,让乘客、游客在乘着地铁和电车游玩打卡的过程中, 加深入地了解苏州文化、传播江南文化。
-
三峡文化概论曾毅书稿分为十一章,从三峡沿革与历史、三峡巫风与民俗、三峡艺术与非遗、三峡风景与旅游、三峡文学与文献、三峡战争与革命、三峡城市与建筑、三峡水利与交通、三峡物产与资源、三峡生态与环保、新时代与新生活等方面,对三峡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自然风光与人文山水等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与讲解。本书引用的资料较为翔实、权威,涉及古籍,志书,历史、地理、生物类专著,不仅是一本文化概览,可供大众读者阅读,也可作为研究资料供学者参考,还可以作为大学生的拓展教材。
-
长城村志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城阳乡长城村志编纂委员会历史长城村,阅尽沧桑。秦时长城,烽燧耸立,筋骨韧坚。孟姜悲戚,疾民长嗟;公子扶苏,抚边恒民。雄关漫道,不乏壮士气节;固邦兴国,总有英豪铁血。丹笔铁帜,书“不到长城非好汉”之华章;兰质蕙心,绘锦绣山塬之彩页。名村人文,根系沃土。农耕文化彰显先祖智慧。庄稼如浪,掩映膏壤阡陌。殷殷花红,织就田园彩梦。产业培育,夯实脱贫基础;乡村旅游,富足百姓口袋;民间艺术,世代传承发展。天蓝云淡,塬平路阔,山绿民富,乡风浓郁,民风淳朴,文化厚重……人工梯田,窑洞人家,山花烂漫,杏果飘香,田园风光,生态美景,红色记忆……便是长城村之魂。来了,如同回家,有再也不想离开的依恋……本志系统记述中国名村村落发展变化进程和改革开放成果,反映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传承和抢救乡土历史文化,激发爱国爱乡情怀,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历史智慧和现实借鉴。
-
盐亭县志五种中共盐亭县委党史研究室《盐亭县志五种》系盐亭县现存旧志 集中整理出版。本书可为深入了解盐亭社会历史,传承盐亭地方文化提供一个较为详实可信的读本,对进一步深挖四川悠久而丰富的史志资源有一定裨益。
-
莲麻坑村志香港特别行政区新界莲麻坑村志编纂委员会莲麻坑村是深港边境的客家古村落。村庄长期处于香港边境禁区之内,生物多样性得到很好保护,置身村中好似世外桃源。莲麻坑人杰地灵。同盟会暹罗分会会长叶定仕、马来亚共产党 刘一帆、香港律师会会长叶天养等出自这个村庄。“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之子容觐彤曾在此经营矿山。客家人的语言风俗、香港农村的兴衰变迁、中国历史文化对香港的影响、村民历代相传的手抄本文献“帖式”在本志中一览无余。本书全面、客观、系统记述莲麻坑村城镇化进程和改革开放成果,反映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传承和抢救乡土历史文化,激发爱国爱乡情怀,留住乡愁,为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历史智慧和现实借鉴。
-
石杨镇志安徽省和县石杨镇志编纂委员会石杨镇山清水美,滁河水的灵气,滋润着皖东千里沃土;如方山下、如山湖畔流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韵味;憨山故里、本孝家园、端木草堂向世人轻诉大山的宁静和智慧。新时代、新使命、新思想、新征程奏响了新的旋律,谱写着新的篇章,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石杨镇成为皖东桥头堡的旅游重镇、现代农业强镇,是生态优美、宜居、宜业、宜康养的休闲新镇。